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转移
icon
搜索文档
喀什地区在穗举办招商推介活动,邀湾区企业共拓发展新局
南方农村报· 2025-10-22 21:05
本次活动由喀什 地区行政公署、 广东省对口支援 新疆工作前方指 挥部、广东省商 务厅指导,喀什 地区商务局、喀 什地区招商局主 办,是继今年7 月举办"喀交 会"走进大湾区 投资推介会后, 喀什地区再次走 进粤港澳大湾区 举办的专场推介 活动。 政企汇聚,热度 十足 喀什,这座丝绸 之路上的千年古 城,如今正 以"五口通八 国、一路连欧 喀什地区在穗举 办招商推介活 动,邀湾区企业 共拓发展新局_ 南方+_南方plus "欢迎更多大湾 区企业来喀什投 资兴业!"10月 22日,恰逢第 138届中国进出 口商品交易会火 热召开之际,喀 什地区商贸物流 产业暨外贸招商 专题推介活动在 广州举办,将借 助"广交会"的辐 射力与影响力, 全方位展示喀什 地区在商贸物流 领域的独特优 势、取得成就与 发展潜力,进一 步深化粤喀两地 经贸交流与产业 协作。 广东省对口支援 新疆工作前方指 挥部副总指挥周 锦林指出,随着 中国—中亚合作 机制的不断深化 以及"一带一 路"建设的全面 推进,喀什地区 的区位优势、政 策优势和开放优 势愈发显著。广 东对口支援新疆 工作持续向纵深 推进,在产业援 疆领域精准发 力,将全力支持 ...
一个闽商,如何在美国的飞地上“称王”?
36氪· 2025-10-22 15:42
公司核心业务与市场地位 - 联泰集团创始人陈守仁在塞班岛及关岛地区拥有广泛业务布局,被称为"塞班王",其影响力被类比为韩国三星财团[6] - 陈氏控股有限公司掌控密克罗尼西亚地区经济生活,业务覆盖渔业、医疗保健、亚太航空、酒店、旅游及媒体等[6] - 集团旗下海天地悦旅2019年在港交所上市募资约2.7亿元,专注关岛和塞班旅游酒店业务,2017年在塞班岛市场份额达20%-30%[3][6] - 联泰渔业板块拥有超过100艘延绳钓渔船,是太平洋最大绳钓船队及地区最大远洋渔业运营商之一[25] - 房地产业务遍及北上苏杭和深圳、东莞等城市,开发联泰第一城、国泰观邸等多个项目[26] - 零售板块与斯凯奇合资成立斯凯奇中国有限公司,双方各占50%股份,中国区营收占斯凯奇全球超15%[27][29] 历史发展机遇与战略转型 - 1965年陈守仁在香港创办联泰船务贸易公司,1972年移居关岛经营船务、贸易、房地产和影片发行业务[7][8] - 80年代抓住全球纺织业转移机遇,利用塞班岛免配额优势建立岛上第一家制衣厂,年产服装200多万打[16][17] - 90年代塞班服装行业全盛时期岛上约有100多家代工企业,年产值最高超10亿美元,提供3万多个就业岗位[19] - 2005年WTO取消纺织品配额后,集团重心从塞班转回香港,1984年已在福建泉州开办联泰制衣厂响应改革开放[20][21][24] - 2007年与斯凯奇成立合资公司开拓中国市场,2023年上半年斯凯奇全球销售额44亿美元,目标2026年冲击100亿美元[27][29] 区域经济与产业背景 - 塞班岛面积不到120平方公里,仅为上海浦东面积的1/10,现人口约4-5万人[4] - 二战后塞班岛由美国管理,在劳工法规和移民政策方面拥有自主权,为产业转移提供重要机会[11] - 1960年代美国纺织品行业就业人数从约300万骤降至150万,年均破产数量超500家[13][14] - 1974-1994年《全球纺织品协议》对发展中国家出口实施配额限制,塞班岛因免配额优势成为服装代工中心[15] - 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全球服装制造中心转向珠三角和江浙地区,塞班岛最后11家工厂在2008-2019年间全部关闭[21][23][24]
从签约200亿元看海口吸引力:三大核心优势承接产业转移
搜狐财经· 2025-10-21 15:39
产业承接不是简单的成本竞争,而是制度创新、产业生态与营商环境的系统竞争。 加工增值30%免关税政策的逐步落地,成为吸引制造业项目的关键抓手。2024年来,海口全力推动加工 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攻坚工作,多项创建指标领跑全省。为让政策"东风"吹向更广产业领域,海口还将 加工增值试点政策拓宽至医药、医疗器械、食品加工、珠宝加工、装备制造等多行业。 在海口综保区国际商品交易展示中心,世界国际品牌发展委员会亚太工作委员会主席高仁特意驻足政策 展板,就该政策细节与园区工作人员深入交流,这一政策带来的关税红利正是众多企业关注的核心。在 生物医药领域,齐鲁制药、海南维力医疗等企业已通过政策试点尝到甜头,这一政策对半导体、高端装 备等产业同样极具吸引力。深圳市城市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总经理杨发智直言,正是看中加工增 值免关税政策,公司计划在海口建设贸易集聚地,且园区成熟的土地指标让项目落地更有底气。 政策的叠加效应更让海口脱颖而出。生物医药领域,"乐城研用+海口生产"的联动模式,结合乐城国际 医疗旅游先行区520余种创新药械"中国首用"的优势,形成了从研发、临床到生产的完整闭环。在考察 中,这里的产业配套与研发支持举措吸引 ...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海南)上,嘉宾分享投资海南心得
海南日报· 2025-10-18 10:28
