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越L

搜索文档
刚刚 冲上热搜!特斯拉新车Model Y L官宣 预计售价约40万元
中国基金报· 2025-07-16 22:24
特斯拉新品发布 - 公司正式预告加长版Model Y L将于金秋上市 通过微博官宣 [2][3] - 新车定位6座豪华纯电SUV 轴距超3米 车长约5米 搭载双电机系统(142kW+198kW) 最高时速201km/h [6] - 产品填补Model Y与Model X之间的市场空白 预计售价40万元左右 主打超长续航/大空间/高级内饰 [6] - 当前在售Model Y均为5座版 新品将扩展产品矩阵 [6] 市场销售表现 - 2025年6月Model Y以44,848辆销量蝉联中国SUV销冠 连续4个月领跑中型SUV市场 [8][9] - 竞品格局显示比亚迪宋系列多款车型上榜(宋PLUS新能源26,813辆/宋Pro新能源19,895辆) 问界M8以21,185辆成为黑马 [9] - 改款Model Y推动销量反弹 中国工厂交付量实现9个月来首次同比增长 [10] - 欧洲市场表现分化 挪威/西班牙销量同比大涨54%/60.7% 但瑞典/丹麦/法国/意大利连续6个月下滑 [10] 产品策略分析 - 2024年公司对Model Y进行外观微调 融入赛博朋克车灯设计 强化快充(15分钟250公里)和智能座舱功能吸引Z世代 [10] - 行业观察认为自2020年以来缺乏全新主流车型 改款策略仅带来短期提振效果 [10] - 分析师指出产品更新是经典生命周期延长手段 股价盘前上涨0.84%至313.4美元/股 [10]
这可能是全网最全的年中盘点
36氪· 2025-07-16 12:08
中国车市2025年上半年表现 - 国内狭义乘用车零售1090.1万辆 同比增长10.8%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达64% [1] - 比亚迪以214.6万辆销量稳居榜首 吉利同比增速47% 年销目标上调至300万辆 [1] - 新势力阵营格局变化 零跑月销近5万辆领跑 小鹏上半年销量达去年全年水平 [1] - 合资品牌部分回暖 一汽丰田同比增16% 一汽-大众 上汽大众实现正增长 [1] 央国企车企销量表现 - 上汽 一汽 长安年销目标完成率约45% 东风 北汽 广汽完成率低于40% [4] - 上汽累计交付205.3万辆 广汽75.5万辆同比下滑12.5% 唯一负增长传统车企 [4] - 自主品牌占比提升 长安达84.9% 上汽63.5% 东风60% 北汽57% [5][6][7] - 合资品牌分化 一汽丰田增16% 广汽本田下滑25.6% 东风本田下滑37.4% [9] 自主品牌四强竞争格局 - 比亚迪214.6万辆同比增33% 新能源占比100% 海外销量47万辆同比增132% [12][13] - 吉利140.9万辆同比增47.4% 新能源占比51% 银河品牌贡献54.8万辆 [15] - 奇瑞126万辆同比增14.4% 燃油车占比71% 出口55万辆连续22年第一 [12][17][18] - 长城57万辆同比增1.8% 魏牌增75.4% 欧拉下滑52.4% [12][18] 新势力车企动态 - 零跑22.2万辆同比增155.2% 小鹏19.7万辆同比增278.8% [20] - 鸿蒙智行目标100万辆 上半年完成20.4% 问界占销量八成 智界环比跌50.8% [21][23] - 理想20.4万辆同比增7.9% 蔚来11.4万辆同比增31% [20] 海外市场拓展 - 上汽海外销量49.4万辆占比25% MG欧洲交付超15万辆 [10] - 长安海外销量30万辆同比增45% 广汽海外9.9万辆同比增45.6% [10] - 奇瑞出口55万辆 比亚迪海外布局四大工厂 自建滚装船队 [13][18]
吉利汽车(00175):港股公司深度报告:造车成本优势延续,品牌整合驱动经营提效
