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购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购”蔚然成风的启示
经济日报· 2025-05-28 06:40
中国购物热潮 - 外国游客在华消费趋势显著提升 本土商超、潮流文创、特色美食占比增加 [1] - 退税政策升级推动消费 退税率11%扣除手续费后 消费1万元人民币可节省900元人民币 [1] - 便利服务优化消费体验 免签政策放宽、退税商店增多、外卡POS机覆盖率提升 [1] 中国制造竞争力 - 中国制造业在质量、技术创新和设计水平方面进步显著 产品全球吸引力增强 [1] - 国产卫浴产品智能化升级 智能马桶具备健康监测功能 花洒集成娱乐功能 [2] - 中国卫浴行业从跟随到定义标准 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2] 消费市场与开放政策 - 中国消费市场与全球"购物车"双向互动 体现高水平对外开放 [2] - 跨境电商快速发展 进口博览会举办 离岛免税试点等政策推动市场开放 [2] - 2024年入境消费占GDP比重约0.5% 低于世界主要国家1%至3%的水平 [2] 未来发展趋势 - 经营主体需捕捉外国消费者需求 提升产品品质、种类和设计 [2] - 中国品牌全球化潜力大 营商环境优化和市场开放将推动品牌国际影响力 [2]
新华时评丨从“中国游”“中国购”看中国经济热力
新华社· 2025-05-28 03:09
政策推动 - 中国对43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政策,近期新增巴西等南美5国免签入境 [2] - 外卡POS机覆盖率提升,支付宝、微信支付支持"外卡内绑"和"外包内用",实现便捷支付 [2] -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包括推广"即买即退"全国覆盖、下调起退点、增加退税商店布局 [2] - "五一"假期外国人出入境人次同比增长43.1%,境外来华支付交易笔数和金额分别增长244.86%和128.04% [2] 制造业升级 - 外国游客购物清单从服装、食品扩展到手机、智能穿戴、无人机等高技术产品 [3] - "中国制造"在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提升,推动电子产品成为"反向代购"热品 [3] - 消费品市场品类丰富,涵盖平价日用品到高端奢侈品,吸引国际消费者 [3] 文旅融合 - 国潮、文创产品及科技好物成为外国游客新宠,文旅业态升级推动跨界融合 [4] - 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增加,如北京中轴线、西安汉服、云南民族风情、深圳科技园区等 [4] - 中国文旅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提升国际游客对现代化发展的认知 [4] 经济影响 - 产业升级、消费生态多元化和对外开放扩大共同推动"中国游"成为全球流量密码 [5] - "中国游"和"中国购"促进中外经贸人文交流,实现国内外市场深度融合 [2][5]
【中国那些事儿】全球消费者爱上“中国购”:性价比高、方便又省心
搜狐财经· 2025-05-23 20:41
中国品牌吸引力提升 - 中国产品对外国消费者吸引力增强 因品种多样且性价比极高 [1] - 电商平台海外包邮区扩大和离境退税政策优化推动"中国购"热度 [1] 海外消费者反馈 - 澳大利亚游客称赞中国品牌在澳大利亚受欢迎 并享受购物体验 [3] - 马来西亚留学生购买中国破壁机 家人对其性能和自动清洗功能高度满意 [3] - 俄罗斯消费者评价中国购物体验为"快、方便、省心" 尤其赞赏支付宝支付便捷性 [4] 电商平台表现 - 敦煌网、淘宝、阿里巴巴国际站、希音等中国电商平台占据美国App Store购物应用下载榜前列 [3] - 淘宝部分服饰和3C数码店铺访问量暴涨 客服系统涌入大量英语问询 [3] - 法国学生分享淘宝购物经验视频获6万点赞 评论区形成"淘宝互助小组" [3]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 -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从试点推广至全国 改善境外游客消费体验 [6] - 新加坡游客在成都IFS购物获4000多元退税 称赞服务便捷并刺激额外消费 [7] 电商物流扩展 - 京东"海外包邮区"覆盖新加坡、马来西亚等9个国家 [7] - 淘宝天猫618将"全球包邮计划"扩展至澳大利亚、柬埔寨等12个国家和地区 [7]
从“中国游”到“中国购”(市场漫步)
人民日报· 2025-05-21 05:51
文旅消费热潮 - 全球兴起以文旅消费为核心的"中国热",区别于产业投资,更贴近普通民众[1][2] - 国际航线数量显著增长,中外航司前4月执行国际客运航班周均达6428班,同比增长25.4%[1] - "五一"假期外国人出入境111.5万人次,同比增长43.1%,新增79个免签国家[1] 政策驱动因素 - 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首批向拉美和加勒比地区5国实施免签政策[3] - 优化离境退税政策,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现金退税限额从1万元上调至2万元[3] - 推广全国"即买即退"服务,提升境外游客购物体验和消费意愿[3] 消费行为变化 - 外国游客专程来华购物现象普遍,形成"代购团"和跨境采购热潮[1] - 购物清单从传统商品扩展到智能家居、小家电等高附加值产品[4] - 带有中国文化符号的特色商品如中式礼服、缂丝团扇等成为消费新宠[4] 产业升级表现 - "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品质和创新成为核心竞争力[4] - 中国商品凭借创新创造和高性价比获得全球消费者青睐[4] - 文旅消费融合带动中国文化输出,汉服等文化元素吸引外国游客[4]
