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业高质量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洞见 | “十五五”时期地方经济增长从三方面找动力
文章核心观点 - "十五五"期间地方经济增长需从供给端、需求端和主体端三方面寻求新动力 [2][3] 供给端增长动力 - 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十一五"末期的9.5%下降至"十四五"末期的7.2% [4] - 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十一五"末期的39.3%下降至2024年的30% 其中制造业占比下降6.2个百分点至25% [4] -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十一五"末期的45.1%提升至2024年的56.7%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从45%提升至60% [4] - 东部海南福建山东 中部江西安徽山西 西部广西四川甘肃陕西等地服务业营收增长迅速 [5] - 青海工业营收"五普"期间增速达84.3% 服务业营收增速为51.2% [5] 需求端增长动力 - 商品消费占居民消费结构比重接近48% [6] - 2024年全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2% 高于商品零售额增速3个百分点 [6] - 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7.4% 对人均消费支出增长贡献率达63% [6] - 年轻群体催生单身经济、宠物经济、盲盒经济等新业态 [7] - 3亿老年人形成银发消费市场 老年大学、老年旅游、老年电商和健康管理服务持续扩容 [7] 主体端增长动力 - 第五次经济普查显示41个工业细分行业中前15个行业研发投入占比达86.6% [8] - 2023年东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R&D经费内部支出占全国比重达64.9% [9] - 中部地区R&D经费内部支出占全国比重20.9% 五年增速全国最快 安徽湖南江西增速均超80% [9] - 西部地区R&D经费内部支出占比11.3% 但支出增速达73.2% 外部支出增速高达118% [9] - 贵州陕西宁夏等地R&D经费外部支出增速超过250% [9] - 东北地区R&D经费内部支出占比仅为2.9% 内外支出增速均偏低 [9]
广农糖业博庆公司:管护技改双攻坚 盛夏“烤”验显担当
中国新闻网· 2025-09-03 16:37
公司运营动态 - 博庆公司全面展开甘蔗管护与设备检修技改工作 聚焦田间数据采集和生产设备维护 [1][3][5] - 农业团队深入蔗林清点植株 测量蔗高并查验茎秆色泽与病虫害痕迹 确保制糖品质 [1] - 生产车间进行电焊 设备紧固 焊缝 仪表调校和管线查验等检修作业 力求参数精准且消除隐患 [3][5] - 真空煮糖罐清洁工作严格执行 罐壁清洁度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和糖品质量 [5] 质量管理与安全 - 公司构建全方位安全管理体系 确保检修技改工作安全推进 [5] - 农业技术团队标记叶鞘黄斑等细节 指导蔗农除草剥叶和科学管护以保障整个榨季生产 [1] 企业发展战略 - 公司通过田间原料保障和设备维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企业注入强劲动力 [8]
洞见 | 申万宏源杨成长:地方经济增长动力从何而来?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各地在制定"十五五"规划时应从产业结构演变、消费需求升级和企业创新三个维度挖掘经济增长新动能 重点发展服务业 强化服务消费 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7][11][29] 新时期经济增长环境与目标设定 - 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平稳增长期 需科学分析"十五五"期间发展环境 向产业新增长点、需求扩容和企业效率提升要动力 [7][8] - "十四五"末期内需成为核心驱动力 消费占GDP比重从50%升至57% 投资占比从47%降至41% 消费贡献更突出 [9] -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显示法人单位数量同比增长52.7% 企业创新能力增强 民营经济促进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9] - 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多点支撑格局 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协同创新水平提升 中西部和东北承接新产业能力增强 [9][10] 产业结构演变趋势与政策建议 - 农业占比从9.5%降至7.2% 工业占比从39.3%降至30% 制造业占比下降6.2个百分点至25% 贡献率从40%降至30% [13] - 服务业占比从45.1%升至56.7% 贡献率从45%提升至60% 成为经济增长核心力量 [13] - 工业呈现"一降一升一平"趋势:传统消费品行业营收占比降至33.1% 高端制造业资产营收占比分别达37%和39.1% 能源产业营收占比稳定在19% [15] - 服务业呈现"一降两升一平"趋势:功能型服务业占比降至28.5% 专业服务业占比从8.4%升至10.1% 社会服务业占比达7% [16] - 中部地区服务业5年营收增长73% 工业仅增22% 差距达51个百分点 东部、西部、东北差距分别为41、33和16个百分点 [17] - 海南、福建、山东、江西、安徽、山西、广西、四川、甘肃、陕西等地服务业增长迅速 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工业增速仍快于服务业 [18] 消费需求升级与拉动作用 - 服务消费对地方经济带动更直接 2024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2% 高于商品零售3个百分点 服务消费支出增长7.4% 对消费增长贡献率达63% [21] - 商品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48% 但存在地域分离问题 增加值常在外地 难以反哺本地经济 [21] - 杭州、成都通过消费场景和夜经济吸引青年人才 带动服务业、文旅、文创产业发展 工业强市因消费市场缺乏活力制约竞争力提升 [22] - 消费需求向"价值表达型"和"体验导向型"转变 年轻群体催生单身经济、宠物经济等新业态 青少年偏好动漫电竞国潮 3亿中老年人形成银发消费市场 [23] 企业创新与区域发展策略 - 2024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显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经济大省企业数量领先 表明地方经济实力与企业培育密切相关 [24] - 2023年工业研发投入前15行业占比86.6% 传统行业如家具、纺织服装等投入较低 [26] - 东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研发经费占全国64.9% 5年增速56.5% 具备强大产业化能力 [27] - 中部地区研发经费占比20.9% 5年增速77.5%排名全国第一 安徽、湖南、江西增速超80% [27] - 西部地区研发经费占比11.3% 增速73.2% 外部支出增速达118% 贵州、陕西、宁夏增速超250% [28] - 东北地区研发经费占比仅2.9% 内外支出增速均偏低 需与京津冀、长三角合作提升创新活力 [28]
上证观察家 | 地方经济增长动力从何而来?
