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军民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订单量显著增加 *ST天微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加2064.85%左右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21:57
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同比增加2867 45万元左右 增幅达2064 85%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加2698 56万元左右 [2]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利润总额3248 80万元左右 净利润3006 32万元左右 扣非净利润2310 51万元左右 [2] - 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400 89万元左右 扣除非主营业务收入后为8236 15万元左右 [2] - 预计2025年上半年末净资产8 49亿元左右 [2] 业绩变动原因 - 主要产品灭火抑爆系统需求受整车年度任务进度加快带动 交付节奏提速 订单量显著增加 [3] - 管理费用下降 减值损失减少 导致净利润大幅增加 [3] - 与整机厂达成补充协议 调整某车型配套产品结算价格 历史价格差异部分计入本期损益 [3] 产品与技术 - 主营业务包括新型灭火抑爆系统 三防采集驱动装置 锂电火灾预警及智能防控系统等 [2] - 核心产品涵盖航空放电管 特种熔断器 机载光学火焰探测控制系统等 [2] - 拥有高可靠实时探测技术 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等核心技术积累 [5] 发展战略 - 推进灭火抑爆系统研发 拓展新车型和现役改装市场 布局智能化 无人化领域 [3] - 加大三防产品市场开拓 提升核生化等产品收入占比 [4] - 加强元器件产品技术攻关 开拓特种熔断器 放电管新市场 [4] - 推动军民技术双向转化 加速民品业务发展 挖掘民用系统产品潜力 [5] - 探索资本市场并购 优化产业布局 实现资源整合与协同效应 [5]
军工ETF(512660)收涨超过1.0%,全球军费增长推动军工板块估值体系重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9 17:11
军工行业整体表现 - 军工ETF(512660)单日收涨超过1% [1] - 中证军工指数覆盖航空、航天、船舶、兵器等军工子行业上市公司 [1] - 指数具有高行业集中度和成长性特征 [1] 全球军费与市场需求 - 全球军费开支持续增长推动军工市场需求刚性化加速 [1] - 中国军工制造业完整度2022年已接近德国法国水平 [1] - 中国造船行业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1] 中国军贸与产业升级 - 中国军贸从逆差转向顺差 [1] - 军民融合制度优势加实战验证推动技术可靠性跃升 [1] - 技术实现从实验室到战场的应用转化 [1]
郭永航走访慰问驻穗部队官兵
广州日报· 2025-07-29 09:33
军政军民关系 - 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率团慰问南部战区机关和南部战区空军机关,并出席"八一"拥军慰问座谈会 [1] - 郭永航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向驻穗部队官兵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 [2] - 驻穗部队近年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参与城市建设、应急救援、社会治理等工作,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2] 广州发展规划 - 广州市正围绕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使命任务,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州实践 [2] - 广州正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作用 [2] - 希望驻穗部队支持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办、"百千万工程"、低空经济发展、平安广州建设等工作 [2] 双拥工作 - 广州市以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十一连冠"为抓手,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2] - 广州市将持续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2] - 市领导廉奕、边立明、陈杰、梅浩参加相关活动 [3]
中国军工全球竞争优势或推动军贸份额扩张
华福证券· 2025-07-28 19:17
