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商旅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聚焦“品质生活” 老字号和知名品牌精品展位亮相钟鼓楼广场
搜狐财经· 2025-10-27 09:21
时尚生活展区,精准契合年轻群体消费偏好:红桥珍珠的非遗盘扣胸针、设计款饰品、顺时而饮时令养 生茶饮、利生体育商厦体育用品等产品集中亮相,有效拓宽国企品牌的年轻受众群体。 文旅与特色产品展区,凸显"区域协同"亮点:黄瓦财神庙文创衍生品,将东城历史文脉与现代设计深度 融合,为文旅消费赋予新内涵;阿尔山、当雄、郧阳等对口地区企业入驻,带来高原特色农产品、生态 文创等优质资源,既拓宽了对口地区产品的北京市场渠道,更实现了区域文化与经济的双向赋能。 本次活动精准锚定市民多元化消费需求,在钟鼓楼文化广场核心区域规划17个精品展位,构建起覆盖老 字号、时尚生活、文旅文创的全场景消费矩阵。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场地钟鼓楼风貌区正是"行走 安定门"文商旅融合发展项目的重点覆盖区域之一。作为安定门街道重点打造的文商旅融合项目,"行走 安定门"以"千年文脉・烟火胡同"为核心定位,以激活区域多元价值为目标,致力于将安定门区域打造 成集文化体验、商业消费、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特色街区,构建"白天研学品文脉、夜晚休闲享烟火"的全 时段体验闭环。让消费者既能在漫步街巷时触摸千年历史的厚重肌理,又能在市井烟火中感受日常生活 的鲜活气息,为安定门 ...
北京东城区举办“国企品质消费行”活动
搜狐财经· 2025-10-27 08:56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东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精准锚定市民多元化消费需求,在钟鼓楼文化广场核心区域规划17个精品展位,构建起覆 盖老字号、时尚生活、文旅文创的全场景消费矩阵。本次活动场地钟鼓楼风貌区是"行走安定门"文商旅融合发展 项目的重点覆盖区域之一。作为安定门街道重点打造的文商旅融合项目,"行走安定门"以"千年文脉·烟火胡同"为 核心定位,以激活区域多元价值为目标,致力于将安定门区域打造成集文化体验、商业消费、休闲旅游于一体的 特色街区,构建"白天研学品文脉、夜晚休闲享烟火"的全时段体验闭环,让消费者既能在漫步街巷时触摸千年历 史的厚重肌理,又能在市井烟火中感受日常生活的鲜活气息,为安定门片区注入兼具文化深度与消费热度的新动 能。 央广网北京10月26日消息(记者 朱冠安)10月26日,"品质生活·紫金甄选——东城国企品质消费行"活动在京举 办。本次活动由北京市东城区国资委、东城区商务局、东城区文旅局、东城区外联办、东城区安定门街道联合北 京东城文旅集团共同主办,创新采用"品牌展示+沉浸式体验+惠民消费"三维模式,集中展现东城国企品牌实力与 老字号传承创新成果,为首都消费市场注入强劲国资动 ...
东城国企消费季启动,国货好物齐聚钟鼓楼
新京报· 2025-10-26 17:45
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品质生活・紫金甄选——东城国企品质消费行”,于10月26日在钟鼓楼文化广场开幕 [1][3] - 活动由东城区多部门联合北京东城文旅集团共同推出,采用“品牌展示+沉浸体验+惠民消费”的创新模式 [1] - 活动设置了17个精品展位,打造覆盖老字号、时尚生活、文创特产的全场景消费矩阵 [1] 参展企业与品牌展示 - 老字号展区人气旺盛,北京珐琅厂展示了非遗景泰蓝老物件与文创新品 [3] - 四联美发、大北照相馆推出了定制化服务与优惠套系 [3] - 吴裕泰、同日升、便宜坊等品牌通过创新茶点、经典酱料与文化礼盒吸引消费者 [3] - 京花布鞋、盛锡福帽子将传统工艺融入现代设计,吸引不同年龄层顾客 [3] - 时尚生活展区聚焦年轻群体,包括红桥珍珠的非遗盘扣胸针、顺时而饮的时令茶饮、利生体育的运动装备等产品 [3] - 文旅展区展示了黄瓦财神庙文创产品,以及来自阿尔山、当雄、郧阳等对口协作地区的特色农产品与文创商品 [3] 战略定位与行业影响 - 活动所在地是“行走安定门”文商旅融合发展项目的重点区域,该项目定位为“千年文脉・烟火胡同” [5] - “行走安定门”项目致力于打造集文化体验、商业消费与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特色街区,推动形成全时段消费闭环 [5] - 本次活动是“行走安定门”项目的首次线下实践,有效激活在地消费,为老城更新与文商旅融合探索新路径 [5] - 东城区国资委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推动国企深化改革与品牌创新,打造更多消费IP [5]
