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出海

搜索文档
观车 · 论势 || 中国车企“出海”:破浪前行更需警惕“内卷”陷阱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3 09:11
中国汽车出口表现 - 2024年中国整车出口量突破641万辆 同比增长23% 持续刷新历史纪录 [1] - 比亚迪 长城汽车 零跑汽车等品牌在全球市场积极布局 [1] - 长安汽车泰国罗勇工厂正式投产 上汽集团发布海外3.0战略 [1] - 奇瑞集团连续22年稳坐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冠军宝座 [1] 海外市场挑战 - 欧洲消费者对汽车品质 安全 环保等方面要求严格 品牌忠诚度高 [1] - 低价策略可能导致中国品牌被贴上"廉价低质"标签 [1] -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摩托车在东南亚市场因低价策略 忽视质量导致失败 [1] -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临时反补贴税 显示贸易保护主义风险 [2] 日本车企成功经验 - 丰田进入美国市场通过精益生产方式优化成本结构 采用"质量过剩"策略 [2] - 日产在欧洲通过GT-R车型树立技术图腾 用性能溢价替代价格竞争 [2] - 日系品牌在供应链整合 技术标准统一 售后服务网络共建等方面达成合作 [2] - 日系车在海外市场保持15%以上利润率 实现全球市场弹性布局 [2] 中国车企破局策略 - 需提升产品可靠性 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 满足海外消费者需求 [3] - 应从"性价比"竞争转向"心价比"经营 如领克在欧洲的"订阅制"商业模式 [3] - 蔚来在挪威推出BaaS电池租赁方案 通过车电分离降低购车门槛 [3] - 需与国际车企 零部件供应商 科研机构开展全方位合作 [4] 产业生态建设 - 吉利与沃尔沃战略合作提升技术水平 为沃尔沃打开中国市场创造条件 [4] - 上汽在印尼设立CKD工厂 协同30余家零部件企业集群"出海" [4] - 本地化生产可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市场响应速度 创造当地就业机会 [4] - 长安汽车泰国罗勇工厂采用"中国标准+本地化创新"模式 [4] 未来展望 - 中国车企正探索突破"内卷"的全球化路径 如长城汽车出海建厂 比亚迪技术输出 [5] - 吉利与雷诺的"反向合资"模式展现创新思维 [5] - 需坚持长期主义 专注于价值创造 实现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的跨越 [5]
观察|“2025中国汽车重庆论坛”:构建“内卷”失序防护网,出海快慢之道是新命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9 17:10
行业现状与内卷问题 - 行业普遍关注"内卷"现象 部分车企承诺抵制"内卷" 如长安汽车保证产品安全质量服务 广汽集团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1] - 行业自律机制薄弱 此前签署的《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效果有限 行业易陷入"失序"状态 [2] - 部分观点认为"内卷"是优胜劣汰途径 小鹏汽车预测2025-2027年将进入淘汰赛阶段 长安汽车指出中国有约70个乘用车品牌 [2] - 业内对短期内结束"内卷"缺乏信心 长安汽车董事长预计需1-2年回归理性竞争 [2] - 吉利汽车建议法律介入治理行业乱象 并表态不再新建汽车工厂 [3] 车企应对策略 - 比亚迪采取高端化和国际化路线避免"内卷"式竞争 [4] - 部分车企通过出海寻求新增长点 但面临本地化生产和创造本地价值等挑战 [4] - 中国车企需向丰田等国际车企学习 构建完善售后服务体系 提升本地化能力 [5] 出海机遇与挑战 - 中国2023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 [4] - 欧盟市场面临关税壁垒 需通过本地化生产化解 [4] - 泰国市场存在品牌信任度不足 售后服务不完善等问题 [5] - 比亚迪建议设置出海门槛 避免实力不足车企影响整体品牌形象 [5] - 欧洲市场对产品质量和可靠性要求极高 事故可能导致品牌退出 [6] 品牌建设与长期发展 - 海外品牌建设需要时间 如上汽名爵在英国的成功部分得益于历史品牌认知 [6] - 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强调汽车工业是长期马拉松 需要持续耐力 [6] - 多位与会嘉宾强调"耐心"是出海成功的关键因素 [6]
中国汽车行业:摩根大通第12届亚太区汽车行业年度调研的主要亮点
摩根· 2025-06-02 23: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中国汽车出口量增长且出口机遇增加,战略从“在中国,为中国”转向“在中国,为全球”;行业面临重组整合,价格竞争激烈;自动驾驶和AI成为新增长机遇;中国车企出海取得进展,未来有望在全球占据更大市场份额 [1][4][5][7][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汽车出口情况 - 去年中国汽车出口量约590万辆,较2023年增长19%,今年1 - 4月同比增长6%,预计今年出口量有望超600 - 630万辆 [1] - 目前中国汽车出口量约占年产量的20%,是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之一,主要出口地区包括俄罗斯、拉美、中东、欧洲、南亚和非洲等 [8] 中国车企战略转变 - 中国头部整车厂商从纯出口转为增加本地产量,在泰国、印尼、巴西和匈牙利构建海外产能布局,未来9 - 12个月内竣工 [1] - 全球车企战略从“在中国,为中国”转为“在中国,为全球”,上海车展新车型可体现这一变化 [4][5] 供应商情况 - 全球供应商约40 - 60%的中国国内收入来自中国整车厂商,新签订单对中国品牌偏向性更强,有时订单量占比可达60 - 70% [2] - 中国车企海外工厂建成后,将带动本地供应商出海或选择全球供应商,全球供应商有支持中国客户海外产能布局的长期计划 [1] 五大投资主题 - **从“在中国,为中国”转为“在中国,为全球”**:过去“在中国,为中国”战略下,车企提升本土化水平、开发适合中国消费者的产品,如今出口机遇增长使战略转变 [4] - **“重组”**:全球整车厂商和中国豪华车经销商常提及“重组”,行业整体折扣率接近17%,部分车企退出或削减产能,经销商拓展新品牌、精简分销网络 [5][6] - **“从辅助驾驶到自动驾驶,以及AI”**:中国汽车市场转向自动驾驶新机遇,AI是出行领域变革力量,L2/L2 +级驾驶辅助系统渗透率将从14%增至40%,可将整车厂商分为“自研和外采”两类 [7] - **“中国竞争环境恶化”**: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2025年价格环境艰难,豪华车企重视定价权,大众市场品牌比亚迪开启新一轮降价,行业平均折扣率扩大至16.8% [8] - **“中国车企出海”**:约10家中国车企成功出海,提供全动力总成类型产品,欧洲市场上吉利、上汽等较成功,预计未来5年中国整车厂商在欧洲市场份额达10% - 15%,在拉美超20% [8] 主要整车厂商评述摘要 - **比亚迪**:扩展海外布局,设厂规避关税,长期销量目标1000万辆,海外占40%,预计利润率扩张,计划推出顶配版车型、加快自动驾驶研发和量产自研芯片车型 [16] - **小鹏**:聚焦全栈自研,目标2026年推出人形机器人,2025下半年发布3款新车型,预计海外销量增速超100%,年底开设1000家门店 [16] - **零跑**:与Stellantis在马来西亚建合资企业,2025年底前完成工厂建设,2026年中期当地生产,2025年海外销量目标5 - 6万辆,深化垂直整合降本 [16] - **上汽**:2025年销量目标450万辆,自主品牌增长20%至290万辆,海外销量110 - 115万辆,提高合资车企产能利用率,考虑欧洲本地生产 [16] - **吉利**:发布多款新车型,基于GEA架构新能源汽车实现正利润,对海外业务潜力持乐观态度 [16] - **广汽**:广汽丰田BZ产品助提产能利用率,广汽本田精简产能并增加新能源产能,自主品牌推出新车型、升级自动驾驶款,与华为等合作,2025年销量目标150万辆,海外销量增长20% [16] - **长城汽车**:2025年销量目标增长,深化海外售后和经销商网络,扩大直营网络,与元戎启行等合作自动驾驶 [16]
