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反内卷

搜索文档
光伏反内卷系列报告:政策逐步落地,光伏反内卷进入新阶段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08 17:45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光伏行业持积极态度,建议关注反内卷政策带来的投资机会 [3] 核心观点 政策驱动 - 本轮反内卷由高层定调,政策法规密集落地,与以往行业自律性质不同 [3]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后,两部委着手完善低价倾销认定标准,规范市场秩序 [18] - 多晶硅能耗标准拟修订为≤5/6/7.5 kgce/kg(原7.5/8.5/10.5),加速落后产能出清 [28][29] 价格传导机制 - 7月多晶硅期货2512合约一度突破5.7万元/吨,N型复投料现货涨至4.4-4.9万元/吨 [11][13] - 产业链价格逐级传导:硅料→硅片(183mm N型涨至0.74元/片)→电池片(Topcon 183mm涨至0.35元/W)→组件(182mm N型涨至0.76元/W) [13][14] - 组件涨价可行性增强,因主要买家国央企将避免唯价格论招标 [3][38] 供给端改革 - 多晶硅成为反内卷核心抓手,行业拟成立500亿元基金收并购产能,目标出清1/3产能至200万吨/年 [25][26] - 头部企业(通威、协鑫等)达成减产挺价联盟,全成本4.2-5.1万元/吨支撑价格底线 [22] - 工信部对41家多晶硅企业开展专项节能监察,加速落后产能退出 [29] 需求端潜力 - 2025年1-5月国内光伏装机197.85GW(占2024全年71%),但6月骤降85%至14GW [41][42] - 分布式光伏新政下17省出台实施细则,10省要求工商业自发自用比例≥50% [44][45] - 绿电直连政策推动高载能行业直接消纳新能源,激活受阻项目资源 [49][50] - 2030年光伏发电量占比有望达23%(2024年为8.46%),累计装机或达2426GW [60][62] 投资标的建议 核心受益标的 - 硅料龙头:协鑫科技(H股)、大全能源、通威股份 [3][65] 技术领先企业 - 新技术企业:爱旭股份(BC电池技术) [3][65] 潜在补涨标的 - 组件及辅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福斯特(胶膜)、福莱特(玻璃) [3][65] 行业数据表现 价格指标 - 多晶硅期货2509合约报54705元/吨,2512合约报57360元/吨(7月30日数据) [34] - 头部硅料企业单吨盈利回升至3000元(按4.5万元/吨现货价计算) [14] 装机数据 - 2025年6月底光伏累计装机1100GW,上半年新增212GW(占全国新增装机72%) [51][54][57] - 全球光伏装机预测:2025年570-630GW(保守-乐观情景) [41]
阳光电源暴涨超11%,再获海外储能大单!光伏龙头ETF(516290)大涨2%,连续10日强势吸金超4000万元!光伏底部反转将至?机构分析!
新浪财经· 2025-08-08 13:52
光伏龙头ETF成分股表现 - 阳光电源涨超11% 成交额达74.20亿 估算权重10.72% [1][4] - 德业股份涨2.17% 成交额8.28亿 正泰电器涨1.32% 隆基绿能/特变电工/通威股份微涨 [1][4] - TCL科技/TCL中环/晶澳科技分别回调0.67%/0.62%/0.18% [1][4] 阳光电源储能订单动态 - 最新获Galp订单 为西班牙/葡萄牙项目提供74MW/147MWh储能系统 [3] - 2025年累计中标超38GWh 包括南非153MW/612MWh非洲最大独立储能订单及欧洲2.4GWh项目 [5] - 国内订单涵盖中核汇能12GWh集采、中国电建16GWh框架入围等 [5] 光伏行业政策与价格趋势 - 高层密集发声整治低价竞争 7月《价格法》修订将光伏纳入严管 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6][7] - 多晶硅价格较6月初上涨22.22%-27.54% 硅片涨幅19.23%-26.32% 电池片涨幅超15% [7] - N型硅料价格月度涨幅达32.24%-35.83% 反映产业链价格修复态势 [8] 光伏龙头ETF产品特征 - 标的指数前十大成分股集中度达54.53% 电力设备行业占比超80% [1][2] - 管理费率0.15% 托管费率0.05% 为市场主流费率的三分之一 [8]
信义光能(00968.HK):2025H1环比扭亏 关注光伏玻璃“反内卷”
格隆汇· 2025-08-07 03:19
