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

搜索文档
*ST通脉: 中通国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重大诉讼进展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0 19:26
重大诉讼进展公告 - 案件处于一审已判决阶段,上市公司作为被告需支付工程款2734.8万元及利息[1] - 涉案金额包括工程款2734.8万元、利息(自2021年12月1日起按LPR4倍计算)、律师费27.8万元[2] - 中国联通吉林省分公司作为发包人需在欠付工程款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2] - 案件受理费17.85万元、保全费0.5万元、鉴定费39.94万元由两被告共同承担[3] - 公司还需单独承担案件受理费1.15万元[3] 诉讼背景 - 案件源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原告为中晟宏程(集团)有限公司(原内蒙古华野通信)[1] - 诉讼最初于2023年7月29日披露(公告编号2023-064)[1] - 最新进展为收到吉林省通榆县人民法院(2023)吉0822民初2066号判决书[2] 法律依据 - 判决依据包括《民法典》第791条第二款[2] - 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多项条款[2] - 未履行判决将按《民事诉讼法》第264条加倍支付迟延履行利息[3]
5.29犀牛财经晚报:多家银行5年期大额存单下架 理想汽车一季度净利润6.47亿元
犀牛财经· 2025-05-29 18:46
银行业动态 - 5年期大额存单在18家银行(6家国有大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基本下架 3年期产品额度紧张或仅针对特定白名单客户 2年期及以下产品额度充足 主要原因为市场利率下行和银行资金成本管理压力 [1] 半导体行业 - 2025年一季度NAND Flash供应商平均售价季减15% 出货量减少7% 前五大品牌厂营收合计120.2亿美元 季减近24% [1] 消费电子市场 - 2025年一季度全球电视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2.4% 超预期增长主要得益于西欧和北美稳定需求及中国补贴政策 日本市场疲软和关税影响被抵消 [1] 航天科技突破 - 国内首个"液氧甲烷+不锈钢+海上软着陆回收"火箭"元行者一号"成功完成首次海上飞行回收试验 标志大尺寸不锈钢可复用运载火箭进入工程应用阶段 [2] 企业人事变动 - 宗馥莉卸任西安恒枫饮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和总经理职务 该公司注册资本由1000万人民币增至4500万美元 此前已卸任河源恒枫饮料相关职务 [2] 人工智能进展 - 快手可灵AI推出2.1系列模型 5s视频生成成本低至20灵感值(720p) 1080p高清模式仅需35灵感值 生成速度在1分钟内 已应用于广告营销、短剧等多个行业 [3] 房地产投资 - 大疆以22.87亿元竞得深圳南山区15657.68平方米商业用地 拟建设智能航空系统产业生态全球总部 项目含17.2万平米办公和9400平米文化设施 [3] 新能源汽车 - 理想汽车2025年Q1收入259亿元(36亿美元)同比增长1.1% 交付量92864辆同比增长15.5% 净利润6.47亿元(89.1百万美元)同比增长9.4% [4] - 车辆毛利率达19.8% 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 非GAAP净利润10.14亿元(139.8百万美元)同比下降20.5% [4] 金融科技 - 富途控股2025年Q1营收46.95亿港元(6.03亿美元)同比增长81.1% Non-GAAP净利润22.17亿港元(2.85亿美元)同比增长97.7% [4] - 交易佣金收入23.1亿港元(2.97亿美元)同比增长113.5% 客户资产达8298亿港元(1067亿美元)同比增长60% [4] 医药行业 - 石药集团2025年Q1收入70.15亿元同比减少21.9% 股东应占溢利14.78亿元同比减少8.4% [5] 证券监管 - 太平洋证券海口分公司原总经理王攀懿因违规买卖股票3105万元被罚5万元 账户亏损约40.51万元 [5] 资本市场 - 峰岹科技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拟发行不超过2655.44万股H股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5] 建筑工程 - 中国建筑近期获得3个重大项目合计82.3亿元 包括广州文冲村改造(20.7亿元)和新疆100万千瓦风电工程(32.8亿元) [6] 通信工程 - 嘉环科技中标中国移动2025-2026年通信工程施工服务项目 金额21.85亿元(含税) 服务内容为传输管线施工 [7] 商业地产 - 小商品城全资子公司以5.6871亿元竞得杭州景芳三堡单元地块 计划建设义支付全球总部等项目 总投资估算10.99亿元 [8] 证券市场 - A股创业板指上涨1.37% 两市成交额1.19万亿元 超4400只个股上涨 逾百股涨停 无人车辆、数字货币等板块表现强势 [9]
中贝通信20250429
