美联储独立性
搜索文档
特朗普与美联储的世纪较量,你的钱包是否会受影响?
搜狐财经· 2025-09-19 08:54
对普通人而言,这场斗争意味着两种未来:若是特朗普获胜,短期资产泡沫狂欢后将迎来恶性通胀,存款购买力被稀释,社会财富重新洗牌;若是美联储守 住阵地,虽要忍受短期阵痛,却能为经济长期健康奠定基础。 当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咆哮要求"大幅降息"时,他正在挑战一个用血泪教训换来的现代金融体系基石——美联储的独立性。这场看似遥远的权力斗争,实则 正通过汇率、物价和投资回报率,悄悄影响着你的钱包。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1971年尼克松让美元与黄金脱钩,释放了印钞机的无限潜力,却直接导致70年代"大滞胀",这是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噩梦。 当时通胀率飙升至12.3%,美国人同时遭遇物价飞涨和失业狂潮。直到美联储主席沃尔克将利率暴力提升至20%以上,才以一场经济衰退为代价遏制住通 胀。这段惨痛经历让世界明白:必须将货币政策交给独立的技术官僚,而非短视的政客。 特朗普的地产商思维与美联储的技术官僚逻辑产生根本冲突。 作为靠"借钱生钱"发家的地产大亨,他本能地追求低利率和宽松信贷;而美联储的使命是防止70年代噩梦重演,必须对长期经济健康负责。这种矛盾在降息 幅度上暴露无遗:特朗普要求"无限续杯"式降息,美联储却只谨慎下调25个基点 ...
美联储重磅来袭!9月18日降息25个基点,市场震动!
搜狐财经· 2025-09-19 07:58
市场屏息等待的一刻终于落地。 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00%-4.25%。 这是2025年的首度降息,也是自去年开启降息周期以来的第四次动作。 然而,资本市场却以分裂的走势回应:道指勉强收涨,纳指转跌,美元深V反弹,美债收益率起伏如过 山车——这不像是一场欢呼,更像是一场审慎的怀疑。 经济"滞胀魅影"浮现,美联储走在政策窄桥上 从FOMC声明中可看出,美联储正面临2025年以来最复杂的宏观局面:经济增长放缓、就业疲软、失业 率抬头,而通胀仍顽固高于2%的目标。换句话说,美国经济正在同时遭遇"降温"与"发烧"的双重夹 击。 鲍威尔坦言,"通胀风险向上,就业风险向下",并称当前局面"棘手"。他试图传递平衡与克制,但语言 背后的踌躇已被市场敏锐捕捉。尽管所谓的"点阵图"显示多数官员预计年底前再降50个基点,但内部立 场严重分裂——6人反对继续降息,2人支持只降一次,还有一人主张应一口气降息125个基点。这种分 歧,暴露了美联储正迷失在数据与压力之间。 那一张反对票,是谁的政治注脚? 最值得警惕的,并非降息本身,而是FOMC投票结果中唯一的那张反对票。 主张应 ...
史上首例“有因免职”争议升温 特朗普罢免美联储理事库克诉讼递交最高法院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06:32
库克律师团队则反驳称,特朗普未能提供足够证据证明其解职理由,涉嫌以政治目的打压美联储独立 性。库克已在诉讼期间持续履职,立即解职将打乱金融市场,并造成政策不确定性。特朗普选择在 FOMC会议后才提出紧急请求,证明其解职行为具有策略性,非迫切必要。 智通财经APP获悉,美国总统特朗普周四将解雇美联储理事库克的法律斗争升级至最高法院,寻求推翻 下级法院阻止其解职决定的裁定。库克方面则强烈反对,警告若她被立即免职,将扰乱金融市场并冲击 美联储独立性。 分析人士指出,该案件已成为检验美联储独立性与总统行政权力边界的标志性事件。若特朗普胜诉,他 将拥有主导货币政策的决定性力量,可能推动更激进的降息或其他政策;若库克胜诉,将强化美联储作 为独立机构的地位,并限制总统干预经济政策的能力。此外,市场也在密切关注最高法院的动向。若库 克被突然免职,或导致市场波动加剧,美元、美债及股市短期面临不确定性冲击。 特朗普政府在上诉文件中要求最高法院紧急颁布"中止令",允许总统在案件最终裁决前立即解雇库克。 司法部首席副检察长D. John Sauer在文件中表示,法院不应干预总统依据"有因免职"的权力,称总统对 免职理由的认定"不可被 ...