活动概况 -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由工信部与海南省政府共同主办 [1] - 活动主题为共建自贸港 共享新机遇 现场座无虚席 [1] 海南自贸港投资优势 -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重构 海南自贸港在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方面优势明显 [2] - 封关后自贸港政策将更加优惠 产业将更具特色 为区域产业转移带来新机会 [2] - 海南自贸港开放力度大 产业体系优 应用场景多 发展环境好 [3] 签约项目与产业领域 - 开幕式上34个项目现场签约 [2] - 签约项目涵盖高新技术产业 旅游业 现代服务业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等多个领域 [2] 企业投资案例与成效 - 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成为产业转移互利共赢的典型案例 [2] - 邓白氏海南公司2022年落地 当年建立全球数据云海南节点 [3] - 先声药业10款创新药中有4款在海南生产制造 计划持续加大投入共创生物医药创新高地 [3] - 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从2021年投产时年产值10亿元发展到今年预计产值80亿元 [3] - 海南澳斯卡项目从动工到投产仅用时6个多月 创造行业速度效率天花板 [4] - 海南澳斯卡作为全国首单享受加工增值30%免关税政策试点企业 该项政策已为企业节约3亿元关税 [4]
今年来海南高新技术领域累计签约项目238个
海南日报· 2025-10-18 10:28
签约项目总体情况 - 2025年高新技术产业累计签约项目达238个,总签约额超千亿元 [1] -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期间集中签约项目110个 [1] - 除签约项目外,尚有一批项目在考察洽谈中 [1] 活动架构与平台建设 - 活动以“共建自贸港 共享新机遇”为主题,采用“1+4+N”架构,包括1场开幕式、4场专题对接活动及多场配套活动与投资考察线路 [1] - 打造全省统一政策兑现平台“海易兑”,推行“土地超市”以精准匹配政策与要素资源 [2] - 利用高端展会平台拓展产业对接渠道 [2] 产业合作领域与参与企业 - 签约项目重点涵盖现代生物医药、高端食品加工、高端装备制造、商业航天、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领域 [2] - 合作方包括中国黄金、中国航天科技、中航材等央企,以及海信集团、中南智能、华芯邦、先声药业等上市公司和知名民营企业 [2] - 项目类型涵盖生物医药、高端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以及商业航天、深海科技等未来型科技产业 [2] 区域合作与营商环境 - 自2023年起积极推进湘琼、粤琼等区域合作,引进三一集团、中联重科、湘科、东鹏特饮等龙头企业项目 [2] - 与湖南、广东等省份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态势,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以护航项目高效落地 [2] - 系统梳理适配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的80多条细分领域产业发展路径 [2] 活动规模与市场信心 - 参与活动嘉宾近1400人,规模超预期,包括来自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地的企业及投资考察团 [3] - 参与者涵盖500强企业、上市公司、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投融资机构、科研院所等多方代表 [3] - 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在即,高度开放的政策环境与市场前景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 [3]
一“转”一“接”,看海南产业协同新趋势
海南日报· 2025-10-18 10:28
活动概况与签约规模 -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海南)于10月17日在海口开幕,期间有110个项目集中签约 [1] 产业转移的战略背景 -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重构,中国新旧发展动能处于平稳接续转换阶段 [5] - 国家战略层面强调完善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的协作机制,并推动东、中、西、东北地区产业协作 [5] 海南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优势 - 海南拥有高度开放、便利的自贸港政策,以及地处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的地缘区位优势 [6] - 海南具备气候温度、海洋深度、地理纬度和绿色生态的“三度一色”资源禀赋 [6] - 以“4532”为抓手,着力构建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7] - 高端食品加工产业领域,“十四五”以来工业增加值以年均20.5%的高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已形成椰子、水产饲料等百亿元级产业集群 [7] 产业承接的方向与策略 - 承接产业转移并非照单全收,而是基于系统梳理出的80多条适配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的细分领域产业发展路径进行精准谋划 [9] - 重点承接领域包括现代生物医药及高端食品加工、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商业航天等 [9] - 签约企业具备新质生产力特征,如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芯邦科技、土豆数据科技等,凸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11] - 采用“圈链思维”推动产业转移,从单一、零散向链条式、整体式和集群式转变,例如数字经济产业专场签约的30多家企业覆盖了从底层技术研发到前沿场景应用的多个关键环节 [11] 成功案例与合作模式 - 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累计引进合作企业30家,计划总投资139.22亿元,形成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为链主的产业集群 [12] - 该园区创新实施“投建运+利益共享”运营新模式,探索税收分享制度,设立专业化产业投资基金,形成可持续循环 [15] - 其他合作平台包括粤琼产业园、浙琼合作产业园、深儋合作区等 [15]
海口国家高新区15个项目签约
海南日报· 2025-10-18 10:22
签约活动概况 -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海南)于10月17日在海口拉开帷幕 [2] - 海口国家高新区在活动当日签约15个项目 [2] - 总签约金额达到25.13亿元人民币 [1][2] 签约项目产业分布 - 项目涵盖生物医药、先进制造、高端食品加工、节能环保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 [2] - 生物医药与先进制造是园区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2] - 代表性项目包括Everflourish Global Investments Limited的干细胞重点实验室和北京鑫平物流有限公司的低空经济产业项目 [2] 重点项目细节 - 北京鑫平集团计划投资20亿元建设海南首个低空经济全产业基地 [3] - 该项目标志着集团从传统物流向低空货运物流转型 [3] - 多个项目在专题对接活动中签约,涉及综合灭菌技术中心、医药流通、基因细胞治疗、全生物降解塑料袋生产、智能无人车等领域 [2] 企业投资动因 - 企业选择投资的核心原因是园区政策优势突出,并叠加土地、人才、融资等专项扶持 [3] - 海南自贸港的开放政策及园区高端制造产业集群有利于企业布局国际产业链 [3] - 园区提供的企业秘书服务简化了审批流程,提升了项目落地效率 [3] 园区发展策略 - 园区通过“以会招商”模式积极招引优质企业项目落户 [3] - 企业秘书将为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确保要素保障 [3] - 目标是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3]
喜报:东坡国资发力:10.86亿拿下上市公司控制权,系四川省今年首例区县级案例
搜狐财经· 2025-10-16 16:00
交易概述 - 眉山东坡区国资以10.86亿元通过公开竞买获得精艺金属29.9%股份,公司实控人变更为眉山市东坡区国资局 [1] - 此次收购是四川省首例区县级国资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的案例 [2] - 交易前眉山市仅有千禾味业、德恩精工两家A股上市公司且均为民营企业,成功控股精艺股份为东坡区国资赢得宝贵A股上市平台 [2] 收购方背景 - 收购方四川兴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眉山市东坡区属国有独资企业,截至2024年末资产总额达839亿元,旗下包括1家主体信用评级为AA+企业 [1] - 眉山东坡区肩负“市域首个千亿极核”战略使命,2025年上半年GDP总量达335.53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居眉山市首位 [2] 被收购公司概况 - 广东精艺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295)创立于1999年7月,2009年9月2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精密铜管、铜管深加工产品、铜杆等,广泛应用于制冷、通讯、新能源领域,是格力、美的等头部企业战略供应商,获评“中国铜管材十强企业” [1] 交易背景与影响 -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申请,依法对南通三建持有的精艺金属股份全部股份进行司法拍卖 [1] - 中国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作为四川省发展顾问和眉山东坡区战略合作伙伴,自项目谋划至对接阶段均积极参与并发挥关键作用 [1] - 收购为东坡区国资打通直接融资和资产证券化关键通道,能有效提升国有资本流动性和运营效率 [2] 区域产业布局与合作展望 - 东坡区已初步形成以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医药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其锂电、晶硅光伏、高端精细化工等领域入选全省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入选数量居全省首位 [2] - 工业园区已成功落户万华化学、通威太阳能、天华时代等头部企业,建成全球单体项目规模最大的晶硅电池生产基地 [2] - 中国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与眉山市东坡区将深化合作,共同打造标志性成果,加速区域产业集群的建圈强链进程 [3]