上海证券报· 2025-09-02 09:08
经济进入新一轮平稳增长期 - 我国经济正进入新一轮平稳增长期 各地需深入分析经济发展环境和增长条件 把握趋势 顺势而为 积极有为 [1] - 需向产业新增长点要动力 向需求扩容消费提质要动力 向企业效率提升要动力 全面夯实经济增长新动能 [1][5] 经济增长目标设定 - 经济增长模式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 [2] -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显著上升 传统增长目标设定方式面临挑战 [2] - 需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既不冒进也不悲观 合理确定经济增长目标 [4] 经济结构变化 - 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核心驱动力 消费占GDP比重从50%提升至57% 投资占比从47%降至41% [3] - 服务业占GDP比重达56.7% 较"十一五"末期上升11.6个百分点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升至60%左右 [7] - 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0% 较"十一五"末期下降9.3个百分点 其中制造业占比降至25% [7] 产业发展重点 - 需把握产业演进规律 科学识别有发展潜力产业板块 [6] - 高端制造业快速崛起 资产和营收占比分别上升至37%和39.1% [10] - 专业服务业占GDP比重从8.4%升至10.1% 社会服务业占比达7% [11] 区域发展差异 - 中部地区服务业5年营收增长率达73% 工业仅为22% 差距51个百分点 [11] - 东部地区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国64.9% 5年增速56.5% [21] - 中部地区研发经费支出增速77.5% 排名全国第一 [22] 消费驱动作用 - 服务消费对地方经济带动更为直接 2024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2% 高于商品零售额增速3个百分点 [15] - 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7.4% 对人均消费支出增长贡献率达63% [15] - 消费需求正从"物质满足型"向"价值表达型"转变 [17] 企业创新发展 - 需推动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双轮驱动" [20] - 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 智能化转型 绿色化升级可释放效率红利 [21] - 研发投入前15的行业占比达86.6% 其余26个行业投入较低 [21] 区域创新特点 - 西部地区研发经费支出增速73.2% 外部支出增速高达118% [22] - 东北地区研发经费支出占比仅2.9% 需加强与创新高地合作 [23] - 安徽 湖南 江西三地研发经费支出增速均超过80% [22]
五粮液发布中期业绩:营收527.71亿元 稳健增长锚定长期价值
证券日报· 2025-08-27 23:0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27.71亿元,同比增长4.19%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94.92亿元,同比增长2.28% [2] - 现金分红比例创新高,2024年分红率达70%,分红金额223亿元 [8] 产品战略与创新 - 4月发布多款新品覆盖全价格带,包括主品牌/浓香酒/国际版系列,涵盖宴饮/礼赠/收藏等场景 [3] - 8月推出"29°五粮液·一见倾心"新品,瞄准年轻消费群体的自我犒赏与轻松社交场景 [4] - 宴席市场规模和开瓶率实现良好增长,宴席场次及开瓶扫码同比保持两位数增长 [4][6] 渠道优化与市场拓展 - 在20个重点城市实现终端直配,降低物流成本并缩短配送时间 [4] - 新增242家"三店一家"网络,填补18个空白区县,新增进货终端7990家 [6] - 打通京东秒送等即时零售平台,在成都试点30家门店响应即饮需求 [6] - 启动"2025年和美全球行"海外推广活动,深入日本/德国/塞舌尔等国家 [6] 品牌建设与技术投入 - 品牌价值达4876.57亿元,增幅8.4%,连续8年获评"年度最佳表现品牌" [7] - 研发费用投入2.1亿元,同比增长31%,接近2022年全年水平(2.36亿元) [7] - 近三年研发费用持续增长:2023年3.22亿元、2024年4.05亿元 [7] 企业治理与股东回报 -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1164亿元,为募集资金的31倍 [8] - 集团公司累计增持817万股股份,金额超11亿元,传递发展信心 [8] - 实施市场片区负责制和五级联动责任制,强化营销队伍配置 [6]
科力装备:公司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8-21 20:44
公司战略与投资者关系 - 公司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1] - 公司努力提升质量以实现投资者回报与市场稳定的双赢 [1]
三七互娱:坚持稳健经营推动高质量发展
金融界· 2025-08-15 12:40
心动公司业绩预告 - 2025年上半年预计收入不少于30 5亿元 较上年同期的22 21亿元增长约37% [1]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不低于7 9亿元 较上年同期的2 51亿元同比增长约215% [1] - 股价从低位上涨近十倍 [1] 三七互娱回应 - 二级市场股价波动受多重因素影响 [1] - 公司专注于提升经营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努力实现企业价值的稳步增长 [1] - 未来将坚持稳健经营 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以实际成果回馈股东 [1] - 目标是与投资者共享公司发展带来的长期价值 提高市场对公司内在价值的认可 [1]
我省20项举措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搜狐财经· 2025-08-12 07:16