25个基点 美联储时隔9个月重启降息
上海证券报· 2025-09-19 03:04
货币政策行动 - 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至4.25%之间,这是时隔9个月后的首次降息 [2] - 此次25个基点的降息幅度符合市场普遍预期,而非更大幅度的50个基点 [3] 降息决策动因 - 降息决策反映了美国就业市场下行的压力,以及美联储对政治干预与通胀风险的权衡,表明就业已取代通胀成为当前政策的首要关注点 [3] - 选择下调25个基点显示出美联储正试图平衡其双重使命:防范就业市场疲软风险与警惕过早降息重新点燃通胀 [3] - 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3个月均值在3万人左右,处于历史低位,且8月失业率走高、职位空缺数下降,显示就业市场走弱态势 [3] 经济预测与通胀展望 - 美联储将今年和明年美国GDP增速预测均上调0.2个百分点,分别至1.6%和1.8% [4] - 美联储同时上调了通胀预期,并将通胀达标时间推迟至2028年,表明其准备在短期内容忍适度通胀以换取就业市场稳定 [4] 政策信号与未来路径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此次降息定调为“风险管理式降息”或“预防式降息”,强调“没有必要快速调整利率”,且降息50个基点未得到广泛支持 [5] - 市场普遍预计在渐进式降息基调下,年内大概率还将降息两次,点阵图显示多数美联储官员预计2025年还将降息两次 [5] - 本次利率预测中位值显示美联储预计今年共降息三次,较上次预测增加一次,意味着到年底利率目标区间可能降至3.50%至3.75% [5] 政治因素与美联储独立性 - 美国总统特朗普支持的新任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投出唯一的反对票,他支持降息50个基点,其预期在9月降息后年内应再降息125个基点 [6] - 劳动力市场降温与通胀黏性的“数据悖论”,以及米兰上任带来的政治博弈,使美联储决策面临两难局面 [6]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联储坚定致力于保持其独立性,本次会议上由特朗普提名的两位理事与其他成员意见一致 [6]
利率决议出现唯一反对票,特朗普开始渗透美联储,他能成功么?
搜狐财经· 2025-09-19 01:04
当全球都在关注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的时候,其实更值得关注的事情,就在藏在这次利率决议的细节处,这个事情看起来似乎并不大,但长期来看或许将改 变美联储,甚至是美国,最终影响全世界。 此次利率决议以11:1的投票比例通过,唯一持反对意见的是斯蒂芬·米兰,他主张更大幅度的50个基点降息。那这个米兰到底是谁呢?为何他会投下反对票? 为何他这张小小的反对票就足以改变世界? 斯蒂芬·米兰出生于1984年,拥有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和波士顿大学学士学位,在美国金融业有超过10年的工作经验,在特朗普一期的时候,他曾经担 任美国财政部的经济政策高级顾问。他不仅是特朗普关税政策的 "智力支柱",更被视为 "海湖庄园协议" 的主笔人,主张通过高关税重塑全球贸易格局。在 2025年3月的时候,他经参议院确认出任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特朗普自 2025 年 1 月上任以来,持续公开施压美联储降息,企图控制美联储,以实行自己大部分降息的经济政策。 7名联邦储备理事会理会就包括了美联储主席,换句话说哪怕你是主席,你也只有投一票的资格。这7个人是由美国总统提名,并且经过参议院投票确认。 4 名地区联储主席则是由除纽约外的 11 个地区联 ...
国际关系专家谈:中美四轮谈判后关注什么?
