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复合集流体
icon
搜索文档
英联股份复合集流体总部基地在扬州落成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02 13:13
公司动态 - 广东英联包装股份有限公司复合集流体总部基地于7月2日在江苏省扬州高邮市落成 活动主题为"共启智造新篇 同绘发展宏图" 涵盖落成典礼 产品发布会 前沿技术论坛及文化体验等环节 [1] - 活动汇聚行业专家 合作伙伴及上下游企业 通过技术论坛与产品发布促进材料工艺 生产设备及应用场景的深度交流 推动复合集流体产业链协同创新 [1] - 公司将充分发挥控股子公司江苏英联复合集流体有限公司在复合集流体材料研发 制造方面的专业优势 整合产业链资源 加速高性能 轻量化复合集流体的产业化进程 [1] 战略规划 - 公司秉承"精益求精 止于至善"核心价值观 持续推动"快消品金属包装+新能源材料复合集流体"双轮发展战略 [2] - 在新能源材料板块 江苏英联专注于复合铜箔 复合铝箔战略推进 建立了由博士 硕士领衔的技术研发团队 覆盖真空物理 光学膜 柔性材料等领域 [2] - 公司投资30.89亿元建设新能源动力锂电池复合铝箔 复合铜箔项目 计划建设10条复合铝箔和134条复合铜箔生产线 达产后年产能预计达1亿平方米复合铝箔 5亿平方米复合铜箔 [2] 产能布局 - 江苏英联在产能布局方面做了前瞻性准备 总部基地落成为大规模量产做好充分准备 将开启"全球领先的复合集流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新征程 [3] - 复合集流体作为新能源电池 电子器件等领域关键材料 其性能直接影响产品安全性和能效 总部基地落成将助力公司进一步整合研发资源 推动新能源领域技术突破 [3]
可川科技: 苏州可川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修订稿)
证券之星· 2025-07-01 00:25
发行概况 - 本次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0,000万元,具体发行规模由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确定[3] - 募集资金将用于锂电池新型复合材料项目(一期),投资总额74,838.18万元[17] - 本次发行不设担保,债券期限为自发行之日起六年[16][20] 公司基本面 - 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为AA-,可转债信用等级为稳定[1]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848.27万元、9,533.08万元和6,640.93万元,呈下降趋势[31] - 2022-2024年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7.25%、21.75%和18.61%,持续下滑[32] 行业背景 - 复合铝箔作为新型锂电池集流体,在安全性、轻薄化和高能量密度方面较传统铝箔更具优势[9][10] -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823.6万辆,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780GWh,同比增长23%[12] -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复合铝箔产业链发展,将其列入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14][15] 募投项目 - 项目产品为复合集流体相关锂电池材料,是现有业务的延伸但属新产品[6] - 已获得某国际知名消费电子电池生产商首笔小额订单,其他客户验证仍在推进中[38] - 存在产能消化风险和技术路线更替风险[6][37] 财务政策 - 2022-2024年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3,440万元、4,816万元和3,315.58万元[5] - 最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11,571.58万元,占年均归母净利润的108.41%[5] - 实行剩余股利政策,在满足条件下优先考虑现金分红[4]
“电池保镖”大规模量产要来了?可川科技募资5亿元生产复合铝箔,已询价国内设备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30 22:06