开源证券· 2025-07-01 15: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1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考虑到密集新车周期催化、高端品牌极氪与领克驱动ASP向上、领克收购完成后销售收入并表,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3367/3685/3956亿元,同比增长40%/10%/7% [7] - 考虑到新能源车毛利率逐步爬升、品牌重组有望驱动经营提效,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152/178/217亿元,同比增速 - 8%/17%/22%,分别对应2025 - 2027年1.6/1.9/2.3元EPS,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9.6/8.3/6.8倍PE [7] - 平台化造车成本优势延续支撑平稳度过价格战,高阶智驾平权强化新能源产品竞争力,叠加油车或有超预期表现驱动交付曲线向上势能充足,品牌重组经营提效有望驱动2025年往后业绩加速增长 [7] 各部分总结 新能源步伐加速,战略转型驱动经营提效 - 吉利汽车造车业务历经四大阶段,4.0时代标志新能源时代拐点来临,旗下有吉利、银河、极氪、领克四大品牌,覆盖低中高端车型及多种能源形式 [19][20][22] - 2020 - 2024年公司收入高速增长受益于品牌拓展及出口业务,净利率部分受新能源业务拖累,2024年净利率触底反弹 [25] - 《台州宣言》彰显公司战略调整决心,已完成银河与极氪品牌整合,有望改善经营效率、提升品牌竞争力 [31] 银河:平台化确保性价比,高阶智驾有望强化优势 - GEA架构专为新能源车型研发,具备混动专用性,兼容多种新能源形式,覆盖全尺寸、全品类新能源产品;雷神EM - i超级电混系统提升能耗表现,操纵自带流畅电感 [36][42] - 银河旗下GEA车型成爆款,彰显造车能力,2025H2起新品全系标配高阶智能驾驶功能,待智驾能力跟进后有望成为2025H2增量主力 [44][51] 极氪科技:产品力均衡全能,协同效应驱动减亏加速 - 极氪发展历经“高端→主流→高端”三阶段,产品矩阵兼顾主流及高端市场;SEA浩瀚架构均衡全能,实现降本提速,车型迭代节奏加快 [52][57][68] - 极氪2025 - 2026年预计发布多款新车,混动技术再革新,有望驱动交付曲线向上 [72] - 极氪整合领克汽车,融合集团资源,领克研产资源丰富,与极氪形成互补,合并后可降低成本、提升产能利用率 [73][77] - 领克赋能极氪国内渠道下沉,整合欧洲门店渠道,合并后有望缓解品牌内耗、提升品牌整体竞争力 [78][82] 油车:性价比优势稳固,持续获取合资份额 - 油车市场规模萎缩,自主品牌驱赶合资份额,吉利核心油车交付维持向上趋势 [85] - 吉利油车依托CMA架构有成本优势,配置足、售价低,核心车型如星越L在同级市场有竞争力 [90] 出口:依托集团全球布局,发力新兴市场 - 疫情后全球乘用车市场复苏,中国品牌在俄市场份额提升,吉利汽车出口跟随大盘提升,俄罗斯成出口增量主力 [95][103] - 吉利依托集团海外产能布局推进出口,创新出海模式,2025年有望看到出口业务加速 [111][11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3367/3685/3956亿元,同比增长40%/10%/7%;归母净利润152/178/217亿元,对应2025 - 2027年9.6/8.3/6.8倍PE,显著低于可比公司平均 [117][118] - 公司造车历史积淀深厚,2025年银河、极氪、领克等业务向好,主品牌油车贡献利润,维持“买入”评级 [118]
招商证券国际:维持吉利汽车(00175)“增持”评级 目标价27.5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6-11 10:00
