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代糖
icon
搜索文档
甜味剂:减糖消费空间广阔,新星单品蓄势待发
国盛证券· 2025-08-15 19:54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首次)[5] 市场概况 - 我国人均食糖消费量保持在30g/天左右,高于倡导的25g/天标准[1] - 2024年近4成美国消费者选择低卡或零卡糖以降低卡路里摄入[1] - 甜味剂对食糖的替代空间为每日人均9.3g,年度量级430万吨,占2024/25年度食糖消费量约27%[1] - 饮料市场在含糖食品需糖量结构中份额最大,2023年无糖饮料渗透率仅7.9%,增长空间较大[1] 甜味剂选择因素 - 经济性:人工甜味剂甜价比通常大于1,天然甜味剂大多低于1甚至低于白糖的0.2[2] - 安全性:天然甜味剂大多无ADI限制,但糖醇类可能引发腹泻;人工甜味剂基本都有ADI限制[2] - 口味:阿洛酮糖口感最接近蔗糖[2] - 消费者认知:2024年美国调研显示消费者对阿洛酮糖安全性认知最低,与其真实参数不符[2] 三氯蔗糖分析 - 2023年全球销量约2万吨,同比增长7%,占5大人工甜味剂甜度贡献39%[46] - 2018-2023年复合增速7.5%,高于其他人工甜味剂[46] - 2024年CR4市占率达95%,龙头企业包括金禾、康宝、科宏、新琪安[58] - 2024年8月价格从10万元/吨上调至17万元/吨,涨幅70%[58] 赤藓糖醇分析 - 2023年国内产能达38万吨/年,已超过2024年全球预测需求量23.8万吨[66] - 2025年CR3达81%,企业包括三元生物(33%)、东晓生物(24%)、玉峰集团(24%)[72] - 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11.74亿美元,2025-2030年复合增速17.34%[73] 阿洛酮糖分析 - 2019-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从0.33亿增至1.73亿美元,复合增速51.3%[74] - 预计2030年达5.45亿美元,2023-2030年复合增速17.8%[74] - 2024年北美占全球78%市场份额,泰莱、松谷化学和百龙创园占60%市场份额[81][83] - 2025年7月中国批准为新食品原料,国内已有20家企业布局,规划产能超27万吨[85] 投资建议 - 静态视角:关注三氯蔗糖龙头企业,预计维持7-8%增长[3] - 动态视角:关注阿洛酮糖的消费升级和工艺升级机会[3] - 选股维度:关注技术潜力强、资金实力雄厚且产品多元化的企业[3]
美国公布赤藓糖醇反倾销调查初裁 三元生物回应影响及应对举措
证券时报网· 2025-07-15 20:11
美国双反调查进展 - 美国商务部对三元生物赤藓糖醇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公布 适用450.64%的反倾销税 目前仅为初裁结果 最终裁定尚需进一步核查 [1] - 美国商务部预计2025年11月23日发布反倾销最终裁定结果 此前5月13日已发布反补贴初裁结果 三元生物适用3.49%税率 保龄宝适用3.29%税率 其他中国生产商适用3.47%税率 [3] - 欧盟委员会已于2025年1月17日起对中国赤藓糖醇征收34.4%-233.3%不等的反倾销税 实施期限为5年 [3] 公司应对措施 - 三元生物将销售策略从出口为主调整为"内外并重、适度内倾" 重点开发国内B端客户 推出"元生甜"小包装糖产品 [1] - 公司加快推进东南亚、印度、中东及"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布局 分散美国市场不利影响 [2] - 积极推广新产品优质甜菊糖(莱鲍迪苷M) 加速提升阿洛酮糖产能 推动塔格糖量产筹备 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2] 行业现状与趋势 - 赤藓糖醇具有低热量、低甜度、低蛀牙风险、高稳定性等特点 被广泛应用于"0糖"食品饮料 [1] - 2024年起赤藓糖醇行业进入产能出清阶段 价格回暖 毛利率从1.1%回升至8.3%-14.2% [3] - 国内健康消费理念普及推动赤藓糖醇需求增长 2024年行业盈利能力显著修复 代糖新品类迭代加速国内市场扩张 [4] 市场影响 - 美国双反调查对三元生物在美销售造成一定影响 后续影响程度需结合调查进展及市场变化综合研判 [1] - 代糖行业面临多重国际贸易挑战 欧美贸易壁垒对出口导向型企业产生影响 [3]
百龙创园(605016):25Q2利润高增势头延续 需求向好前景广阔
