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转型

搜索文档
这座资源型城市转型!成高端轿车出口美国第一城
第一财经· 2025-06-23 20:48
沃尔沃大庆工厂发展 - 2017年4月首批400辆S90长轴距版豪华轿车从大庆出口美国,开启中国制造高端轿车出口全球时代 [1] - 8年内大庆工厂累计生产56万辆S90车型,工厂占地83.3万平方米,设计年产能15万辆 [1][4] - 2024年生产整车8.34万辆,占黑龙江省汽车产量80%以上,实现增加值23.8亿元占大庆规上工业12.2% [10] - 工厂采用北欧管理模式,零部件来自全球数万供应商,累计产值达1156亿元,全口径税收113.6亿元 [4][9] 大庆经济转型路径 - 2016年GDP跌至2080亿元低谷后,2024年回升至2815.8亿元,汽车产业营收373.7亿元占地方工业34.4% [6][9] - 政府2010年推动吉利收购沃尔沃,2016年工厂首车下线,形成汽车工业第二增长曲线 [7][11] - 配套发展醇氢新能源车,2024年东北首批醇氢专用车在大庆下线 [13] - 依托石油衍生产品优势发展汽车塑胶配套产业,挖掘产业链潜力 [13] 赛车小镇与衍生经济 - 赛车小镇建成11平方公里汽摩赛道集群,含三级赛道/越野/漂移等,年举办十余场国际国家级赛事 [15][17] - 涂鸦艺术区面积11万平方米创吉尼斯纪录,形成工业美学特色 [15] - 二手车累计交易60万辆金额355亿元,吸引长三角优质车源,辐射东北市场并拓展对俄贸易 [18][20] - 业态涵盖汽车销售/金融/影院/露营地等,直播经济打破地域壁垒 [18][20] 全球汽车产业挑战 - 2024年沃尔沃全球销售额5268亿瑞典克朗(同比降4.6%),营业利润657亿瑞典克朗(同比降16%) [12] - 2025Q1销量同比降6%至17.2万辆,息税前利润从47亿骤降至19亿瑞典克朗 [12] - 行业面临电动化冲击和产能过剩,大庆工厂实际产能未达10万辆临界点 [12][13] 文旅融合转型探索 - 依托铁人王进喜IP和石油文化打造特色文旅,博物馆藏国内最大真猛犸象化石 [23][24] - 借力哈尔滨文旅辐射效应,发展工业旅游与赛车文化互补业态 [22][24] - 城市契约精神强且国际接待能力成熟,开发"磕头机"等石油主题文创产品 [23]
探访城市体育新名片——沈阳国际泵道公园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23 13:31
项目概况 - 沈阳国际泵道公园是东北地区首个通过国际自行车联盟认证的泵道场地,占地4.58万平方米,设有9种不同类型的赛道,包括平地练习区、初级道、标准道等,满足从入门级到专业级的运动需求 [1] - 项目原址为废弃厂房区,设计师团队保留部分工业遗迹,将锈蚀钢架改造为赛道围栏,形成独特的"工业朋克"风格,并通过工业遗产展示廊将制造业历史转化为体育叙事 [4] 赛事运营 - 已承办2023年UCI泵道世锦赛预选赛、2024中国泵道联赛沈阳站比赛、2025年Velosolutions UCI泵道世锦赛中国区预选赛等多项国际赛事 [3] - 独创"赛事签证快通道"服务,为参赛外籍人员提供48小时过境免签便利 [3] 经济与社会效益 - 使周边3公里范围内的国际品牌酒店入驻率提升37% [3] - 成为极限运动爱好者的聚集地,并以体育为纽带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1][7] 城市转型意义 - 将体育设施深度嵌入城市发展战略,成为后工业城市转型的参考样本 [3] - 通过改造工业锈带为运动秀场,传递城市开放包容的态度 [7]
河北任丘:从油田到云端,一座城的产业革命
新京报· 2025-06-16 13:02
任丘市产业转型与经济发展 - 任丘市从传统石油产业向新能源和材料型产业转型,成为雄安新区及京津冀地区清洁能源供应的重要枢纽 [1] - 2024年任丘市GDP总量达702.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从2011年的4.3:69.1:26.6调整为2024年的2.1:47.2:50.7,形成工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格局 [2] - 石化产业从燃料型转向材料型,重点布局绿色油品和精细化工领域,推动产业链延伸和高端化发展 [2] 华北石化转型升级 - 华北石化加速科研平台建设,成立科创中心,推动新能源、新材料和智慧工厂项目落地,深化产学研合作 [2] - 公司推进减油增化和减油增特战略,2024年生产航空煤油135.2万吨,重点研发生物航煤、聚碳酸酯等高附加值产品 [3] - 加快2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项目,与华北油田合作实施二氧化碳驱油技术,打造碳捕集利用标杆工程 [3] 