2025-09-18 22:41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中美经贸关系、技术出口管制、人工智能、稀土资源、农业和制造业[1][3][10] * 公司包括TikTok、大型制药公司、半导体企业[2][12][15] 核心观点与论据 * TikTok框架协议初步缓解中美数据安全紧张关系 被视为稳定双边经贸关系的重要一步 但具体实施细节仍待敲定[1][2] * 协议通过委托数据安全运营 授权算法和相关知识产权等措施解决美国对TikTok的国家安全关切[2] * 美国维持对中国高关税水平 但不会达到148%的极端程度 可能保持在50%左右 以推动制造业回流[3][14][15] * 技术出口特别是半导体管制 以及中国对稀土的掌控是双方竞争的重要领域 中国希望美国放松半导体管制[10][12] * 中美在人工智能发展策略上存在差异 中国侧重工业扩展和应用型AI 美国更注重通用人工智能(AGI)[11] * 中国曾是美国农产品尤其是大豆最大的市场 一度超过美国一半以上的大豆出口到中国 但订单已转移至巴西等国[13] * 美国2024年因芬太尼导致超过7万人死亡 特朗普要求中国采取更坚决措施 如起诉企业和加强管制[8][9] 其他重要内容 * 双方领导人可能在2025年9月19日通话敲定TikTok框架协议 并可能在APEC峰会期间举行高层会晤[5][8] * 美国国内对谈判结果反应不一 强硬派批评特朗普政府对中国不够强硬[6] * 美联储宣布自2005年以来首次利率下调25个基点 特朗普政府施加政治压力可能侵蚀其独立性[19] * 特朗普关税政策面临法律挑战 最高法院将于11月举行听证会裁决其有效性[20] * 2025年8月份数据显示中国对美国出口进一步下降 美国通过第三方进口替代中国产品[23] * 台湾问题仍是潜在冲突点 美国清楚认识到一旦发生战争在西太平洋没有胜算[24][25] * 中美经济联系逐步减少是大势所趋 但完全脱钩不大可能[3][23]
研客专栏 | 9月FOMC:联储独立性压力测试的第一关
对冲研投· 2025-09-18 21:09
美联储9月FOMC会议决策与独立性评估 - 会议焦点在于美联储能否通过独立性压力测试 在面临新理事米兰支持大幅降息 理事库克涉诉等复杂局面下 鲍威尔及FOMC委员会展现出独立性[2][3] - 投票结果显示仅有米兰一人支持降息50bp 而上次投反对票的理事沃勒与鲍曼此次与主流意见一致 决策并未出现除米兰外的明显异常点[3][4] - 鲍威尔在记者会中强调"以理服人"是联储DNA 暗示米兰的50bp决策缺乏认同度 并对独立性问题选择"正直地回避" 其表现被认为是合格的[4][5] 利率决策与经济预测摘要 - 点阵图显示2025年降息中位数从6月的50bp上调至75bp 但19位委员中仅有9位支持降息75bp 1位支持降息150bp 人数勉强过半 2026和2027年降息预期维持25bp[3] - SEP预测显示FOMC委员对经济更乐观 上调2025年GDP至1.6%(6月为1.4%) 上调2026年GDP至1.8%(6月为1.6%) 下调2026年失业率至4.4%(6月为4.5%) 上调2026年核心PCE至2.6%(6月为2.4%)[4] - 鲍威尔提出"风险管理式降息"新表述 而非"预防式降息" 以压制市场对连续降息的充分计价 避免给美股带来压力[9] 对主要资产类别的影响 - 黄金成为FOMC会议最大输家 从杰克逊霍尔会议至今约10%的涨幅是市场对联储失去部分独立性的定价 此次会议后市场短期内不再进一步定价联储独立性的大幅丧失[5] - 除黄金外其余资产整体涨跌幅有限 SEP满足市场对降息三连25bp的期待 若非农数据继续爆冷 更大幅度降息可能出现[5] - 美元指数下行趋势可能缓解转向区间震荡 但拐点需经济基本面数据趋势性走稳确认 美欧两年期实际利率差接近收敛但美元反馈不积极 美欧利差或难进一步推动美元下行[7] 货币政策效果与经济基本面分歧 - 降息对制造业 房地产等利率敏感型部门刺激有限 货币政策无法解决全国性住宅供给短缺问题 抵押贷款利率降低后更多是再融资而非新购买 住宅许可疲软至周期最低水平[11] - 特朗普与美联储的根本分歧在于经济增长诉求 联储预测指向均衡经济(2026年增速1.8% 通胀2.6%) 但特朗普需要高增长缓释债务压力并拉平存量债务利率[14] - 鲍威尔对劳动力市场有明显担忧 指出移民减少带来劳动参与率压力及劳动力需求走弱 认为通胀是一次性冲击且传导效果更小时间更长[9] 未来展望与政治压力 - 特朗普对美联储的政治压力将继续加码 9月FOMC只是联储独立性压力测试的第一关[15]
21深度|美联储的“十字路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21:09