政策支持措施 - 河南省政府印发《河南省支持企业降本增效若干政策措施》,从研发、资金、用能、物流、人力等十个方面推出20项举措 [2] - 政策措施聚焦账款清欠、信贷服务、要素供给、行政执法、信息获取等企业关注度高、涉及面广、反映强烈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2] - 政策措施从要素端、服务端、产业端、管理端"四端"协同发力,打好"奖、免、返、贷、投"等组合拳 [2] 资金成本优化 - 用足用好国家新增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及中央财政贴息政策,2025年新增科技型企业贷款1600亿元 [3] - 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绿色债券、乡村振兴债券等特色债券 [3] - 对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对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 [3] 实体经济成本降低 - 对通行河南省收费公路的氢能货车免收通行费,对电动货车实行通行费7折优惠 [4] - 深化工业用地"标准地+承诺制"改革,鼓励新增工业用地全部以"标准地"供应 [4] - 对提高自有工业用地利用率、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 [4] 人力与产业支持 - 落实社会保险补贴优惠政策、持续实施稳岗返还政策、延续实施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 [4] - 面向中小微企业建设只租不售的"工业保障房",给予租金优惠,合理配套建设人才公寓、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创客交流新型空间 [4] - 对特色型、区域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补助 [5] 外贸与数字化转型 - 对外贸企业开展境外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认证、专利认证、商标注册的,按照不超过认证、注册费用70%的比例予以资金支持 [5] - 推行跨境电商出口跨关区退货、税款担保电子化等便利化措施 [5]
向“新”发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齐鲁晚报网· 2025-08-02 00:18
公司生产与技术升级 - 公司引进全国首台6米宽淋膜机,填补国内宽幅薄膜涂覆领域空白,生产效率提升20%,产品耐候性和抗撕裂强度显著提高[1][3] - 6米宽淋膜机与配套的6米宽电脑编织机均保持国内领先水平,数字化控制系统实现纱线张力精准调控,基布平整度误差得到控制[3][5] - 自2021年投产以来累计投入1.3亿元完成3次设备迭代,生产成本降低15%,能耗下降15%[3] 产品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主营PE新材料产品包括汽车篷布、船用篷帆布、户外帐篷等,国内市场占有率超30%[3] - 产品性能优化满足中高端市场对防水、防晒、抗撕裂等品质的严格要求[5] - 已拥有136项专利(含16项发明专利),获评山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 产业链与政策支持 - 公司发展受益于鱼台县生物基纤维新材料产业链的全链条支持,包括原料、政策、技术、人才等资源[6] - 鱼台县实施"工业立县、制造强县"战略,通过链长制推动生物基纤维新材料等七大产业链发展[6] 销售渠道拓展 - 布局4个全国线上供应链中心(武汉、郑州、唐山、鱼台),联动2000余个配货网点,建成数字化仓储管理系统[6] - 线上电商销售额达8900万元(跨境电商占3400万元),构建生产-储存-销售-配送一体化网络[6]
广州花都出台“扶商”新政,奖励扶持全面升级
先进制造业扩能提级 - 设立"先进制造业扩能提级奖励",对当年营业收入突破亿元且同比增长10%的工业企业,按不超过年度新增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额的5%给予奖励,最高300万元 [2] - 对营业收入同比增量突破亿元的企业,按不超过增量部分的1%给予奖励,最高200万元 [2] - 鼓励企业通过委外加工实现规模扩张,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 [2] 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 - 对年销售额首次突破10亿元、20亿元的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100万元一次性奖励 [3] - 直播电商企业入驻特色产业园且年零售额超5亿元,根据增速梯度获得最高150万元奖励 [3] - 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企业年营业收入每增加1000万元,可获得5万元奖励 [3] 制造业数字化发展 - 对入选国家级"数字领航"、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的企业,以及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4] - 对在前沿领域(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大数据、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开展首版次软件产品研发的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4] 存量企业增资扩产 - 预留每年不少于600亩工业用地,优先保障存量企业增资扩产需求 [5] - 通过提高控规容积率、完善历史用地手续、新增供应土地等方式支持企业增资扩产 [5] - 鼓励工业企业盘活利用低效用地,对实施"零增地"提容改造和更新转型项目的企业免签产业监管协议 [5] 孵化育成奖励 - 对成功培育企业首次成长为规上工业、国家高新技术、省级以上专精特新、硬科技等类型企业的园区平台,每培育1家给予5万元奖励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