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重组

搜索文档
长安、东风合并暂停 新汽车央企将成立
每日商报· 2025-06-06 06:23
央企汽车业务重组动态 - 兵器装备集团汽车业务将分立为一家独立中央企业 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 [1][2] - 分立后长安汽车间接控股股东变更为新设立的汽车业务央企 实际控制人不变 [2] - 东风公司明确暂不涉及资产和业务重组 此前传闻的"东风系"与"长安系"合并未落地 [1][3] 长安汽车经营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597.33亿元 同比增长5.58% 但净利润73.21亿元同比下降35.37% [2] - 新能源品牌深蓝汽车与阿维塔科技仍处于亏损 合资公司长安福特保持较好盈利 [2] 资本市场反应 - "东风系"股价集体大跌:东风股份A股跌6.68% 东风科技跌6.73% 港股东风集团股份单日跌幅达14.45% [4][5][6] - "长安系"股价表现强势:长安汽车收涨3.34% 相关概念股东安动力/湖南天雁等涨停 兵装重组概念板块单日涨幅8.24% [5][6] 行业整合趋势 - 2025年车企加速整合 除央企重组外 吉利/上汽/广汽等车企已开展内部品牌整合 [6] - 央企整车厂战略性重组有助于整合供应链资源 减少低效竞争 提升新能源车市占率及出海竞争力 [7]
长安、东风重组生变,证券市场反应激烈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05 13:49
2025年2月,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同步发布声明,宣布其间接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商 讨重组事宜。当时市场普遍预期这两家央企将合并成为年销量超500万辆的"超级舰队",跻身全球前 五。然而,四个月后,重组计划出现了重大转折。 6月5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指出,兵器装备集团将实施分立,其汽车业务将独立为一家新的中央企 业,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这意味着长安汽车将脱离原来的控股集团,成为独立 的中央企业,而东风汽车则明确表示暂不涉及相关资产和业务重组。这一变化标志着两家企业的重组计 划实质性暂停,市场此前对"合并"的期望落空。 大家原以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重组将按部就班地进行,然而, 一纸公告打破了这一预期。6月5日,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其间接控股股东将升格为 独立中央企业,而东风汽车暂不涉及相关资产和业务重组。此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在证券市场上引发强 烈反响,两家公司的股价剧烈波动,投资者情绪随之震荡。 "联姻"至"分道" 股价剧烈波动,投资者情绪分化 重组计划变动的消息公布后,证券市场的反应极为激烈。尽管长安汽车股价在消息公布后仅出现短 暂波动 ...
A股重磅!新央企要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6-05 11:49
中国基金报记者邱德坤 6月5日上午盘前,长安汽车公告称,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将变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兵器装备集团)汽车业务分立的一家 中央企业。 记者注意到,上述事项引发兵器装备集团旗下A股公司集体公告,包括中光学、湖南天雁、华强科技、东安动力、长城军工等。 官网显示,兵器装备集团的汽车产业,拥有整车、动力总成、零部件、商贸服务四大主业板块,在全国拥有重庆、黑龙江、河北、江西、 江苏、安徽、浙江、广东、北京等9大整车生产基地,33个整车(发动机)工厂和19家直属企业,整车及发动机年产能力278万辆(台)。 按照程序,国务院国资委将分立后的兵器装备集团股权作为出资,注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兵器工业集团)。 据悉,兵器装备集团与兵器工业集团均是央企,两者在业务上存在战略协同。 官网显示,兵器装备集团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也是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力量,前身可追溯到第五机械部、兵器工业部、 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 兵器工业集团是各大军工集团中唯一一家面向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信息支援部队,以及武警公安提供武器装备和技术保障服务的 企业集团。 同时,兵器工业集团推进军工技术民用化、 ...
盘前汽车股重磅!长安、东风重组最新动态:前者将成独立央企
第一财经· 2025-06-05 09:31
迎新貌。 等待了近4个月,两大汽车央企是否合并重组一事披露了新进展。6月5日,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000625.SZ,下称"长安汽车")、华强科技(688151.SH)、长城军工(601606.SH)等公司披露兵装 集团重组新动态。 长安汽车公告显示:兵器装备集团收到国务院国资委通知,经国务院批准,对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 其汽车业务分立为一家独立中央企业,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国务院国资委按程序将分立后 的兵器装备集团股权作为出资注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分立重组不会对上述公司正常生产经营 活动构成重大影响。 平安证券认为,央国企近年来的合并重组是响应国家经济发展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效率的重要举 措之一,央企车企乘用车业务存在较高整合可能性。目前央企车企高端智能车发展低于预期,规模效应 不明显,未来央企乘用车业务整合概率高,将减少资源重复投入,提高产能利用率,增强智能新能源车 规模效应。 截至发稿,东风股份总市值158.6亿元,长安汽车总市值1245.21亿元。 今年2月,东风股份、长安汽车相继发布公告称,各自间接控股股东东风集团、兵装集团两大央企集 团,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 ...
