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培训
搜索文档
广西南宁精准施策 铺实惠民“就业路”
中国新闻网· 2025-08-03 10:03
就业总体情况 - 南宁市上半年就业保持总体稳定 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 65万人 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 21万人 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287人 [1][2] - 公司坚持就业优先导向 形成就业工作统筹协同合力 聚焦人工智能 新能源 高端装备制造 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深挖就业潜力 [1] 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 - 实施"火热青春·就在南宁"高校毕业生来邕留邕就业行动 协同37所驻邕高校举办专场招聘会100余场 提供岗位23万余个(次) [1] 农民工就业服务 - 开展"就业暖心·桂在行动"专项活动 举办招聘会400余场(次) 组织专列专车接送1 2万余人次实现从"家门口"到"厂门口"就业 [1] 困难群体就业帮扶 - 通过城镇公益性岗位安置2600余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加强岗位推荐 技能培训 就业指导等兜底措施 [1]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 构建四级全覆盖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在横州市 马山县 武鸣区试点全链条就业服务助力农村"稳就业 防返贫"长效机制 [2] - 马山县建成覆盖全域的"县城有阵地 乡镇有站点 村屯有窗口"服务体系 获评"2024年度地方就业创新事件" [2] 职业技能培训 - 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 5万余人次 重点覆盖人工智能 新能源 先进制造业 康养托育等领域 [2] - 推行"一培双证"改革 开设"技能夜校"60余期提供免费培训 实现"随时学 就近学 灵活学" [2]
人数超8000万!新型灵活就业群体“时间灵活但不清闲”
南方都市报· 2025-06-30 20:55
新型灵活就业群体规模与特征 - 我国新型灵活就业群体规模超过8000万人,占全国灵活就业人员约三分之一[2] - 从业者主要分布在一线城市(82.38%),从业1-3年者占比最高(42.38%)[2] - 81.34%从业者选择灵活就业的首要原因是"时间安排自由灵活"[3] 收入与工作状况 - 65%从业者月均收入超过5000元,但79.68%面临收入不稳定问题[5][8] - 平均每周工作37.6小时,41.97%从业者超过40小时[5] - 74.55%从业者面临社会保障缺失问题[8] 岗位分类与发展路径 - 创新设计九类灵活就业动态分类模型,基于数字技术参与度和技能要求两个维度[10] - 数字技能类岗位(设计师、程序员等)呈现"低饱和度-高发展空间"格局[11] - 平台服务类岗位(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呈现"高饱和度-低发展空间"特征[11] 技能培训需求 - 83.76%从业者希望获得培训支持,86.85%最需要专业技能提升[11] - 培训需求还包括创业指导(77.21%)、市场营销(67.21%)等[11] - AI技术对部分岗位产生冲击,如AI语音合成影响有声书配音行业[14] 典型案例分析 - 深圳十方融海科技提供AI原画师、短视频剪辑师等热门课程[16] - 案例:50岁传统影视导演通过学习AI技术,工作效率提升7倍[17] - 其他转型案例包括冷冻食品批发商转AI设计师、家装送货员转声音创作者[18] 行业发展建议 - 建议设立灵活就业技能提升专项基金,提供学费补贴[20] - 建议搭建统一线上认证平台,颁发权威认证证书[20] - 教育培训机构应与行业紧密对接,共同开发课程[16]
瞭望 | 合力同心稳就业
搜狐财经· 2025-06-04 14:23
就业形势与政策背景 - 2025年1~3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08万人 同比增加5万人 4月调查失业率5.1% 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 [1] -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稳就业为"四稳"工作首要任务 要求以高质量发展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1][2] - 劳动力市场需求下滑与结构性矛盾凸显 需防范行业性区域性失业风险 [1] 企业岗位扩容政策 - 国务院明确实施岗位开发计划 重点方向包括重点领域/行业/城乡基层/中小微企业 [4] - 发挥民营企业吸纳就业主力军作用 扩大生产制造与民生服务领域就业空间 [4] - 支持头部企业/平台企业/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带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扩就业 [5] - 一季度阶段性降失业保险费为企业减成本456亿元 稳岗资金发放58.8万户次企业共35.2亿元 [5] - 稳岗扩岗专项贷款累计发放超6400亿元 稳定岗位530多万个 [5] 职业技能培训部署 - 人社部联合财政部实施三年"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 每年补贴超1000万人次职业技能培训 [6] - 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培训模式 落实差异化补贴 [6] - 开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银发经济/绿色经济/低空经济等领域专项培训 [7] - 组织在岗培训与转岗培训 提升劳动者职业可持续性 [7] 重点群体就业保障 - 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兜底帮扶 [8] - 扩大以工代赈与公益性岗位 稳定3000万脱贫人口务工规模 [9] - 落实"两优惠三补贴"政策(贷款优惠/税收优惠/培训补贴/岗位补贴/社保补贴)强化就业援助 [9]