传统商圈的破圈启示
经济日报· 2025-10-26 08:38
行业核心观点 - 文化与商业的深度融合正重塑城市商业空间面貌,成为激发消费活力的新引擎 [1] - 体验感成为新的硬通货,消费者特别是年轻群体愈发看重消费背后的情感共鸣与文化认同 [1] - 文化展览进商圈的重要启示在于,在体验为王的时代,最有效的营销是为消费者创造值得回味的美好时光 [3] 行业发展趋势 - 商业空间正积极与历史街区、文化场馆、公园绿地等城市公共资源有机衔接,借助科技手段创造沉浸式消费环境 [2] - “首店经济”、“首发经济”持续升温,其吸引力源自“最先拥有”带来的心理满足 [2] - 沉浸式剧场、非遗手作等体验型业态因营造数字世界无法复制的“在场感”而广受欢迎 [2] 行业运营策略 - 商圈转型升级需在空间重构、业态创新与内容运营三个维度上协同发力 [1] - 必须摒弃“重硬件投入、轻内容打造”的短视行为,深耕本土文化资源以构建独特内容体系 [2] - 通过持续策划高质量的文化展览、艺术节庆、体育赛事等活动,保持商业空间的新鲜感与话题性 [2] 行业经济效益 - 消费者在参与文化活动时的平均停留时间远超普通购物,延长的每一分钟都蕴藏着新的消费潜力 [3] - 蓬勃发展的商圈是观察中国经济发展韧性与活力的重要窗口,为城市经济注入不竭动力 [3] - 新型消费空间充满魅力,共同描绘中国经济脉动强劲、未来可期的生动图景 [3]
AI 赋能・文旅融合 共启广告业高质量发展新篇 ——2025 互动广告高峰论坛在京圆满举行
经济观察网· 2025-10-25 09:37
行业核心主题与方向 - 论坛以AI赋能广告业高质量发展和文商旅融合创品牌新生态为核心主题,探讨技术与文化双轮驱动下的行业新路径[3] - AI已从工具层面深度嵌入广告生态,被视为行业从创意内卷迈向价值升级的关键契机,是一场效率革命[3] - 人工智能的快速迭代正重塑广告产业结构,推动行业从信息传递迈向价值共鸣的新阶段[4] - 广告行业未来在于技术与创意共生、品牌与用户共情、产业与文化共融[4] 主流媒体变革与战略 - 主流媒体的深度变革需以战略眼光和系统思维推进,关键在于形态创新与国际话语权构建[8] - 算法、数据与人工智能正重塑全球传播认知机制,主流媒体应推进科技赋能与内容创新深度融合[8] - 主流媒体需加快从信息输出向价值引领转变,构建兼具国际影响力与中国叙事能力的现代传播体系[8] 品牌营销策略与实践 - 国际品牌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需精准洞察消费者需求,坚持强化品牌传播效果,内容创作注重场景化表达以适配用户内容消费习惯[9] - 品牌需借助数字技术与AI突破增长瓶颈,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打通品牌宣传与销售效果链路,通过全域运营与数据驱动提升新品成功概率[12] - 品牌是穿越周期的压舱石,核心在于构建用户信任,将流量沉淀为长期资产,实现从效果转化到品牌建设的全链路路径[14] - 精准投放地铁广告可帮助品牌锁定核心人群,与消费场景联动缩短用户决策路径,持续曝光强化品牌记忆并影响用户出行选择[15] 企业具体举措与案例 - 澳大利亚旅游局实现线上全媒体矩阵与线下主题发布会联动,并推进与央视总台、文旅部等政企合作以夯实市场基础[9] - 京东营销通过品牌广告、内容种草等方式精准触达目标用户,依托全域运营模式提升整体运营效率[12] - 搜狐依托媒体+视频+社交生态,布局数字人、AI工具优化交互体验,并打造知识IP如张朝阳的物理课,结合公益与文化传播强化社会价值[14]
2025西城区“会馆有戏”撬动文化消费打造文商旅融合新范式
搜狐财经· 2025-10-25 06:15
雕梁画栋间,丝竹管弦声响,翩跹的水袖演绎古今情思。9月18日,在正乙祠这座有着三百余年历史的古戏楼内,北方昆曲剧院的四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 主——袁国良、顾卫英、刘巍、魏春荣同台献艺,在与观众距离仅咫尺的舞台上,上演"会馆有戏"系列活动中的一场《古祠赏梅》。"在这样一个有历史 沉淀的戏楼里听戏,更能感受昆曲艺术的雅致与醇厚。"家住附近的退休教师陈女士说,这已是她今秋第二次参与"会馆有戏"的活动,"让我感受到艺术对 心灵的滋养。" 交流 展衛信舞調官有一片依然白雪 陽春 网 t a lot di r pe 出朝宗氣參第十文在清流 e er 陳衛 提 開 early 司 度 t 舞蹈官商一片依然白雪佛像 湖宗氣象為十定在河庭要 机 0 秋意渐浓,艺韵流芳。自9月10日在百年湖广会馆鸣锣启幕以来,2025年西城区"会馆有戏"以"会馆传韵·戏聚新声"为主题持续三个月的文化盛宴,正以独 特的魅力让承载历史的古建筑焕发新生,让高雅艺术、传统文化"走"到市民家门口,为北京市文商旅融合的画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会馆有戏"系列活动中,诸如此类杂技体验工坊、专题讲座、戏曲博物馆游学、导赏等"演艺+"的活动还有很多。导赏环节聚焦 ...
