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转型

搜索文档
宁德时代涨超7% 公司A股大涨超12% 机构指其估值远低于国际同业
智通财经· 2025-08-29 11:33
股价表现 - H股涨7.32%至437港元 成交额17.82亿港元 A股大涨超12% [1] - H股自5月上市以来累计上涨57% 较A股溢价约31% [1] 机构观点与估值分析 - 东亚证券指出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市场领先地位 受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和全球能源转型趋势 [1] - 产品品质优势及先进技术带来较佳定价能力 预计维持高于同业的毛利率和净利润率 [1] - 2026年预测市盈率21.1倍 高于内地同业平均16倍但远低于国际同业平均50倍 估值具吸引力 [1] - 瑞银上调H股目标价27%至495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反映相对A股溢价25%预测 [1] 竞争优势与市场认可 - 全球投资者较国内投资者更看好公司 认可电池技术全球领导地位及欧洲市场份额增长趋势 [1] - 瑞银基于盈利预测不变及H股估值上升可能性 参考科技能源同业估值后调升目标价 [1]
延续甲醇产业百年积累 绿醇项目迎爆发式增长
期货日报网· 2025-08-28 04:09
从数据来看,绿醇项目的爆发态势直观可见。据《中国石油石化》统计,截至2025年8月,国内已签约/ 备案的绿醇项目达173个,规划产能合计5346万吨/年。其中,2025年上半年,新增绿醇项目就有51个, 年内将有65万吨/年的产能落地投产,这一增速远超行业此前预期。 在金联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化工行业主编荆常婷看来,这一现象背后是全球能源转型的迫切需求。当 前,全球航运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脱碳压力,欧盟即将征收碳边境税,国际海事组织(IMO)2050 年 要达到净零排放;国内传统能源企业与新能源巨头也纷纷开启战略转型之路。 绿色甲醇(下称绿醇),作为低碳能源领域的"潜力股",正凭借可替代化石燃料、储运便捷以及与现有 设施兼容等突出优势,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中崭露头角,成为关键发展方向之一。期货日报记者了解 到,2025年,国内绿醇项目迎来爆发式增长。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绿醇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助推。 荆常婷介绍,政策层面,国内已形成清晰的支持导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电解水制氢耦合二氧化碳合 成绿色甲醇"列为鼓励类项目;国家能源局已启动《绿色甲醇》行业标准编制,拟结合我国实际分级分 档,研究将生物 ...
中国石化参建全球最大绿氢/绿氨综合体项目并网
新华网· 2025-08-27 09:16
项目合作与规模 - 中国石化与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签订沙特延布绿氢/绿氨项目前端工程设计及可转换工程总承包合同 由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全资子公司广州工程公司与西班牙公司组成联合体提供前期工程服务 [1] -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绿氢/绿氨生产综合体 包含4.5GW电解水制氢设施、8000吨/天合成氨设施及海水淡化厂等辅助设施 [1] - 项目预计2030年投入商业运营 年产40万吨绿氢和280万吨绿氨 通过风光发电制备绿氨 [1] 氢能产业链布局 - 公司牵头成立中央企业绿色氢能制储运创新联合体 高标准建设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并打造氢能装备制造基地 [2] - 已建成11个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和144座加氢站 成为全球运营加氢站最多的企业 [2] - 建成覆盖7条"氢走廊"的高速网络 基本覆盖"3+2"氢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 包括西部陆海新通道/京沪/京津/成渝等线路 [2] 产业投资与技术发展 - 通过产业资本投资入股13家氢能产业链企业 涵盖制氢技术/氢燃料电池/氢能装备制造/质子交换膜/加氢站建设等细分领域 [2] - 项目将促进绿氢/绿氨技术规模化发展和应用 助力全球能源转型 被公司视为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里程碑 [1]