新浪财经· 2025-07-14 08:25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6 50亿元 同比+22 29% 归母净利润1 71亿元 同比+42 68% 扣非归母净利润1 68亿元 同比+50 78% [1] - 25Q2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3 36亿元 同比+20 49% 归母净利润0 89亿元 同比+35 06% 扣非归母净利润0 86亿元 同比+42 94% [1] - 收入高增主要源于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及2024年5月投产的年产3万吨可溶性膳食纤维项目和年产1 5万吨结晶糖项目产能释放 [1] 行业动态与产品优势 - 2025年7月D-阿洛酮糖获国家批准作为新食品原料 甜度为蔗糖70% 具有美拉德反应特性 尤其适用于减糖难度高的烘焙领域 [2] - D-阿洛酮糖可广泛应用于饮料 烘焙 乳制品等领域 国内需求有望快速增长 [2]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在阿洛酮糖领域技术领先 2016年实现液体阿洛酮糖工业化量产 2019年突破结晶技术 当前年产1 5万吨结晶糖项目已投产 [3] - 2025年7月泰国智慧工厂奠基 未来将年产1 2万吨晶体阿洛酮糖 7000吨液体阿洛酮糖 2万吨抗性糊精和6000吨低聚果糖 目标拓展欧美 东南亚 中东市场 [3] 未来盈利展望 - 预计20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 61亿元(+47%) 4 74亿元(+31%) 6 47亿元(+37%) 对应PE为25X 19X 14X [3]
阿洛酮糖,又一企业拿下生产许可!
阿洛酮糖获批上市 - 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发布公告,批准D-阿洛酮糖等20种"三新食品",包括5种新食品原料、9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和6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 [1] - 微元合成成为全国首家获得阿洛酮糖新食品原料公告行政许可的企业,也是唯一一家通过生物发酵工艺获批的企业 [1] - 福洋生物于7月9日成功拿到阿洛酮糖生产许可证,全面启动国内市场布局 [2] 阿洛酮糖产品特性 - D-阿洛酮糖是一种六碳酮糖,少量天然存在于无花果、猕猴桃、小麦等食品中,能量系数约为1.67 kJ/g [4] - 甜度接近蔗糖的70%,却仅有其10%的热量 [6] - 推荐食用量≤20克/天,婴幼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人群不宜食用 [5] - 在美国被作为"一般认为安全的物质(GRAS)"管理,加拿大批准其为天然健康产品原料,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批准其为新食品原料 [5] - FDA规定D-阿洛酮糖在食品营养标签中无需计入"total sugars"或"added sugars",在卡路里统计时仅以0.4 kcal/g计算 [8] - 日本厚生劳动省允许D-阿洛酮糖使用,其能量为0 kcal/g [8] 阿洛酮糖生产工艺 - 微生物发酵法:以葡萄糖或蔗糖为原料,经大肠杆菌AS10发酵、提纯、结晶、干燥等工艺制成 [4] - 酶转化法:以果糖为原料,经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催化转化,再经脱色、分离、提纯、结晶、干燥等工艺制成 [4][10] - 福洋生物采用酶转化法生产工艺,符合国家卫健委公告要求 [10] 阿洛酮糖应用优势 - 口感接近蔗糖,应用场景多,是理想代糖 [8] - 口感柔和纯净、不良风味少、无后苦味,溶解度高,完美适配饮料、烘焙等食品工业化需求 [8] - 可发生焦糖化反应,能够赋予面包和饼干等烘焙产品优良感官 [8] - 具有抗氧化、调节肠道菌群、辅助降体脂、保护心血管等多种功能 [8] 福洋生物技术优势 - 多年前便自主设立阿洛酮糖科研课题,持续强化科研攻关 [7] - 对接合作国内知名专家,深化阿洛酮糖关键技术研究 [7] - 建立起阿洛酮糖产线,强化生产过程及下游应用领域研究 [7] - 已申请并获得授权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7] - 2023年牵头承担"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重点围绕构建阿洛酮糖高效酶转化体系以及产品生产过程优化 [7]
中粮科技(000930) - 000930中粮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11
2025-07-11 11:10
