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市场

搜索文档
周六福(06168):黄金珠宝品牌新势力,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成长
东吴证券· 2025-09-14 16:20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基于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成长性及渠道拓展空间 [1][3]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黄金珠宝新势力品牌 依托线上线下融合销售模式深耕下沉市场 线上业务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3][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47/9.83/11.20亿元 同比增长20%/16%/14% [1][3]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23/20/17倍 低于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PE 21倍 [1][3][98]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57.18亿元(同比+11.0%) 归母净利润7.06亿元(同比+7.1%) [1][9] - 2025H1营收31.5亿元(同比+5.2%) 扣非归母净利润4.2亿元(同比+11.9%) [9][14] - 毛利率从2021年35.0%降至2024年25.9% 主要因低毛利渠道及产品占比提升 2025H1毛利率26.3%(同比+0.8pct) [24][27] - 线上收入占比从2021年26.6%提升至2025H1的51.8% 2024年线上收入22.9亿元(同比+31.0%) [9][36][75] 业务结构 - 黄金珠宝产品占主导 2024年收入43.8亿元(同比+19.1%) 占比提升至91.5% [32][34] - 钻石镶嵌珠宝2024年收入4.1亿元(同比-29.5%) 占比8.5% [32][34] - 线下门店超3800家 其中加盟店3760家 自营店97家(截至2025H1) [9][61] - 门店布局聚焦下沉市场 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55.1%(2024年末) [65] 行业前景 - 中国黄金珠宝市场规模从2019年3282亿元增至2024年5688亿元(CAGR 11.6%) 预计2029年达8185亿元 [9][50] - 2025年1-7月金银珠宝类社零月均增速达12.9% 高于整体消费增速 [9] - 电商渠道增长最快 2019-2024年CAGR达16.8% 预计2024-2029年CAGR为9.7% [55] - 三线及以下城市增长显著 2019-2024年CAGR达12.7% [57] 增长动力 - 线下渠道向一二线城市及华北华东地区拓展 计划2025-2027年新增40家自营店 [90] - 线上渠道持续高增长 2025H1线上收入16.3亿元(同比+34.3%) [9][75] - 产品创新推出玺古金、龙鳞凤羽等系列 工费加价范围120-360元/克 [41][44] - 营销端通过明星代言(KOL黄景瑜)、电视剧赞助(《他从火光中走来》)提升品牌声量 [82][84] 资金用途 - IPO募资11.93亿港元 50%用于扩大销售网络 20%用于品牌推广 20%用于产品开发 [88][90]
千亿蜜雪冰城们,凭啥冲出河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3 23:17
故事要从郑州东站讲起。这是一座恢弘建筑,为郑渝高铁、济郑高铁,京广高铁、徐兰高 铁、郑阜高铁、郑太高铁、京港高铁共同构成"米"字形高铁网的核心枢纽,总建筑面积达41.2 万平方米。从郑州东站步行约10分钟,就能看到蜜雪冰城标志性的"雪王"和"雪妹"CP形象, 这里坐落着蜜雪冰城的总部。 据郑东新区披露,蜜雪集团总部基地项目用地面积33亩,建设面积12.7万平方米,总投资13.8 亿元。 以下文章来源于21Style ,作者贺泓源 21Style . 权威、独家、深度,先一步看到消费未来! 记者丨贺泓源 实习生李晴 编辑丨张伟贤 作为中华文明主要发祥地之一的河南,正再一次深度影响中国消费市场。 蜜雪冰城们的新豫商崛起,便是重要案例。 在这里,有着蜜雪发展脉络展示,参访人群络绎不绝。"加盟商,行业上下游的相关公司、协 会,社会各界都会来,接待频率相当高。"有蜜雪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在蜜雪总部旁边,便是牧原集团的郑州研发中心。 截至9月12日收盘,蜜雪集团总市值达到1538亿港元,牧原股份总市值达到3143亿元。 蜜雪冰城郑州总部旗舰店的玩偶。贺泓源/摄 他们,便是狂奔中的千亿豫企,此外像巴奴之类 ...
