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净率
搜索文档
合金投资: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725.81万元 同比增长124.87%
搜狐财经· 2025-10-20 19:32
核心财务表现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为6.57亿元,同比增长21.61% [1]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8.23万元,同比大幅增长4985.25% [1] - 本报告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09.2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787.02% [1] - 年初至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06.47万元,同比增长3989.77% [1][23]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0070元/股,同比增长6900.00% [1]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7%,同比增加1.34个百分点 [1]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77%,同比上升1.98个百分点 [19]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投入资本回报率为2.74%,较上年同期上升1.11个百分点 [19] - 公司毛利率为14.5%,高于行业中位数 [15][17] - 公司净利率为2.03%,低于行业均值和中位数 [17] 估值水平 - 以10月20日收盘价计算,公司市盈率约为167.2倍 [1] - 公司市净率约为13.37倍 [1] - 公司市销率约为7.33倍 [1] 资产与负债状况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为31.14亿元,上年末为5.22亿元 [1]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96亿元 [1] - 使用权资产较上年末减少100%,占公司总资产比重下降33.69个百分点 [30] - 存货较上年末增加28.39%,占公司总资产比重上升14.5个百分点 [30] - 租赁负债较上年末减少100%,占公司总资产比重下降23个百分点 [33]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流动比率为3.64,速动比率为2 [36] 现金流情况 - 2025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2967.88万元,同比减少3535.42万元 [23] - 2025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479.76万元,上年同期为720.14万元 [23] 业务构成与股东变化 - 公司主营镍基合金材料的生产与销售业务、新能源重卡运输业务等 [10] - 2025年三季度末十大流通股东中,新进股东为九洲恒昌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等七位,取代了二季度末的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股东 [39] - 九洲恒昌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为新进第一大流通股东,持股7987.96万股,占总股本比例20.74% [40] - 股东谢友初、何志奇持股有所上升 [39]
历史新高!农行摆脱“破净”困局,意味着什么?
券商中国· 2025-10-17 20:20
农业银行股价表现 - 农业银行股价于10月17日再创历史新高,报收于7.62元/股 [2] - 公司市值达到2.59万亿元 [2] - 公司年内股价涨幅已超过49% [2] 农业银行估值突破 - 农业银行A股市净率达到1倍,打破了国有银行长期“破净”的局面 [4] - 市净率PB=1代表每1元投资所获得的净资产也为1元 [5] 银行业估值现状与分析 - 银行板块自2018年3月23日以来已连续七年处于“破净”状态 [5] - 截至10月17日收盘,其他国有大行A股市净率分别为:工商银行0.72、建设银行0.72、中国银行0.65、交通银行0.55、邮储银行0.7,均处于“破净”状态 [5] - 银行股长期破净的原因包括:银行不良资产曾大幅暴露且仍有压力、市场对行业未来盈利持续承压的预期、银行每股净资产增长速度远高于其他板块对PB分母端形成拖累 [5]
银行板块强势领涨,银行ETF易方达(516310)本周“吸金”超7亿元
搜狐财经· 2025-10-17 19:35
金融指数本周走势分化,其中银行板块强势领涨,中证银行指数上涨4.9%,沪深300非银行金融指数下跌0.6%,中证全指 证券公司指数下跌3.0%,香港证券指数下跌3.7%。Wind数据显示,截至昨日,银行ETF易方达(516310)本周连续"吸 金",合计超7亿元。 国泰海通证券表示,全球资产价格波动近期加剧,催生投资者防御性配置需求,银行板块受外部冲击影响相对可控,或迎 来配置机会。同时,银行板块分红稳定,经回调后股息率性价比回升,红利价值有望吸引避险资金流入。 | 中证查港证 | 沪深300非 | 中证全指证 | 中证银行 | 券投资主题 | 银行金融指 | | | --- | --- | --- | --- | --- | --- | --- | | 券公司指数 | 指数 | 指数 | 45.7 | | | | | 本周涨跌幅 | 4.9% | -3. 0% | -0. 6% | -3. 7% | | | | 指数市净率 | 0.7倍 | 1.6倍 | 1.1倍 | 1.6倍 | | | | 市净率分位 | 34. 4% | 30. 9% | 67. 1% | 39. 0% | | | | 银行ETF | ...
农行市净率达1倍 打破国有大行长期破净困局
证券时报网· 2025-10-17 17:46
2018年3月23日以来,银行板块连续七年破净,虽经过多轮估值修复行情,但目前主要银行股仍处于"破 净"状态。截至10月17日收盘,其他国有大行中,工行、建行、中行、交行、邮储银行(601658)的A 股市净率分别为0.72、0.72、0.65、0.55和0.7。 天风证券研报认为,根据PB估值逻辑以及公式推导,银行股长期破净的原因在于:银行不良资产曾经 大幅暴露,且目前仍有一定压力;市场对银行业未来盈利可能持续承压的预期;银行每股净资产增长速 度远高于其它板块,对PB估值的分母端有一定拖累。 10月17日收盘,农业银行(601288)A股市净率达到1倍,打破国有银行长期"破净"(即市净率低于1) 的局面。当日农行股价收于7.62元,市值达2.67万亿元;截至目前,农行年内股价涨幅已超49%。 天风证券(601162)在题为《银行估值研究系列之一:为何银行长期破净?》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市净 率(PB)的计算公式逻辑为公司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例,PB=1代表着每1元投资所获得的净资产也 为1元。从公式层面解读银行股长期破净,则可能代表着市场认为每投资1元银行股票,所获得的每股净 资产账面价值需要大于1元,或者解 ...