亿纬锂能: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1 20:1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1.70亿元,同比增长30.06%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05亿元,同比下降24.90%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3.7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60.72% [4] - 基本每股收益0.78元/股,同比下降25.00% [4] - 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及单项坏账计提影响后,归母净利润为22.18亿元,同比增长3.78% [5] 业务板块表现 - 消费电池业务收入50.79亿元,同比增长4.75%,毛利率26.68% [36] - 动力电池业务收入127.48亿元,同比增长41.75%,毛利率17.60% [36] - 储能电池业务收入102.98亿元,同比增长32.47%,毛利率12.03% [36] - 境外业务收入69.69亿元,同比增长28.05%,毛利率21.71% [36] 产能与运营 - 总产能134.359亿只,在建产能26.611亿只,产能利用率87.51% [36] - 报告期内产量117.580亿只 [36] - 马来西亚电池生产基地已实现量产交付,覆盖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全系列产品 [34] - 匈牙利工厂项目积极推进,海外布局先发优势明显 [28][34] 技术创新突破 - 全球首家量产600Ah+大方形磷酸铁锂储能电池,Mr.Big系列已获多项国际认证并实现量产 [17][32] - 中国首家量产大圆柱动力电池,已装车超6万台,单车最长运行距离超23万公里 [23][31] - 开发Ah级硫化物基固态电池原型,百MWh中试线预计2025年投入运行 [33] - 发布30PL、50PL全极耳圆柱电池产品,推出倍率型全面解决方案 [15]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从2020年187.3GWh增至2024年1021.8GWh,年复合增长率52.6% [6] - 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从2020年23.7GWh增至2024年292.2GWh,年复合增长率87.4% [8] - 预计2029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7021.42万辆 [6] - 2025年1-6月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877.6万辆,同比增长29% [21] 战略合作与客户 - 覆盖超过60%的全球前20大新能源乘用车供应商 [25] - 与电动工具全球前三厂商长期合作,覆盖超80%全球前十大电动工具公司 [22][25] - 知名客户包括BMW、梅赛德斯奔驰、捷豹路虎、广汽、小鹏、三一重卡等 [25] - CLS全球合作模式初见成效,ACT公司产能建设按计划推进 [33]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人员超6000人,累计申请超过10000项国家及海外专利 [26] - 承担25项国家级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6] - 报告期研发投入14.39亿元 [36] - 建立全生命周期数字化体系,智能工厂入选工信部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名单 [27]
芝商所集团亚太区能源产品执行总监尼古拉斯·迪皮斯:持续完善衍生工具箱 助力全球能源转型与低碳目标实现
期货日报· 2025-08-20 19:00
论坛活动 - 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于8月20日由郑州商品交易所与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联合主办 [1] - 论坛包含农产品(油脂油料)分论坛 聚焦生物燃料与可再生能源主题演讲 [1] 生物燃料市场发展 - 市场发展需平衡政策合规 原料可持续性与成本控制三重目标 [1] - 产业链创新发展为绿色航运和交通脱碳注入强劲动力 [1] 芝商所产品布局 - 构建覆盖生物燃料全产业链的衍生品体系以应对市场快速发展需求 [1] - 原料端提供玉米 大豆油 欧洲菜籽油等期货和期权产品 [1] - 燃料产品端涵盖RBOB汽油 超低硫柴油 乙醇及生物柴油期货 [1]
上半年业绩预告陆续发布 锂企几家欢喜几家愁
中国能源网· 2025-08-20 15:14