回归传统核心资产 - 6月A股策略
2025-06-02 23:4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金融、消费、医药、科技成长、母婴、大众消费、家居、硬科技、电子、银行 - **公司**: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汾酒、恒瑞医药、爱尔眼科、药明康德、索菲亚、申洲国际、博西威、卡游、东风集团、长安集团、海光信息、中科曙光、国药集团、航天科技、中电子、中电科、云农商行、沪农商行、领益智造、国货行、亿联科技、上海合金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6月市场有望回归传统核心资产**:海外关税扰动、财政和美债问题未解决,流动性环境不宽松;国内经济预期改善,资产隐含经济预期修复;小盘股拥挤度达历史高位,可能引发风格切换或回调[1][2] - **关注内需相关传统核心资产**:金融板块的保险、股份行;消费和医药行业龙头;A股和H股新消费(养老、医药消费、母婴)[1][4] - **科技成长领域投资建议**:整体处于拥挤度触底回升阶段,等待红利热度升至高位再配置,关注硬科技领域央企重组[1][4] - **海外宏观层面关注事件**:美债利率冲高后可能触顶回落;美国党争可能阻碍特朗普减税法案通过;关税问题仍可能扰动市场;美债利率上行影响美股和A股行情,回落时权益市场向上,利率回落阶段黄金大概率上涨[1][5] - **国内宏观环境利于核心资产表现**:4月PMI和高频数据回落,但财政和信贷脉冲向上,资产隐含经济预期指向后续PMI有望回升[6][7] - **市场情绪层面变化**:小盘股拥挤度达90分位以上高位,可能出现止盈动力,带动市场调整和风格切换[8] - **内需相关消费领域推荐方向**:提供情绪资源类(宠物陪伴、IP潮玩、寺庙景区);缓解焦虑类(美妆、黄金珠宝、新式茶饮、休闲食品);宣泄情绪类(户外运动、酒水烟草)[9] - **母婴消费领域推荐方向**:母婴零售、婴幼儿奶粉、婴儿护理产品、AI玩具[10] - **大众消费部分方向出现改善迹象**:白酒、啤酒、方便食品及乳制品环比改善,酒类及乳制品产量环比提升,高端白酒价格环比改善,中药价格同环比均提升[11] - **核心资产中长期关注基金重仓股**:前几年经历显著调整且最近三年业绩持续向好,筛选标准包括市值排名、跌幅、盈利复合增速、净资产收益率等[12] - **科技成长方向关注标的**:中长期看好科创50和恒生科技中的AI自主可控相关方向;短期内关注央企并购相关硬科技标的,证监会修订规定便利重组[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内需相关消费领域梳理完整标的清单,并推荐正在申请港股上市公司如博西威、卡游**[9] - **母婴消费领域每个方向梳理两到三个最推荐标的,共计10个标供参考**[10] - **上周五中证指数披露指数成分调整方案,涉及宽基ETF,调入沪深300和中证1000的新成分股受影响,对银行业相对利好,6月16日生效,ETF一般在生效前一周调仓**[16][17]
长安汽车2024股东大会丨重组不影响既定战略 2025年销量目标300万辆
财经网· 2025-05-28 20:22
"公司2025年的奋斗目标:全口径收入实现3000亿元,总体销售300万辆,其中新能源达到100万辆。"5月27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2024年股东大会上 说道。 此次股东大会,长安汽车方面还回应了与东风的重组进展、新能源盈亏平衡点以及行业竞争等问题。 图源:长安汽车官方 关于长安与东风的重组,朱华荣认为:"重组事项是汽车行业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好事,有利于长安汽车的长远发展。这次重组不会影响长安既定的任何的 发展战略,包括长安既有的品牌规划、技术规划、全球化规划,并且将有利于长安汽车未来国际化、全球化、市场化的发展。" 今年2月,东风股份与长安汽车公告,双方的间接控股股东兵装集团、东风集团两大央企集团,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截至目前,暂未有 公告明确重组进展。公开数据显示,两家车企2024年合计销量超过516万辆,超过目前所有的中国车企的年销量。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向在接受证券时报采访时表示,央企重整的方式主要是合并,而合并是为了多个目的。"比如有些合并是为了向 产业链横向和供应链纵向做业务生态延伸,能够提高企业规模效应和竞争力水平,实现全产业链和规模化生产。有些合并是为 ...