海南自贸港从政策高地迈向产业高地
海南日报· 2025-10-16 10:31
文章核心观点 - 海南自贸港正利用其独特的政策、区位和资源优势,积极承接和发展特色产业,从政策高地迈向产业高地 [2] - 通过加工增值免关税等政策红利激活企业发展新动能,推动产业要素优化配置 [4][5] - 依托制度创新和平台优势,重点打造海上风电、商业航天、数字经济等多个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6][10][11] 政策红利与企业发展 - 海南维力医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加工增值扩区试点,累计完成加工增值内销产品211票,使用进口乳胶原料901吨,累计内销享惠销售额约7700万元 [3] - 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充分享受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年产值攀升至59.5亿元,2025年预计产值达80亿元,今年加工增值享惠货值已达27.41亿元 [4] - 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构建了“海南精深加工+全国市场”的价值闭环,推动区域产业链升级 [4] 重点产业发展现状 - 现代生物医药产业成效显著:520余种国际创新药械“中国首用”,41种纳入真研试点、21种获批上市,三类和二类医疗器械获批速度位居全国第一 [8] - 高端食品加工产业“十四五”以来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20.5%,形成椰子、水产饲料等百亿产业集群,50多家知名企业相继落地 [9] - 装备制造业近五年持续正增长,2021-2024年连续四年规上装备企业产值增长超15%,今年上半年产值同比增长23.4%,增加值同比增长72.4% [9] 产业集群建设与项目引进 - 海上风电产业集群总投资超300亿元,儋州洋浦、东方等地形成集群,实现10兆瓦风机“海南造、海南用” [6] - 文昌国际航天城“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三链架构初步形成,2025年谋划实施近70个项目,引进一批头部企业 [10]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2024年同比增长14.2%,正积极打造创新高地,加速布局算力产业和数据要素市场 [11] 产业活动与对接机制 -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将构建“1+4+N”体系,确保合作意向高效落地 [8] - 活动围绕现代生物医药、高端食品加工、高端装备制造、商业航天、数字经济等海南重点产业开展深度对接 [2]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海南)今起举办
海南日报· 2025-10-16 10:31
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海南)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1] - 活动举办时间为10月16日至18日地点在海南 [1] - 活动主题为共建自贸港 共享新机遇旨在深化区域产业转移合作推动海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 活动目标与定位 - 活动旨在抓住制造业有序转移重要机遇发挥产业转移对接活动平台作用 [1] - 目标是利用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和双循环交汇点区位优势将海南打造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及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门户 [1] - 活动将助力国内企业发展出海业务并吸引海外投资承接制造业对外开放合作 [1] 重点合作产业领域 - 活动将围绕现代生物医药及高端食品加工产业链开展合作 [1] - 活动将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开展合作 [1] - 活动将围绕商业航天产业链开展合作 [1] - 活动将围绕数字经济产业链开展合作 [1] 活动形式与参与方 - 活动期间将举行4场产业专题对接活动开展产业转移对接项目合作洽谈和重点产品技术推介 [2] - 各市县政府将邀请参会嘉宾实地考察调研深入开展项目对接 [2] - 参会方包括工信部等国家部委兄弟省区市政府及工信主管部门负责人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院士专家等约1000人 [1] - 参会企业代表包括世界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行业龙头及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