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投资者权益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每日投资策略:北水不足,恒指料短线整固-20250516
国都香港· 2025-05-16 10:10
报告核心观点 内地股市受压,上证指数连升终结,港股反复受压,北水转净走,恒指料短线整固 [2] 海外市场重要指数表现 - 道琼斯工业指数收市 42322.75,幅度 0.65 [2] - 标普 500 指数收市 5916.93,幅度 0.41 [2] -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市 19112.32,幅度 -0.18 [2] - 英国富时 100 指数收市 8633.75,幅度 0.57 [2] - 德国 DAX 指数收市 23695.59,幅度 0.72 [2] - 日经 225 指数收市 37755.51,幅度 -0.98 [2] - 台湾加权指数收市 21730.25,幅度 -0.24 [2] 内地股市表现 - 上证指数收市 3380.82,幅度 -0.68 [2] - 深证成指收市 10186.45,幅度 -1.62 [2] 香港股市表现 - 恒生指数收市 23453.16,幅度 -0.79 [2] - 国企指数收市 8509.67,幅度 -0.97 [2] - 红筹指数收市 3854.27,幅度 -0.38 [2] - 恒生科技指数收市 5297.84,幅度 -1.56 [2] - AH 股溢价指数收市 134.57,幅度 0.49 [2] - 恒生期货(05 月)收市 23235,幅度 -0.63 [2] - 恒生期货(06 月)收市 23117,幅度 -0.67 [2] 港股昨日具体表现 - 恒指高开 3 点报 23644 点,早段向下后回升再回落,收报 23453,跌 187 点或 0.8%;国指跌 1%报 8509;科指挫 1.6%报 5297;大市全日成交 2002.09 亿元 [3] - 汇控下滑 0.2%,造 90.6 元;港交所跌 1%,造 377.2 元;京东挫 4.4%,报 135.4 元;腾讯首季收入升 13%,收市微跌 0.2%,造 520 元;阿里巴巴全日跌 1.2%,造 128.9 元;友邦升 0.8%,造 65.85 元;建行微涨 0.4%,报 6.93 元;东方海外升 2.9%,收 133.9 元 [3] 宏观&行业动态 中证监举措 - 提出五大重点,包括推出深化科创板和创业板改革措施、打击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违法行为等 [6] - 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会同各方打稳市政策「组合拳」,提升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和比例 [6] - 配合司法机关完善资本市场法律制度,最高法与证监会联合发布指导意见强化司法与行政协同 [6] - 推动证券基金机构高质量发展,强化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利益绑定,压实主体责任 [7] - 依法从严打击证券期货违法活动,构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体系,加大对直接责任人员查处力度 [7] - 支持受侵害投资者依法维权,推进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推动构建特别代表人诉讼常态化工作机制 [7] 香港旅游数据 - 4 月初步访港旅客数字 380 万,较去年同期上升 13%,首 4 个月访港旅客量 1600 万人次,按年增加一成 [8] - 首 4 个月内地旅客 1205 万人次,按年增 8%,多个客源市场增长势头持续 [8] 上市公司要闻 新秀丽 - 首季业绩销售额和利润率低于预期,中金下调今明两年盈利预测,目标价调低 20%至 20 元,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10] - 管理层称 Tumi 品牌在内地表现强劲,次季销售增速与首季相似,毛利率稳定,经调整 EBITDA 利润率略有改善 [10] - 预计今年底美国销售产品中来自中国的比例降至 1% - 5%,拟采取举措应对潜在关税上调 [10] - 管理层认为今年全球旅客料增 5%,行李箱需求有增长潜力,正推进美国双重上市计划 [10] - 中金将今年收入和净利润预测分别下调 3%和 12%,至 35.4 亿美元和 3.27 亿美元;明年分别下调 4%和 18%,至 37.5 亿美元和 3.48 亿美元 [11] 敏华控股 - 截至 3 月底止年度股东应占溢利 20.63 亿元,按年减少 10.41%,每股盈利 53.19 仙,派末期息 12 仙 [12] - 期内总收益 172.49 亿元,按年下跌 8.24%,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参与促消费活动 [12] 吉利汽车 - 截至 3 月底止首季股东应占溢利 56.72 亿元,按年飙升 2.64 倍 [13] - 期内收益 724.95 亿元,按年升 24.51%,销量按年增 47.95%至 70.38 万辆 [13] - 首季销量创历史新高,新能源业务强劲增长,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13]
最高法、证监会:“小作文”构成犯罪可追刑责
中国新闻网· 2025-05-16 09:55
投资者权益保护 - 常态化开展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落实民事赔偿责任优先原则 [1] - 依法打击欺诈发行、财务信息披露造假行为,提高违法违规犯罪成本 [1] - 便利投资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降低维权成本,确保受损权益快速救济 [1] - 保护耐心资本、长期资本参与公司治理和获取回报的合法权益 [1] - 完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投资司法环境,促进创投资本向新质生产力聚集 [1] 上市公司质量提升 - 依法打击资本违规隐形入股、违法违规"造富"行为 [2] - 发行人关于股东、实际控制人的信息披露及陈述内容需真实、准确、完整 [2] - 对违法违规约定股权代持、利益输送等行为,人民法院应依法认定无效并按过错分配责任 [2] - 监管部门加大对欺诈发行和持续信息披露造假的监管与处罚力度 [2] - 强化与司法机关协作,推动行政、民事、刑事立体追责 [2] 资本市场生态净化 - 依法打击编传虚假信息、"维权黑产"、发行上市环节不正当竞争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2] - 对编传"小作文"等虚假信息损害他人权益的行为,支持受害人提起民事诉讼索赔 [2] - 研究制定资本市场法律域外适用司法文件,统一跨境证券期货纠纷裁判尺度 [2]
