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能源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天赐材料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约50%;格林美第三季度净利润3.1亿元 | 新能源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1 07:13
格林美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99.37亿元,同比增长31.89% [1] - 第三季度净利润3.10亿元,同比增长52.99% [1]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74.98亿元,同比增长10.55%,净利润11.09亿元,同比增长22.66% [1] - 业绩增长由关键金属资源循环利用、动力锂电池循环利用与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驱动 [1] - 关键金属循环回收增量、印尼镍资源全面达产、高端新能源材料市场突破推动业绩创历史新高 [1] 格林美业务与前景 - 公司依托关键金属循环回收、印尼镍资源全面达产及高端新能源材料突破,产业链协同效应显著 [1] - 作为新能源材料与资源循环龙头,公司充分受益于全球能源转型,未来增长动能充沛 [1] 天赐材料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38.14亿元,同比增长11.75% [2]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3亿元,同比增长51.53% [2]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08.43亿元,同比增长22.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1亿元,同比增长24.33% [2] 天赐材料业务与前景 - 作为电解液龙头,公司凭借产业链一体化和降本增效,有效对冲行业周期波动,盈利能力持续修复 [2] - 随着下游需求回暖,公司龙头优势将进一步凸显,业绩增长动能充沛 [2] 晶澳科技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68.09亿元,同比下降32.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35.53亿元 [3]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29.04亿元,同比下降24.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9.73亿元 [3] 光伏行业现状 - 晶澳科技业绩下滑主要受光伏行业产品价格持续下行影响,行业周期底部特征明显 [3] - 作为一体化组件龙头,公司盈利能力受到严重挤压,经营面临严峻挑战,凸显当前光伏制造环节的普遍困境 [3]
非洲淘“铜”记:为新能源寻找全球支点
钛媒体APP· 2025-10-29 15:16
项目投资概况 - 洛阳钼业拟投资10.84亿美元建设刚果(金)KFM二期工程项目,资金来源为自有和自筹资金 [1] - 项目建设期2年,预计2027年建成投产,投产后预计新增原矿处理规模726万吨/年,新增年平均10万吨铜金属产能 [1][4] KFM二期项目的战略与运营 - KFM矿被认为是世界上储量最大、品位最高的在产铜钴矿项目之一,公司间接持股拥有其71.25%的权益 [4] - 10.84亿美元投资预算中,工程费用占8.59亿美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09亿美元,预备费1.16亿美元,显示出项目管理的精细化 [4] - 项目为采选冶联合工程,将新增726万吨/年的硫化矿采矿及选矿能力,并扩建冶炼设施,改造一期选厂以最大化资源利用率 [4] - 项目投产时间点与全球预测的铜供需缺口出现时间相吻合,显示公司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 [4] 财务与业绩支撑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42.8亿元,同比增长72.61%,且已超过去年全年归母净利润总和 [5] - 主要产品价格同比上升,叠加铜产品产销量同比实现增长,是业绩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为重大投资提供现金流保障 [5] 项目的全球意义 - 国际能源署报告指出,为实现全球气候目标,到2030年关键矿产市场规模预计将增长四倍以上,铜作为电气化核心金属需求将持续快速增长 [5] - 项目达产后每年10万吨的新增产能,将在缓解未来铜供应紧张局面中发挥作用,其钴副产品也将为全球动力电池产业链提供原料保障 [5] 公司的全球布局与战略 - 公司通过一系列海外并购从本土企业发展为国际化多元矿产资源公司,刚果(金)布局是其全球化战略核心,除KFM外还运营Tenke Fungurume矿 [6][8] - 公司业务拓展至巴西(铌磷项目)和澳大利亚(铜金矿),建立起多元化、全球化的产品组合和地域分布,有效平滑单一产品价格波动 [8][9] - 公司建立了国际化管理团队和“中国根基、全球运营”的模式,通过持续运营优化和技术提升挖掘现有资产潜力 [9][10] 行业背景与中企出海策略 - 非洲兴起资源民族主义浪潮,如刚果(金)修订矿业法提高权利金税率,纳米比亚、津巴布韦等禁止关键矿产原矿出口,增加了投资复杂性和成本 [11][12] - 中国企业在应对资源民族主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能够提供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开发结合的一揽子方案,更易与资源国找到利益共同点 [13] - 洛阳钼业等中企采取深度本地化经营、考虑产业链向下游延伸、精心构建社区关系、提升多方利益平衡能力等策略应对挑战 [14][15]
论坛预热丨全球新型储能生态圈共话能源转型新阶段
搜狐财经· 2025-10-29 10:09
论坛基本信息 - 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促进全球能源转型”分论坛将于2025年11月5日下午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1] - 论坛由国家能源局和商务部联合主办,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智通财经、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共同承办 [1][5] - 论坛旨在打造全球高端储能“生态圈”,探讨技术突破、商业模式、政策激励和全球产业合作等热点话题 [2] 行业发展现状与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 [1] - 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较“十三五”末增长30倍,稳居世界第一 [1] -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储能产业链,“中国方案”正加速推广至全球 [1] 论坛参与方 - 论坛预计有300余位嘉宾现场参与,包括国内外能源主管部门、电网公司、发电集团、新能源企业、储能产业链龙头企业及金融投资机构代表 [2] - 国际代表来自德国、澳大利亚等成熟市场,以及沙特、阿联酋、印尼、智利等新兴市场 [2] - 发言嘉宾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国家电投等能源央企,山东省能源局等地方政府代表,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科研机构,以及海博思创、亿纬锂能等企业负责人 [2][8][9][13][14] 论坛核心议题 - 议题涵盖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及应用、从电网实践看实施路径、深化全球合作共促储能发展等 [8][9] - 具体议题包括中国激励新型储能发展机制设计的基本逻辑、中国可持续能源体系回顾与展望、中国储能技术与产业进展等 [11][13] - 企业代表将分享新型储能助力绿色低碳转型、锂电技术与全球碳中和的协同之路等话题 [13][14]
券商晨会精华 | 看好机器人重回科技成长配置主线
智通财经网· 2025-10-29 08:35
华泰证券表示,考虑全球新能源替代稳步推进,叠加OPEC集团逐步解除第二层自愿减产计划,以及南 美、非洲等低成本增量集中释放,华泰证券维持2025—2026年布伦特原油均价预测为68、62美元/桶; 同时结合北半球传统淡旺季因素分析,预测2025年第四季度—2026年第二季度布伦特均价分别为63、 61、60美元/桶。长期而言,华泰证券认为产油国"利重于量"诉求未改,OPEC+在短期牺牲价格以争取 市场份额后,再平衡压力有望推动新一轮协同达成,叠加北美页岩油成本影响,60美元/桶的布伦特油 价中枢在南美供应力量话语权大幅增强、全球能源转型提速之前仍有望得到长期支撑,具备增产降本能 力及天然气业务增量的高分红能源寡头,或将具有配置机遇。 三大指数昨日尾盘翻绿,创业板指冲高回落,此前一度涨超1%。沪指盘中突破4000点大关,再创十年 新高。沪深两市成交额2.15万亿,较上一个交易日缩量1923亿。板块方面,福建、军工、港口航运等板 块涨幅居前,有色金属、风电设备、油气等板块跌幅居前。截至昨日收盘,沪指跌0.22%,深成指跌 0.44%,创业板指跌0.15%。 在今天的券商晨会上,华泰证券指出,供需宽松难改,油价开启 ...
华泰证券:供需宽松难改,油价开启下行通道
搜狐财经· 2025-10-29 08:10
华泰证券研报称,考虑全球新能源替代稳步推进,叠加OPEC集团逐步解除第二层自愿减产计划,以及 南美、非洲等低成本增量集中释放,华泰证券维持2025—2026年布伦特原油均价预测为68、62美元/ 桶;同时结合北半球传统淡旺季因素分析,预测2025年第四季度—2026年第二季度布伦特均价分别为 63、61、60美元/桶。长期而言,华泰证券认为产油国"利重于量"诉求未改,OPEC+在短期牺牲价格以 争取市场份额后,再平衡压力有望推动新一轮协同达成,叠加北美页岩油成本影响,60美元/桶的布伦 特油价中枢在南美供应力量话语权大幅增强、全球能源转型提速之前仍有望得到长期支撑,具备增产降 本能力及天然气业务增量的高分红能源寡头,或将具有配置机遇。 ...