行业核心观点 - 锂行业处于深度调整阶段 碳酸锂价格低位运行 资源优势和成本管控能力成为锂企发展关键 [1] - 锂价起伏是影响锂企业绩表现的核心因素 锂产品板块面临较大经营压力 [4] - 业内普遍认为锂行业长期向好基本面不变 2026年碳酸锂市场有望实现供需再平衡 价格中枢或逐步上移 [4][5] 企业业绩表现 - 天齐锂业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最高1.55亿元 同比增长102.98% 实现扭亏为盈 [2] - 中矿资源预计上半年净利润6500万-9000万元 较上年同期4.73亿元下降80.97%-86.26% [2] - 盛新锂能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亏损7.2亿-8.5亿元 上年同期亏损1.87亿元 [2] - 赣锋锂业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亏损3亿-5.5亿元 上年同期亏损7.6亿元 亏损幅度有所收窄 [2] 业绩变动原因 - 锂盐及锂电池产品销售价格持续下跌对企业经营业绩造成冲击 [3] - 企业根据会计准则对存货等相关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盛新锂能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 [3] - 中矿资源稀有轻金属业务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和盈利能力 但锂盐产品市场价格大幅回调影响该板块收入及毛利率 [4] 价格与市场展望 - 当前碳酸锂价格在10万元/吨以下徘徊 8月12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报7.95万元/吨 [4] - 长期来看6万-7万元/吨的锂价具有较强成本支撑 预计锂价有望走出底部区间 [5] - 锂市场或仍需经历1-2年磨底后走向平衡 磨底期间拥有优质资源及低杠杆企业有望脱颖而出 [5] 企业经营策略 - 企业通过提升原料自给率和工艺优化等策略持续降本增效 [1] - 赣锋锂业通过低成本项目放量与技术降本实现产能增加 随着自有资源投产放量 成本存在进一步下降空间 [6] - 天齐锂业新设成本管理部 强化成本支出管理 同时引入六西格玛管理工具推动管理体系升级 [6] - 部分锂企逆势加码资源端 赣锋锂业整合合资公司共同开发阿根廷Pozuelos—Pastos Grandes盐湖盆地三块锂盐湖资产 [7]
英国大学教授:推动全球能源转型,中国交出高分答卷
搜狐财经· 2025-08-19 01:01
中国清洁能源发展成就 - 中国自2000年以来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科技成就 [1] - 2003年成为转折点 中国政府意识到不能过度依赖进口石油天然气 此后清洁能源投资保持强劲增长 [3] - 到2023年 中国超过95%新增太阳能光伏板和陆上风力涡轮机发电成本低于新建燃煤燃气电厂 [3] - 能源领域创新成本将在未来几十年持续下降 有助于巩固中国领先地位 [3] 能源转型多重效益 - 发展新能源显著增强中国能源安全 [3] - 过去十年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稳步改善 2024年北京收获290个优良天 [3] - 中国有望在2026年左右实现碳达峰 比预期目标提前4年 [4] 清洁能源装机规模 - 中国光伏发电装机突破1000吉瓦 占全球光伏装机总规模近一半 [4] - 2025年1月至5月 中国新增198吉瓦太阳能和46吉瓦风电装机容量 [4] 全球能源格局影响 - 中国在清洁能源生产和使用方面进展显著 足以重塑全球能源格局 [6] - 中国企业在泰国 柬埔寨 印尼 匈牙利 西班牙 土耳其 俄罗斯 巴西建设电动汽车工厂 [6] - 中国企业在马来西亚 越南 葡萄牙 南非生产太阳能光伏板 [6] - 中国企业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建造水坝的首选合作伙伴 [6] 国际合作与支持 - 中国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大量经济支持 推动其能源转型 [6] - 中国通过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框架推动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技术转移 [6] - 上合组织成员国致力于为能源合作与转型提供可靠平台 中国引领作用至关重要 [6]
瑞浦兰钧半年报出炉:减亏超八成,储能电池出货高达18.87GWh
鑫椤储能· 2025-08-18 14:12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4.91亿元,同比增长24.9% [2] - 归母净利润为-0.65亿元,同比大幅减亏85.3% [1] -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3.9%提升至8.7%,增加4.8个百分点 [2] - 毛利额达到8.29亿元,同比增长177.8% [2] - 亏损额从去年同期的4.4亿元收窄至0.65亿元,减亏幅度达90.4% [3] 业务结构 - 储能电池收入50.83亿元,占总营收53.6%,首次超越动力电池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 [3] - 锂电池总销售量达32.4GWh,同比增长100.2% [4] - 储能电池出货18.87GWh,同比增长119.3% [4] - 动力电池出货13.53GWh,同比增长78.5%,收入40.27亿元,同比增长40.9% [4] 市场地位 - 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位列前五,户用储能电芯出货量全球第一 [5] - 