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 - 华北石化构建数智炼化体系,落地8+22+N标准场景应用,推进大集中ERP、智能巡检等项目,入选2024年5G工厂名录 [5] - 河北速优特精密工具公司投资1.25亿元建设智能仓储系统,CTU机器人实现全自动化存取,效率比传统仓储提高3-5倍 [6][7] - 2024年任丘市上云企业达1561家,排名沧州市第一,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产业能级 [7] 营商环境优化 - 任丘市推出高效办成一件事企业迁移专窗,简化迁移流程,企业跑动次数从跨省往返3次以上缩减至零跑动 [8] - 推行一网通办,迁移办理时间从3天缩短至2小时,审批时限从5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 [8][9] - 2023年7月以来,11家京津企业实现当日迁入当日开业,迁入企业可保留原名称和资质证书 [9]
全域美好全龄友好西安的“升级密码”
西安日报· 2025-06-05 12:06
城市治理现代化转型 - 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城市发展从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增长方式从投资拉动向科技产业驱动转变,建设全龄友好、全域美好城市 [4] - "五一"假期期间,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陕汽集团交管服务站为195张新下线陕汽重卡办理临时牌照,实现当日出厂当日发运 [4] - 服务站自2023年12月28日至2025年5月8日累计办理进出口临牌和民品临牌100180张,大幅提升新车发运速度 [7] 企业服务创新 - 西安公安交警通过"进建商"活动发现企业需求,在距陕汽集团东门200米处设立定制服务站,实现大型车辆当日下线、临牌当日办结、新车当日发运的高效模式 [5][7] - 服务站增设自助体检机和自助制证机,满足企业职工和附近群众就近办理补换证业务需求 [7] - 西安已实现371项事项"免材料",企业开办最快2小时办结,322项业务实现"零人工干预审批" [8] 智慧市场监管 - 西安市投放360台"智慧秤"至110个集贸市场,通过技术赋能构建智慧化监管体系,有效缓解群众"投诉难""复秤难"问题 [10] - "智慧市监"指挥调度中心实现学校"明厨亮灶"实时监控、农贸市场食品抽检结果动态更新等功能 [14] - 雁塔区市场监管局应用DeepSeek赋能监管,整合12类核心职能和500余部法律法规,形成动态更新的"数字工具书" [15] 知识产权转化 - 西安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过专利预审和快速审查通道,大幅缩短审查周期,提高授权率 [15] - 开展专利转化专项行动,累计实施11类307项专利转化计划项目,推动高价值专利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16] - 秦创原·西安市知识产权运营转化系列专场活动走进重点高校和科创企业,促进校企协作 [6][16] 城市空间更新 - 由陕重厂老厂房改造的花云驿园林驿站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服务周边10万居民,开放一年举办活动40余场 [12] - 花云驿与7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20余处教学实践基地,开展校企合作园林文创和课题研究 [12] - 2023年西安计划新建口袋公园20座、绿道30公里,开放共享城市公园不少于45个 [13]
2025年四线城市排名榜单:开封第4,包头第11,淮南第16
搜狐财经· 2025-06-05 01:48
四线城市发展概况 - 2025年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的《城市魅力排行榜》显示,90座四线城市展现出蓬勃生机,开封市位列全国四线第四位,包头市第十一位,淮南市第十六位[1][3] - 枣庄、吉安、宣城、鞍山、舟山、十堰、长治等城市构成四线梯队的中坚力量[3] 开封市发展亮点 - 开封市将历史文化底蕴(宋文化、汴梁风情)转化为发展新动能,清明上河园等文旅IP持续升级吸引客流[3] - 郑开同城化战略加速推进,深度融入郑州都市圈,承接产业与人口外溢[5] - 古城保护与新城建设并举,"宋潮"文化与现代消费交融共生,成为中原城市群特色增长极[5] 包头市转型路径 - 包头市作为内蒙古工业中心,钢铁、稀土产业向高附加值、绿色化转型,国家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落户强化科技支撑[7] - 