2025-04-30 10:08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中贝通信、金开新能、大烨智能、大和工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业绩表现 - 2024 年营收 29.84 亿元,同比增长 4.28%,净利润 1.45 亿元略有增长;5G 新基建收入 19.68 亿元,同比减少 12.13%,智算业务收入 2.69 亿元,同比增长 3696.16% [3] - 2025 年第一季度营收 5.49 亿元,同比下滑 24.67%,净利润 1800 万元,扣非后净利润下滑约 60%;五金件业务下滑 27.53%,智慧城市项目延迟,新能源业务产能爬坡,财务费用增加 2200 余万元;智算业务收入 1.35 亿元,同比增长 972.79% [2][3][5] 智算业务 - 已投入 30 亿元完成全国智算集群布局,交付运营算力超 15000P,预计受益于高端算力供不应求趋势,将加大对服务器等核心设备投入 [2][3] - 一季度服务器利用率高,因小型集群应用和大模型训练需求增长;计划投入 19 亿定增,11 亿用于集群建设,满足大模型训练和小型客户推理需求 [6] - 合肥自建机房设计高效,每个机柜功耗约 35 千瓦,可容纳三台 GPU 服务器,优于部分第三方改造机房 [6] - 与金开新能合作,其资金支持助推算力租赁业务发展,如与金山云合作项目能顺利推进 [4][15] - 现有优质客户包括金山、捷耀等,与北京万界签订四亿元合同,布局广西东盟信息项目将增加算力需求 [19] 新能源业务 - 与比亚迪合作建设合肥动力电池工厂,采用 2.2 版本生产线,专注商用车重卡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BMS 是核心能力 [8] - 一季度试产后产能爬坡,市场表现乐观,新增客户包括 01 汽车、徐工等,预计未来三年订单量及营收增长 [8] - 合肥工厂二季度收入预计逐步体现,储能业务更明显,全年新能源业务规模可达 10 亿元 [9] 5G 新基建业务 - 国内市场可能继续下滑,2024 年已下降超 10%,2025 年或进一步下降;公司通过海外市场弥补,集中在菲律宾、沙特和南非等国,但资金限制海外业务增长 [11] - 海外市场投资预计全年小幅下降,国内 5G 领域预计下滑超 10%,但运营商在大数据、智算等领域投资增长 [12] - 中国移动集采项目中标结果 1 月公示,合同签署延后,预计 5 月后期逐步恢复正常 [10] 合作与布局 - 与金开新能合作,其负责重资产持有及融资,中贝通信提供供应链、客户导入及后期运营服务,降低资金成本和负债率 [4][13] - 致力于人工智能全能模型应用布局,与蔡恒立院士团队合作开展多智能工房和数字分身研究,预计一到两个季度内落地,应用于制造业、工业和教育领域 [4][22] 定增情况 - 今年定增进展顺利,3 月发布预案,预计 9 月 30 日前完成上交所审核和证监会注册,争取 10 月发行,发行价不低于证监会注册批文后前 20 个交易日均价的 80% [17][1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海外高端 SIM 卡获取难度增加,但公司存量充足,通过合规渠道采购,熟悉海外渠道有获取资源优势 [20] - 公司持有大和工业 40%股份,其余由蔡教授及其团队持有,其余股东主要通过平台持股 [24][25]
MasTec(MTZ) - 2024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2-28 23: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营收34亿美元,调整后EBITDA为2.71亿美元,同比增长20%,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44美元,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多 [6] - 2024年全年,营收123亿美元,调整后EBITDA为10.6亿美元,同比增长近20%,全年调整后每股收益为3.95美元,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为11亿美元,净债务减少超7亿美元 [7] - 2025年全年,公司预计营收增长约9%,EBITDA增长约9%,非管道业务营收增长14%,EBITDA增长超25% [8] - 2025年,公司预计营收134.5亿美元,调整后EBITDA在11 - 11.5亿美元之间,调整后每股收益在5.35 - 5.84美元之间,预计第一季度营收27亿美元,调整后EBITDA为1.6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34美元 [35] - 2025年,公司预计经营活动现金流约7亿美元,假设DSO全年平均在60多天 [3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通信业务 - 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9.75亿美元,超出预期,同比增长20%,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9.9%,同比扩大230个基点 [27] - 2024年全年,营收34.6亿美元,同比增长6%,调整后EBITDA利润率扩大70个基点至9.6% [27] - 2025年,预计营收28亿美元,同比增长11%,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低两位数,第一季度预计营收6亿美元,同比增长19%,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6.5% - 7%,较去年第一季度提高超150个基点 [28] 清洁能源与基础设施业务 - 