技能培训驱动就业“新引擎”
南京日报· 2025-05-20 10:17
职业技能培训与产业升级 - 南京通过"一企一策"项目制培训模式,企业自主设计课程,政府按成效补贴,2021年试点以来累计78个项目立项,覆盖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5000余名职工参培,培训后员工稳岗率达96.14% [2] - 南京工艺装备制造公司通过196课时的智能生产线培训,产线换型效率提升90%,产量增加20%,参培人员成为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2] - 南京整合高校教授、行业专家等资源搭建师资库,为南京汽车集团等企业提供"订单式"培训,解决"找师资难"问题 [3] 社区职业技能培训成效 - 南京建成200余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整合培训、职业介绍等服务,实现"出门即充电,结业即上岗" [5] - 雨花台区"西善夜校"开设家庭收纳、直播带货等课程,学员周营红通过5次课程成为"收纳达人"并计划报考整理收纳师,陈丹丹学习直播技巧后带货成交量显著提升 [4] - 鼓楼区王茉通过"陪诊服务"培训考取证书并开启职业生涯,后续参加短视频培训计划推广陪诊服务 [5] 数字技能与前沿技术培训 - 南京"金陵工匠"公益培训首期聚焦AI赋能职场,2000余名学员参与,课程涵盖智能阅读、AI文案写作、数字人应用等,采用"理论+技能+案例+实践"教学模式 [6] - 应届毕业生孙金雨通过AI知识库将飞行器故障排查时间缩短70%,财务人员董小丽通过AI技能培训增加求职竞争力 [6] - 2024年全市发放技能提升补贴超2亿元,惠及劳动者超15万人次,全年计划开展12期课程,涉及无人机操控、工业机器人应用等热门领域 [6] 政策与产业协同 - 南京构建"政策精准滴灌、资源全域整合、需求动态响应"技能生态链,推动培训与产业升级、就业市场深度融合 [7] - 中船鹏力、凤凰出版传媒、奥赛康药业等企业项目因紧贴产业需求获政府立项支持,如"全固态高分辨力海洋探测雷达技术培训""AI数字出版编辑培训"等 [2]
陈建军:“炼”出来的“井上飞人”
中国化工报· 2025-05-19 10:40
设备管理效率提升 - 设备管理员陈建军通过细致巡检和及时消除隐患,为全区产量任务完成提供强力支撑,一季度完成注水泵盘根漏水技改11台次,现场处置抽油机曲柄销磨损问题30台次,高效完成发电机突发故障抢修8台次 [2] - 陈建军在春节期间快速处理新一站161调剖泵异常震动问题,2小时内更换磨损部件,恢复注水泵正常注水,有效挽回产量损失 [2] 节能降耗技术应用 - 针对机采耗电量高的问题,陈建军优选3口低效油井改换半直驱电机,助力全区年节电累计近6万千瓦时 [3] - 陈建军对注水泵进行二次密封技术改造,改装后的11台注水泵运行700多天无渗漏,无更换机油,累计节本创效达80余万元 [3] 员工技能培训 - 陈建军为新员工开展现场授课,累计开展设备培训课50多次,员工操作设备能力普遍提高,全区设备完好率稳定在98%左右 [4] - 在新一站新86斜-7注水泵房内,陈建军组织全区6个站副站长近10人开展注水泵检修现场教学,提升员工实操能力 [4]
新华视点丨多措并举打好稳就业“组合拳”
新华社· 2025-05-17 16:34
就业支持政策 - 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开展重点群体促就业"国聘行动",针对2025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及2023届、2024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活动持续至今年8月 [4] - 天津师范大学高频次举办中小型招聘会,聚焦生物教育、生态科研等领域,搭建"专业+人才+岗位"对接平台 [6] - 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举办"小而精"双选会,通过动植物标本和文创产品展示学科特色与人才培养成果 [7] 职业技能培训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财政部联合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计划从2025年持续至2027年底 [9] - 内蒙古扎兰屯市就业服务中心开设现代农业技术、电子商务等多样化课程,以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增收 [9] 特色产业带动就业 - 云南镇雄县通过"园区+工坊"模式发展五金高新、纺织服装等产业,入驻企业34家,培育工坊1320余个,吸纳5.9万人在家门口就业 [11] 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 - 返乡青年龚光辉创立肉鸡养殖企业,年出栏1800余万羽,日产蛋超20万枚,2024年综合产值突破1亿元 [15][17] - 企业采用"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与53个村、9400余名群众合作,免费发放鸡苗200多万羽,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 [17]
广东一季度新增就业近35万人 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16 16:25