依托风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光伏材料、装备制造及氢能产业,打造"世界绿色硅都"[7] - 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节点,拓展跨境贸易与物流,释放口岸经济潜力[7] 淮南市发展策略 - 淮南市在稳固煤炭、电力基础的同时,培育新能源(光伏、储能)、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接续产业[9] - 作为合肥都市圈北翼门户,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打造合淮产业走廊[9] - 推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变生态伤疤为湿地公园,提升城市宜居度[9] 四线城市发展特征 - 景德镇、桂林、大理、北海等城市深度挖掘独特文旅资源[11] - 包头、淮南、大庆、鞍山等资源型城市奋力摆脱单一依赖,开辟新赛道[11] - 宜昌、赣州、南充、曲靖等区域枢纽强化交通物流和商贸集散功能[11] - 玉林、怀化、运城等城市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与生态经济[13] 四线城市区域协同 - 吉安融入赣江新区,宣城、淮北对接长三角,清远、河源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借势核心城市圈发展[13] - 四线城市成为核心城市产业外溢的"蓄水池"和本土特色产业升级的"主战场"[13] - 四线城市承担稳定就业、促进县域城镇化、服务乡村振兴的关键角色[13] 四线城市发展意义 - 90座四线城市以多样性方式诠释发展韧性,是中国城镇化覆盖面最广的"毛细血管"[15] - 四线城市活力关乎区域协调深度和亿万民众福祉,孕育中国城市未来格局变革可能[15]
第二届联合国人居大会续会通过2026-2029年战略计划
快讯· 2025-05-31 20:45
第二届联合国人居大会续会30日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闭幕,会议一致通过了旨在应对全球住房危机、 推动建设气候智能和包容性城市的联合国人居署2026-2029年战略计划。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人居署) 执行主任阿纳克劳迪娅.罗斯巴赫说,该战略计划植根于通过改造非正规居住区、改善土地治理、加快 气候行动和消除贫困来实现城市转型的宏伟愿景。(新华社) ...
山东东营人均GDP领跑蕴新机 石化转型育动能
中国新闻网· 2025-05-31 16:50
经济表现 - 2024年东营人均GDP达19.5万元,显著高于青岛16.1万元和济南14.2万元 [1][2] - 2024年东营上榜中国企业500强13家、制造业企业500强14家、民营企业500强15家 [2] - 2024年东营规上化工企业营收6764.5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营收65.7%、占山东省化工产业营收25.2% [3] 产业结构 - 东营累计原油产量曾占全国陆上总产量近1/5,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占山东省1/3、全国1/10 [3] - 2022年化工产业首次超过炼油成为东营经济增长第一动力源 [7] - "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石化、橡胶、石油装备、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 [7] 发展历程 - 2014年后经历低谷期,经济增速曾低于5%,2015年胜利油田亏损超92亿元 [3] - 2018年GDP从4152.47亿元修正为2785亿元,2019年GDP为2916亿元 [4] 转型方向 - 推动石化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发展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等高附加值产品 [6] - 面临生态环境压力,需平衡黄河口生态保护与工业发展 [8]
甘肃玉门:从石油摇篮到风电新生
中国发展网· 2025-05-30 16:38
