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电

搜索文档
试驾广汽丰田铂智3X:辅助驾驶表现突出,座舱交互仍有优化空间
经济观察网· 2025-05-27 15:11
产品定位与市场表现 - 广汽丰田铂智3X定位10万级紧凑型SUV,以高配置、大空间和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为核心卖点 [3][4] - 公司将该车型定位为"首款新势力"产品,融合丰田造车理念、新势力商品定义模式和自主品牌定价策略 [4] - 4月销量达6727辆,超过大众ID3等竞品登顶合资新能源零售销量榜首,累计交付量突破10000辆 [5] 产品设计亮点 - 外观采用务实风格设计,内饰升级显著:配备32色氛围灯、14.6英寸中控屏+8.8英寸液晶仪表组合,软质材料覆盖率提升 [3] - 轴距达2765mm,后排支持18档调节"贵妃躺椅模式",座椅放平可形成3米"移动大床",配备30处储物空间 [3] - 安全性能突出:采用双冗余制动系统+双电源备份设计,车身72%为高强度钢与热成型材料,C-NCAP测试成绩优异 [3] 智能化技术配置 - 国内首款14万级配备全场景无图领航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硬件含126线激光雷达+英伟达Orin X芯片+27个感知元件 [4] - L2级辅助驾驶表现稳定,变道逻辑接近人类驾驶习惯,但自然语义语音交互系统存在反应迟缓问题 [4] - 搭载高通8155旗舰芯片,支持四音区独立语音控制,智能化体验仍有优化空间 [4] 行业竞争格局 - 该车型成功打破"合资纯电难出爆款"的市场认知,证明合资品牌在纯电领域仍具竞争力 [2][5] - 通过将激光雷达智驾下探至14万级价格带,重新定义了合资品牌在智能电动车市场的价值定位 [5] - 上海车展亮相的鸿蒙座舱旗舰铂智7显示公司正加速弥补"技术代差",开启合资品牌智电产品全面反攻 [5]
自研三电系统+L2级组合辅助驾驶 DeepWay深向发布重卡新车型
证券时报网· 2025-05-08 23:11
公司战略定位 - 坚持不做零部件搬运工和简单装配商 致力于成为技术研发型企业 [1] - 正向设计理念推动快速发展 2021年9月发布样车 2023年5月量产交付 2024年交付超3000辆 同比10倍增长 销量进入行业前十 [1] 新产品技术突破 - 推出星辰二代与星途两大新能源重卡车型 全系标配L2级组合辅助驾驶系统 实现智电融合 [1] - 星辰二代加大前进气面积提升散热能力 支持高倍率充电 搭载混元505度电池 构建900V高压平台 20%-80%充电缩短至30分钟 [2] - 星途基于星辰二代同平台架构 短轴距高离地间隙设计 适合大宗港口渣土搅拌等中短途运输 [2] 三电系统创新 - 三电占整车成本60%以上 自主研发降低整车成本 提升复杂工况适应能力 实现轻量化低成本低能耗融合 [2] - 混元电池采用最大单箱设计 减重300公斤 零下30℃续航损失低于10% [3] - 首款集成高压碳化硅电控与机械取力器的单电机四挡电驱桥 单电机输出超300千瓦 整车综合功率816马力 最高时速130公里 [3] - 高度集成MCU DCDC 自研BMS等模块 通过数据实现智能化运营与全生命周期管理 [3] 智能化技术应用 - L2级辅助驾驶系统天玑随行使事故率下降78% 司机疲劳度降低30%-60% 单车年盈利增长1.9万元 [3] - L4级智能编队运输系统深向雁行2024年交付 L4级单车运输系统天玑独行正在研发 [3] - 深向天枢平台整合电子电器架构与AI能力 实现无硬件加装的数据收集与车辆监控 推动车队管理向预测决策转型 [4] 市场拓展成果 - 春季发布会累计获2273台新能源重卡订单 国际业务累计订单达870台 [4]
2025上海车展:智电技术成核心竞争力
快讯· 2025-04-29 23:02
行业趋势 - 2025上海车展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反映出电动化是入场券,智能化是生死线的残酷生存法则 [1] - 汽车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转向智电技术,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均以此为重点展示方向 [1] 自主品牌动态 - 上汽集团(600104)、东风汽车、比亚迪(002594)高调亮相,发布多项新技术和战略,突出智电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 [1] 合资品牌动态 - 大众汽车、上汽通用等合资品牌强调本土化经营,展示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 [1] 供应链动态 - 供应链提供商如博世、芯驰科技推出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和芯片产品 [1]