销量暴涨359%,比亚迪杀入宝马、奔驰老家
创业邦· 2025-05-29 11:09
欧洲市场销量突破 - 2024年4月比亚迪在欧洲纯电车型销量首次超过特斯拉,分别售出7231辆(同比增长169%)和7165辆(同比下降49%)[2][9] - 包括纯电和插混车型在内,比亚迪4月欧洲销量同比增长359%,特斯拉同期下滑49%[2] - 2025年一季度欧洲销量已达2024年欧洲总销量的一半,全年销量有望翻倍[9] 战略升级与本地化布局 - 出海战略从整车出口升级为体系化运作:设立欧洲总部/研发基地、扩大经销商网络、建设乘用车工厂等[2] - 匈牙利工厂投资超10亿欧元,初期产能20万辆/年(2026年投产);土耳其工厂投资10亿美元,产能15万辆/年(2027年投产)[16] - 销售渠道从2024年底不足150家暴增至2025年4月的800余家,采用"总代理+自建"双模式[18] 产品与市场策略 - 插混车型成为新增长点:4月销量达5000余辆(去年同期几乎为零)[11] - 境外市场毛利率从2023年的7%提升至2024年的17%[10] - 赞助2024欧洲杯并计划推出高端品牌腾势,推动品牌高端化[22][25] 区域市场表现 - 英国市场表现最佳:4月销量2511辆(累计11782辆),同比增长621%[6][9] - 意大利成为2025年一季度电动车销冠,西班牙/德国/法国均进入欧洲前五[7][9] - 南美市场巴西单月销量最高(8485辆),亚洲市场土耳其/印尼表现突出[7] 政策与竞争环境 - 欧盟对中国汽车征收27%关税(基础10%+反补贴17%),但未显著影响销量[6][10] - 欧洲市场竞争激烈,本土品牌忠诚度高,中国车企市占率仅2%(日韩车企约10%)[26] - 欧盟可能用最低价格限制替代反补贴关税,进一步利好中国车企[11]
历史性时刻! 比亚迪欧洲纯电车销量首次超越特斯拉 插混车型成中国车“入欧”突破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3 21:10
比亚迪欧洲市场表现 - 4月比亚迪在欧洲纯电动汽车销量达7231辆,同比增长169%,首次超越特斯拉的7165辆 [2] - 若计入插混车型,比亚迪4月欧洲总销量同比增长359%,对特斯拉优势进一步扩大 [4] - 公司在西班牙、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德国等核心市场销量全面超越特斯拉 [4] - 计划在匈牙利建设电动汽车组装厂并启用自主运营滚装船强化供应链 [4] 特斯拉欧洲市场动态 - 特斯拉4月欧洲销量同比下跌49%,Model Y焕新升级未明显拉动需求 [4] - 分析师指出Model Y供应充足但销量低迷,反映需求端疲软 [4] 中国车企欧洲战略布局 - 比亚迪将欧洲总部设于匈牙利,承担销售、认证测试及本地化开发职能 [5] - 奇瑞、上汽、小鹏、零跑、蔚来等中国车企加速欧洲市场拓展 [6] - 中国品牌汽车一季度在欧洲销量达14.8万辆,同比增长78%,市场份额升至4.5% [6] 插混车型的市场作用 - 欧洲对插混车型维持10%基础关税,比亚迪等车企借此突破市场 [7] - 比亚迪欧洲销量中插混占比达41%,上汽集团达49% [7] - 一季度中国品牌插混车型在欧洲销量同比增长368%,成为增长核心引擎 [7] 行业趋势与政策环境 - 欧洲新能源车政策支持力度大,市场以燃油车为主,为中国车企提供发展空间 [6] - 分析师预计中国品牌将凭借技术优势持续增长,可能颠覆欧洲市场格局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