最高法联合证监会发布23条意见,“护航”资本市场改革发展
第一财经· 2025-05-15 21:28
资本市场新规发布 - 最高人民法院与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 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23条意见以保障资本市场改革发展 [1] - 《指导意见》是司法保障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内容体现方向性、原则性共识 [1] - 文件从总体要求、投资者保护、市场参与人规范、司法行政协同及组织实施保障等五个方面提出指导意见 [1] 目标任务聚焦 - 聚焦投资者权益保护、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司法规则完善及司法监管协同机制四个方面 [2] - 投资者权益保护方面强调保护知情权、参与公司治理、获取合理回报等基本权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2] - 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方面强调规范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行为,推动回归本源、稳健经营 [2] 司法规则完善 - 发挥高质量审判执行工作职能,厘清现有司法解释实践分歧,抓紧制定民事领域内幕交易、操纵市场赔偿责任等司法解释 [3] - 研究制定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司法解释、私募基金犯罪指导意见,严惩上市公司高管背信犯罪及私募基金管理人员挪用侵占基金财产等行为 [3] - 推动刑事打击、民事追责、行政处罚有机衔接,以"零容忍"态度震慑资本市场违法违规犯罪行为 [3] 投资者权益保护举措 - 保护投资者知情权、参与公司治理权利、获取财产性收入权利及公平参与市场交易权利 [4][5] - 以案件审理促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对违法违规约定股权代持、利益输送等行为依法认定无效 [5] - 打击欺诈发行和持续信息披露造假,依法严格追究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首恶"法律责任 [5] 赔偿与维权机制 - 完善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责任制度体系,便利投资者维权,常态化开展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 [6] - 支持先行赔付、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等制度工具及时向投资者进行赔偿 [6] - 落实民事赔偿责任优先制度,确保涉案财产优先用于民事赔偿 [6]
最高检副检察长苗生明:持续加大重点领域证券犯罪的惩治力度 尽最大努力追赃挽损
证券日报网· 2025-05-15 20:50
检察机关打击证券犯罪 - 检察机关将持续加大重点领域证券犯罪的惩治力度,净化市场环境,维护市场秩序 [1] - 进一步压实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的关键责任,中介组织和金融机构的"看门人"责任 [1] - 通过高质效办案、全链条追诉,强化震慑效应,维护法治化市场环境 [1] 投资者权益保护措施 - 坚持应追尽追,最大限度挽回投资者的损失 [2] - 坚持"一案双查",深挖洗钱、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等犯罪线索 [2] - 依法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督促引导涉案人员主动退赔、退赃 [2] - 支持配合证券纠纷特别代表人诉讼,刑民配合高效处置涉案财产 [2] - 加强对涉案财物查封、扣押、冻结措施的法律监督,坚决防止违法查扣冻 [2] 行业治理与投资者教育 - 检察机关将紧密结合监督办案,积极参与投资者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2] - 深入研究分析证券发行与交易、信息披露、公司和行业治理等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 [2] - 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检察意见等方式助推行业治理,督促各类市场主体、从业人员依法诚信经营 [2] - 发挥案例的示范指导和警示教育作用,向社会公众揭露资本市场违法犯罪的新类型、新手段 [2] - 提高投资者识诈防骗能力,更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
上交所修订发布《规范运作指引》 推动上市公司优化公司治理机制
证券时报网· 2025-05-15 19:58
二是规范审计委员会组织运作。其一,明确审计委员会组成。审计委员会由三名以上不在公司担任高级 管理人员的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应当过半数。其二,完善审计委员会议事规则。例如,每季度至少 召开一次会议,须有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出席方可举行,实行一人一票,决议应当经审计委员会成员过半 数通过等。其三,明确审计委员会成员离任管理相关规定。除另有规定外,审计委员会成员辞职导致低 于法定最低人数或者欠缺担任召集人的会计专业人士的,在新成员就任前,原成员仍应依规履职。 三是强化"关键少数"责任和股东权利保障。其一,规范关联董事回避表决相关要求。在审议关联交易事 项时,关联董事应当回避表决,其表决权不计入表决权总数。其二,强化"双控人"质押行为规范。控股 股东、实际控制人质押公司股票的,应当维持公司控制权和生产经营稳定。其三,保障中小股东临时提 案权。将临时提案股东持股比例由3%降低至1%,同时规定公司不得提高临时提案股东的持股比例。 四是完善公司内部审计相关要求。其一,明确公司内部审计制度应当经董事会审议并对外披露。其二, 强化内部审计机构报告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发现公司重大问题或线索时,应当立即向审计委员会报告。 其三,明确内 ...