业绩表现 - 2025H1公司收入109亿元,同比-7%,环比+7% [1] - 归母净利润7亿元,同比-59%,环比转盈 [1] - 厂房设备减值规模约3亿元,yoy+3亿元 [1] - 光伏玻璃收入95亿元,同比-7%,环比+10% [1] - 光伏玻璃毛利率11.4%,同比-10.1pct,环比+15.8pct [1] - 太阳能发电收入14亿元,同比+1%,环比-10% [3] - 太阳能发电毛利率63.5%,同比-2.0pct,环比-5.3pct [3] 光伏玻璃业务 - 2025M1-5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同比+143% [1] - 2.0mm光伏镀膜玻璃市场单平均价12.9元,同比-4.0元/-24%,环比+0.4元/+4% [1] - 公司销量407万吨,同比+18%,环比+1% [1] - 2025H1末公司总产能30,200t/d,在产产能23,200t/d,与2024年末持平 [2] - 2025H2暂无产线点火计划,印尼两条在建产线预计2026Q1投产 [2] 行业动态 - 2025H1行业冷修产能7,300t/d,点火产能11,850t/d [2] - 2024H2行业冷修产能23,410t/d,点火产能1,200t/d [2] - 2025H1末行业在产产能98,340t/d,较2024年末+5,850t/d [2] - 光伏是国家"反内卷"政策重点治理领域,大部分光伏玻璃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3] 光伏发电业务 - 2025H1向信义能源出售30MW光伏电站项目 [3] - 截至2025H1末累计并网规模6.2GW(5.8GW为集中式项目),与2024年末基本持平 [3] - 2025H2预计新增并网容量规模较小,主要专注于项目储备发展 [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30/259/289亿元,同比+5%/+13%/+11% [3]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28/32亿元,同比+133%/+17%/+15% [3]
8月光伏玻璃报价上调,"反内卷"下价格触底反弹可期
金融界· 2025-08-05 12:43
光伏玻璃价格动态 - 8月4日2.0mm单层镀膜光伏玻璃报价10.5-11.0元/平方米,较上周小幅上调 [1] - 头部企业报价一致为11元/平方米以上,部分订单较好的企业报价升至11.5元/平方米 [1] - 当前接单量已排至9月中旬方可交货完毕 [1]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工信部8月光伏玻璃新单价格上调至11元/平方米,此前低于该价格的接单企业将撤单重新报价 [1] - 行业维持继续减产趋势 [1] - 光伏"反内卷"提升至国家战略行动高度,核心是治理同质化扩张和低价无序竞争 [1] 产能与库存情况 - 7月国内光伏玻璃冷修产能累计达7750吨/日,有效产能降至9万吨/日以下 [1] - 后续行业有望继续推进冷修计划,产能出清后库存水平料将回落 [1] - 光伏玻璃价格有望触底反弹 [1]
本轮光伏反内卷不一样在哪里?
2025-08-05 11:2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光伏行业[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 公司:通威、协鑫、大权、新特、艾旭、龙基、阳光德业、海博、艾永国、古德威等[16][17][18] 核心观点与论据 政策与行业动态 - 政府加强对光伏行业低价竞争的整治,从强调行业自律转向依法依规干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1][3][4][5] - 2024年光伏制造行业发布新规范,2025年标准将进一步趋严,旨在通过提高行业标准、限制开工率和推动存量产能收并购,有效控制产能和产量[1][7][8] - 政策端支持光伏行业,包括出口退税调整(从13%降至9%,近期提议全面取消)和期货工具应用[10] - 需求侧推出光伏治沙、绿电直联、零碳园区及光伏制氢等新举措,预计“十五五”期间增加253GW装机规模(每年50GW增量),绿氢领域可能增加200-300GW装机规模[2][11] 价格与市场表现 - 2024年光伏组件价格受底部约束,协会报出指导价格,硅料价格从37,000元涨至41,000-42,000元,但约束力不强[9] - 2025年限价措施更严格,硅料价格从3万出头涨至47,000元,下游各环节有序上涨(硅片1.2-1.25元,电池片约0.27元,组件逼近0.7元)[9] - 光伏及储能行业当前市场表现符合或超出预期,储能公司如阳光德业、海博、艾永国、古德威等在二三季度业绩表现突出[17][18] 企业行为与行业整合 - 企业积极参与反内卷,主动提出硅料收并购方案,约束底部价格,价格涨幅较上次更快[1][6] - 企业行动更加务实,如Vivo收购并购方案进展顺利,计划保留11家左右企业,收购6-7家其他企业,目标范围为70至120万吨[6] 其他重要内容 行业挑战与改革 - 光伏行业的反内卷改革是市场化改革,方向正确但可能面临执行挑战,必要时可能采取更强硬手段[13] - 光伏作为中国制造的重要名片,在国家层面得到高度关注,结构性改革重视产能出清[13][14] 投资建议 - 投资布局分为三条线:硅料板块(通威、协鑫等)、电池组件板块(艾旭、龙基等)、储能板块(阳光德业、海博等)[16] - 储能板块虽与光伏反内卷无直接关系,但资金属性相同,有望受益于光伏贝塔修复[16][18] 未来关键节点 - 下一个关键节点是9月底前收并购方案最终过程,8月份可能有更高层面的新发言或增量事件[15]