从“海淘”到“中国购”:全球消费版图正在重构
消费日报网· 2025-05-20 10:44
行业趋势 - "中国购"正成为全球消费市场新趋势 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交易笔数同比增长244 86% 金额增长128 04% [1] - 入境游客在华消费总额达942亿美元 同比激增77 8% [1] - 传统"海淘""代购"模式被"反向代购"取代 反映中国消费市场吸引力提升 [1][5] 政策支持 - 中国对38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入境政策 过境免签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 [2] - "即买即退"退税政策试点地区办理规模同比增长22倍 是全国增速的18倍 [2] - 六部门联合优化离境退税政策 推动退税商店扩容和商品供给丰富 [2] 支付生态 - "外卡内绑"和"外包内用"服务降低境外游客支付门槛 支持国际信用卡和境外电子钱包直接消费 [3] - 移动支付场景持续创新 包括广交会"碰一下"支付 迪士尼无感停车 SKP刷脸支付等 [3] - 跨境支付壁垒被打破 支付体验提升激发外国游客持续消费动力 [3] 国货品牌 - 华为手机在欧洲高端市场与苹果三星竞争 大疆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70%份额 [4] - 小米智能生态链覆盖200多品类 在印度东南亚市场占有率攀升 [4] - 安踏收购亚玛芬体育后海外营收快速增长 格力空调中东稳定性测试获最优评级 [4] - 花西子"东方彩妆"引发海外仿妆热潮 国货通过技术创新完成"品质革命" [4] 市场影响 - 政策红利 支付体验 国货品牌形成"三重共振" 推动"中国购"成为全球经济观察窗口 [5] - 消费趋势转变反映中国市场活力 高水平开放政策将持续强化这一趋势 [5]
“中国购”成外国游客打卡新方式
中国新闻网· 2025-05-09 09:40
入境旅游市场表现 - "五一"假期入境游订单同比增加130% [2] - 银联、网联处理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交易笔数、金额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44 86%、128 04% [2] - 北上广深杭稳居入境游前五 更多外国游客开始探索小城 [2] 政策推动因素 - 240小时过境免签、区域性入境免签等一系列免签政策持续优化 [4] - 商务部等六部门发文优化离境退税政策 推动退税商店增量扩容 [4] - "五一"假期适用免签政策入境外国人达38万人次 同比增长72 7% [6] 社交媒体与消费趋势 - "中国购物攻略"笔记在某社交平台超142万篇 外国游客提前做好购物清单 [4] - 海外网红如"甲亢哥"等开启"中国行" 在海外网络引发高度关注 [5] - 物美价廉商品和便捷消费体验成为海外游客关注重点 [6] 区域与行业热点 - 云南大理被美国家庭称为"中国隐藏的宝石" [1] - 英国夫妻盛赞张家界"找不到比这更好的自然风光" [1] - "来沪扫货""外国人拖着行李箱去义乌采购"成为热门话题 [2] 支付与服务体系 - 移动支付、多语言服务、便捷退税、智能导购等便利服务提升消费体验 [6] - 离境退税服务水平提升 丰富退税商品供给 [4]
(经济观察)从“中国游”到“中国购” 中国消费现新引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5-08 14:56
当"中国购"变成潮流,深圳华强北、义乌小商品市场等"中国制造"特色市场成为新的旅游"打卡地"。华 强北每天聚集超7000名外国游客和采购商,已成为深圳外国人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除了手机这样的传 统"爆款",AI眼镜等新兴电子产品也颇受欢迎。 中国官方近期发布的新政又为入境消费"添了把火"。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推广至全国、离境退 税起退点从500元(人民币,下同)下调至200元、退税商店增量扩容……一系列优惠政策进一步优化境外 旅客消费体验。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此前表示,2024年境外旅客入境消费占中国GDP比重约0.5%,而世界主要国 家入境消费占GDP比重在1%到3%之间,入境消费增长潜力巨大。离境退税有助于降低境外旅客购物成 本,是吸引和扩大入境消费的重要切入点。 "中国游"热度与政策效应的叠加,激发了境外旅客消费热情。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里,多项数据反映 出入境游的火热正转化为实际的消费活力。 仅"五一"假期前三天,入境游客用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80%;微信支付外卡数据显示,外籍用户 在中国境内消费笔数、金额同比均增长近2倍。 中国各地消费潜力也得到进一步挖掘。以成都为例,2025年一 ...