远洋商业,累计运营50个项目,覆盖27座城市
新浪证券· 2025-10-22 09:58
公司业务动态 - 远洋商业将江西赣州南康区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升级为远洋未来广场并焕新启幕 [1] - 公司拥有超过20年的商业项目开发与运营经验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运营管理项目超50个,覆盖全国27座重点城市,累计运营管理面积超过560万平方米 [2] 产品线体系 - “里系”产品线为街区式商业,代表项目包括成都远洋太古里和武汉远洋里,其中武汉远洋里体量达17万平方米并于2025年4月开业 [3] - “港系”产品线为10万㎡以上的城市级商业综合体,代表项目包括北京颐堤港(总楼面面积约17.6万平方米)、杭州乐堤港(商业体量15万平方米)和北京乐堤港(总体量37万平方米) [4][5] - “未来系”产品线为10万㎡以内的社区商业MALL,代表项目包括赣州未来广场(商业体量约12万平方米)和天津远洋未来广场(商业面积8.7万平方米) [6] 项目运营亮点 - 福州远洋德呈乐堤港2024年年度客流超2200万人次、销售额突破15亿元 [5] - 深圳益田假日广场年客流量3000万+,年营业额50亿+ [7] - 公司积极拓展首店经济,例如赣州未来广场引入了15家首店 [6] 项目组合与规模 - 公司成功运营多个标杆项目,包括成都远洋太古里、北京颐堤港、杭州乐堤港等 [1] - 公司业务布局广泛,涉及购物中心、商业街区、城市更新及文商旅综合体等多种业态 [7][8][9] 行业认可与荣誉 - 公司多个项目获得行业奖项,如成都远洋太古里荣获第12届艾蒂亚奖最佳城市文旅项目奖金奖 [11] - 北京远洋乐堤港获得LEED金级认证和“金地标”商业大奖 [11] - 成都远洋太古里、北京颐堤港和深圳益田假日广场均被评定为国家五星购物中心 [11]
促文化名片变发展品牌(现场评论)
人民日报· 2025-10-21 06:01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商业模式 - 现代光影技术如8K投影、三折LED屏和VR互动被应用于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吸引大量客流[1] - 科技与文化的交互使公共空间转变为科技馆和美术馆,延展了文化体验与消费的边界[1] - 构建“文化—科技—产业—人才”共生系统,促进文化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集聚,将人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1] 政策支持与产业成效 - 杭州西湖区近3年投入文创资金超5000万元,构建“创业启动+贷款贴息+直投基金”全周期支持体系[2] - 鼓励文化企业应用数字技术,按项目实际投资额5%给予一次性补助,单家企业每年最高不超过50万元[2] - 政策引导下,西湖区今年一季度文化产业营收达101.6亿元[2] 产业平台与集聚效应 - 艺创小镇由关停的水泥厂改造而成,10余年间汇聚了3000余家文创企业[2] - 平台集聚效应促进了如《黑神话:悟空》、《长安三万里》等优秀文化产品的诞生[2] -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助力实现文化兴、产业旺的双赢局面[2] 城市更新与文商旅融合 - 三墩粮管所和碾米厂旧址以“艺术+文创”方式焕新,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3] - 萧山区利用闲置农资仓库打造浙农·东巢艺术公园,累计接待游客超2000万人次,营收突破6亿元[3] - 以文化赋能城市闲置空间,激发文商旅融合潜力,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3]
苏州第四家山姆,今天开业!