电池安全与复合集流体 - 复合集流体(复合铜箔、复合铝箔)作为电池安全"保镖"受到关注,能有效提高电池安全性 [1] - 复合集流体采用"三明治结构"(金属导电层—高分子材料支撑层—金属导电层),旨在提高电池安全性和能量密度 [2] - 复合铝箔在穿刺试验中产生的毛刺更小,高分子材料绝缘层能发生断路效应,控制短路电流不增大,降低热失控风险 [3] 可川科技复合铝箔项目 - 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5亿元,投向"锂电池新型复合材料项目(一期)",项目总投资7.48亿元 [3] - 项目完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复合铝箔9500万平方米产能,建设期4年,预计第5年完全达产 [3] - 产品将优先布局消费电子类应用场景 [1][3] 设备国产化与成本 - 复合铝箔生产设备此前主要依赖进口日本设备,导致成本居高不下 [1] - 公司询价的真空镀膜机供应商均为国内企业:北京北方华创真空技术有限公司(报价2600万元/台)和洪田科技(报价2253万元/台) [1][4] - 募投项目中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合计5.33亿元,其中真空镀膜机成本占比超八成(4.50亿元),拟购置18台,单台价格2500万元 [4] 行业挑战 - 复合集流体存在工艺复杂、成本高、一致性差等缺点 [4] - 复合铝箔去年已率先导入并装车,但设备国产化进程较慢,生产成本短期难大幅下降 [4]
英联股份江苏总部基地落成在即 双主业战略再添新引擎
证券时报网· 2025-06-30 20:14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实施"快消品金属包装+新能源材料复合集流体"双驱动发展战略,江苏英联总部基地落成标志着战略迈出关键一步 [2] - 在稳健经营快消品金属包装业务的同时,持续推动复合集流体业务,落实双主业经营模式 [3] - 控股子公司江苏英联聚焦复合铜箔、复合铝箔研发生产,组建博士、硕士领衔的技术团队,覆盖真空物理、光学膜等专业领域 [3] 新能源业务进展 - 已成功研制PET、PP基复合铜箔及复合铝箔,产品进入下游客户验证阶段,并于2024年12月获得韩国客户U&SENERGY批量订单 [3] - 新能源动力锂电池复合集流体项目总投资30.89亿元,规划建设10条复合铝箔生产线与134条复合铜箔生产线,达产后年产能将达1亿m²复合铝箔与5亿m²复合铜箔 [3] - 复合铝箔已引进5条日本爱发科生产线,复合铜箔已有5条采用"磁控溅射+水电镀"两步法工艺的生产线落地 [4] 技术合作与研发 - 与广州某知名汽车公司研究院、某消费电池头部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下一代电池技术及消费电池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4] - 研发的复合集流体材料在固态电池应用中已进入测试阶段,计划1年内向客户交付锂金属/复合集流体负极一体化材料 [4] - 参与起草国内首个《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铜箔》团体标准,联合57家产业链企业攻克延展性、界面结合力等量产技术瓶颈 [6] 产能与产业链协同 - 江苏英联总部基地为大规模量产奠定基础,推动企业向"全球领先的复合集流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目标迈进 [5] - 庆典汇聚行业专家与上下游企业,通过技术论坛与产品发布促进材料工艺、生产设备的深度交流,助力国产材料提升国际竞争力 [5] - 项目落地江苏省高邮经济开发区,依托当地完善的工业基础设施与政府支持,充分发挥储能电池产业集群效应 [5] 行业影响与未来规划 - 总部基地启用有望成为推动新能源电池材料技术突破的行业新起点 [6] - 加速扩展复合集流体在液态电解质电池、固态电池、消费类电池等方面的应用,完善产业布局 [6] - 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在快消品包装领域巩固领先地位的同时,加速新能源材料赛道的产业化布局 [6]
英联股份:研发应用于固态电池的锂金属/复合集流体负极一体化材料
快讯· 2025-06-26 18:35
