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
搜索文档
老外涌入中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4 11:17
全球旅游业复苏态势 - 2025年一季度全球国际游客总数突破3亿人次 同比增长5% [1] - 亚太旅游市场增速领跑全球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旅游支出国且出境支出同比增长30% [1] - 2024年中国接待入境游客1.3亿人次 同比增长超60% [4] 中国入境游市场发展 - 去哪儿平台2024年外籍游客订单量增长1.8倍 并于2025年7月正式推出英文版本 [4] - 外籍游客向三线及以下城市渗透 暑期赴大同/义乌/伊宁等城市机票预订量增长超两倍 [4] - 首都机场提供多语言数字化服务 包括43项功能及240小时免签旅客三日免费行李寄存 [5] 旅游行业数智化转型 - 小红书通过AI算法实现海外旅游目的地精准定向 并推进与多家OTA平台全链路整合 [7] - 美团旅行开发C端AI旅行助手及B端酒店系统"既白"/景区小助手等双向AI服务能力 [8] - 去哪儿旅行布局AI应用场景 覆盖线路规划/机票售前/智能客服等功能并即将上线AI旅行工具箱 [8]
老外涌入中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4 11:12
全球旅游业复苏态势 - 2025年一季度全球国际游客总数突破3亿人次 同比增长5% [1] - 亚太旅游市场增速领跑全球 中国为世界最大旅游支出国且出境支出同比增长30% [1] - 2024年中国接待入境游客1.3亿人次 同比增长超60% [3] 中国入境游市场深度发展 - 在线旅游平台去哪儿2024年外籍游客订单量增长1.8倍 并于2025年7月正式推出英文版本 [3] - 外籍游客旅游目的地从北上广深向三线及以下城市渗透 暑期赴大同/义乌/伊宁等城市机票预订量增长超2倍 [4] - 北京首都机场提供多语言数字化服务 包括四语种官网/43项功能及240小时免签旅客三日免费行李寄存服务 [4] 人工智能技术重构旅游产业链 - 小红书通过AI算法实现海外旅游目的地精准定向中国用户 并与多家OTA平台完成系统打通 [6] - 去哪儿旅行AI应用覆盖旅游线路规划/机票售前助手/智能客服 拟于国庆前上线聚合式AI旅行工具箱 [8] - 美团旅行布局C端AI旅行助手与B端专项工具 包括酒店管理系统"既白"和景区商户助手 [8]
21现场|2025旅游真相:老外涌入中国,AI帮你规划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4 08:48
全球旅游业复苏态势 - 2025年一季度国际游客总数突破3亿人次 同比增长5% [2] - 2024年全球旅游业迎来里程碑式复苏 [1] - 亚太旅游市场增速领跑全球 [2] 中国出境及入境旅游表现 - 中国为全球最大旅游支出国 2025年一季度出境支出同比增长30% [2] - 2024年中国接待入境游客1.3亿人次 同比增长超60% [5] - 去哪儿平台2024年外籍游客订单量增长1.8倍 [5] 入境旅游市场新趋势 - 外籍游客向三线及以下城市深度渗透 2025年暑期机票预订量增长两倍以上 [5] - 北京首都机场提供多语言服务平台及240小时免签旅客行李免费寄存服务 [6] - 去哪儿平台于2025年7月正式推出英文版本 [5] 数字技术赋能旅游产业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正在重构旅游产业链条和发展格局 [7] - 小红书通过AI算法实现海外旅游目的地精准定向及OTA平台打通 [7] - 去哪儿旅行AI应用覆盖旅游线路规划、机票售前助手和智能客服场景 [9] 平台企业AI布局进展 - 美团旅行开发C端AI旅行助手及B端酒店管理系统"既白"和景区小助手 [9] - 去哪儿旅行将于国庆前上线首页AI旅行工具箱集成多功能入口 [9] - 互联网平台在大数据与AI应用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7][9]
21现场|2025旅游真相:老外涌入中国 AI帮你规划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4 08:34
全球旅游业复苏态势 - 2025年一季度国际游客总数突破3亿人次,同比增长5% [1] - 亚太旅游市场增速领跑全球,中国为世界最大旅游支出国,其出境支出同比增长30% [1] - 2024年中国接待入境游客1.3亿人次,同比增长超60% [2] 中国入境游市场亮点 - 在线旅游平台去哪儿的外籍游客订单量在2024年增长1.8倍 [2] - 外籍游客旅游目的地从一线城市向三线及以下城市深入,暑期赴中国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外籍用户订单量增长迅速,如大同、义乌、伊宁等地机票预订量增长两倍以上 [2] - 北京首都机场为迎接入境游客推出多语言服务和240小时免签旅客的免费行李寄存等便利措施 [3] 旅游业数智化应用 - 互联网社交平台小红书利用AI算法洞察,将海外旅游目的地精准定向中国用户,并致力于整合从内容种草到预订下单的全链路 [4] - 在线旅游平台去哪儿旅行将AI应用于旅游线路规划、机票售前助手、智能客服等场景,并计划在国庆前上线集合多个细分功能的AI旅行工具箱 [4] - 美团旅行的AI能力覆盖C端和B端用户,即将推出C端AI旅行小助手,并为酒店和景区商户提供专门的AI助手工具 [5]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文旅“新”体验