搜狐财经· 2025-10-21 05:44
山姆会员商店张家港店开业 - 张家港店正式开业,成为公司在苏州的第四家门店,也是在县级市开设的第三家门店 [1] - 门店层高约9米,通道宽约3米,配备约1000个停车位,打造宽敞舒适的购物环境 [3] - 门店首发五款新品,并精选约4000种商品,涵盖定制研发产品及全球优选商品 [4] - 店内设有眼镜中心和助听中心等特色便民服务区域,提供专业视光检查与免费听力检测服务 [6] - 门店通过“山姆厨房”提供现场烹饪品尝、试吃试玩试用活动及主题路演,营造“全家同乐”的购物氛围 [8] 苏州商业与文旅项目动态 - 苏州龙之梦酒店集群于10月18日开业,项目总投资15亿元,采用“全层级住宿+大型会议”运营模式,业态覆盖三星至五星级客房及会议中心 [10] - 苏文投集团与时尚传媒集团签约,将在苏州第一丝厂打造“Trends Hub时尚聚场”项目,定位为明星化时尚生活综合体,融合杂志文化、明星互动等四大核心元素 [12] - 国庆期间园区金鸡湖左岸158街区开街,以“日咖夜酒、艺趣共生”为特色,推动文商旅融合 [14] - 吴中太湖新城湾东睦邻坊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将提供集购物、餐饮、便民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生活中心 [16] - 苏州工业园区白塘景苑商业街焕新启幕,包含生鲜超市、特色餐饮、生活服务等多元业态,聚焦社区居民与城市白领需求 [18] 其他文旅与更新项目 - 吴中区朴隐农场丽波湾基地将于近期开放,结合农业生产与文化艺术、自然教育、田园疗愈 [20] - 昆山市周市镇陆杨粮仓通过“轻介入、微改造”更新理念,蜕变为融艺术、文创、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文旅新地标 [23]
广州海珠宝业路“宝悦坊”预计12月开业,32家品牌已签约
南方都市报· 2025-10-20 14:23
项目概况与背景 - 广州海珠宝悦坊项目预计于今年12月正式开业,目前已完成与32家优质品牌的合作签约[1] - 项目由宝业路宵夜一条街改造而来,原街区因噪音、油烟、消防等问题遭居民投诉后,于2023年3月启动租户清退及改造工作[1] - 项目运营方为海珠城发集团及其旗下瑶溪文化投资(广州)有限公司[1] 项目定位与规划 - 项目一期以“精致烟火气”为主题,南区聚焦广府饮食文化传承,引入地道老字号与非遗美食,北区定位为时尚社交与滨水休闲空间[1] - 项目秉持“城市绿洲”理念,旨在打造集生态、休闲与消费于一体的全时段生活场景,部分品牌将探索24小时营业新模式[2] - 项目注重保留原有市井风貌与生活气息,旨在满足年轻群体多元需求,营造公园式消费环境[1][2] 品牌签约与业态构成 - 已签约的32家品牌涵盖粤菜老字号、国际连锁餐饮、便利零售、非遗特色小吃及潮流新消费品牌[2] - 具体签约品牌包括粤·向群饭店、永利饭店、肯德基、罗森便利店、西关竹园、跳海酒馆、力天文化科技集团等[2] 区域发展与政策支持 - 广州市海珠区政府将该项目视为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重要载体,以及构建“海珠新活力文商旅融合圈”的关键节点[2] - 海珠区将强化政策支持与资源统筹,以推动片区功能重塑与品质提升[2] - 项目建成后预计可提供1500至2000个就业岗位,旨在激发区域消费潜力,助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商旅融合发展示范标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