国内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排名第七 [5] - 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装机量排名第八 [5] - 新能源商用车装机量排名第六,重卡及换电重卡电池装机量排名第二 [5] - 换电重卡电池市占率达18%,同比增长809% [5] 技术创新 - "问顶®"电池技术推出的392Ah储能电芯,体积能量密度达415Wh/L,循环寿命超12000次 [7] - Powtrix™6.26MWh储能系统能量效率超95%,已实现大规模量产交付 [8] - eVTOL专用高镍电芯能量密度达310Wh/kg,系统能量密度270Wh/kg,续航300公里 [8] - 户储电芯循环寿命超6000次,可稳定运行超12年 [8] 全球化布局 - 计划在东南亚、欧洲及南美洲建立生产工厂 [9] - 印尼电池制造基地第一期规划产能为年产8GWh动力与储能电池及系统 [9] - 依托母公司青山集团的全球资源优势,增强全球品牌影响力 [9] 未来展望 - 全球户用储能电芯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一,储能电芯出货量位列全球前五 [10] - 产品已通过TÜV莱茵IEC 62619、UL 1973、UL 9540A等多项国际权威认证 [10] - 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实现全面盈利 [10]
SOFC在“AI能源困局”下迎来产业化临界点,壹石通们竞逐全球新赛道
钛媒体APP· 2025-08-17 17:02
全球能源革命与AI产业需求碰撞 - AI算力需求指数级飙升导致能源供给短板成为产业跃迁制约因素 [1] -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将燃料电池纳入零碳电力技术税收抵免范围 [1] - 政策红利重塑Bloom Energy盈利预期 其股价达45.28美元 市值105.95亿美元 [2] SOFC产业格局与资本动向 - 壹石通股价呈现井喷式行情 年内高点32.99元 低位21.05元 市值65.33亿元 [1] - 国内资本市场对SOFC信号敏感度超预期 AI数据中心面临优质稳定能源供给真空 [3] - 壹石通规划2027年2GW产能 首个120kW示范工程2025年底建成 产品已出口欧洲 [3][4] 技术优势与商业化进展 - SOFC发电效率50-60% 热电联供效率80-90% 远超传统发电技术 [5] - Bloom Energy已成功将SOFC应用于数据中心备用电源领域 [5] - 壹石通SOFC良品率近80% 每提升10%良品率可降低生产成本5%-8% [4] 国内产业链布局现状 - 三环集团作为Bloom Energy核心供应商 单GW订单对应15亿元需求 毛利率超60% [6] - 佛燃能源完成SOFC系统样机电堆塔设计 切入分布式能源赛道 [6] - 潍柴动力SOFC产品示范运行超3000小时 验证商业化可靠性 [6] 产业化挑战与突破方向 - 行业需突破降低运行温度 提升材料稳定性与耐久性等核心难题 [7] - 当前SOFC价格偏高 需通过规模化生产摊薄成本 [7] - 产业链协同不足 原材料供应稳定性与价格波动问题待解决 [7]
上市公司抢抓大型储能需求增长机遇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4 00:36
全球大型储能市场发展 - 全球大型储能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风电等新能源崛起推动行业发展[1] - 美国政策简化并网流程支撑大型储能发展,欧洲国家如英国、意大利、德国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1] - 中国市场化配储有望增强大型储能经济性,助推市场发展[1] 大型储能技术特点 - 大型储能技术复杂度显著高于工商和户用储能,对功率、响应速度、安全性要求更高[1] - 大型储能由电池簇、逆变器、控制系统等组成,被称为"电力系统稳定器",在全球能源转型中承担关键角色[1] 市场需求与预测 - 欧洲新能源配套储能进程提速,德国等国家大型储能需求迅速攀升,亚洲、南美洲可再生能源渗透率提升催生市场需求[2] - 大型储能单位成本较户用和工商储能更低,更易通过规模化应用实现经济性突破[2] - 2025年全球大型储能装机预计同比增长51%至205千兆瓦时,中国预计同比增长28%至113千兆瓦时[2] 产业链公司布局 - 鹏辉能源海外大型储能项目自2024年4月起批量交付,国内与多家储能系统企业及大客户签署合作协议[3] - 科陆电子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收25-26亿元(同比增长30.82%-36.05%),净利润1.75-2.25亿元(扭亏为盈),海外储能订单交付推动增长[3] - 阿特斯为澳大利亚萨默菲尔德项目提供储能系统,2025年第二季度储能产品预计出货2.4-2.6GWh[4] 行业竞争优势 - 中国企业在大型储能产业链上游核心部件、中游系统集成及下游项目开发运维环节构建完整生态,具备全球竞争优势[3] - 中国储能企业凭借技术实力、完整产业链配套和高效交付能力,成为全球大型储能行业关键力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