美联储政策调整与内部动态 - 美联储于9月17日宣布降息25个基点 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 00%至4 25%之间 这是2025年首次降息 也是继2024年三次降息后的再次降息 [1] - 新任理事斯蒂芬·米兰投下唯一反对票 主张更激进地降息50个基点 其立场被视为白宫对货币当局的公开干预 但11比1的投票结果凸显美联储内部凝聚力 [2]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明确表示 "适度长期利率"仅是双重使命的衍生品 无需独立政策操作 强调政策重心回归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的再平衡 [8] 点阵图与利率路径分歧 - 点阵图显示19位票委中 仅1位反对本次降息 其余18位中对年内进一步降息路径分歧显著 6票支持不再降息 2票支持再降25基点 9票支持再降50基点 1票支持降125基点 [4] - 对未来降息速度的立场势均力敌 9人支持年内再降25基点或不再降息 10人支持再降50基点及以上 反映美联储尚未形成广泛共识 [5] - 经济预测显示美联储将2025年GDP增速预测从1 4%上调至1 6% 同时将2026年利率终点预测从3 6%下调至3 4% 呈现"更高增长 更低失业 更高通胀"组合 [5] 经济背景与政策影响 - 就业市场疲软为企业招聘意愿减弱和增长动能不足 通胀粘性主要源自关税带来的供给端冲击 而非需求过热 为降息提供宽松空间 [7] - 若联邦基金利率适度下调且通胀稳定在3%~4%区间 将利好实物资产与贵金属 如能源 金属 房地产及黄金 同时美元走弱可能使部分新兴市场受益 [6] - 中性利率出现结构性抬升 若美联储过度宽松可能导致通胀再度失控 政策操作需保持渐进和谨慎 避免过快释放宽松信号 [9] 未来政策展望 -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预计美联储2025年年内降息共计75个基点 纽约联储前信贷风险主管理查德·罗伯茨预测年底或2026年初可能再有一两次25基点降息 [7] - 政策框架核心仍为"逐会决策"与"数据依赖" 未来路径呈渐进调整之势 不确定性较高 鲍威尔强调无预设单边降息路径 将高度依赖数据表现 [8][9] - 鲍威尔任期将于2026年5月届满 特朗普政府对下一届主席提名和理事会结构重组的意图 意味着美联储独立性面临持续性制度性压力 [3]
8月美国非农数据点评:鲍威尔暂时通过了独立性的压力测试
国金证券· 2025-09-18 19:28
美联储独立性测试 - 9月FOMC会议焦点是美联储独立性压力测试,而非降息幅度[3] - 投票结果中仅新理事米兰支持降息50bp,沃勒和鲍曼未延续上轮反对立场[3] - 鲍威尔强调"以理服人"原则,暗示米兰大幅降息主张缺乏认同度[4][10] - 美联储通过集体决策展现独立性,鲍威尔回避政治干预问题[4][10] 经济预测与政策分歧 - 点阵图显示2025年降息中位数上调至75bp(6月为50bp),但19位委员中仅9人支持[7] - SEP预测上调2025年GDP至1.6%(6月1.4%),2026年GDP至1.8%(6月1.6%)[10] - 2026年核心PCE预期上调至2.6%(6月2.4%),失业率下调至4.4%(6月4.5%)[10] - 特朗普与联储存在根本分歧,要求更高增长(联储2026年预测仅1.8%增速)[5][23] 市场影响与风险 - 黄金成为最大输家,杰克逊霍尔会议后10%涨幅反映市场对联储独立性担忧[10] - 风险包括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全球关税影响、技术突破推升信用需求[6][24] - 美元指数或转向区间震荡,需基本面数据确认拐点[13]
48票赞成47票反对,美投票结果出炉,特朗普出国,美军击沉3艘船
搜狐财经· 2025-09-18 19:03
国际局势风云变幻,9月,全球各大权威媒体和官方平台陆续发布了一连串影响全球格局的重磅消息。美联储人事变动、英美高层互动,以及美军在拉美的 军事行动,每一件都牵动着世界神经。 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和路透社等权威机构发布的最新数据,当前全球地缘政治紧张指数已升至近十年来高位。而在美联储独立性、欧美同盟关系、拉美安 全局势等关键议题上,各方分歧加剧。 9月17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以48票赞成、47票反对的微弱优势,通过了斯蒂芬·米兰出任美联储理事的提名。白宫官网随即发布公告,确认总统已签署米兰的 任命文件,并再度重申"美联储必须维持独立运作"。值得注意的是,这场投票的结果并非意料之中——仅一票之差反映出美国两党在货币政策和经济治理上 的剧烈对立。 据《华尔街日报》分析,米兰的顺利上任将成为美国历史上首次由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兼任美联储理事,且以"无薪休假"形式保留原职。多位参议员在 投票后公开表达担忧,认为美联储的独立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英美分歧再现,伦敦抗议成焦点 就在美联储理事任命尘埃落定的同一天,白宫发布消息,总统携第一夫人应英国方面邀请,展开为期两天的正式国事访问。根据英国广播公司(BBC)与 《金融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