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倒挂

搜索文档
“这是一种背叛”,锦江酒店如何向2亿会员交代?
观察者网· 2025-05-08 20:52
价格倒挂事件 - 锦江旗下部分加盟酒店将官方APP价格设置为第三方平台的5倍,甚至关闭官方预订渠道 [1] - 派酒店(南昌市青云谱区八大山人店)精选双床房价格在锦江荟和携程分别为635元/晚和122元/晚 [2] - 7天优品(杭州西湖断桥浙大店)在官方小程序显示满房,但OTA平台显示可订房 [2] - 2024年以来锦江已被曝光至少3起价格倒挂事件 [1][4][5] - 黑猫投诉平台上涉及锦江的投诉达4446条,包括会员权益受损等问题 [5] 加盟店与集团的博弈 - 加盟店因官方平台曝光量和预订量不如OTA平台,刻意弱化官方渠道并倾斜OTA资源 [3] - 部分加盟店发现关闭官方渠道对经营无影响后,更倾向于OTA平台 [3] - 锦江回应称已对问题门店发函整改并关闭官方预订功能 [11] 会员体系问题 - 锦江拥有2.04亿会员,但会员直订占比不足40%,远低于华住的76% [9] - 会员复购率低,缺乏吸引力,难以提高用户黏性 [9] - 2025年经营计划提出加快会员体系建设,提升权益体验和官渠价格最优 [11] 财务表现 - 2024年锦江净利润9.1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06% [9] - 利润和单店收入不足华住一半,亚朵(1619家门店)净利润达12.73亿元 [9] - 整体入住率低于66%,落后于华住(81%)和亚朵(77%) [9] 行业影响与监管 - 价格倒挂行为破坏消费者信任,侵蚀企业长期发展潜力 [8] - 暴露加盟模式管理松散、价格监控失效等问题 [8] - 律师建议监管部门从完善法规、强化执法等多维度加强监管 [8]
电池回收“黑洞”:大锤砸出致癌物,小作坊吞下7成市场
中国经营报· 2025-05-01 19:26
行业现状 - 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退役量预计达82万吨,2028年将达260万吨 [1] - 70%退役电池流入非正规渠道小作坊,仅30%进入白名单企业 [1][3] - 2023年规范化回收率不足25%,产能利用率仅16.4% [4][8] - 白名单企业156家,但注册回收企业超4万家 [16] 回收渠道与模式 - 正规回收路径包括车企定向移交和专业机构回收 [3] - 货源获取渠道:整车厂/电池厂直供、中间贸易商采购、行业招标 [3] - 合规处理方式:梯次利用(容量衰减至60%)和材料再生 [3][6] - 小作坊采用高价抢货(溢价20%-30%)—野蛮拆解—暴利转卖模式 [3][5] 价格机制问题 - 小作坊报价比白名单企业高10%-20% [5] - 2022年退役电池折扣系数曾飙升至130%-140% [5] - 未注液电池折扣系数60%-80%,回收率可达95% [6] - 碳酸锂价格从2022年50万元/吨跌至2024年8万-12万元/吨 [10][11][12] 环保与成本差异 - 白名单企业单条生产线投入达2000万元,环保成本占比5%-10% [8] - 合规企业电解液处理需多重工序,成本比小作坊高10%-20% [8] - 正规企业环保处理成本4200元/吨 vs 小作坊300元/吨 [8] - 小作坊金属回收率不足50%,正规企业可达90%以上 [15] 技术工艺 - 拆解流程分预处理、拆解、材料回收三大环节 [7] - 预处理采用导电盐溶液或-20℃环境放电 [7] - 材料回收主流工艺为湿法冶金和火法冶金 [7] - 格林美锂回收率超95%,隔膜/极片/石墨回收率达90% [15] 政策动态 - 国务院审议通过《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 [2] - 将运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全生命周期流向监测 [2] - 要求建立"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溯源体系 [16] 行业挑战 - 小作坊与白名单企业合谋支付"过桥费"借用资质 [16] - 碳酸锂价格低于10万元/吨时再生利用企业普遍亏损 [12][16] - 新型电池结构(如金砖电池、巧克力电池)增加拆解工艺难度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