六步审查勤勉义务、信披“失守”必追责、实控人操纵公司仍担责 金融法院护航投资者保护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5 19:21
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典型案例 - 北京金融法院发布10起投资者保护典型案例 其中三起聚焦资管行业与信息披露领域核心争议 通过司法实践明晰责任边界 [1] - 典型案例涉及资管产品管理人未履行勤勉义务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守 实控人操纵关联交易未披露三大问题 [1] - 司法裁判倒逼市场主体归位尽责 为资本市场规范发展提供法治支撑 [1] 资管产品管理人勤勉义务案例 - 投资者认购100万元契约型基金后因标的公司违约无法兑付 起诉管理人未尽尽职调查义务 [2] - 法院认定管理人未核实合作协议履行情况及应收账款质押冲突 存在过错 判决承担40%赔偿责任 [2] - 首次提出"六步审查法"标准 包括调查匹配性 亲历性 持续性 结果全面性 自证勤勉及通道方有限豁免六大规则 [2]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案例 - 某公司未披露6亿元对外担保(超净资产10%) 被证监会处罚后遭投资者索赔 [4] - 法院驳回公司"公章真实性争议"抗辩 认定高管审批程序完备 信息披露义务不因合同效力争议豁免 [4] - 判决压实发行人作为信披第一责任人义务 赔偿投资者损失但驳回超额诉求 [4] 实控人操纵关联交易案例 - 上市公司实控人2019-2020年非经营性占用资金 公司未在定期报告中披露关联交易 [6] - 证监会2023年认定构成虚假陈述 投资者因股价下跌索赔 [6] - 法院穿透审查认定上市公司需担责 强调形式合规与实质真实并重 倒逼企业完善内控机制 [7]
最高法、证监会:便利投资者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快讯· 2025-05-15 16:27
最高法、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 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便利 投资者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大力开展证券审判信息化建设,积极应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等平台,为 投资者维权提供在线立案、举证、调解、庭审等服务,便利投资者诉讼维权。探索推广人民法院投资者 司法保护综合平台的应用,便利投资者及时了解诉讼进程并行使相关诉讼权利。引导使用表格化、要素 式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提高解纷质效。研究制定示范判决工作指引,提升"示范判决+平行 案件处理"机制的规范化水平。依法支持相关市场机构与个人运用先行赔付、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等制 度工具及时向投资者进行赔偿。优化代表人诉讼运行机制,便利投资者通过集约化方式解决证券纠纷矛 盾。畅通先行赔付主体通过诉讼程序向其他责任人追偿渠道,提升相关主体先行赔付的意愿。 ...