入境游热度飙升!老外拖着行李箱去义乌“扫货”!
证券时报网· 2025-05-05 15:52
入境游市场复苏 - "五一"假期入境游订单同比激增130% [1][3] - 上海、深圳、义乌等地入境游订单分别同比增长138%、188%和60% [3] - 珠海外籍旅客预订酒店量增七成 青岛增长六成 武汉增长五成 [4] - 240小时免签+购物退税"即买即退"政策助推入境游复苏 [4] 文旅消费新趋势 - 亲子家庭与携宠出游"双线并进" 内蒙古、山西、新疆亲子主题酒店预订量同比增幅均超100% [1][2] - 国潮文化赋能旅游 古镇流量激增超30% [1] - "反向旅游"带火乡村游 新疆民宿预订提前两月入旺季 [1] - 历史人文与自然类目的地取代传统游乐场 山西平遥古城门票订单量增长翻倍 应县木塔门票同比增长175% [2] 交通出行特征 - 自驾游市场"量价齐升" 全国人均租车消费同比增长24% 平均租车时长延长至4天 [1][2] - 异地自驾订单占比高达85% 假期异地租车订单较2024年增长4% [2] - 途牛数据显示自驾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长近40% 飞猪国内租车预订量同比增长35% [2] - 邮轮游强势回归 携程预订量同比飙升120% [1] 外国游客行为变化 - "中国购"成外国游客打卡新方式 "来沪扫货""老外拖着行李箱去义乌采购"话题引爆社交圈 [1][3] - 文化体验需求旺盛 当地美食体验玩乐品类订单量同比增长6.8倍 [3] - 成都川菜烹饪课程吸引大量海外美食爱好者 [3] - 广西龙脊梯田"开耕节"吸引众多外国游客 [3] 政策支持 - 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 现金退税限额从1万元提高至2万元 [5] - 全国推广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 [5] - 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成为热门入境游客源地 柬埔寨金边位居第二位 [5]
火热“中国游”呈现新趋势 时尚与传统交相辉映成磁吸外国游客密码
央视网· 2025-05-03 15:01
文章核心观点 各类利好政策效应持续显效,中国作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吸引力不断提升,“中国游”呈现“中国购”、入境消费潜力大、“邮轮入境游”爆发式增长等新趋势 [1][3][11] 分组1:“中国购”成为新趋势 - 外国人来华“中国游”和“中国购”继续升温,“五一”假期入境游订单激增,“老外”来中国购物成跨境旅游新趋势 [3] - 中国出台优化外国旅客支付便利化新举措,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现金退税限额由1万元上调至2万元,“即买即退”服务使外国游客组团来中国扫货,服饰、工艺品、电子产品等受欢迎 [3] 分组2:入境消费增长潜力巨大 - 国际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兴趣日益浓厚,在灵活签证政策推动下,中国文化旅游市场显著增长 [6] - 为境外旅客提供多元化购物选择和优质便捷退税服务,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激发入境消费活力,促进中外经贸人文交流,实现国内国际市场深度融合与相互促进 [6] - 中国免签政策和便利措施让外国游客印象深刻,有短期游和深度游等不同选择,中国加大入境旅游推介活动,旅游科技发展和应用为游客解锁新玩法 [10][11] 分组3:“邮轮入境游”爆发式增长 - 2024年中国沿海省份实施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免签政策后,乘坐邮轮的海外旅行团数量显著增加,“邮轮+文旅”等创新融合为世界了解中国打开新窗口 [15] - 2025年一季度“邮轮入境游”爆发式增长,人文风貌等成为吸引外国游客的因素 [15]
免签+即买即退!食品、服饰、手机…外国游客开启“中国扫货模式”
搜狐财经· 2025-05-02 17:36
入境游市场增长 - "五一"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73% [1] - 上海入境外籍游客大幅增加,田子坊等特色商业区受外国游客青睐 [3] 离境退税政策效果 -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推广后,外国人组团来华代购现象增多 [6] - 广州市离境退税日均开单量创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增加1.68倍 [10] - 线上自助退税模式提升效率,部分旅客5分钟内完成退税流程 [10][11] 外国游客消费偏好 - 中国特色商品如花茶、瓷器、剪纸、丝巾等受外国消费者追捧 [3][4] - 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进入外国人"代购清单" [6] - 墨西哥游客评价中国技术产品丰富且超出预期 [8] 广交会及文旅联动效应 - 广交会期间离境退税等便捷服务吸引境外客商 [8] - 佛山龙舟赛等文化体验活动带动外国客商参与,部分客商在广交会后专程前往体验 [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