公司业绩表现 - 5月总批发量23.5万辆,同比/环比+46.4%/+0.5%,创历史新高 [2] - 1-5月累计批发117万辆,同比+49%,完成全年271万辆销量目标的43% [2] - 5月新能源批发13.8万辆,同比/环比+178%/+9.9%,远超行业增速(乘联会预估行业同比/环比+22%/+8.3%) [2] - 5月新能源车占比58.7%,同比/环比+22.2ppts/+5ppts,1-5月累计新能源车60.2万辆,同比+137%,占比51% [2] - 高端燃油车中国星系列5月销量3.6万辆,同比+21%,1-5月累计21.6万辆,同比+33% [2] 品牌与出口表现 - 5月银河/极氪/领克批发量分别为10.2/1.9/2.8万辆,同比+273%/+2%/+27%,环比+5.4%/+0.1%/+38% [2] - 5月出口3万辆,1-5月累计出口14.3万辆,同比+14% [2] 新产品规划 - 银河品牌星耀8上市首月交付破万,旗舰SUVM9下半年交付,后续将发布中型轿车A7、小型轿车及硬派越野SUV银河战舰 [3] - 高端旗舰SUV领克900上市次月交付近5,600台,下半年发布领克混动Z10 [3] - 极氪新车007GT表现不俗,豪华SUV9X/8X将于Q3/Q4上市 [3] - 燃油车星越L改款3月上市,博越L第四代5月上市,25款帝豪将于7月发布 [3] 海外布局 - 新能源海外试产,印尼KD工厂交付首台EX5,银河E5/星愿二季度进入多个市场 [3] 估值与评级 - 当前估值11.2x FY25P/E,远低于历史平均16x,目标价27.5港元对应17.6x FY25P/E,较历史平均溢价约10% [1]
小城车市洞察报告:资本下沉与人口回流正提振小城车市(2025版)2025
易车· 2025-05-26 14: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3 - 2024年小城车市快速崛起,2025年一季度市占率反弹至44.66%,其崛起涉及多数车企利益,打乱既定战略,2025 - 2026年“小城之争”影响吉利与比亚迪“榜首之争” [4][6] - 小城车市崛起直接原因是2022 - 2025年政府密集出台的短期补贴政策,小城购车用户对价格更敏感,易受刺激,但政策不可持续,车市持续发展需要素投入与改善 [12][15][25] - 过去大城经济资本化吸引小镇青年致小城车市衰退,如今电商等赛道资本下沉、60后与70后“告老还乡”使人口回流,带动小城经济与车市发展,老年车市或成新蓝海 [26][33][42] - 小城车市主力是中年用户,车企应兼顾男女用户,布局下一个消费周期,产品特征向主流品质型、大气高端型等转移,多元化趋势将更显著 [59][66] - 小城车市机遇使少数品牌受益,2025年吉利挑战比亚迪在国内车市领导地位,车市将加速优胜劣汰 [7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小城车市发展历程 - 2007 - 2017年小城车市蓬勃发展,终端销量由不足200万辆逼近1200万辆,市占率由不足40%逼近50%;2018 - 2022年由盛转衰,终端销量跌破850万辆,市占率回落至40%出头;2023 - 2024年强势崛起,终端销量逼近1000万辆,2025年一季度市占率反弹至44.66% [6] 小城车市崛起的直接原因 - 2022 - 2025年政府出台系列短期补贴政策,如购置税减免、以旧换新补贴等,刺激车市,小城购车用户对价格敏感,更易受影响 [12][15] 小城车市崛起的长期因素 - 过去大城经济资本化吸引小镇青年,致小城车市衰退;疫情后电商等赛道资本下沉,吸引青年回乡;60后与70后“告老还乡”,带来资本、技术与经验,助力小城发展 [26][33][42] 小城车市消费群体特征 - 老年与青年销量占比提升,2025年一季度小城车市占比触底反弹,但青年返乡不确定,老年车市更可能成新蓝海;未来十年主战场在中年,2024年中年车市终端销量逼近500万辆,男女比例六四开 [51][59] 小城车市产品特征变化 - 2017 - 2024年,朗逸等经济中庸型产品市占率下降,主流品质型、大气高端型等产品市场份额上升,多元化趋势将更显著;2024年比亚迪成最大受益者,TOP20车型中占7款 [66] 车企在小城车市的表现 - 2020 - 2025年一季度,多数品牌市占率萎缩,仅比亚迪、吉利等少数品牌受益;2025年吉利挑战比亚迪在国内车市领导地位,车市将加速优胜劣汰 [71]
小城车市洞察报告(2025版)