得中原者得天下:千亿豫企狂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21:18
蜜雪冰城发展历程与业务规模 - 蜜雪冰城起源于1997年郑州的刨冰摊位 品牌于1999年正式启用[7][9][10] - 2005年推出1元冰淇淋成为首款爆品 2007年开启加盟模式[10]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48.7亿元同比增长39.3% 净利润26.9亿元同比增长42.9%[11] - 全球门店总数达53,014家 其中中国内地48,281家 海外4,733家[11] 总部与生产基地建设 - 郑州总部基地占地33亩 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 总投资13.8亿元[3] - 焦作生产基地面积34.2万平方米 年产能121万吨 最大利用率达58.2%[16] - 生产基地正扩建新设施 预计新增年产能8万吨[16] - 总部旗舰店单日最高客流量4.6万人次 单日营业额峰值突破60万元[13][14] 河南消费市场特征与企业战略 - 河南省2023年人均GDP6.01万元 低于全国8.94万元水平[19] - 蜜雪冰城坚持性价比路线 核心产品定价2-8元[20] - 针对下沉市场开展乡镇喊麦等特色培训[20] - 旗下幸运咖坚持"高质平价"定位 拒绝刻意高端化[23] 豫商生态与代表性企业 - 牧原股份总市值3143亿元 蜜雪冰城总市值1538亿港元[5] - 胖东来2024年销售额突破159.77亿元 仅凭13家门店超越蜜雪上半年营收[25] - 巴奴火锅客单价超120元 河南区域经营利润率达26.2%[26] - 河南政府提供营商环境支持 包括交通协管和知识产权保护[25] 人才与产业链布局 - 蜜雪商学校区占地91亩 设10家实操培训门店[17] - 吸引北上广人才回流 员工认同企业下沉战略[21][22] - 形成涵盖生产、培训、门店运营的完整经营闭环[18]
得中原者得天下:千亿豫企狂奔丨消费变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20:58
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的河南,正再一次深度影响中国消费市场。 蜜雪冰城们的新豫商崛起,便是重要案例。 故事要从郑州东站讲起。这是一座恢弘建筑,为郑渝高铁、济郑高铁,京广高铁、徐兰高铁、郑阜高 铁、郑太高铁、京港高铁共同构成"米"字形高铁网的核心枢纽,总建筑面积达41.2万平方米。从郑州东 站步行约10分钟,就能看到蜜雪冰城标志性的"雪王"和"雪妹"CP形象,这里坐落着蜜雪冰城的总部。 据郑东新区披露,蜜雪集团总部基地项目用地面积33亩,建设面积12.7万平方米,总投资13.8亿元。 在这里,有着蜜雪发展脉络展示,参访人群络绎不绝。"加盟商,行业上下游的相关公司、协会,社会 各界都会来,接待频率相当高。"有蜜雪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在蜜雪总部旁边,便是牧原集团的郑州研发中心。 截至9月12日收盘,蜜雪集团总市值达到1538亿港元,牧原股份总市值达到3143亿元。 他们,便是狂奔中的千亿豫企,此外像巴奴之类的头部豫商亦在上市途中。 蜜雪样本 蜜雪冰城是从河南走出来的茶饮品牌。 该公司创始人张红超与联合创始人张红甫为亲兄弟,他们出生于河南商丘农村。 生于1978年的张红超,从初中开始就一边在商丘上学,一 ...
喜茶上线拼好饭!奶茶卷向9.9元时代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9-12 16:33
以下文章来源于南方新消费 ,作者林佳怡 几乎同一时间, 喜茶还宣布正式入驻淘宝闪购(饿了么)平台 ,全国 4000 多家门店已全量上线 , 20 元起送,免配送费。 看来,一向高冷的喜茶,也开始主动拥抱平台大战,寻找新的增长机会。 南方新消费 . 分享关于新消费的一切,做实用而美的产品。 作者 | 林佳怡 编辑 | 张恺翀 最近几天,一直定位高端的喜茶,竟然悄悄上线了美团拼好饭。 其经典产品如椰椰芒芒、鸭屎香青柠茶、小奶茉等 , 折后价格在 6.9-9.9 元区间 , 相当于 常规价的 6 折 左右。 这样的低价在喜茶的历史上可谓罕见。 | | | | 016 335 | | | | | | 面容或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标题古古 | 彫直营轻护茶 | 小奶菜 | | 曾H> | 标题古古 彰显管轻护茶 | | 小奶菜 | | | 48 | | N 69 779 | | 899 | 敬请期待 | | 889 | 879 | | 199 | 敬请期待 | | | ¥6.9 新人价 @ ...
14家汉庭全盈利,县城开酒店两年就能回本?