新华社· 2025-09-13 21:33
文旅科技体验创新 - AI换装拍照、可穿戴设备、智能机器人等前沿科技在文旅服务展区提供丰富互动体验[1] - 观众通过VR项目"梦回圆明园"实现沉浸式体验[7] - MR技术《看·见殷商》提供混合现实观展体验[11][16] 智能设备互动应用 - 儿童与"元萝卜"AI下棋机器人进行五子棋对弈[3][13] - AI具身智能机器人"AI小蚂ROBOT"在户外展区实现人机互动[15] - 儿童参与机器人马拉松比赛并与获奖机器人合影[9] 数字技术文博融合 - 北京市文物局展台通过数智赋能技术增强展览展示效果[14] - 博物馆AI全息换装机提供创新拍照体验[14] - 虚拟现实数智化文商旅解决方案在广电局展台展示应用[15][16] 体育科技跨界融合 - 体育服务展区设置"AI运动挑战"项目供儿童体验[9] - 中国国家队展台推出文创产品零售业务[7] - 橙狮慧影展台将AI技术与运动项目相结合[9]
记者手记:在服贸会上感受“数智”与“金融”双向奔赴
新华网· 2025-09-13 19:16
人工智能与金融业深度融合 - 工商银行在网点应用具身智能机器人"工小京"提供导引服务并讲解自研千亿级金融大模型"工银智涌" 该模型已赋能20余个主要业务领域和300余个场景 [1] - 中信银行推出"养老计算器"通过输入年龄和月收入等基本信息提供个性化投资建议 AR眼镜帮助老年客户操作复杂金融产品 [1] - 北京银行智能交互数字机器人根据观众提问偏好推荐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 银联通过大模型与支付服务结合实现AI咨询一键下单支付 [1] 跨境支付创新解决方案 - 中国银行等公司联合推出"幂方卡"实现支付、通信、交通功能三合一 方便外籍来华人员使用 [2] - 随行付支付有限公司联合万事达卡推出聚合二维码 支持非接触支付或手机扫码支付 [2] - 腾讯探索微信支付"外卡内绑"和"外包内用"等服务 解决境外来华人士支付痛点 [2]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 - 浦发银行打造"股、债、贷、保、租、孵、撮、联"综合服务模式 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 [3] - 中国人寿发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和首批次新材料保险 旗下资产公司设立50亿元"中国人寿-北京科创股权投资计划" [3] - 中国银行推进人工智能1万亿元专项支持计划 形成"算力贷"和"产投贷"等信贷矩阵 授信客户覆盖度大幅提升 [3] 数智化驱动金融精准服务 - 通过追溯企业生产碳足迹为绿色信贷提供精准依据 对产业链中小企业进行大数据分析提供快速精准支持 [4] - 数智驱动让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更加精准高效 助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与民生改善 [4] 金融五篇大文章贷款数据 -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金融五篇大文章相关领域贷款增量占比约七成 各领域贷款同比增速均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5]
服贸焕新 长期资本的风向标
北京商报· 2025-09-13 00:20
核心观点 - 服贸会作为前沿科技成果应用和数智赋能的展示平台,已成为链接金融资本的新锚点和长期资本风向标,推动资本流入新兴科技领域并提升相关产业估值[1][2][5] 展会规模与参与情况 - 近2000家企业线下参展,包括近50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覆盖26个服务贸易前30强国家和地区[1] 重点投资领域 - 九大专题展涵盖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健康卫生服务及金融服务,具体包括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医疗数智化等热门赛道[2] - 展示案例包括乐聚机器人的太极表演与智能引导、"广医·岐智"大模型(融合1400万条中医临床数据集)驱动的AI中医诊室[2] - AI+、数智化、绿色低碳等高频词揭示未来产业发展趋势[4] 创新成果与投资标的 - 113家企业发布198项新产品新成果,包括全球首款3D打印高分子抗疲劳可吸收血管支架、全球首个8K级超高清第二现场分发平台、国内首款突破千比特规模的专业光量子计算机[2] 资本角色与基金支持 - 长期资本是服务贸易企业(资金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自主创新及贸易新业态发展的关键支持[2] - 总规模300亿元的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作为外经贸领域首只国家级政府投资基金,为市场提供投资方向示范[2] - 长期资本具备"耐心资本"特性,通过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实现科技与资本双向赋能,推动商业价值与资本价值双赢[3]