最高人民法院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 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证监会发布· 2025-05-15 16:24
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核心观点 - 强化司法与行政协同,完善资本市场司法裁判规则体系,提升审判监管质效,服务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3][4] - 聚焦投资者权益保护、多层次市场建设、司法规则完善、司法监管协同四大方向,优化市场生态[5][6][7] - 推动刑事打击、民事追责、行政处罚有机衔接,以"零容忍"态度震慑违法违规行为[6][11] 投资者保护 - 依法保护投资者知情权、参与治理、获取回报等权利,降低维权成本,落实民事赔偿优先原则[5][8][9] - 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追责"首恶"及中介机构,提高违法成本[11][12] - 推广代表人诉讼、示范判决机制,优化在线维权平台,发挥投资者保护机构作用[13][14] 上市公司与中介机构规范 - 严打资本违规隐形入股、股权代持等行为,支持股东行使权利,规范公司治理[10] - 压实中介机构责任,以行业准则为依据认定勤勉义务,严惩财务造假策划者[11][12] - 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依法认定反收购条款无效,优化破产重整实质经营能力[10] 多层次市场与开放生态 - 差异化司法规则服务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等市场定位,支持创新企业发展[17] - 规范私募基金,打击管理人挪用资产等背信行为,保障投资者清算权利[16] - 保障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加强国际司法合作,平等保护境内外投资者[18][19] 监管协同与执行效能 - 完善"总对总"诉调对接机制,推动非诉讼纠纷化解,优化示范判决+批量调解模式[21][22] - 强化行刑衔接与信息共享,统一法律适用标准,提升执法与审判效率[19][23] - 规范股票强制执行程序,提示限售减持规则,维护交易结算秩序[24][25] 审判与监管能力建设 - 优化金融案件管辖机制,加强法官与监管人员双向培训,提升专业化水平[26] - 强化队伍廉政建设,支持依法履职,提升金融审判与监管法治化程度[26]
凝聚解纷合力 提升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水平
上海证券报· 2025-05-15 02:52
证券纠纷多元化解典型案例 核心观点 - 上海金融法院与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联合发布十件证券纠纷多元化解典型案例,旨在优化解纷机制、保障中小投资者权益并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4] - 案例涵盖特别代表人诉讼、股东派生诉讼、示范调解机制等创新模式,涉及科创板、主板、新三板等多层次市场 [5][9][12][15][19][22][26][28][30][32] - 通过示范判决、调解优先、数字赋能等方式实现群体性纠纷高效化解,最高单案赔付金额达3.35亿元 [7][9][13][17][20][25][27][29][31] 特别代表人诉讼案例 - 某科创板科技公司因证券发行文件虚假记载被行政处罚,中证投服中心代表7195名投资者获赔2.85亿元,成为中国证券集体诉讼和解第一案 [6][7][8] - 上海金融法院明确上市公司及实际控制人承担主要责任,通过一揽子和解实现纠纷终局性化解 [7][8] 股东派生诉讼案例 - 某主板上市公司因虚增利润被罚后,中证投服中心作为股东代位追偿董监高,成功促使控股股东全额赔付3.35亿元投资者损失 [9][10][11] - 该案系全国首例适用《证券法》第九十四条的股东派生诉讼,对压实主体责任具有示范意义 [12] 示范调解创新案例 - 首创"示范判决+专业调解+司法确认"全链条机制化解某科技公司3071件纠纷,调撤率99%,并与破产重整程序协同推进 [13][14] - 概括性先行调解承诺机制首次应用于某资源公司纠纷,调撤率92%,平均调解时长48天 [16][17][18] - 数字赋能退市公司纠纷化解,通过"时间换空间"模式解决306件案件,在线闭环处理损失核定与调解 [29][30] 跨市场典型案例 - 科创板某科技公司财务造假案通过跨域协同调解,23名投资者1个月内获赔49万元 [22][23] - 新三板操纵市场案首创"双轨调解",明确定向增发损失计算规则并促成和解 [32][33] - "司法+调解+保险"模式在某集团公司案中激活责任保险功能,194件案件全部调解成功 [27][28] 非诉机制衔接案例 - 某技术公司欺诈发行案叠加适用先行赔付与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773件纠纷实质化解 [24][25][26] - 国有企业某实业发展公司虚假陈述案采用"示范判决+支持诉讼+专业调解",赔付5600万元 [19][20][21]
单批数量年内最多,中信银行今起上调158款代销基金风险评级,建行民生均曾出手
新浪财经· 2025-05-12 11:24
日前,中信银行发布公告称,自5月12日起上调158款代销资产管理产品的风险评级,单批调整创下业内 数量之最。今日上午,中信银行内部人士回应智通财经记者称,主要系"更好保护投资者权益"。此外记 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建行、民生银行等银行也有类似动作。 智通财经5月12日讯(记者 彭科峰)又见大型商业银行上调代销基金的风险评级。 此外,上述158款产品中,还不乏近期大热的境外投资产品——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旗下两款 公募基金摩根海外稳健配置人民币A、摩根海外稳健配置人民币C的风险评级均从PR3上调至PR4。 今日,中信银行内部人士就此向智通财经记者介绍称,本次调整的主要原因是为更好保护投资者权益。 此外,该行每年都会根据销售适当性管理办法,重新梳理相关产品评级的合规性。 开年建行、民生等银行也有类似动作 智通财经机记者查询发现,中信银行并非年内首个公开上调代销公募基金产品风险评级的银行,此前建 行、民生也有类似操作。但是,对比调整的产品数量来看,目前中信银行的158款产品应为最多。 对此,某券商宏观分析师向智通财经记者表示,去年以来,各大银行纷纷上调代销资管产品尤其是权益 类投资的风险评级,主要还是响应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