公司动态 - 英联股份发布异动公告,复合集流体板块产业化进度不断推进 [1] - 公司在产能方面持续建设,复合铝箔、复合铜箔产品逐步取得小批量订单 [1] - 公司与头部电池客户的合作持续推进 [1] - 公司依托蒸镀工艺的技术储备优势,深入推进技术创新 [1] - 公司研发应用于固态电池的锂金属/复合集流体负极一体化材料 [1] - 公司不断扩展复合集流体技术在各类领域上的应用 [1] 技术研发 - 英联股份研发应用于固态电池的锂金属/复合集流体负极一体化材料 [1] - 公司依托蒸镀工艺的技术储备优势进行技术创新 [1] 产品进展 - 英联股份复合铝箔、复合铜箔产品逐步取得小批量订单 [1] - 公司复合集流体技术在各类领域上的应用不断扩展 [1]
扬州博恒:全球首条产线投产 复合集流体基膜迎自主突破
证券时报· 2025-06-26 02:19
公司动态 - 扬州博恒与国金、金融街资本、中金、省高投、华映签署合作协议 [1] - 公司董事长张国平向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介绍可金属化功能薄膜产品 [2] - 公司A轮融资成功引入中金资本、扬州国金与华映资本 [4] 技术突破 - 公司联合德国布鲁克纳公司耗时3年开发全球首条超高强度超薄膜专用双向拉伸生产线 [3] - 生产线主要生产2—6um新能源领域可金属化功能薄膜及1.2—1.9um超薄特种功能薄膜 [3] - 产品打破日本东丽、美国杜邦、韩国SK等海外巨头的市场垄断 [3] - 公司累计申请专利63件,已获授权发明专利38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 [4] 行业影响 - 2026年7月实施的GB38031-2025新国标对动力电池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 [3] - 新型复合集流体被行业视为解决电池安全问题的有效手段 [3] - 公司产品将推动复合集流体行业技术进步及产业化进程加速 [3] 项目进展 - 2024年公司项目入选江苏省重大项目 [4] - 公司实现国内复合集流体基膜及高端电容超膜技术的自主突破 [4]
集成电路ETF(159546)涨超1.8%,半导体国产化持续推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4 13:44
半导体产业链反弹 - 半导体产业链集体反弹 集成电路ETF(159546)涨超1 8% [1] 高技术制造业发展态势 - 高技术制造业PMI连续4月高于荣枯线至50 9% 延续较好发展态势 [1] 半导体设备需求增长 - AI等新技术快速发展带动汽车电子 新能源 物联网等领域需求增长 成为半导体板块重要成长动力 [1] - 中美贸易摩擦凸显供应链安全重要性 国内晶圆制造及配套环节加速发展势在必行 [1] 锂电设备行业增长点 - 固态电池 复合集流体等新技术兴起为锂电设备行业带来增长点 [1] - 2025年将成为固态电池商业化关键年 其成熟将带来设备全面更新及价值量成倍提升 [1]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推进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持续推进 政府通过产业政策 税收等加大对本土半导体制造的支持力度 [1] 集成电路ETF跟踪指数 - 集成电路ETF跟踪集成电路指数 该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 [1] - 指数从A股市场选取涉及集成电路设计 制造 封装测试及设备材料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指数行业配置聚焦半导体及上下游产业链 具有突出的科技成长属性 [1]
数据复盘丨保险、银行等行业走强 38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20 18:20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报3359.90点跌0.07%成交额4108.73亿元深证成指报10005.03点跌0.47%成交额6568.65亿元创业板指报2009.89点跌0.84%成交额3263.86亿元科创50指数报957.87点跌0.53%成交额181.33亿元沪深两市合计成交10677.38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1829亿元 [1] - 沪深两市合计1467只个股上涨3457只个股下跌平盘个股216只停牌个股13只不含新股共有52只个股涨停21只个股跌停 [3] 行业板块表现 - 保险、银行、交通运输、食品饮料、建筑材料等行业涨幅靠前复合集流体、统一大市场、固态电池、白酒等概念活跃 [3] - 传媒、计算机、石油石化、贵金属、教育、国防军工、机械设备、商贸零售等行业跌幅居前盲盒经济、油气设服、人脑工程、Kimi等概念走弱 [3] - 涨停个股主要集中在电力设备、化工、交通运输、轻工制造、医药生物等行业 [3] 主力资金动向 -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223.42亿元创业板主力资金净流出118.48亿元沪深300成份股净流出29.6亿元科创板净流出6.41亿元 [7] - 8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医药生物净流入7.77亿元食品饮料净流入7.34亿元交通运输净流入2.82亿元轻工制造净流入2.23亿元 [8] - 23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计算机净流出44.08亿元传媒净流出28.48亿元机械设备净流出22.7亿元电子净流出20.37亿元汽车净流出19.55亿元国防军工净流出17.33亿元 [8] - 38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新恒汇净流入4.95亿元强力新材净流入4.63亿元川润股份净流入3.73亿元众生药业净流入3.42亿元 [11][12] - 65股被主力资金净卖出超1亿元胜宏科技净流出5.36亿元中文在线净流出4.55亿元宁德时代净流出4.39亿元东方财富净流出4.04亿元 [14][15] 个股表现 - 山东墨龙连收6个涨停板诺德股份4连板中京电子、长城军工均3连板湘潭电化、茂化实华、海科新源、兴业股份、ST百灵均2连板 [6] - 协鑫集成涨停板封单量5299.22万股居首诺德股份封单3069.88万股ST百灵封单2649.55万股宁波海运封单2227.65万股 [3] - 湘潭电化涨停板封单金额2.38亿元居首诺德股份封单1.58亿元安妮股份封单1.46亿元中京电子封单1.41亿元 [4] 龙虎榜数据 - 机构席位资金合计净卖出1.51亿元净买入14股利民股份净买入6000.26万元赛升药业净买入5749.85万元海科新源净买入3708.96万元 [18][19] - 机构净卖出协鑫能科7731.6万元科恒股份6042.45万元昂利康、华之杰等股 [18][19] - 赛升药业获2家机构合计净买入5749.85万元国泰海通证券上海松江区营业部买入4028.36万元 [19]
【国金电新 周观点】风电板块内强外盛坚定看好,SNEC聚焦提效与场景差异化竞争
新兴产业观察者· 2025-06-15 20:43
风电 - 菲律宾启动3.3GW海风项目招标,要求2028-2030年完成交付,开发周期远短于正常海外项目的7-11年,利好国内风机、基础、海缆企业出海[4] - 英国Inch Cape项目首批单桩完成生产,大金重工和东方电缆的订单确收有望年内兑现[5] - 国电投2.5GW陆风集采开标,5.XMW机型投标均价2039元/kW,环比3月上涨17%,整机环节盈利改善趋势明确[6][7] 光伏&储能 - SNEC展会聚焦工艺提效与应用场景创新,TOPCon组件主流功率达630W,头部企业年内目标670W;xBC技术效率突破25%,HJT组件适配垂直安装场景[9][10][11] - 2025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预计270GWh(同比+43%),中国/美国/欧洲分别贡献150GWh/48GWh/18GWh,大储和工商储增速领先[12][13] - 钙钛矿-晶硅叠层技术成为行业共识,单结钙钛矿应用场景多样化;HJT设备降本转向OPEX优化,单线产能提升至1.2GW[11] 电网 - 国网25年第三批变电设备招标579个标包创年内新高,750kV变压器招标量同比+155%[14][17] - 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投产,金上-湖北等2条直流即将投产,全年预计核准4-5条新线路[15] - 电力变压器出口高景气,1-4月出口额16亿美元(同比+51%),750kV设备招标金额同比+26%-40%[16][17] 锂电 - 复合铜箔产业化临近,Q3或迎量产突破;全固态电池6-8月迎送样测试,关注硫化物电解质等增量环节[18][19] - 宁德时代发布587Ah储能电芯,系统零部件减少40%,通过GB/T 36276等安全认证[20][21] - Northvolt瑞典工厂停产,德国项目未受影响;天赐材料拟在摩洛哥投建15万吨电解液产能[23][24] 新能源车 - 6月首周新能源车渗透率55.1%,零售20.2万辆(同比+40%),批售537.3万辆(同比+39%)[27][28] - 小鹏G7预售46分钟破万,预售价23.58万元,智能化配置领先但需观望正式定价[29][30] - 10余地暂停地方以旧换新补贴,但多为资金消耗后的阶段性调整,后续政策或根据销量动态调整[31][32] 氢能 - 能源局启动11个氢能试点方向,要求电解槽规模≥100MW、液氢运输能力≥600kg/车,推动商业化模式复制[35] - 5月燃料电池车产销下滑(产量250辆,同比-37.2%),行业仍依赖政策支持[36] - 绿氢合成氨/醇技术受关注,华电科工等央国企合作公司及燃料电池系统企业亿华通等受益[36][37]