虎嗅· 2025-09-11 12:09
汉庭下沉市场"第一人"徐忠辉,在宁波连开14家汉庭酒店,家家盈利,最快两年回本,靠人口基数、产 业动能和消费潜力三大硬指标选址。他为什么专赌汉庭?下沉市场这么赚钱吗?酒店投资还这么好做 吗? ...
兴证国际:维持顺丰同城(09699)“增持”评级 利润端仍具增长空间
智通财经网· 2025-09-11 10:11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4亿元 同比增长49% [2]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37亿元 同比增长120% 净利率1.3% 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 [4]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3.6%/23.6%/17.7% 经调整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88.4%/71.9%/51.2% [1] 业务收入结构 - 同城配送服务B端收入45亿元 同比增长55% 平台活跃商家达85万 同比增长55% [2] - 同城配送服务C端收入13亿元 同比增长13% 活跃消费者增至2477万人 [2] - 最后一公里配送业务收入45亿元 同比增长57% [2][3] 增长驱动因素 - B端县域商家贡献日均单量同比翻倍 茶饮、商超、医药、母婴等非餐品类收入均实现高双位数至倍数级增长 [2] - C端独享专送、小时达在中长距离场景渗透率持续提高 复购率提升 [2] - 最后一公里业务与顺丰集团干线网络深度协同 电商件派件规模及占比快速攀升 [3] - 夜间、节假日、购物节高峰及电商退件上门揽收需求爆发 上半年收件环节日均单量同比增长150% [3] - 半日达接驳、水果生鲜、公司礼品等外部同城物流场景快速起量 [3] 盈利能力提升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6.7% 盈利提升主要受益于订单量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 [4] - 网络密度提高及精细化管理带动费率下降 [4] - 利润端在订单密度提升、AI调度与无人车规模化落地带动下仍具增长空间 [1] 发展前景 - 收入端有望持续受益于KA深耕、中腰部扩张、下沉渗透 [1] - 下沉市场、中小客户带动增长 [2] - 网络协同驱动最后一公里配送收入增长 [3]
中产的最爱,正在大规模闭店
36氪· 2025-09-07 17:28
核心观点 - 无印良品在中国市场面临严峻挑战 包括门店关闭潮 产品质量问题和定价策略失效 同时面临本土品牌竞争和消费习惯转变的冲击 [4][8][38] - 公司通过门店调整 业态创新和线上渠道拓展进行战略转型 但品牌定位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 [40][45][57] 门店运营状况 - 2022至2024财年累计关闭中国大陆门店30家 2025年5月前已关闭17家门店 [7] - 实施"关店+开店"并行策略 每年新开约40家门店 2024年3月以来新开15家 [47][48] - 门店面积从标准店800平方米扩大至1500平方米以上 旗舰店面积超3000平方米 [49] - 2024年2月开设北京朝阳大悦城4950平方米旗舰店 2025年4月开设重庆观音桥旗舰店 [49] 产品质量问题 - 2024年8月不锈钢剪刀因边缘尖端不合格被广东省市场监管局通报 [11] - 2024年5月超声波香薰机因端子骚扰电压不合格被苏州市监局通报 [13] - 2023-2024年因空气循环风扇安全性 服装纤维含量不合格等问题多次被罚 [13] - 2019-2022年期间存在以次充好 虚假标注食品日期 销售过期食品等问题 [15] - 黑猫投诉平台累计投诉量达2407条 涉及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问题 [19] 定价策略与品牌定位 - 中国区产品定价比日本高出25%-30% 部分商品价差近50% [33] - 典型产品定价:90元剪刀 128元沥水盆 149元卷尺 428元电热水壶 [23] - 2014年起实施十余次降价 但未能根本改变价格竞争力不足的局面 [34][41] - 在日本定位为平价大众品牌 在中国被塑造为中高端美学符号 [27][31] 市场竞争环境 - 面临名创优品 网易严选 小米有品 NOME等本土平价品牌围剿 [35] - 淘宝 京东 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分流线上消费市场 [37] - 消费趋势转向追求性价比 极简设计风格被质疑"守旧缺乏新意" [37] 战略转型举措 - 推出农场概念店 宠物用品 自助拍照机和AR试衣镜等新业态 [55] - 2022年入驻外卖平台开展即时零售 电商渠道投入力度加大 [57] - 通过旗舰店实验MUJI BOOKS MUJI Cafe&Meal等衍生空间 [49] -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大陆市场实现增收增利但利润增速放缓 [57]