全球格局剧变 - 全球军费开支连续10年正增长(2015-2024 CAGR 3.3%),2024年总额达2.68万亿美元 [10] - 美国2024年军贸占比全球份额47%,但美元体系松动削弱其控制力,中国从产出和贸易层面打破垄断格局 [11] - 俄罗斯军贸份额因制裁和俄乌冲突从2014年持续下滑,2024年萎缩至7%,为中国打开替代缺口 [16] 中国能力跃升 - 中国军贸从1996-2009年逆差转向2010-2024年顺差,份额中枢从2.17%显著抬升 [18] - 军工制造业完整度大幅提升,2022年武器类(0.50)、航空类(0.46)、造船类(0.50)接近德法水平,造船业已领先 [21][23] - 通过"一带一路"深化出口替代,巴基斯坦占中国军贸出口45%,孟加拉国、缅甸等新兴市场占比提升 [25][28] 制度与实战优势 - 军民融合国家战略推动技术突破(如北斗导航、大飞机),中央统筹实现资源高效调配 [31] - 歼-10CE在印巴空战击落西方"阵风"战机,实战验证中国装备从实验室性能到战场可靠性的跃升 [31] - 2023年RCA指数显示中国造船业竞争优势(1.45)超越德法,但航空类(0.15)、武器类(0.22)仍有提升空间 [33][36] 数据支持 - 全球军费扩张斜率上行(图表1),美国主导军贸份额(图表2),俄罗斯份额坍塌(图表3) [8][12][14][16] - 中国军贸顺差趋势(图表4),制造业完整度对比(图表5),出口结构变化(图表6-7) [20][24][28][29] - 各国军工产业RCA指数对比(图表8)显示中国造船业突出,航空武器潜力待释放 [36]
兵装重组概念下跌4.64%,主力资金净流出6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7-23 16:48
兵装重组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7月23日收盘,兵装重组概念下跌4.64%,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 [1] - 板块内长城军工、华强科技、中光学等个股跌幅居前 [1] - 兵装重组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出10.41亿元 [2] - 板块内6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出,其中5只净流出超3000万元 [2] 个股资金流向 - 长城军工主力资金净流出7.91亿元,今日跌幅7.86%,换手率15.52% [2] - 长安汽车主力资金净流出1.11亿元,今日跌幅0.55%,换手率1.24% [2] - 华强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出5665.12万元,今日跌幅6.58%,换手率3.27% [2] - 湖南天雁主力资金净流出4911.96万元,今日跌幅4.88%,换手率10.44% [2] - 中光学主力资金净流出4452.41万元,今日跌幅6.08%,换手率8.16% [2] 其他概念板块表现 - 雅下水电概念涨幅4.15%,位居涨幅榜首位 [2] - 海南自贸区概念下跌4.19%,中船系下跌2.76%,成飞概念下跌2.50% [2] - 特高压概念下跌2.38%,柔性直流输电下跌2.30%,水泥概念下跌2.21% [2]
高压氧舱概念涨1.55%,主力资金净流入这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7-23 16:40
高压氧舱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7月23日收盘,高压氧舱概念上涨1.55%,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2 [1] - 板块内3股上涨,铁建重工20%涨停,国际医学、盈康生命分别上涨0.93%、0.20% [1] - 跌幅居前的有倍益康、创新医疗、三星医疗等,分别下跌5.91%、2.13%、1.31% [1] 概念板块涨跌幅对比 - 雅下水电概念涨幅最高达4.15%,兵装重组概念跌幅最大为-4.64% [2] - 高压氧舱概念涨幅1.55%,在涨幅榜排名第二 [2] - 其他涨幅居前的概念包括互联网保险、细胞免疫治疗、基因测序等,涨幅均超过0.4% [2] 资金流动情况 - 高压氧舱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0.50亿元 [2] - 4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铁建重工净流入1.03亿元,国际医学、金陵药业、澳洋健康分别净流入2472.29万元、392.09万元、294.43万元 [2] - 铁建重工、国际医学、金陵药业主力资金净流入率分别为29.36%、10.10%、5.54% [3] 个股资金流入榜 - 铁建重工今日涨跌幅20.07%,换手率0.93%,主力资金净流入1.03亿元 [3] - 国际医学今日涨跌幅0.93%,换手率2.03%,主力资金净流入2472.29万元 [3] - 金陵药业今日涨跌幅-0.70%,换手率1.68%,主力资金净流入392.09万元 [3] - 澳洋健康今日涨跌幅-0.50%,换手率3.48%,主力资金净流入294.43万元 [3] - 盈康生命、大湖股份、威奥股份、三星医疗、创新医疗等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出 [3][4]
佳驰科技总经理陈良:建立持续稳定激励机制 推动“军民两翼”协同发展
证券日报· 2025-07-19 00:07