中科三环: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盈利8000万元-1亿元 同比扭亏
中国证券报· 2025-10-14 21:20
业绩预告核心数据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8000万元至1亿元,实现扭亏为盈,上年同期为亏损4205.3万元 [4]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6000万元至8000万元,同样实现扭亏为盈,上年同期为亏损6209.21万元 [4]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为0.0665元/股至0.0831元/股 [4] 业绩变动驱动因素 - 公司采取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经营方针,通过技术创新、管理优化、降本增效等措施应对市场竞争和外部环境挑战 [8] - 本期汇兑收益较上年同期有一定幅度增长 [8] - 本期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 [8] 关键估值指标 - 以10月14日收盘价计算,公司市盈率(TTM)约为115.92倍至133.22倍 [4] - 市净率(LF)约2.76倍,市销率(TTM)约2.8倍 [4] 历史业绩表现 - 历史图表数据显示,公司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曾出现显著波动,包括高增长和大幅下滑的年份 [9] -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历史最高曾达314.02%,最低为-95.64% [9] -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历史最高曾达208.44%,最低为-67.53% [9]
深圳燃气:2025年前三季净利9.18亿元 同比下降13.08%
搜狐财经· 2025-10-13 19:0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经营业务包括城市燃气、燃气资源、综合能源、智慧服务 [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78%,较上年同期下降1.29个百分点 [15] - 历史业绩显示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率曾达42.6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曾达7.06%,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率曾达8.63% [10] - 公司曾出现业绩下滑,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率最低为-8.34% [10] 行业数据参考 - 部分图表数据来自恒生聚源数据库 [5][10][11]
星展:升汇丰控股(00005)目标价至113.7港元 料明年及后年提供股息回报超过5厘
智通财经网· 2025-10-13 14:14
私有化交易与战略影响 - 汇丰控股提议以每股155港元私有化恒生银行,交易估值达137亿美元,此举符合公司深化香港业务的策略,预期产生长期收入及成本协同效应 [1] - 该私有化交易对汇丰控股每股盈利的影响微乎其微,但将导致未来三个季度的股票回购暂停 [1] - 预期交易在长期内将实现每股盈利增值,因非控制性权益将被加回,且两实体间的协同效应将得以实现 [2] 财务预测与股息回报 - 星展重申对汇丰控股"买入"评级,目标价从98.7港元上调至113.7港元,该目标价隐含2026财年1.18倍市净率 [1] - 预测汇丰控股2025至2027财年每股股息分别为5.31港元、5.56港元及5.94港元,对应的股息回报率分别为5.1%、5.3%及5.7% [1] - 预期公司在2026及2027财年可提供超过5%的股息率 [1][2] 盈利驱动与业务展望 - 对汇丰控股2026至2027财年的每股盈利假设大致不变,预期2025至2027财年财富管理费收入将实现强劲增长,成为降息周期中的关键增长驱动因素 [2] - 财富管理费收入的强劲增长部分将被净利息收入的疲软所抵销 [2] - 假设汇丰控股在2025至2027财期的投资回报率(不包括显著项目)为15%至16% [2] 资产质量与风险因素 - 在资产质量方面,假设汇丰控股的信贷成本维持在约40个基点,主要因香港商业地产风险敞口的不确定性持续存在 [2] - 暂停未来三季度的股票回购可能导致公司股价出现短期波动 [2] - 公司的高投资回报率可见度预计将支撑其进一步的重新评级潜力 [2]
高市早苗交易开启日本房地产激进主义新周期,零售、仓储等板块藏机遇
智通财经· 2025-10-10 10:04