N7上市即热销,东风日产要作“合资新势力”
中国青年报· 2025-04-29 22:04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东风日产副总经理周锋表示,作为新能源战略车型,东风日产N7要成 为合资智电转型的新标杆。(东风日产供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京辉)4月27日,东风日产天演架构下首款新能源战略车型 ——东风日产N7,在广州白云国际会展中心正式上市,该车提供Max、Pro、Air三个版本。 "东风日产以打造20万元内'最家'纯电轿车为目标,在三个关键领域做到了领先:坚守合资品质高标 准、智能化进入行业第一梯队、舒适超越豪华车。"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东风日产副总经理 周锋表示,N7定位"超舒适中高级纯电轿车",为中国主流家庭用户量身定制,首次将价值15万-20万元 的配置纳入到11万-14万元级价格区间。 在设计上,N7在融合日产全球设计理念基础上,首次由中国本土设计团队主导,更符合家庭用户审 美。新车采用"极简至美,明智于内"的设计语言,通过0.618黄金比例车姿、三倍轮轴比,及整车多处 无缝一体等设计,营造出优雅、纯净的视觉感。凭借焕然一新的设计,N7成功斩获了工业设计的"奥斯 卡"——德国红点设计大奖。 车身尺寸方面,N7的长宽高分别为4930mm*1895mm*1 ...
三巨头联手,在上海干了件大事
南方都市报· 2025-04-29 16:24
合作背景与战略意义 - 广汽传祺联合华为乾崑、宁德时代组建智电产业链"全明星阵容",形成"广汽制造+华为智能生态+宁德电池技术"的闭环标杆 [1][3] - 合作背景基于2024年新能源、B级以上市场、自主品牌三个细分市场规模均突破1000万辆的行业趋势 [3] - 采用自研与合作双驱动策略:自主研发"一车双模"动力技术,同时与Momenta、华为、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互补 [3][7] 技术突破与产品亮点 - 发布传祺向往专属技术矩阵i-GTEC 3.0,集成双驱智能驾驶(华为乾崑+广汽ADiGO)、双驱智能座舱(鸿蒙+ADiGO SPACE)、钜浪智电动力、钜星智控底盘四大板块 [4] - 首创"一车双模,一车三用"新能源技术方案,与宁德时代协同提升安全性和续航能力 [5] - 传祺向往S9搭载华为乾崑ADS 4智驾系统,配备192线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纯电续航252公里(CLTC),综合续航超1200公里,15分钟快充(30%-80%) [8][10][12] - 传祺向往M8乾崑配备华为乾崑辅助驾驶系统,鸿蒙座舱支持7屏互联(含17.3英寸3K吸顶屏),搭载DeepSoft双零重力座椅带24点SPA按摩 [14][16] 市场定位与产品规划 - 传祺向往定位高端产品序列,瞄准主流高端用户需求,首推旗舰SUV S9和MPV M8乾崑 [1][8] - S9车身长度超5米,轴距近3米,采用豪华双色车身(星川蓝+银)和Nappa真皮内饰,计划第三季度上市 [8][12] - M8乾崑被称为"含华量至高MPV",4月底进驻全国160城4S店,5月底上市交付 [18] - 广汽传祺已累计75万MPV车主,占中国豪华MPV市场1/6份额,M8系列为品牌主力车型 [18] 企业战略与行业影响 - 广汽传祺基于20年造车底蕴,通过产业链深度聚合实现高端化转型 [19] - 2021年提出"XEV+ICV"双核战略,2022年发布钜浪混动技术品牌,2025年升级至i-GTEC 3.0技术矩阵 [19] - 合作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从单兵作战转向生态共赢,展现"1+1+1>3"协同效应 [7] - 公司目标以"智电领航者"姿态推动中国品牌高端化进程,开启智能汽车"大厂时代" [19]