“反内卷”下价格触底反弹,8月光伏玻璃报价上调
选股宝· 2025-08-04 22:49
光伏玻璃行业动态 - 8月4日2.0mm单层镀膜光伏玻璃报价10.5-11.0元/平方米,较上周小幅上调,头部企业报价一致为11元/平方米以上,部分企业报价升至11.5元/平方米 [1] - 当前玻璃企业接单量已排至9月中旬方可交货完毕 [1] - 工信部将8月光伏玻璃新单价格上调至11元/平方米,此前低于该价格的订单将撤单重新报价 [1] - 7月国内光伏玻璃冷修产能累计达7750吨/日,有效产能降至9万吨/日以下,后续行业或继续推进冷修计划 [1] - 中信证券预计产能出清后库存水平将回落,光伏玻璃价格有望触底反弹 [1] 光伏玻璃企业近况 - 亚玛顿是国内光伏镀膜玻璃、大尺寸超薄光伏玻璃产品的先行及引领者,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稳居行业前列 [2] - 旗滨集团2024年光伏玻璃收入同比增长68.6%至57.5亿元,昭通一线及马来二线各1200t/d产能投产,在产产能提升至10600t/d,销量同比增长124%至4.35亿平方米 [2]
光伏“反内卷”!一图梳理产业链个股
天天基金网· 2025-08-04 19:17
光伏概念股逆势大涨 - 光伏制造设备方向大涨 BC电池等方向活跃 个股方面捷佳伟创20CM涨停 海优新材涨近13% 双良节能涨停 奥特维 固德威 拉普拉斯等涨超5% [4] - 硅片价格延续涨势 N型G10L单晶硅片成交均价1 2元/片 环比上涨9 09% N型G12R单晶硅片成交均价1 35元/片 环比上涨8% N型G12单晶硅片成交均价1 55元/片 环比上涨7 64% [4][5] - 原料价格上涨带动成本增加以及下游采买订单增加是硅片价格上涨主要原因 [5] 光伏设备公司业绩表现 - 捷佳伟创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7亿元至19 6亿元 同比增长38 65%—59 85% 扣非净利润预计15 49亿元至18 09亿元 同比增长31 37%—53 41% [5] - 业绩增长原因系公司在手订单在报告期内持续验收转化为收入 [5] 行业政策动态 -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2025年度多晶硅行业专项节能监察任务清单的通知》 涵盖内蒙古 四川 云南 青海等地41家企业 [5] 行业前景分析 - 光伏行业作为"反内卷"核心阵地 随着行业回归规范化有序竞争 产业链有望迎来价格合理回升和盈利修复 [6] - 技术创新是光伏走出同质化竞争困境的根本路径 具备产品差异化 市场高端化 制造品牌化优势的厂商有望迎来业绩率先反转和长期成长 [6] - 建议关注具备长期竞争力和量价回升弹性的龙头公司 [6]
光伏“反内卷”:如何走出价格战“泥潭”︱重阳来信2025年8月
重阳投资· 2025-08-04 15:32
光伏行业供给侧变革 - 2025年7月硅料价格突破4.9万元/吨,较年初上涨超30%,行业迎来复苏拐点 [2] - 2023-2024年全产业链陷入亏损,主材环节单瓦净利跌幅超80%,头部企业毛利率腰斩 [2] - 政策介入与行业自律推动供给侧改革,为中国制造业突破同质化竞争提供参考 [2] 产能过剩与价格战 - 2024年产业链平均产能达1400GW,远超全球530GW装机需求,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产能分别为339.4万吨/1394.9GW/1426.7GW/1388.9GW [3] - 2023年下半年起价格持续下跌,组件价格跌穿0.68元/瓦的成本价,全行业深陷亏损 [4][6] - 同质化竞争与技术瓶颈加剧恶性循环,地方政府补贴政策加速产能过剩 [3][4] 历史经验借鉴 - 美国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通过557个行业法典遏制"自杀式降价",1934年工业品价格指数回升14% [5] - 钢铁行业CR5集中度从45%提升至62%,汽车行业形成"三巨头"格局,市场自发整合提升效率 [5] - 政策短期"止血"有效,但长期需依靠市场化出清机制 [5] 行业自救措施 - 光伏协会2024年10月建立反低价销售公约,定期发布含税最低成本价(0.68元/瓦)引导定价 [6] - 2025年7月工信部牵头14家企业制定产能整合方案,龙头企业拟通过"直接出资+债务"模式收购过剩产能 [6] - 17家多晶硅企业2025年7月达成整合共识,价格法27年来首次修订强化竞争规范 [7] 政策与市场协同 - 中央2024年7月将"反内卷"上升为国家战略,2025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6] - 产业链价格已现回暖迹象,但需配合绿电配额等需求端措施巩固成果 [7] - 行业分化加剧,企业盈利将取决于最终均衡价格水平 [8]