文章核心观点 - 日本新任自民党党首高市早苗的政策导向预计将推动通胀和资产价格上涨,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进一步推高企业房地产的账面未实现收益,从而为活跃投资者创造机会 [1] - 活跃投资者正越来越多地敦促持有大量房地产未实现收益的公司出售资产并扩大股东回报,公司治理改革也在迫使企业重新评估资产持有情况 [3][4] - 在房地产、仓储、陆运、零售、纺织和信息通信等行业,部分公司因巨大的房地产未实现收益导致其股票可能被低估,使其成为活跃投资者的潜在目标 [5][6] 房地产未实现收益规模与增长 - 约330家主要上市公司的房地产资产价值已增长至总计31万亿日元(约合2030亿美元),比五年前增长26% [1] - 部分公司的房地产未实现收益已超过其市值,例如三菱地所的未实现收益达5万亿日元,远超其4.24万亿日元的市值 [3][8] - 其他案例包括关西电力拥有2200亿日元的未实现房地产收益,百货公司运营商高岛屋拥有1300亿日元的账面收益 [3] 活跃投资者的行动与目标行业 - 活跃投资者通过入股等方式施压公司,例如埃利奥特管理公司入股关西电力,City Index Eleventh入股高岛屋 [3] - 大和证券策略师指出,零售、纺织和仓储行业的公司可能成为活跃投资者的目标 [6] - 过去一年中,受到活跃投资者介入的股票(如住友不动产、东京燃气、三井仓库控股)表现大多跑赢了东证行业指数 [11] 公司估值与潜在投资机会 - 将公司的房地产市值计入其市净率会使该比率显著降低,例如三菱地所的市净率从1.7倍降至0.7倍 [8] - 铁路公司相铁控股、电影制作公司东宝以及零售商丸井集团经调整后的市净率也显著低于其标准市净率 [8] - 调整后的市净率越小,说明其持有的房地产未实现收益越大,股票可能被低估的程度越高 [4]
东方资产将入局浦发银行董事会,今年多家AMC增持银行股
观察者网· 2025-10-10 09:37
东方资产增持浦发银行事件 - 东方资产及其一致行动人于三季度通过二级市场购入普通股及可转债转股形式增持浦发银行股份[2] - 截至9月29日,东方资产持有浦发银行普通股10.73亿股,持股比例达3.44%,另持有浦发转债860万张[2] - 浦发银行董事会已表决通过提名东方资产上海市分公司党委书记计宏梅为银行董事候选人的议案[2] AMC投资银行股的财务影响 - AMC采用权益法核算对银行的长期股权投资,当投资方能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如派驻董事)时适用此方法[3] - 银行股估值普遍低于1倍市净率(如浦发银行市净率为0.53倍),AMC可以低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成本取得股权[3] - 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可计入AMC当期营业外收入,进而改善当期利润和财务报表[3] - 中信金融资产投资中国银行和光大银行的该差额分别为189.13亿元和24.01亿元,中国信达投资浦发银行的该差额为72.28亿元[4] 浦发转债到期兑付问题 - 浦发银行于2019年10月发行500亿元可转债,到期日为2025年10月27日,未转股余额为245.72亿元[5] - 若可转债成功转股,可补充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否则发行方需按面值的110%赎回未转股债券[5] - 市场关注东方资产能否复刻“光大模式”,即通过增持即将到期的可转债并转股来缓解银行的偿付压力[6] - 东方资产若进一步增持浦发转债并转股,将对浦发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补充起到正向作用[6] 行业其他AMC投资案例 - 中信金融资产增持了光大银行和中国银行,截至6月末持股比例分别达7.93%和4.71%[2] - 中国信达旗下的信达投资于6月末将持有的1.18亿张浦发转债全部转为浦发银行A股普通股,持股比例达3.03%[2]
指数百分位,使用的时候要注意这四点|投资小知识
银行螺丝钉· 2025-10-06 21:42
指数估值分析的有效性挑战 - 分析指数估值时需参考7-10年的完整牛熊市周期 仅观察2-3年数据容易导致片面结论 [2] - 对于历史数据较短的指数 可参考同风格的长历史指数作为替代 例如小盘股参考中证1000 成长风格参考成长指数 [3] - 通过同风格指数的历史表现来模拟目标指数在过往牛熊市中的大致涨跌幅度 [4] 指数规则修改对估值的影响 - 指数编制规则修改会引发估值体系变化 使历史估值数据参考价值降低 例如中证100修改为A100后从市值选股变为龙头策略 [5] - H股指数从40只股票扩容至50只并纳入互联网公司后 金融行业占比变化 历史估值不再适用 [6] - 解决方法为按照指数的新规则重新计算历史估值数据 [6] 估值加权算法差异的影响 - 指数估值加权算法不同会导致市盈率等估值百分位数据出现显著差异 以中证红利指数为代表 [7] - 早期红利指数采用市值加权 银行股占比超60% 计算出的市盈率约7倍 [8][9] - 当前红利指数采用股息率加权 银行股占比降至20%左右 实际市盈率在9-10倍 [8][9] - 解决方法为按照指数真实持有的股票比例来计算估值 [10] 经济周期对估值指标的干扰 - 经济低迷周期中企业盈利下降会导致市盈率被动提高 市盈率百分位可能失效 [11][12][13] - 市盈率等于市值除以盈利 盈利下降而市值不变时市盈率会升高 但这并非由股价上涨引起 [13] - 例如中证1000、中证2000等小盘股指数在过去两年盈利出现下降 [14] - 解决方法为根据财务指标的稳定性选择估值参考 盈利稳定增长参考市盈率 盈利不稳定但净资产稳定参考市净率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