阿洛酮糖技术与审批 - 中粮与其他企业在阿洛酮糖技术工艺上最大差异在酶制剂和产酶菌株,中粮是唯一获批的酶法生产企业,获批的酶制剂做了相关专利部署 [1] - 中粮从酶到产品获批基本用了两年,经过农业部批准菌株安全性,卫健委审批酶的安全性和糖列入新食品原料,其他企业审批流程和时间无法预知 [1] 阿洛酮糖用量 - 目前卫健委批准阿洛酮糖每天推荐用量 20 克,基于人群实验按最低量审批,未来若有更多实验数据证明安全性,用量可能提升 [1] - FDA 批准的阿洛酮糖安全用量是 33 克/天,除美国外还有十几个国家批准用量在每天 20 克以上,国内批准的推荐用量标准较严格 [2] 阿洛酮糖市场与应用 - 阿洛酮糖应用领域广,未来需有消费者普遍认识且喜欢的终端产品才能提升市场体量 [2] - 公司开展了阿洛酮糖在饮料、烘焙等不同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未来会和下游企业共同开发应用解决方案 [2] - 公司阿洛酮糖已具备国内销售资质,正加大力度推进加工端进度,预期短时间内推向市场 [2] - 下游奶茶、奶制品等企业在法规申报时做了配方测试,表达了购买意愿,近期一些下游客户开始询问产品销售情况 [2] 公司优势与竞争力 - 公司获批的先发优势领先时间难以估算,其他企业获批时间不可掌控,审批过程严谨需一定时间 [2] - 公司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市场准入先发优势、科技创新核心能力、提供有竞争力的应用解决方案和全方位产业布局 [2][3] 阿洛酮糖成本与技术 - 阿洛酮糖成本中原料成本占主要方面,实验室酶转化率约 33%,大工业应用中转化率在 28% - 30% [3] - 随着下游市场放量和工业化生产规模提高,阿洛酮糖生产技术迭代会加快,降低加工成本 [3] 阿洛酮糖市场空间 - 未来 3 - 5 年,阿洛酮糖在饮料、烘焙等领域总体用量预计达 15 万吨到 20 万吨,能扩大应用领域 [3][4] 其他项目进展 - 丙交酯搬迁项目力争今年年底试投产,规划产能 3 万吨,开工率会逐步提升 [4] - 成都公司扩建项目力争今年 8 月底前投产,太仓项目已注册成立公司做开工准备,西北项目按计划开展前期调研论证 [4]
金融工程日报:沪指低开高走,大金融领涨、创新药题材持续活跃-20250603
国信证券· 2025-06-03 21:50
根据提供的金融工程日报内容,该报告主要涉及市场表现、情绪指标和资金流向的统计分析,但未提及具体的量化模型或因子构建内容。以下是可提取的关键信息分类: --- 市场情绪指标构建方式 1. **封板率因子** - 构建思路:反映涨停股的封板稳定性[17] - 具体构建: $$封板率=\frac{\text{最高价涨停且收盘涨停股票数}}{\text{最高价涨停股票数}}$$ - 评价:短期情绪强弱的有效指标 2. **连板率因子** - 构建思路:衡量涨停股的持续动能[17] - 具体构建: $$连板率=\frac{\text{连续两日收盘涨停股票数}}{\text{昨日收盘涨停股票数}}$$ --- 资金流向指标构建方式 1. **大宗交易折价率因子** - 构建思路:捕捉大资金交易偏好[26] - 具体构建: $$折价率=\frac{\text{大宗交易总成交金额}}{\text{当日成交份额总市值}}-1$$ 2. **股指期货年化贴水率因子** - 构建思路:反映市场远期预期[28] - 具体构建: $$年化贴水率=\frac{\text{基差}}{\text{指数价格}} \times \left(\frac{250}{\text{合约剩余交易日数}}\right)$$ --- 指标回测效果 1. **封板率因子** - 当日值:70%(较前日+9%)[17] 2. **连板率因子** - 当日值:32%(较前日+15%)[17] 3. **大宗交易折价率因子** - 近半年均值:5.53% - 当日值:5.36%[26] 4. **股指期货年化贴水率因子** - 中证1000当日值:22.82%(近一年11%分位)[28] - 沪深300当日值:13.59%(近一年10%分位)[28] --- 注:报告未涉及多因子模型或复合因子构建,以上均为单一统计指标。
数据复盘丨医药生物、纺织服饰等行业走强 32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5-27 18:13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报3340.69点,跌0.18%,成交额3944.09亿元;深证成指报10029.11点,跌0.61%,成交额6045.17亿元;创业板指报1991.64点,跌0.68%,成交额2636.13亿元;科创50指数报972.92点,跌0.95%,成交额164.2亿元 [1] - 沪深两市合计成交9989.26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110.35亿元 [1] - 2539只个股上涨,2410只下跌,95只涨停,5只跌停 [2] 行业板块 - 医药生物、纺织服饰、美容护理、环保、房地产、银行等行业涨幅靠前 [2] - 