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12.6亿美元,同比增长18%,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8.3%,较第三季度提高80个基点,同比提高超340个基点 [28] - 2024年全年,营收约41亿美元,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6.3%,较2023年提高200个基点,积压订单为42亿美元,同比增长36% [29] - 2025年,预计营收约47.5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6%,调整后EBITDA利润率约为7%,第一季度预计营收9500万美元,同比增长26%,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中个位数,较去年提高250 - 300个基点 [29][30] 管道基础设施业务 - 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4.3亿美元,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13.6%,全年营收21亿美元,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18.3% [30] - 2025年,预计营收约18亿美元,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中两位数,第一季度预计营收3250万美元,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中两位数 [30][31] 电力输送业务 - 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7.62亿美元,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7.1%,全年营收约27亿美元,全年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7% [33] - 2025年,预计营收41.5亿美元,同比增长15%,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高个位数,较去年提高50 - 100个基点,第一季度预计营收8500万美元,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中个位数,由于冬季恶劣天气,项目活动推迟到后续季度,第一季度利润率预计为全年最低 [3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致力于培养行业顶尖人才,在全国拥有30多个专业培训设施,为未来的劳动力做好准备 [11] - 公司认为最成功的企业是那些有能力满足客户需求的企业,客户项目规模、范围和复杂性显著增加,需要强大的合作伙伴,公司凭借多元化业务模式和提供集成解决方案的能力,处于有利的市场地位 [19] - 公司将优先支持有机增长,辅以收购和战略投资,股票回购将保持机会主义 [3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各业务领域需求强劲,客户面临服务需求增加,这不是短期需求泡沫,而是支持国家快速发展行业的根本需求,公司积压订单处于创纪录水平,与客户的合作机会不断增加,客户有多年甚至数十年的规划 [10] - 公司对2025年各业务板块的积压订单增长持乐观态度,尽管积压订单可能存在波动,但总体预计各板块积压订单将在2025年实现增长 [56] - 公司认为在管道业务方面,2026年及以后的营收有望超过2024年水平,市场活动活跃,公司凭借历史经验和长期投入,处于有利地位 [40] - 公司在清洁能源业务方面,对2025年的营收目标和积压订单情况感到满意,目前处于积极的谈判周期,对2026年也持乐观态度 [118]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在2024年成功推进收购整合工作,通过债务削减和资本结构改善加强了资产负债表,提高了预测和指引的准确性,运营和财务表现得到改善 [22] - 公司18个月积压订单在年底达到143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增加超4亿美元,同比增加近20亿美元,创公司及所有非管道业务板块的纪录 [26] - 公司应收账款保理计划对资本生成影响可忽略不计,资本生成主要得益于在产品销售天数减少和可再生能源及交通运输项目动员付款增加 [66]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管道业务2026年及以后营收能否超过2024年水平,以及信心来源,在有机增长机会下如何考虑并购? - 公司预计2026年管道业务营收将超过2024年,且这一趋势将持续数年,市场活跃,公司凭借历史经验和长期投入处于有利地位,目前将优先关注有机增长,可能会考虑一些小规模的并购以更快实现目标 [40][42] 问题2: 清洁能源业务第四季度利润率超预期的原因,以及数据中心业务的进展和积压订单情况? - 利润率超预期是由于业务执行出色,公司在第四季度的预测较为保守,团队完成了既定目标,2024年数据中心业务约2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显著增加至约3亿美元,但仍未达到最终目标,该业务不是第四季度积压订单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44][47] 问题3: 公司各业务板块积压订单在2025年能否继续增长,是否考虑积压订单的波动,以及通信业务增长的构成和2025年是否有相关资金支持? - 