智电时代的王炸 全新梅赛德斯-奔驰纯电长轴距CLA惊艳亮相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4-29 14:52
文章核心观点 - 梅赛德斯 - 奔驰在2025上海车展推出全新纯电长轴距CLA,该车融合经典与科技,在设计、智能、安全和能效等方面表现出色,开启品牌智电时代新篇章,有望引领豪华汽车市场潮流 [1][3][24] 电动化美学与运动基因的融合 - 全新纯电长轴距CLA造型融合品牌经典元素与电动化科技感,展现优雅与先锋美学风格 [4] - 前脸革新采用全照明格栅,中央可点亮三叉星徽标识搭配142个缩小版LED星徽,星徽之瞳前大灯有独特灯光造型 [6] - 溜背式设计搭配隐藏式门把手和无框车门,风阻系数低至0.21,标配全景式天幕增加头部空间 [8] - 2830毫米长轴距、短前后悬和GT风格车尾赋予气场,尾灯呈三叉星徽形状,与前脸呼应 [10] 豪华智能座舱的未来式交互 - 座舱采用极具未来感的三联屏布局,悬浮式MBUX超级屏横跨车内宽度,含仪表屏、中央显示屏和乘客显示屏 [12] - 搭载MB.OS全新架构,可实现车辆不断进化,控制4个领域,核心是软硬件解耦,采用“零层级界面”设计 [14] - 智能人机交互系统亮点突出,搭载豆包AI大语言模型的奔驰虚拟助手指令识别准确率达97%,端到端执行延迟低至0.8秒 [14] 安全延续奔驰百年造车的严苛标准 - 全新纯电长轴距CLA通过材料创新、智能科技与严苛验证构建全方位防护体系,车身采用高强度钢,扭转刚度高 [15] - 针对纯电车型特性优化安全性能,电池外壳集成到碰撞保护设计,对高压电池采取预防措施,升级预警系统 [18] - 标配11个安全气囊,首次在该级别配备前排中央气囊,延续多级高压安全理念,进行多项测试确保品质 [18][20] 全新平台架构开启品牌电动新纪元 - 奔驰推出MMA平台,为新时代市场竞争构筑技术基石 [20] - 全新纯电长轴距CLA采用800伏电气架构和两挡变速箱,最高支持320千瓦直流快充,充电10分钟最高增续航370公里 [22] - 搭载85千瓦时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提高,钴含量降低,标配多源热泵系统提升能效 [22] - 高环测试充满电可行驶1071公里,百公里电耗低至8.26千瓦时,模拟高速测试行驶里程达572公里 [22]
加速智电转型 广汽本田全动力矩阵亮相上海车展
中国经营报· 2025-04-29 13:38
产品发布与展示 - 广汽本田在上海车展展示了新一代纯电动车专属的本田云驰智能高效纯电架构以及烨品牌第一弹车型P7的解剖车 [1] - 展出的重磅车型包括新驾趣纯电SUV P7、全新纯电旗舰车型GT以及雅阁运动系列、新型格、皓影等热销车型 [1] - P7车型集合了30多项全球领先、50多项国内领先、近60项Honda全球首次应用的工艺 [2] 智能化战略 - 计划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所有新车均将搭载应用领航辅助驾驶技术 [1] - 与Momenta公司合作研发基于端到端大模型的量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 [1] - GT车型将率先搭载Momenta的量产辅助驾驶技术并接入DeepSeekAI大模型技术 [2] - P7将通过OTA升级接入DeepSeek AI大模型技术 [2] 电动化发展 - 深化与宁德时代的战略合作,共同开发Honda首个磷酸铁锂电池和CTB电池一体化技术 [2] - 从基于云驰架构打造的第三款车型开始搭载新型电池技术 [2] - 新能源工厂采用最严苛的品质标准打造智电车型 [2] 市场定位与策略 - P7车型锚定豪车配置和Honda全球品质高标准 [3] - 采用油电同质同价的定价策略,打破传统定价模型 [3] - 旨在推动行业从"性价比厮杀"转向"价值共生" [3] 品质保障 - 将燃油时代的严苛品控标准延续到电动化时代 [2] - 融合Honda 77年造车经验和27年本土制造积淀 [2] - 投入大量时间与成本确保技术品质,让用户安心用车 [3]
车展对话|本田中国五十岚雅行:“苦战”转型过渡期,加速与中国本土企业在华合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7 18:48