草甘膦、创新药、代糖、乳业、培育钻石、啤酒等概念活跃 [2] - 有色金属、电子、汽车、机械设备、通信、计算机、煤炭、电力设备等行业跌幅居前 [2] - 超导、人形机器人、AI手机、摄像头、PEEK材料、智谱AI、减速器、存储芯片等概念走弱 [2] 主力资金 -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146.65亿元,创业板净流出65.37亿元,沪深300净流出51.15亿元,科创板净流出1.21亿元 [6] - 食品饮料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6.8亿元,美容护理、化工、医药生物分别净流入5.76亿元、4.28亿元、2.66亿元 [7] - 电子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32.12亿元,机械设备、通信、汽车、电力设备、计算机分别净流出29.36亿元、22.75亿元、19.87亿元、13.66亿元、12.23亿元 [7] 个股动态 - 融发核电涨停板封单7754.47万股,汇金通封单5600.85万股 [2] - 汇金通涨停板封单金额5.76亿元,融发核电、尚纬股份、云内动力分别为5.28亿元、2.77亿元、1.76亿元 [3] - ST岭南、*ST赛隆连续7个涨停板,汇得科技5连板,京华激光、中超控股、尚纬股份等4连板 [5] - 中国长城主力资金净流入12.5亿元,青岛金王、烽火电子、中马传动分别净流入5.66亿元、3.88亿元、2.25亿元 [10][12] - 比亚迪主力资金净流出10.08亿元,雪人股份、新易盛、中际旭创分别净流出5.88亿元、5.43亿元、3.13亿元 [14][15] 龙虎榜数据 - 机构席位净卖出1.82亿元,净买入星徽股份3413.02万元,青岛金王2684.57万元,三生国健1775.94万元 [18][19] - 机构净卖出新天地4762.04万元,诺普信、新金路、王子新材分别净卖出4172.16万元、3552.08万元、3364.78万元 [18][19]
饭后刷牙、减油、用蓝色餐具……记住这6条减肥冷知识帮你减肥
贝壳财经· 2025-05-19 18:31
国家体重管理战略与行业影响 -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委联合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行动 将肥胖防控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1] - 各大医院体重管理门诊需求激增 相关话题频登热搜反映社会关注度攀升[1] 居民饮食结构与健康风险 - 中国居民脂肪平均供能比为推荐值的119% 糖摄入量仅为推荐值的19% 高油饮食是肥胖主要风险因素[2] - 长期高油饮食增加超重肥胖风险 同时提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率[2] 体重管理行为学研究 - 使用蓝色餐具可使食欲降低40% 小号碗盘能减少15%进食量和20%单顿热量摄入[4] - 每日刷牙三次以上人群肥胖率更低 口腔清新感可抑制进食欲望[3] 营养补充与减肥方式 - 80%肥胖人群缺乏至少两种营养素 需增加全谷物、杂豆、薯类和蔬果摄入并保证饮水[5] - 每月减重2-4公斤为宜 需配合力量训练和优质蛋白补充以防止皮肤松弛[6] 代糖产品市场定位 - 在总膳食不变前提下 甜味剂替代添加糖可减少能量摄入 但非独立减肥手段[7] - 中国对代糖有明确管理规范 按规定使用不危害健康 但需避免夸大其减肥效果[7]
数据复盘丨银行、美容护理等行业走强 20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5-09 17:57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报3342点跌0.3% 深证成指跌0.69%至10126点 创业板指跌0.87%至2011点 科创50指数跌幅最大达1.96%至1006点 [1] - 沪深两市合计成交11920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减少1013亿元 [1] - 1119只个股上涨 3898只个股下跌 60只个股涨停 10只个股跌停 [2] 行业板块 - 银行、美容护理、纺织服饰、珠宝首饰、电力行业涨幅靠前 [2] - 电子、计算机、国防军工、传媒、商贸零售、证券、教育、房地产行业跌幅居前 [2] - 纺织服饰和煤炭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分别为1.66亿元和1.01亿元 电子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最多达61.23亿元 [6] 个股表现 - *ST宇顺连续11个涨停板 *ST步森等4股5连板 