公司预计2025年底各业务板块积压订单将高于当前水平,尽管积压订单可能存在波动,但总体预计各板块积压订单将在2025年实现增长,通信业务增长主要来自已宣布的合同,2025年相关资金支持占比极小,预计2026年将有显著影响 [56][57] 问题4: 第四季度应收账款保理对2025年现金流的影响,以及Green Leaf合同对18个月积压订单的贡献? - 应收账款保理计划对资本生成影响可忽略不计,资本生成主要得益于在产品销售天数减少和可再生能源及交通运输项目动员付款增加,Green Leaf合同在第四季度积压订单中无显著影响,预计每年贡献营收3 - 5亿美元,约占全年积压订单增长9亿美元的一半 [66][68][70] 问题5: 公司利润率提升的信心来源,以及通信业务中无线和有线业务的大致占比和前景? - 利润率提升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包括业务表现改善、营收增长等,公司认为非管道业务在2024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EBITDA增长趋势良好,2025年第一季度预计同比增长47%,公司有能力在各非管道业务板块继续提高利润率,通信业务中无线业务约占40%,公司在过去几年成功发展了有线业务,由于光纤需求,有线业务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是更大的业务,但预计未来无线业务将迎来强劲周期 [74][80] 问题6: 管道业务的业务构成,以及对PJM市场765kV线路项目的看法? - 2025年管道业务主要是基础业务,但大型管道项目活动显著增加,公司预计全年积压订单将大幅增加以支持2026年及以后的增长,公司认为美国输电电网投资不足,未来输电线路将大幅增长,公司将参与并竞争相关项目 [85][88] 问题7: 公司在大型输电业务方面承接更多工作的能力,以及管道业务利润率在2025年的情况? - 公司准备承接第二个大型输电项目,希望在2025年获得相关项目,以便在2026年同时开展两个大型项目,之后再争取第三个项目,2025年管道业务营收预计从21亿美元降至18亿美元,公司预计利润率为中两位数,认为这是一个强劲的指引,2024年第四季度管道业务受天气影响,部分营收推迟,成本增加,但公司对管道业务的利润率能力有信心 [94][96][97] 问题8: 2025年公司哪些业务有超预期表现的机会,以及通信业务无线部分2025年后的前景? - 公司认为非管道业务的营收和EBITDA有机增长分别为14%和26%,有机会表现更好,管道业务也可能优于预期,公司在制定指引时对各业务板块较为保守,通信业务中与AT&T的合作是一个多年机会,2026年将比2025年更大,其他运营商目前对无线市场投资放缓,但未来随着容量需求增加将恢复投资,公司在劳动力和团队建设方面的准备将使其处于有利地位 [103][106][108] 问题9: 管道业务增长的时间线,以及可再生能源业务的积压订单情况、客户谈判情况和CEI业务板块达到指引所需的订单情况? - 2025年将有项目招标,主要影响2026年,但也可能影响2025年,公司预计2026年管道业务营收至少达到2024年水平,可再生能源业务积压订单均为已完全确定的项目,公司对2025年目标和积压订单情况满意,目前处于积极的谈判周期,对2026年持乐观态度 [115][117][118] 问题10: 客户是否因政策变化将项目提前至2025 - 2026年,以及数据中心业务的订单情况和对各业务的影响? - 目前未看到项目提前至2025 - 2026年的情况,但如果IRA政策缩短,可能会使2030年代初的项目提前至2027 - 2029年,数据中心业务涉及多个业务领域,包括电力、土建、电信和清洁能源等,数据中心和AR将消耗大量电力和光纤带宽,对公司各业务产生重大影响 [125][127][128]
从「出海」到「入局」,在杭州为企业全球化找到新解法
36氪· 2025-02-26 18:25
中国出海趋势与战略 - 中国企业在文化产品(如《黑神话:悟空》《哪吒2》)、电动汽车产业链和科技领域(如DeepSeek)的全球影响力显著提升,体现"硬实力"与"软叙事"双重优势 [3] - 商务部专家指出企业出海已成"必答题",需从贸易转向投资以缓解摩擦,参与国际竞争是必然趋势 [9] - "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如中东、东南亚)正取代欧美成为出海新目的地,阿联酋已吸引超1.5万中企设立实体 [10][12] 钱塘新区出海服务平台 - 钱塘新区打造"1+2+N"双向投资一站式平台,整合政务服务与商务服务,汇聚专业机构全链条赋能企业全球化 [5] - 中企国际服务中心计划三年内建设"中企国际港",输出全国性出海方法论,推动智能制造/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出海 [23] - 活动汇聚50余家出海企业及服务机构,覆盖金融、物流、法律等全产业链资源 [4][16] 中东市场投资机遇 - 迪拜凭借贸易枢纽地位(全球连通性前列)、免税政策及完善金融体系,成为中企出海中东首选,IFZA自贸区2024年吸引超1000家中企注册 [12][13] - 阿联酋中小企业贡献超50%GDP,占新注册企业90%,适合中企通过合资等模式构建利益共同体 [13] - 迪拜商会已在全球设35个办公室,支持中企在中东/非洲发展,强化中阿经贸纽带 [12] 企业出海实战经验 - 浙江省邮电工程公司通过"抱团出海"模式,在沙特/阿联酋实现通信/新能源业务本地化,创新融资保理等运作方式 [17] - 博彦科技在13国设80余家分支机构,以多语种交付能力和20年经验帮助中企精准定位海外市场机会 [21] - 领英/云生集团提供海外人才招聘/用工合规解决方案,解决文化差异导致的雇主品牌挑战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