新股前瞻|营收规模持续收缩,海外收入占比反超,大金重工赴港寻新机
智通财经网· 2025-10-28 19:13
A+H上市背景与公司动态 - 今年以来已有11家A股公司成功实现A+H两地上市,数量在历年同期中位居第三,仅次于2015年的15家和1997年的13家 [1] - 仅10月以来,已有包括三一重工在内的四家A股公司相继通过H股上市聆讯 [1] - 大金重工已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有望成为港股“风电塔筒第一股” [1] 公司业务与战略定位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海上风电核心装备供应商,提供风电基础装备“建造+运输+交付”一站式解决方案 [2] - 业务已从海上风电基础制造延伸至远洋运输、船舶设计、风电母港运营及新能源开发,推动向系统服务商转型 [2] - 2023年公司将“两海战略”升级为“新两海战略”,截至2025年上半年是亚太地区唯一实现向欧洲批量交付单桩的供应商 [2] - 海外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从2022年的16.4%显著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79.0% [2][6] 全球风电行业发展前景 - 全球风电新增装机量从2020年的95.3 GW增长至2024年的117.0 GW,复合年增长率为5.3% [3] - 预计到2030年新增装机量将增至196.7 GW,2024年至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将提升至9.0% [3] - 海上风电预计到2030年新增装机量将从2024年的8.0 GW爆发式增长至36.7 GW,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8.9%,占比将跃升至18.6% [3] - 中国与欧洲是核心推动力量,合计占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量约94.5% [3] 欧洲海上风电市场 - 到2024年年底,欧洲风电累计装机量达285GW,其中海上风电37GW,2024年新增风电装机中海上风电占比约16.4% [5] - 预计2030年海上风电在欧洲新增风电装机中占比将达到30.7% [5] - 欧洲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96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417亿元,复合增长率预计达27.7% [5] 公司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51.06亿元下滑至2024年的37.80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28.41亿元 [6] - 净利润从2022年的4.5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5.47亿元,净利率从8.8%提升至19.2% [7] - 海外业务毛利率远高于国内,2025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毛利率为30.7%,国内业务毛利率为18.7% [6] - 海外营收占比提升带动整体盈利能力增强,2025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大涨195.78%至22.4亿元 [6][7] 公司订单与全球布局 - 公司在手海外海工订单累计总金额超100亿元,主要集中在未来两年交付 [7] - 长期锁产协议已规划至2030年,包含40万吨锁产计划 [7] - 已在欧洲、日韩等地设置多个常设驻外机构,建立覆盖全球海风主要开发地域的营销网络,未来将拓展澳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 [7]
首届ESG国际博览会在京召开|ESG热搜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17:45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商务部:中国与东盟首次对绿色经济、新能源、清洁能源、可持续金融、绿色技能等作出明确定义 10月28日,商务部国际司负责人解读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在绿色经济领域,双方以全 球发展倡议目标原则为引领,建立了自贸区项下的全面合作框架。双方首次对绿色经济、新能源、清洁 能源、可持续金融、绿色技能等作出明确定义,承诺不将环境标准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变相手段,努力 消除环境产品和服务相关贸易壁垒,致力于环境与贸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双方确立了绿色贸易、绿 色投资、循环经济、可持续金融、绿色技术、绿色标准、可持续能源、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8大优先 合作领域,贯穿研发、融资、生产、消费、回收全链条,将为打造区域经济绿色引擎、实现高质量发展 提供重要支撑。 ESG中国·创新年会(2025)暨首届ESG国际博览会在京召开 10月24日—26日,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下称中企研)与首钢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ESG中 国·创新年会(2025)暨首届ESG国际博览会在北京首钢园召开。本次活动以"全链创新领航 绿色变革未 来"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激发中国企业ESG创新行 ...