公司战略发展 - 公司坚持"军民两翼"协同发展战略 规划了"夯实基础""快速爬坡""全面发展"三个阶段 目前已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2] - 2024年公司在A股科创板上市 标志着战略发展进入新阶段 [2] - 近期通过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 旨在绑定核心骨干人才 推动业绩持续增长 [2][6] 技术研发与创新 - 研发人员占比超三分之一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3] - 坚持技术自主可控 打破国外封锁 产品已批量应用于第四代、第五代战机等重大工程 [3] - 在低频超宽带、多频谱兼容、薄型轻量化等领域具有显著技术优势 从"根技术研究"建立壁垒 [3] 主营业务与产品 - 主营电磁功能材料与结构(EMMS)产品 包括隐身功能涂层、结构件等 已进入平稳发展阶段 [6] - 布局三大新产品方向 包括"电波暗室总体设计集成及关键吸波材料" 进展顺利 [6] - 2024年建成国内最大隐身功能涂层材料生产基地 募投项目"电磁功能材料与结构生产制造基地"进入调试收尾阶段 [4] 财务与业绩目标 - 2024年营业收入9.57亿元 归母净利润5.17亿元 [4] - 股权激励计划设定2025-2027年营收目标分别为11亿元、13.7亿元和16亿元 [6] - 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27.86元/股 激励对象62人 含核心技术人员和管理骨干 [6] 行业前景与布局 - 全球电磁兼容材料市场规模2020年68亿美元 预计2025年达82亿美元 [7] - 电波暗室在军用装备和民用电子产品测试中需求增长 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潜力巨大 [7] - 公司军用与民用技术交互融合 未来将持续推动EMMS技术创新 [7]
华夏基金举办“DeepTalk月月谈”系列节目 专家热议航空航天与军工行业新机遇
证券日报· 2025-07-17 15:44
行业现状与趋势 - 航空航天与军工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和大国科技实力较量的关键领域[1] - 行业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军民融合战略推进使民用技术可反哺军工领域[2] - 国防预算稳步增长、军改红利释放及民用航空市场逐步打开推动产业链景气上升[2] 中国空天领域发展 - 中国在空天领域快速进步得益于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持续投入和强大制造业产业链支撑[1] - 中国航天航空产业体系完整,商用大飞机未来有望在世界商飞产业占据一席之地[1] - 军贸产品谱系显示中国航空航天综合实力已达世界先进水平[2] 投资逻辑与建议 - 军工和航天航空领域具备高成长性,产品长生命周期特点带来较高确定性[2] - 具备军民共创共建属性的民营企业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投资价值更具可持续性[2] - 可通过华夏航空航天ETF等工具以定投方式进行长期布局[2]
外媒:被裁定列入所谓“清单”,中国激光雷达制造商禾赛科技提出上诉
环球网· 2025-07-15 09:41
禾赛科技上诉美国政府决定 - 禾赛科技对美国地方法院维持将其列入"涉嫌与中国军方合作的企业清单"的裁决提出上诉 [1] - 公司CEO李一帆表示对美国地方法院的裁决深感失望,认为美国国防部的认定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 [3] - 公司正在向美国上诉法院提起上诉,将积极寻求法律途径维护声誉并寻求公平对待 [3] 禾赛科技的法律立场 - 地方法院承认美国国防部未发现任何证据表明禾赛产品用于军事目的或与中国军方存在直接/间接联系 [3] - 公司重申从未开发、供应或认证过用于军事用途的产品,其产品仅供民用和商用 [3] - 公司去年5月起诉美国防部后曾被移出清单,但10月又被重新列入 [3] 事件背景 - 禾赛科技于2023年1月首次被美国防部列入"中国军事企业清单" [3] - 2023年7月11日美国一家法院裁定禾赛科技在对美国政府提起的诉讼中败诉 [3] 中国外交部立场 - 中国外交部反对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无理打压中国企业 [4] - 指出美国政府才是军民融合政策的主要推手,很多美国大型跨国公司都是"军民融合体" [4] - 敦促美方纠正歧视性做法,为中国企业提供公平环境 [4]
国际镍价暴跌40%的当口,中国出手抄底10万吨高纯度镍!
搜狐财经· 2025-07-15 07:47
国际镍价暴跌与中国战略储备 - 国际镍价暴跌40%之际,中国抄底购入10万吨高纯度镍,足够支撑全国军工产线运转三年[1] - 此次资源储备主要针对军工领域,包括航母甲板不锈钢、火箭发动机耐热件等关键材料[4] - 全球67%镍矿位于印尼,中国提前锁定战略资源以防菲律宾跟随美国断供[4] - 储备规模可满足两千万辆电动车电池需求,为未来十年技术突破奠定基础[4] 中俄技术合作与军工突破 - 中国通过拆解俄罗斯苏-35战机获取117S发动机数据,加速国产涡扇-15发动机研发[2] - 歼-20B战机采用完全自主设计的隐身技术和DSI进气道,摆脱对俄制技术依赖[2] - 中国量子雷达已获136项全球专利,氮化镓技术比美国早四年实现实用化[2] - 99A坦克配备主动防御系统,性能远超俄罗斯T-14坦克面临的芯片短缺问题[2] 军民融合与产能优势 - 中国军工年产能达240架战机,超过美国90架,相当于俄罗斯三倍产量[7] - 福建舰电磁弹射效率超越美国福特级航母,空警-3000预警机探测距离领先E-3两代[7] - 民营企业可快速转型军工生产,手机工厂转产导弹、汽车产线改造装甲车仅需三个月[7] - 深圳、无锡、北京等地企业分别攻关氮化镓芯片、复合装甲和无人机作战代码[7] 资源战略与工业布局 - 中国通过资源储备构建工业壁垒,防止美国在芯片封锁后实施电池材料卡脖子[4] - 镍矿储备不仅保障不锈钢供应,更为第六代战机电池和高超音速导弹提供材料保障[4] - 军民融合体系形成"战时动员"能力,使技术封锁效果大幅降低[7] - 战略资源储备与制造体系升级形成组合拳,67%镍矿控制权成为关键明牌[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