易车研究院· 2025-05-23 12: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3 - 2024年小城车市快速崛起,市占率提升,其崛起受政府补贴政策刺激,但可持续性取决于土地、资本等要素投入与改善 [79] - 过去大城经济资本化吸引小镇青年致小城车市衰退,疫情后资本下沉和“告老还乡”现象使青年回流、老人返乡,在小城车市已初步验证 [79] - 小城车市主力是中年用户,车企应兼顾男女用户,布局下一个消费周期 [58] - 2023 - 2024年中年主导的小城车市培育新爆款产品,颠覆传统格局,2024年比亚迪成最大受益者,2025年吉利汽车挑战其地位 [64][70] - 车企应兼顾“高端化战略”与“经济型战略”,构建新均衡战略体系,实现大城与小城两手抓 [7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小城车市发展历程 - 2007 - 2017年小城车市蓬勃发展,终端销量由不足200万辆逼近1200万辆,市占率由不足40%逼近50% [6] - 2018年起小城车市由盛转衰,终端销量跌破1000万辆甚至850万辆,市占率回落至40%出头 [6] - 2023 - 2024年小城车市强势崛起,终端销量逼近1000万辆,2025年一季度市占率反弹至44.66% [6] 小城车市崛起的直接原因 - 2022 - 2025年各级政府密集出台短期补贴政策,如购置税减免、新能源补贴等,刺激小城车市消费 [14] 小城车市崛起的长期因素 - 资本下沉:疫情后电商、旅游等赛道资本响应共同富裕政策下沉,吸引青年回乡 [33] - 告老还乡:60后、70后退休回乡,带来资本、技术和经验,助力小城发展 [42] 小城车市消费群体特征 - 老年:2022年起小城车市老年占比加速上升,2024年逼近10%,但市场规模仍需长期发育 [51] - 青年:青年占比2024年企稳在30%左右,外流与回乡并存,长期增长根基不牢固 [51] - 中年:2020年小城中年车市终端销量超越青年,2024年逼近500万辆,高出青年车市一倍,男女比例大体六四开 [58] 小城车市产品特征变化 - 经济中庸型产品市占率下降,主流品质型、大气高端型等市场份额上升 [66] - 2024年小城车市车型终端销量TOP20排行榜中,14款为2020年及之后上市,满足中年用户新消费诉求 [66] - 2024年比亚迪在小城车市TOP20车型中占7款,2025年日产N7、星耀8等激化竞争 [66] 车企在小城车市的表现 - 多数品牌市占率萎缩,仅比亚迪、吉利等少数品牌受益 [70] - 2023年比亚迪小城车市市占率超越大众,2024年进一步提升,2025年一季度吉利逼近大众并使比亚迪市占率下降 [70] 车企战略建议 - 主流车企应构建“高端化战略”与“经济型战略”的新均衡战略体系,实现大城与小城两手抓 [79]
SUV市场激战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5-07 23:57
2025上海车展及SUV市场概况 - 2025上海车展首发新车163款,其中宝马新世代系列概念车为代表车型 [2] - 展车以SUV为主,包括极氪9X、蔚来乐道L90、奥迪Q5L等热门车型 [2] - 2024年SUV在售车型371款,比轿车多153款,2025年市场竞争加剧 [2] 2025年一季度SUV市场数据 - 一季度SUV零售250.1万辆,同比增长4%,增速较2024年同期的20.2%明显放缓 [3] - 爆款SUV(月销过万)达27款,同比增加9款;超爆款(销量超4万)13款,同比增加2款 [3] - 新能源爆款SUV达10款,同比增加4款 [3] TOP10 SUV销量排名变化 - Model Y以81,889辆卫冕冠军,但销量同比下降18.4%(2024年同期100,366辆) [3][4][5] - 星越L以79,883辆跃居亚军,同比销量增长69.3%(2024年同期47,209辆),成为自主燃油SUV标杆 [3][5][7] - 长安CS75 PLUS销量53,668辆,同比下降26.5%,排名从亚军降至季军 [3][7] - 问界M7销量暴跌63%,从2024年季军(69,592辆)跌至第32名(25,717辆) [7] - 比亚迪宋DM-i系列合计销量86,713辆(宋pro DM-i 51,542辆+宋PLUS DM-i 35,171辆),超过Model Y但分列榜单 [7][8] 重点车型表现分析 - 锋兰达销量46,715辆,同比增6.8%,排名从第10升至第5 [7][8] - 瑞虎8销量45,624辆,较2024年同期的瑞虎8 PRO(24,387辆)大幅提升 [8][9] - 理想L6作为新车型首季销量44,347辆,取代理想L7/L9进入前十 [9] - 银河星舰7EM-i上市首季月均销14,000辆,以42,286辆成绩跻身第9 [10] - 途观L销量41,632辆,同比增11.7%,排名从第14回升至第10 [10] 市场竞争格局演变 - TOP10中燃油SUV从4款增至5款,自主SUV从7款减至6款,新势力保持1款(理想L6替代问界M7) [3] - 腰部竞争激烈:比亚迪元PLUS从第8降至第14,CR-V从第9降至第12 [9] - 哈弗H6销量暴跌43.7%(47,505辆→26,736辆),排名从第6滑至第31 [9]