高端访谈︱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全球能源转型‘最后一公里’的冲刺已然开启”
搜狐财经· 2025-10-28 12:25
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 2024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创纪录的582吉瓦 [5] - 202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预计将达到750吉瓦,首次接近《巴黎协定》要求的路径目标 [6] - 为实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至11.2太瓦的目标,2025至2030年的年均增长率需提升至16.6% [5] 中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角色 -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规模位居全球首位 [4] - 截至2025年8月底,中国风光装机总规模突破16.9亿千瓦,占全球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近半,装机规模和发展速度均居全球第一 [5] - 凭借完整的产业链优势,中国以可负担的成本向全球供应关键设备,为推动全球风电、光伏度电成本分别下降超60%和80%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4] 能源转型面临的挑战 - 电网基础设施需要更互联和灵活 [6] - 法律与市场环境仍需改善,许多规则仍基于化石燃料体系设计 [6] - 需加强人力建设,帮助传统能源从业者转型,并提升机构管理分布式系统的能力 [6] 未来政策与议程重点 -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将以《落实阿联酋共识》报告为基础,在COP30提交行动导向的政策建议 [7] - 可持续生物能源发展是核心主张之一,已启动2035年全球可持续生物能源四倍增长目标的讨论 [8] - 生物燃料与能源议题预计将纳入COP30大会最终议程 [8]
高端访谈︱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全球能源转型‘最后一公里’的冲刺已然开启”
国家能源局· 2025-10-28 10:12
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与速度 - 2024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创纪录的582吉瓦 [7] - 为实现《巴黎协定》目标,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需增至11.2太瓦,2025至2030年年均增长率需提升至16.6% [7] - 202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预计达750吉瓦,首次接近《巴黎协定》要求的路径目标 [8] 中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角色与贡献 -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规模位居全球首位,风光装机总规模突破16.9亿千瓦,占全球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近半 [7] - 中国凭借完整产业链优势,以可负担成本向全球供应关键设备,推动全球风电、光伏度电成本分别下降超60%和80% [5][6] -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等关联领域的突破为全球提供了可借鉴的转型样本 [7] 全球能源转型面临的主要挑战 - 电网基础设施需要更互联、灵活以增强转型韧性 [8] - 法律与市场环境仍需改善,许多规则仍基于化石燃料体系设计 [8] - 需加强人力建设,帮助传统能源从业者转型并提升机构管理分布式系统的能力 [8] 未来政策方向与重点议题 - IRENA将以《落实阿联酋共识》报告为基础,向COP30提交行动导向的政策建议 [9] - 可持续生物能源发展是核心主张之一,已启动2035年全球可持续生物能源四倍增长目标的讨论 [9] - 生物燃料与能源专题报告将成为COP30大会的重点讨论内容,与主办地巴西的自然资源优势高度契合 [9]
广交会上的“中国能量”
中国经济网· 2025-10-27 08:12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1月至8月,中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达到482.96亿美元,同比增长25.79% [1] - 在第138届广交会上,锂电池企业成为展会焦点,展示前沿技术与多样化方案 [1] 公司产品与技术展示 - 深圳市量能科技有限公司展出厚度仅0.8毫米的EPT超薄弧形电池,能量密度达137Wh/kg,支持0.5C充放电5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不低于80% [2] - 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出圆柱、软包、扣式三种形态的锂电池产品,提供全场景消费电池解决方案 [2] - 鹏辉能源Secu系列电池采用自主研发的不燃电解液,消除电池热失控安全隐患 [3] - 鹏辉能源Sky系列电池质量能量密度突破400Wh/kg,相比传统三元电池重量减少60%,适用于无人机等低空经济设备 [3] 市场拓展与客户需求 - 量能科技首次参加广交会,目标为开拓海外市场并与客户直接交流以优化产品 [2] - 鹏辉能源产品矩阵涵盖无人机、3C数码、智能穿戴等多个领域 [3] - 东莞市锂智慧能源有限公司的户用储能产品针对欧洲独栋房屋设计,采用落地或加轮移动模式以适应墙壁承重不足的特点 [4] 创新解决方案 - 锂智慧能源户用储能搭配智能APP实现光储充一体化管理,助力家庭能源自给 [4] - 锂智慧能源与英国Brill Power联合推出HELIOS智能电池组,采用主动均衡技术,可延长电池寿命约60%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