公司战略转型 - 本田在2025年上海车展展示烨品牌第二款车型GT概念车,体现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核心技术 [1] - 公司宣布与中国科技企业Momenta、DeepSeek及宁德时代达成深度合作,推动"智电一体化"转型 [1] - 2024年被定义为快速向新能源转型的一年,但当前仍处于燃油车为主的过渡期,关键词为"苦战" [2] - 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已启动专门生产新能源汽车的工厂,并发布烨品牌首款电动车型S7、P7 [2] 中国市场策略 - 公司策略核心为"合作"与"本地化",加速与中国本土企业合作,采用"中国速度"应对市场变化 [1][3] - 本田强调需结合中国本土供应商优势与自身技术积淀,开发具有独特价值的产品 [3][4] - 广州研发中心已投入大量人力、设备和资源进行本土化技术开发 [4] 产品与技术亮点 - 烨品牌GT概念车具备媲美F1赛车的操控性和优越性能,注重驾驶乐趣与安全平衡 [4] - 车型采用以驾驶者为中心的AI沉浸式运动座舱,副驾设计为"款待空间"提升出行体验 [4] - 电动车安全设计包括电池结构防护、车身骨骼优化、碰撞能量吸收技术及11处安全气囊 [5][6][7] - 电池安全技术涵盖内部结构设计、碰撞防护及吸能空间优化,延续燃油车时代安全第一理念 [5][6]
吉利汽车丨2024业绩表现亮眼 2025智电转型加速【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3-24 00:24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年报表现亮眼,新能源品牌势能向上盈利加速,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可观,维持“推荐”评级 [1][3] 事件概述 - 3月20日公司发布2024年报,总销量达217.7万辆同比+32%,总收入达2402亿同比+34%,归母净利润166亿元同比+21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5亿元同比+52% [1] 分析判断 受益销量同比大增及产品结构优化,营收表现亮眼 - 2024Q4营收725.1亿元,同比+29.7%,环比+20.1%,受益于销量提升及产品结构升级优化 [1] - 2024Q4销量68.7万辆,同比+29.3%,环比+28.6%,其中新能源销量34.2万辆,同比+93.4%,环比+51.7%,占比49.8%,环比+7.6pct [1] - 测算2024Q4单车ASP 12.1万元,环比-0.9万元 [1] 汽车业务毛利亮眼,扣非利润大增 - 2024Q4毛利率17.3%,同比+0.8pct,环比+1.8pct,原因包括销售结构好、新能源盈利、出口表现强劲,极氪2024Q4汽车业务毛利率17.3%,环比+1.6pct,2025年公司指引目标16.5%,同比+0.6pct [2] - 2024Q4销售、管理行政费用率5.9%、6.7%,环比-1.4pct、-0.9pct,Q4费用率略有提升 [2] - 2024Q4归母净利35.8亿元,扣除相关影响后归母36.6亿,环比+35%,超出市场预期 [2] 极氪科技集团成立,智能化加速布局 - 2月14日极氪完成对领克51%股权的收购,后续极氪聚焦30万以上纯电市场,领克主攻20万级混动车型,目标2025年总销量71万辆(极氪32万、领克39万) [3] - 极氪007 GT将于二季度上市,领克900和极氪首款800伏全球车型7X将陆续推出 [3] - 2月吉利宣布与DeepSeek大模型深度融合,3月初发布“全域AI智能战略”,相关技术逐步应用于新车型,车位到车位4月份全量推送,领克900将全面搭载H7方案,成为率先使用英伟达thor芯片的车 [3] 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归母净利140.2/177.8/203.8亿元,EPS 1.39/1.76/2.02元,对应3月21日17.20港元收盘价的PE 12/10/8倍,维持“推荐”评级 [3] 财务数据 |单位 / 百万人民币|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240,194|364,783|439,688|512,828| |增长率(%)|34.0|51.9|20.5|16.6| |净利润|16,632|14,018|17,782|20,382| |增长率(%)|213.3|-15.7|26.9|14.6| |EbS|1.65|1.39|1.76|2.02| |P/E|10|12|10|8| |P/B|1.9|1.8|1.6|1.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