吉利汽车丨2024业绩表现亮眼 2025智电转型加速【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3-24 00:24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年报表现亮眼,新能源品牌势能向上盈利加速,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可观,维持“推荐”评级 [1][3] 事件概述 - 3月20日公司发布2024年报,总销量达217.7万辆同比+32%,总收入达2402亿同比+34%,归母净利润166亿元同比+21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5亿元同比+52% [1] 分析判断 受益销量同比大增及产品结构优化,营收表现亮眼 - 2024Q4营收725.1亿元,同比+29.7%,环比+20.1%,受益于销量提升及产品结构升级优化 [1] - 2024Q4销量68.7万辆,同比+29.3%,环比+28.6%,其中新能源销量34.2万辆,同比+93.4%,环比+51.7%,占比49.8%,环比+7.6pct [1] - 测算2024Q4单车ASP 12.1万元,环比-0.9万元 [1] 汽车业务毛利亮眼,扣非利润大增 - 2024Q4毛利率17.3%,同比+0.8pct,环比+1.8pct,原因包括销售结构好、新能源盈利、出口表现强劲,极氪2024Q4汽车业务毛利率17.3%,环比+1.6pct,2025年公司指引目标16.5%,同比+0.6pct [2] - 2024Q4销售、管理行政费用率5.9%、6.7%,环比-1.4pct、-0.9pct,Q4费用率略有提升 [2] - 2024Q4归母净利35.8亿元,扣除相关影响后归母36.6亿,环比+35%,超出市场预期 [2] 极氪科技集团成立,智能化加速布局 - 2月14日极氪完成对领克51%股权的收购,后续极氪聚焦30万以上纯电市场,领克主攻20万级混动车型,目标2025年总销量71万辆(极氪32万、领克39万) [3] - 极氪007 GT将于二季度上市,领克900和极氪首款800伏全球车型7X将陆续推出 [3] - 2月吉利宣布与DeepSeek大模型深度融合,3月初发布“全域AI智能战略”,相关技术逐步应用于新车型,车位到车位4月份全量推送,领克900将全面搭载H7方案,成为率先使用英伟达thor芯片的车 [3] 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归母净利140.2/177.8/203.8亿元,EPS 1.39/1.76/2.02元,对应3月21日17.20港元收盘价的PE 12/10/8倍,维持“推荐”评级 [3] 财务数据 |单位 / 百万人民币|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240,194|364,783|439,688|512,828| |增长率(%)|34.0|51.9|20.5|16.6| |净利润|16,632|14,018|17,782|20,382| |增长率(%)|213.3|-15.7|26.9|14.6| |EbS|1.65|1.39|1.76|2.02| |P/E|10|12|10|8| |P/B|1.9|1.8|1.6|1.4| [4]
燃油乘用车2月多卖了8万辆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3-12 22:48