2025年二季度机构持仓点评:持仓分化,风储、新技术增配
长江证券· 2025-08-04 13:13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并维持[10] 核心观点 - 2025Q2电新行业机构持仓呈现分化趋势,风电、储能、固态电池和光伏新技术领域增配明显[4] - 行业整体持仓比例和超配比例环比下降,电新板块重仓市值占比降至12.31%,环比下降1.6pct[5] - 板块层面电动车、电网、光伏减配,风电增配0.15pct,主要因海风开工加速[6] - 个股层面宁德时代、阳光电源受青睐,锦浪科技、爱旭股份等储能及新技术标的增配显著[7] 行业维度分析 - 电新行业重仓市值占A股比例环比下降1.6pct至12.31%,剔除指数基金后下降1.9pct至11.04%[5][18] - 自由流通市值占比环比降0.32pct至8.11%,超配比例下降[5] - 持仓集中度略有下降,前十标的持仓市值占比76.6%,环比降0.96pct[5] 板块维度分析 电动车板块 - 整体持仓比例环比降1.1pct至8.9%,电池环节降0.21pct但固态电池相关标的增配明显[6][31] - 锂钴、隔膜环节持仓分别上升19%和90%,国轩高科等固态电池标的获增配[6] 风光板块 - 光伏持仓占比降0.33pct至1.49%,主要因抢装结束及价格下跌[6][35] - 风电持仓占比升0.15pct至0.48%,海风管桩及零部件修复推动增配[6] 电力设备与工控 - 整体持仓比例降0.35pct至1.38%,电网出口标的海兴电力等减配明显[6][37] - AI应用相关智洋创新获增配[6] 个股维度分析 - 持仓占流通股比例前五:科达利(21.6%)、浙江荣泰(19.2%)、阳光电源(16.6%)、宁德时代(14.5%)、亿纬锂能(13.8%)[7][48] - 增持幅度前五:锦浪科技(+4.9pct)、爱旭股份(+4.8pct)、中材科技(+4.7pct)、海博思创(+4.2pct)、新强联(+4.2pct)[50] 投资建议 主线机会 - 储能中报业绩超预期,推荐阳光电源、派能科技等标的[52] - 光伏反内卷主线推荐通威股份、隆基绿能等硅料及BC电池企业[52] 新技术方向 - 固态电池推荐宁德时代、厦钨新能,关注设备及材料环节[54] - 风电推荐明阳智能、东方电缆等海风标的[54] - 电力设备关注特高压及AI应用,推荐平高电气、国网信通等[54] - 人形机器人推荐三花智控、浙江荣泰等产业链标的[55]
机构继续看好光伏盈利边际改善,光伏ETF基金(516180)盘中蓄势
新浪财经· 2025-08-04 10:56
行业观点 - 光伏行业近期行情有所降温,但机构仍看好行业盈利边际改善[1] - "反内卷"相关举措持续推进,产业链价格稳步向上,工信部将对41家多晶硅企业开展节能专项检查[1] - 光伏协会提出更严格的能耗标准,能耗或将成为产能出清的重要指标之一[1] - 看好后续行业整合方案明确后,光伏主链尤其是多晶硅环节盈利迎来反转[1]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4日10:21,中证光伏产业指数(931151)下跌1.49%[1] - 成分股涨跌互现,捷佳伟创(300724)领涨4.41%,博威合金(601137)上涨2.66%,科华数据(002335)上涨1.80%[1] - 聚和材料(688503)领跌6.12%,大全能源(688303)下跌5.08%,通威股份(600438)下跌3.98%[1] - 光伏ETF基金(516180)下跌1.50%,最新报价0.59元,近2周累计上涨1.35%[1] 指数构成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选取不超过50只最具代表性的光伏产业链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2]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6.16%,包括阳光电源(300274)、隆基绿能(601012)、TCL科技(000100)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