英联股份(002846) - 广东英联包装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3 14:20
项目概况 - 公司投资30.89亿元建设新能源动力锂电池复合铝箔、复合铜箔项目,计划建设10条复合铝箔和134条复合铜箔生产线,达产后年产能预计达1亿㎡复合铝箔、5亿㎡复合铜箔 [2] - 2023年9月,江苏英联与爱发科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采购10条复合铝箔生产线,目前已具备5条日本爱发科复合铝箔生产线和5条复合铜箔生产线 [2] 下游客户进展 - 2024年12月,江苏英联获得韩国客户U&S ENERGY批量生产订单(10万㎡复合铝箔和5万㎡复合铜箔),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U&S公司认定其为未来三年复合集流体唯一供应商,2025年计划采购200万㎡复合铝箔和100万㎡复合铜箔,2026 - 2029年需求持续增长 [4] - 2025年3月,江苏英联与广州某知名汽车公司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预期在下一代电池技术领域合作开发复合集流体一体化新型材料,计划1年内供应该材料 [5] - 2025年4月,江苏英联与某消费电池头部企业签署《合作开发框架协议》,在消费电池领域开展项目合作与协同 [2][5] 现场参观 - 2025年5月22日上午,调研交流对象到访公司位于江苏扬州江都的能化饮料易开盖标杆生产基地,了解快消品金属制品包装业务板块成果 [2] - 当天下午,调研对象前往公司位于扬州高邮市的子公司江苏英联复合集流体有限公司,实地参观爱发科复合铝箔生产线和复合铜箔生产线 [2] 交流环节 业务进展 - 公司复合集流体产品在固态电池应用深入推进,材料测试持续进行,依托蒸镀工艺优势开发锂金属/复合集流体负极一体化材料,预期1年内向客户交付 [7] 竞争优势 - 公司同时布局复合铝箔和复合铜箔,针对电池正负极集流体研发产品并持续开发新材料,可按需提供不同集流体材料 [7] - 江苏英联拥有专业技术研发团队,与日本爱发科成立联合研究院,推进技术创新,还参与《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铜箔》团体标准制定,作为组长单位联合57家企业起草 [7][8] 产品情况 - 公司复合集流体产品主要有复合铝箔、复合铜箔(PET、PP)、涂碳复合铝箔、涂碳复合铜箔、多孔复合铜箔等 [9] 工艺及成本 - 公司复合铝箔采用一步蒸镀工艺,复合铜箔采用“两步法”(磁控溅射和水电镀),“两步法”目前在良率、效率及性能稳定等方面有优势 [9] - 多孔铜箔虽增加打孔工艺会增加成本,但可在其他环节控制整体成本增加,研发目的是在不破坏抗拉延伸性下降低内阻、提升性能 [9] 产能规划 - 目前工厂已具备5条日本爱发科复合铝箔产线和5条复合铜箔产线,年产能达5000万㎡复合铝箔和2500万㎡复合铜箔,后续产能将根据客户合作需求量和推进速度进行扩产和匹配 [9] 国标影响 - GB 38031 - 2025新国标对电池及复合集流体安全性能提出全面升级要求,复合集流体安全性优势显著,新国标实施将加速其应用落地 [10] 客户验证 - 公司复合铝箔、复合铜箔产品已批量送样并获测试反馈,客户反馈良好,对响应速度和服务意识评价较高,公司积极推动产品验证和应用进程 [11] 下游应用 - 公司复合铝箔、复合铜箔可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池、固态电池等场景 [12] 生产车速 - 复合铝箔运行车速为16米/分钟;复合铜箔磁控溅射车速达16米/分钟,水电镀约8米/分钟,运行速度有提升空间 [13] 焊接方式 - 复合集流体焊接方式主要有超声波滚焊、压熔焊等,公司不直接参与焊接环节,会进行技术协助 [13][14] 业务增长因素 - 公司快消品金属包装业务增长得益于全球化布局,2024年度出口营收占比33.24%,同比增长43.62%,未来将落实海外市场战略,增强供应能力,提升出口比例 [14] 战略规划 - 公司未来将推进金属包装制品板块与复合集流体板块协同发展,落实“双主业”驱动战略,夯实原主业,推进复合集流体业务研发和产业化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