华纺股份等7股4连板 [5] - 成飞集成涨停板封单资金最多达4.94亿元 万向钱潮等7股封单金额超1亿元 [3] - 淮河能源涨停板封单量最大为2572万股 万向钱潮等6股封单量超1000万股 [2] 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365.63亿元 创业板净流出174.52亿元 [6] - 比亚迪主力资金净流入最多达6.36亿元 科蓝软件净流入5.25亿元 [9] - 中航成飞主力资金净流出最多达15.17亿元 供销大集净流出10.81亿元 [11] 龙虎榜数据 - 机构席位净卖出3.11亿元 奥普光电获机构净买入1.03亿元居首 [14] - 奥普光电获2家机构合计买入1.03亿元 浙商证券杭州五星路营业部买入1.16亿元 [16] - 航天南湖遭机构净卖出1.94亿元 浙江荣泰等3股被卖出超2000万元 [15]
保龄宝:产品结构优化驱动盈利改善,功能糖龙头再谱新篇章-20250509
浙商证券· 2025-05-09 12: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引入职业经理人助力公司改革,产品结构优化驱动盈利改善,公司构建五层产品矩阵,在行业下行期调整策略,推出高附加值产品,实现利润触底反弹和毛利率改善 [1] - 公司是赤藓糖醇反倾销受益标的,欧洲市场有望量价齐升,同时关注阿洛酮糖国内增量市场 [1] - 2024年主要板块销量和毛利率增长,驱动业绩提升,股权激励设定高业绩增长目标,彰显公司未来发展信心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保龄宝:功能糖龙头再谱新篇章 - 公司简介:创立于1997年,是中国功能糖行业首家上市公司,依托现代生物技术,是国内唯一覆盖全品类功能糖的制造商,与全球巨头建立合作,产品应用广泛,发展历经初创、资本化、无糖风口、管理架构升级和大健康产业布局等阶段,构建了完整业务生态 [18][19][20] - 管理层:股权结构清晰集中,高管团队引入职业经理人,具备国际化视野与本土化经验,能提升公司综合能力;推出股权激励计划,2025 - 2027年年度考核目标对应业绩增速为53%/25%/25%;控股股东增持股份,体现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 [24][25][27] - 盈利情况:2015 - 2024年营收稳健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06%,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5.56%;形成功能糖与淀粉糖双主业格局,主营业务结构持续优化;盈利能力触底回升,费用管控成效显著 [32][36][45] 天然减糖甜味剂:赤藓糖醇反倾销受益,阿洛酮糖获批打开成长空间 - 公众健康意识增强和政府政策推动代糖发展,减糖市场有较大替代空间,甜味剂市场规模保持较快增速,天然甜味剂使用趋势上升;公司构建“发酵 + 酶法”双技术平台,形成梯次产能,有望提升差异化竞争力 [47][50][53] - 赤藓糖醇:是应用广泛的天然甜味剂,具备多种功效;中国生产全球约八成赤藓糖醇,行业格局逐渐稳定;公司是欧洲双反调查税率最低的中国公司,欧盟赤藓糖醇市场空间约为1.7 - 2万吨,中国产市占率约七成;公司赤藓糖醇定价1.58万元/吨,有望实现量价齐升 [57][63][68] 膳食纤维和益生元:需求快速增长,市场空间广阔 - 益生元:适配消费者个性化营养需求,全球市场产值约181亿元且增速较快,中国产值保持较快增速,行业下游主要应用于食品饮料和婴幼儿营养品领域 [20][21][22] - 膳食纤维:人均摄入量未达建议量一半,全球市场空间达200亿元,中国产值保持较快增长,主要应用于乳制品和保健品领域 [26][28][29] 成长看点:持续开发新品 + 产能扩张 + 品牌粘性强 - 持续开发新品:推出HMOs、藻油DHA和乳果糖等产品 [14] - 新产能打开业绩增长空间,美国建厂破局贸易壁垒 [14] - 下游品牌客户众多,定制化提高品牌客户粘性 [14] 盈利预测 - 关键假设:对益生元、膳食纤维、减糖甜味剂、淀粉糖、饲料及副产品&其他业务2025 - 2027年的营收、销量、不含税均价和毛利率进行了预测 [7][8] -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81/2.16/2.60亿元 [2][12] - 估值分析与投资建议: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PE为22.29,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对应当前市值估值为20.07/16.82/13.99倍,低于行业平均PE,给予“买入”评级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