在非洲,钱是两种人赚的:一种靠当地人,一种靠“老乡”
虎嗅· 2025-09-06 14:41
非洲市场商业模式分析 - 非洲市场存在两种主要商业模式:面向本地消费者的低价量贩模式和面向中国侨民的高溢价服务模式[2] - 商业模式选择错误会导致经营失败并扰乱市场行情[4] - 成功的关键在于明确目标客户群体并制定相应策略[57] 本地市场消费特征 - 非洲本地市场消费能力较低但规模庞大[5] - 二手服装行业显示成功案例:国内收购的旧衣物经分拣消毒后以每件5元人民币价格销售 当地消费者积极购买[8] - 本地化生产优势显著:尼日利亚工人月薪仅300-500人民币 相当于国内人工成本的1/20[10][11] - 制造业机会集中在纸壳厂 编织袋厂 注塑厂 印刷厂等基础需求领域[16] 侨民服务市场特征 - 中国餐饮业溢价明显:煲仔饭在国内售价30元 在拉各斯售价78元人民币 仍保持高客流[19][20][21] - 住宿业价格高昂:简单单间起步价100美元 需求主要来自安全干净和中文服务需求[27][30] - 衍生服务包括签证中介(收费3500元) 翻译中介(每日500元) 安保中介(保镖每日800元起)等刚需服务[40] - 该市场本质是提供情绪价值和安全感而非简单服务[32][36] 分销渠道特点 - 电商渗透率不足10% 主要服务中产和外国员工群体[38][39] - 90%交易依赖传统地推模式:分销商通过直接拜访小店开展业务[41] - 成功案例显示:手机壳地推月流水30万西非法郎(约3500人民币) 净利润率达33%[43] - 互联网模式面临基础设施限制:缺乏信用卡支付 物流体系不完善 网络连接不稳定[46][47] 资源出口型业务 - 资源开采业务集中在钴矿 烟草 木材等领域[49] - 采用本地劳动力大幅降低成本:实木桌国内售价3万元 材料成本仅3000元 非洲采伐成本极低[54] - 该类业务需要应对政策 运输 海关等多重风险因素[55] - 非洲资源持续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上游红利[56] 成功要素总结 - 面向本地市场需接受低价走量策略 依靠本地化生产和供应链优势取胜[59] - 服务侨民市场需提供高溢价的情感价值和安全感[59] - 资源开采业务需要重大资本投入和长期运营能力[59] - 明确目标客户群体是非洲市场成功的关键前提[57][62]
逾20个代理品牌的授权或分授权将在一年内到期,股价破发 “香水第一股”CEO回应市场质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22:49
全球香水市场增长趋势 - 全球香水市场规模未来四年预计维持4%至6%增速 [2] - 中国市场2024-2028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8% 2028年市场规模突破339亿元 [2][7] - 国际美妆巨头护肤产品线营收下滑 香水业务逆势增长 雅诗兰黛2025财年香水业务小幅增长 欧莱雅上半年香水销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 [6] 中国香水市场动态 - 2024年中国线下美妆销售额同比下滑7.9% 香水销售额同比增长3.6% [7] - 2024年以来香水销售额同比增长3.7% 增长趋势持续 [7] - 相较于2018-2024年14%的年复合增长率 当前8%增速显示市场增速放缓 [7] 颖通控股业务状况 - 公司管理72个外部品牌 自有品牌营收占比不足1% [5] - 22个品牌授权将在一年内到期 合约期普遍为1年 但公司合作期限多为3-5年 部分达10年 [3][5] - 自有品牌Santa Monica处于产品打磨阶段 长期可能通过合资或收购实现规模化突破 [5] - 每年至多引进10个品牌 接洽品牌超百个 引入标准包括品牌海外成功验证、质量稳定及中国市场适配意愿 [11] 中国市场结构性变化 - 一线城市用香人群占比显著提升 资深用香人群一线城市占比从2024年23%升至2025年78% [7] - 男士用香消费占比从2023年37.1%升至2024年40.1% [7] - 二线及下沉市场渗透率较低 增长机会较大 [7] 竞争格局与国产机遇 - 国际品牌主导市场 2025年第二季度全渠道TOP20品牌中国产品牌缺席 [11] - 本土品牌具备供应链优势 可实现高效生产响应与成本控制 [11] - 毛戈平推出高端香水系列 上市月余销量3.5万件 收入1141.3万元 上美股份计划2025年底推出香氛系列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