产业转型与能源结构升级 - 玉门从传统石油城市转型为"风光水氢储"多能互补的千亿级产业集群,构建新能源产业体系 [1] - 1997年引进丹麦300千瓦风机开启新能源开发,2007年昌马20万千瓦风电项目标志规模化开发,2009年国家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启动建设 [2] - 当前拥有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全球最大"光热+"储能项目及抽水蓄能等前沿技术,总投资410亿元的硅氟新材料项目开工 [2] 新能源产业发展数据 - 玉门年均风速7.9米/秒,年有效风时超8000小时,被视作"第二座油田" [2] - 截至2024年底电力装机规模达723.9万千瓦,累计发电760亿千瓦时 [3] - 新能源产业带动本地就业1.2万人,风电专业成为职教中心热门学科 [4] 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 - 玉门油田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实现光伏电解水制氢,贯通绿氢产业链并应用于炼化及化工园区 [3] - 自主研发风电智能集控系统、CMS系统及云上风电系统,实时监控300台风机运行数据 [3] - 形成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商贸物流、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五大产业链 [3] 城市发展与产业协同 - 玉门新市区建成现代化宜居新城,获"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 [4] - 保留石油工业遗产发展旅游业,老君庙等成为红色旅游打卡点 [4] - 实现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共生共荣,从"铁人精神"到"追风精神"延续改革创新基因 [5]
山西晋城破局资源型城市转型:光机电产业年产值破70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5-22 13:39
光机电产业规模与增长 - 山西晋城光机电产业2024年产值突破700亿元 成为当地增幅最大的新兴产业 [1] - 产业园区每分钟生产200只精微光学镜头 每日下线10万件手机机构件 每月生产90亿颗LED灯珠 [1] 产业集群与产业链布局 - 形成"1+130"产业集群结构 1家龙头企业带动130余家企业协同发展 [3] - 覆盖视觉系统 新材料 人工智能三大产业链 [3] - 本地配套率达到70% 拥有6806台CNC及模具加工设备 111条SMT产线 485台注塑机 [3] 产业支持体系 - 整合10余所职业院校成立光机电职业教育集团 每年定向输送专业人才 [3] - 柔性引进7位院士 93位博士充实科研力量 [3] - 依托煤炭 煤层气资源优势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3] - 累计推出8方面128条政策举措 投入近30亿元资金 [3] - 2024年出台"以投促进24条""风险补偿28条"等政策 搭建四维支撑体系 [3] 招商引资与基础设施 - 建立七种招商模式包括驻点招商 产业链招商 基金招商等 设立"一院三专家"评审机制 [4] - 投入50亿元完善基础设施 建成2000余亩标准地 2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 [6] - 实现"水电气暖新基建"六网贯通 构建"五纵四横一环"路网 [6] 产业升级与未来规划 - 从富士康单点突破扩展至机器视觉系统 硬质合金材料细分领域 形成三大特色产业链 [6] - 聚焦智能家居赛道培育五条产品短链条 推动区内"内循环" [6] - 以"世界光谷"为目标 通过绿电园区 国际合作园区推动全球产业转型 [6]
一杯咖啡中的沈阳活力“新”脉动
人民日报· 2025-05-20 10:33
午后,沈阳市浑南区的几幢写字楼里,外卖小哥提着咖啡穿梭其中;和平区咖啡小巷里,大量游人与巨型咖啡杯合影"打卡";铁西区红梅文 创园的咖啡厅里,不少群众享受休闲时光…… 沈阳的咖啡"浓度"正逐步提高。截至今年4月,沈阳全市咖啡门店数量达2690家,仅今年就增加140家。近期发布的《2025中国城市咖啡发展 报告》显示,沈阳的咖啡外卖订单占比增速领跑全国。 咖啡是兼具社交属性、文化表达和城市特性的消费品,咖啡香中飘散的是城市活力。沈阳这杯咖啡的"浓度",远不止消费。 一张张咖啡订单背后是青年回流。庞大的咖啡消费市场中,年轻人是重要力量。外卖员小陈专送咖啡,他坦言,如今一天"跑上百单不是问 题"。"我主要跑浑南这一圈,这一片园区多、企业多,这几年年轻人越来越多。" 近年来,沈阳的"人才回流"现象令人瞩目。"孔雀北飞"背后,是这座城市"求贤若渴"。沈阳针对高层次人才、海外人才等不同类型人才,出 台靶向精准政策,并聚焦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10个重点产业集群,编制发布急需紧缺人才目录……2024年,沈阳吸引高校毕业生来沈留沈17.1 万人,扶持创业带头人4189人。 一个个咖啡场景火爆的背后是文旅活力。一早,位于和平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