就业形势 - 广东全省就业人员总量约7057万,约占全国1/10 [1] - 一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新增就业累计34.86万人,同比上升9.3%,完成年度任务(110万人)的31.7% [1] 高层次人才引留 - 比亚迪近3年吸纳应届毕业生超5万人,其中硕博士占比约70%,研发岗位占比约80% [2] - 比亚迪培养博士后近1800人,出站留存率达100%,关键技术如刀片电池、超级混动由博士后担纲攻关 [2] - 广东建设170条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吸引华为、腾讯、比亚迪、希音等链主企业,建立技能人才供应链 [2] 职业技能培训 - 一季度全省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6.1万人次,补贴金额800—3600元不等 [3] - 河源市鲲鹏职业培训学校近2年培训超4000人,就业率80%以上,为特殊群体提供免费培训并促成就业超1000人 [3] 就业服务创新 - 全省建成各类就业驿站1080个,包括标准化驿站153个、零工服务站点400个 [4][5] - 深圳罗湖区就业驿站开设AI技能课程,累计培训3156人次 [4] - 美团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可享受暖蜂驿站的就业咨询、权益维护等服务 [4] 招聘活动与青年就业 - 3月大型招聘会吸引1273家企业提供5.12万个岗位,近12万人参加 [5] - "百万英才汇南粤"春季招聘活动吸引超14万名高校毕业生参加,收到简历近43万份 [5] - 广东计划全年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在粤就业创业 [5]
有业可择 有梦可追
辽宁日报· 2025-05-05 08:38
就业形势 - 一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3.9万人 新就业人员20.8万人 同比分别增长8.4%和3.9% 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1] - 一季度全省组织4061场次招聘会 提供94.6万个岗位 解决18.8万个用工缺口 [6] -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4.8万人 同比增长18.8% [8] 政策支持 - 围绕22个重点产业集群推出19条支持措施 包括吸纳就业补贴和社会保险降费率等惠企政策 [3] - 向符合条件企业发放社会保险补贴和一次性扩岗补助 高校毕业生创业可申请一次性创业补贴 [3] - 推出"辽宁军创贷"金融扶持政策 20家银行研发45款专属产品 已发放贷款8218万元 [3] - 全年计划释放政策红利20亿元以上 支持企业减负稳岗 [4] 招聘活动 - "振兴有你·就有未来"招聘活动168家企业发布5322个岗位 [4] - "春暖辽沈·兴企护航"招聘活动提供4.5万个岗位 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等领域岗位增多 [4]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举办13场专场招聘会 提供19969个岗位 132家企业进校宣讲 [7] 重点群体就业 - 一季度开发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10.8万个 高校开展"访企拓岗"行动 每校走访不少于100家企业 [7] - 实施"宏志助航计划" 对18284名困难毕业生优先推荐岗位 [7] - 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120场 提供3.3万个岗位 达成就业意向2630人 [8] 技能培训 - 推出"技能照亮前程·匠才助推振兴"专项培训计划 全年培训100万人次以上 [9] - 开展"1+N"培训计划 覆盖人工智能和康养照护等领域 [9] - 培育19个省级劳务品牌 实行培训鉴定发证就业一条龙服务 [11] - 打造"辽服到家"家政康养照护托育培训行动 [11]
人工智能时代:如何稳住、提升就业基本盘
经济观察网· 2025-04-22 16:38
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全球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对中国来说,人工智能不仅能够提升经济效率和质量, 还可能加剧中低技能群体的就业压力,特别是高度重复性岗位。 应对AI冲击的做法与启示 中国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庞大的中低技能劳动力群体,很多岗位容易受到自动化和智能 化的冲击,造成结构性失业;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速度较快,中西部地区则 面临较大的技术转型与就业压力;三是现有的技能培训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无法有效覆盖新兴就业形 态,灵活用工和平台经济的从业者缺乏足够的社保保障,导致其职业稳定性差,面临失业后的再就业困 境。 美国在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冲击时,依托相对灵活的市场机制和政策环境,采取了多维度的措施,集 中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首先是强化教育与技能培训。 1、多层次、长周期的教育与再培训。美国联邦与州政府通过社区大学、高校、企业等多方合作,构建 覆盖不同学龄与职业阶段的技能培训体系。政府往往以财政补贴或税收减免等方式,鼓励劳动者持续学 习、转岗或提升技术水平。联邦政府自2021年以来已投入2.65亿美元用于加强社区学院培训项目,一些 州已经开始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实施AI培训项目,为不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