不担心智能体热度很快过去
北京商报· 2025-09-13 00:20
公司战略与产品定位 - 枫清科技推出个人专属智能体以提供可选择的数据安全方案 从企业级知识中台延伸至个人本地化部署 目标为打造一致的用户体验和云边端协同化智能 [2] - 个人专属智能体支持两种模式:联网模式下本地数据仅通过向量特征token与云端交互 断网模式下完全隐私化运行于本地硬件 均提供资料整理和智能写作功能 [3] - 公司认为智能化升级是长期趋势 智能体仅是技术环节之一 整个链条还包括数据编织 行业模型蒸馏和数据治理等技术突破 [1][6] 行业趋势与市场动态 - 2024年被国际科技圈视为智能体元年 2025年因全民性事件推动概念火爆出圈 [4] - 客户群体从头部央企扩展至大中小型企业 链主企业外其他客户因担忧被替代而积极寻求智能体赋能 全民智能化时代推动付费意愿提升 [5] - 企业智能化诉求从产业链融合延伸至多模态数据编织 需结合数据与模型双中心模式根据不同场景实现精准响应 [7]
以专业投研与数智化赋能高质量发展 公募基金的长期主义新实践
证券日报· 2025-09-13 00:12
行业规模与发展定位 - 中国公募基金总规模首次突破35万亿元 [1] - 行业在服务实体经济、践行国家战略和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 - 多家公募机构强调长期主义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路径 [1][2] 长期主义理念与政策引导 - 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强化核心投研能力建设要求 [2] - 长期主义被视为公募基金行稳致远的必然选择和高质量发展核心动力 [2][3] - 金融需通过支持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等领域践行长期主义 [2] 投研体系与考核机制 - 易方达基金将三年及五年中长期业绩考核占比提升至80% [3] - 考核指标涵盖风格稳定性、回撤水平和投资者盈利情况等多维度 [3] - 景顺长城基金要求基金经理坚持基本面投资,长期业绩考核占更高权重 [4][5] 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模式 - 南方基金以人才梯队建设为核心,构建分层培养和跨域协同的立体化模式 [4] - 工银瑞信基金通过金字塔式投研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高素质专业队伍 [4] - 公司为基金经理提供较长观察期以保持投资风格稳定 [5] 金融科技与数智化应用 - 易方达基金率先组建金融科技团队,探索人工智能与资管业务深度融合 [6] - 南方基金通过数智化平台整合投研资源,提升协同效率和决策科学性 [6] - 工银瑞信基金建设新一代资产管理平台MIRRORS,推进智能投研等五大平台 [6]
中国核电董事长卢铁忠:以新“三化”战略为引领 持续增强价值创造能力
中证网· 2025-09-12 22:07
公司战略与愿景 - 公司未来将紧抓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机遇 以集约化标准化数智化新三化战略为引领 持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不断强化市值管理实践 致力于打造最具魅力的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 [1] - 公司完成从单一核电运营向核能加非核清洁能源加战略新兴产业多元布局的战略转型 实现从跟跑并跑到局部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2] 业务发展成就 - 公司装机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 在运在建核电机组数量显著提升 非核清洁能源装机突破3000万千瓦 [2] - 2024年公司旗下25台运行机组全部达到WANO卓越行动计划2030绩效目标 成为全球首批全部运行机组达标的企业 [2] - 三门核电获评全球核电行业首个灯塔工厂 [2] - 玲龙一号小堆示范工程开工 全球首个四代核电技术高温气冷堆与压水堆耦合的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项目获得核准 和福一号同位素产品打破垄断并实现全产业链供应 [2] 资本运作与股东支持 - 中国国新作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投资公司成为第三大股东 并沿核能产业链全面布局投资中国铀业中国核建等关键企业 将继续发挥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作用支持公司高质量发展 [3] - 中信证券作为公司IPO及历次股权融资项目的保荐机构和主承销商 累计协助公司完成股权融资426亿元 有力支持核电重大项目建设与企业发展 [3] - 中核集团将支持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各项工作 将公司打造成为集团上市公司标杆 树立信得过靠得住的优秀上市品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