A股五张图:市场不知缩量恨,隔屏犹炒题材花
选股宝· 2025-05-26 18:31
行情概览 - 指数上午集体回落但午后V转反弹 小盘股题材股集体走强 黄白线全天背离 [3] - 沪指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收跌0.05% 0.41% 0.8% 但市场近3800股上涨 1400余股下跌 [3] - 两市成交量创近期新低 勉强维持在万亿水平 [3] 核聚变板块 - 板块单边大涨6.78% 融发核电哈焊华通雪人股份集体2连板 大西洋百利电气等先后涨停 [8][9] - 尾盘中核科技中广核技直线拉板 常辅股份久盛电气等集体大涨 [8] - 港股核电股异动 中广核矿业涨超17% 中核国际中国核能科技一度大涨180%和40% [9] - 催化因素为特朗普签署四项核能行政命令 美股核电股Oklo Centrus等开盘涨幅超周五盘后 [5][6] 无人驾驶与智慧物流 - 无人物流车概念走强 远望谷湘邮科技等涨停 科捷智能智莱科技等20CM涨停 [11] - 板块涨幅分别为0.52%和2.39% 催化可能为特斯拉Robotaxi服务6月发布 [11][14] - 券商研报推动新题材 短线资金偏好未炒作过的概念 [12][13] 央企重组概念 - 中科曙光与海光信息战略重组 为重组新规后首单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案例 [18] - 央国企改革中科院系概念异动 中国科传一字板 中科信息20CM涨停 [18] - 板块收涨1% 但中国长城中国软件等大市值股冲高回落 [18] 游戏与IP经济 - 游戏板块爆发3.29% 游族网络涨停 电魂网络炸板 冰川网络涨超15% [21][24] - IP经济涨2.3% 京华激光3连板 实丰文化涨停 奥飞娱乐等跟涨 [23][24] - 潜在催化包括网易Q1游戏收入增长及海外AI真人视频技术传播 [25][26][28]
东风集团股份(0489.HK):东风破晓 重组赋能
格隆汇· 2025-05-20 16:00
公司业绩与亏损 - 2023年公司亏损39.96亿元,为上市以来首次亏损,收入1002亿元,同比增长6.49% [1][3] - 2024年上半年收入519.14亿元,同比增长12.20%,净利润6.84亿元,同比下滑47.95% [3] - 2017-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3.05亿元、118.96亿元、122.59亿元、88.51亿元、104.93亿元、89.86亿元 [2] 管理层与重组动态 - 2023年10月时任总经理杨青升任董事长,2024年3月周治平成为总经理,2025年2月"央企重组"筹划中 [1][4] - 2025年2月周治平调任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总经理,东风汽车总经理职位再次空缺 [4] - 央企重组可能导致控股股东变更,但实际控制人不变,需履行程序并获得批准 [4] 业务转型与结构调整 - 公司打造"4+2"业务模式:四大自主板块(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金融)和两大合资板块(东风日产、东风本田) [2] - 构建"1+N"研发体系(研发总院+13家机构),实现技术统一规划和资源共享 [2] - 2024年实施对赌项目12个,覆盖1100余人次,推行"PM项目管理制"和"双目标考核" [3] 销量与市场表现 - 2024年集团销量248.06万辆,同比增长2.5%,自主品牌销量137万辆,同比增长34.4%,新能源车销量86万辆,同比增长70.9% [4] - 2025年销量目标为重回300万辆,新能源车目标超100万辆,出口目标50万辆 [4] - 2025年1-12月东风累计汽车销量189.59万辆,同比-9.2% [1] 财务与估值 - 截至2025年3月17日,公司PB为0.24X,账上现金及等价物605.61亿元 [1][5] - 2024年经营边际改善,自主品牌和新能源车占比提升 [3] 行业与竞争环境 - 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2024年达31%),传统燃油车市场份额被挤压 [5] - 比亚迪、特斯拉等头部企业占据大多市场份额,东风岚图、eπ等品牌转型面临挑战 [5] - 合资品牌东风日产、本田利润下滑严重,2024年销量目标不及预期 [5]
东风集团股份(0489.HK):年报扭亏为盈 央企重组不断推进
格隆汇· 2025-05-20 16:00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1062亿元,同比增长5.99%,净利润0.58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商用车收入472亿元,同比减少4.7%,亏损23.4亿元,较上年减亏17.7亿元 [1] - 乘用车收入523亿元,同比增长23%,亏损16.4亿元,较上年减亏49.3亿元 [1] - 汽车金融收入56亿元,同比减少8.6%,盈利3.8亿元,较上年减少15.6亿元 [1] - 2024年综合毛利率12.8%,同比增加2.9个百分点,自主乘用车毛利率12.9%,同比增加8.4个百分点 [2] 业务分部表现 - 自主乘用车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岚图、奕派等品牌放量推动毛利率改善 [2] - 合资业务触底企稳,2024年应占合营企业溢利4.4亿元,较上年减少0.8亿元 [2] - 东风有限(东风日产)同比减少0.3亿元,东风本田同比减少3.1亿元,神龙同比增加2.5亿元 [2] 战略转型与重组预期 - 公司战略转型步入收获期,商用车和乘用车业务均大幅减亏,释放利润弹性 [1] - 2月9日公司及东风系和兵装系旗下多家子公司公告控股股东拟筹划重组 [2] - 3月26日公司原总经理周治平卸任,已调任兵装集团总经理 [2] - 3月29日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对整车央企进行战略性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2] 未来收入与利润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575.5亿元、1980亿元、2371.8亿元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54亿元、48.74亿元、67.33亿元 [1]
财经晚报AI速递:今日财经热点一览 丨2025年5月10日
新浪财经· 2025-05-10 20:26
网约车行业风险 - 多地发布网约车行业风险提示 市场已趋饱和 郑州网约车日均运营车辆占比83.7% 单车日均收入仅210元 [1] - 西昌万人出租车拥有量达40.5辆 远超同类城市 深圳3月日均订单仅12.4单/车 海口36%网约车日均订单不足5单 [1] - 多地呼吁从业者理性评估风险 避免盲目购车入行 建议先通过短期租赁试运营了解实际收入水平 [1] 阿里巴巴动态 - 马云现身阿里巴巴全球总部复刻版"湖畔小屋" 与CEO吴泳铭共同呼吁员工回归创业初心 [1] - 吴泳铭强调"重新创业" 复刻小屋旨在唤醒创新精神 非为怀旧而是激励当下 [1] - 该场景开放3天即成热门地标 凸显阿里对创业文化的传承 [1] 央企重组进展 - 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合并取得实质性进展 上交所已受理中国船舶发行股份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的申请 [2] - 交易完成后中国重工将退市 中国船舶承继其全部资产 两家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超180% [2] - 此次合并是央企战略性重组的典型案例 反映出国有经济优化布局 加快市值管理的政策导向 [2] 小家电行业现状 - 2024年家电市场整体回暖 但小家电品类持续承压 厨房小家电 电动牙刷等品类零售额同比下滑 [3] - 九阳 小熊等头部企业营收利润双降 九阳遭遇近五年最大跌幅 [3] - 行业困境源于产品同质化 研发投入不足及无效营销 部分品牌试图通过出海和渠道转型破局但成效有限 [3] A股储能板块高管薪酬 - A股储能板块2024年报显示 超20家企业董事长年薪超百万 近半数实现增长 [4] - 比亚迪王传福765.5万元 正泰电器南存辉579.94万元 宁德时代曾毓群574.3万元位列前三 [4] - 宁德时代净利润增长15%至507亿元 储能电池业务毛利率达26.84%并超越动力电池 [4]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小企业主因高额关税陷入困境 纽约男士用品护理公司从中国进口3000美元商品被征收4600美元关税 [5] - 特朗普表示美国对华145%关税势必要下调 强调将与中国建立良好关系 [6] - 高关税令美国小企业主不堪重负 近80%担忧经营困境 [6] 盒马战略调整 - 盒马X会员店持续收缩 北京大兴店货架空缺 上海3家门店已关闭 全国仅剩5家 [6] - 面对山姆 Costco的扩张 盒马转向社区折扣店(盒马NB) 已开超200家 主打性价比 [6] - 盒马CEO称将发力鲜生店和NB业态 覆盖不同消费需求 [6] 松下集团裁员计划 - 日本松下集团宣布2025财年起全球裁员1万人(日韩各5000人) 并终止亏损业务 整合分支机构 [7] - 其2024财年营业额8.46万亿日元(同比降0.5%) 纯利润3662亿日元(同比降17.5%) [7] - 此次改革旨在2026财年实现利润增长 但预计2025财年将产生1300亿日元损失 [7] 国海证券人事变动 - 国海证券原总裁齐国旗因交通意外离世 享年61岁 从业近20年 曾在国海证券任职11年 [8] - 主导打造固收业务特色板块 推动公司借壳上市 后因债券风波离职转战私募 [8] - 国海证券2024年营收42.18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31.02%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