行业趋势 - 主流传统车企正从"油电同价"转向"油电同智"、"油电同进"、"油电同强"战略 [3] - 2月传统燃料乘用车销量72.6万辆,环比下降26%但同比增长12.4% [3] - 1-2月传统燃料乘用车销量170.8万辆,同比减幅收窄至4.7% [5] - 混合动力汽车占比提升3.4个百分点,增势超过纯电动 [5] - 10万元以下燃油车价格区间出现10%以上增长 [5] - 韩系和法系品牌销量实现两位数增长 [5] 车企表现 长城汽车 - 2月销量77883辆同比增长9.65%,方盒子SUV销量29377辆同比增长41% [7] - 1-2月累计销量15.9万辆同比下降9.28% [7] - 皮卡销量29584辆同比增长14% [7] 北汽集团 - 2月销量10.9万辆同比增长26.8%,自主品牌增长123.8% [7] - 1-2月累计销量23万辆同比增长13.4% [7] 广汽集团 - 2月销量98721辆同比增长0.33%,1-2月销量197158辆同比下降14.42% [7][8] - 广汽埃安2月销量14482辆同比增长44.73% [8] - SUV品类2月销量56864辆同比增长5.63% [8] 东风公司 - 1-2月累计销量278387辆同比下降33.7% [8] - 岚图汽车销量16022辆同比增长56% [10] - 易捷特新能源出口2280辆同比增长241% [10] 奇瑞控股 - 2月销量180932辆同比增长26.4%,新能源增长278.3% [10] - 1-2月累计销量405255辆实现两位数增长 [10] 长安汽车 - 2月销量16.14万辆同比增长5.72% [10] - 1-2月累计销量43.71万辆同比增长0.94% [10] 中国一汽 - 1-2月销量超46万辆,自主新能源增长193% [12] - 红旗品牌销量70434辆同比增长7.9% [12] - 一汽丰田1-2月销量9.3万辆同比增长21% [15] 吉利汽车 - 2月销量204910辆同比增长84% [15] - 1-2月销量47万辆实现两位数增长 [15] 上汽集团 - 2月批售29.5万辆同比增长41.9% [15] - 1-2月批售55.9万辆同比增长23.5% [17] 比亚迪 - 2月销量322846辆,插混占比超60% [17] - 1-2月累计销量623384辆同比增长92.52% [17]
2025年,车企还有哪些赢面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1-30 21:49
中系品牌崛起 - 2024年自主品牌销量1206万辆,超越合资品牌822万辆,领先优势达400万辆[7] - 市场份额按价格区间分布:10万元以下占74.2%,10万-15万元占70%,15万-20万元占51.5%,20万-30万元占44.9%,30万-50万元占38.9%,50万元以上占27.5%[10] - 崛起三大因素:人均GDP达1万美元、电动化智能化机遇、行业竞争加剧[12][13] 电动化与智能化优势 - 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70%,合资品牌仅7%,相差10倍[13] - 智能座舱功能渗透率:蓝牙钥匙自主品牌60% vs 合资9.7%,透明底盘自主50%-60% vs 合资1%-4%[13] - 消费者认知转变,认为自主品牌技术超越合资,尤其在电池、电控、电机领域[13] 头部车企表现 比亚迪 - 2024年全球销量427万辆,排名第四,PHEV技术领先全球2-3年[17] - 采取清场式降价策略,出口目标2025年80万-100万辆[20] - 秦L DM-i续航2000km,油箱扩容至65L[20] 吉利 - 2024年销量217.66万辆,同比增长32%[20] - 极氪品牌销量22.2万辆,同比增长87.2%[22] - 燃油SUV星越L年销26.7万辆,与沃尔沃同产线[20] 华为与小米 - 鸿蒙智行2024年销量44.5万辆,问界M9均价90万元[23] - 小米SU7年销13.95万辆,营销能力突出,供应链压价策略显著[25] - 华为车BU估值1150亿元,小米供应商均为行业前三[25][27] 新势力 - 理想2024年交付50.05万辆,车辆毛利率20.9%[29][32] - 蔚来销量22.2万辆,12月单月交付3.11万辆创纪录[32] 传统车企 - 长安2024年销量268.38万辆,新能源车73.46万辆[36][38] - 奇瑞总销量260.3万辆,出口占比44%,新能源车58.36万辆[38] - 长城净利润124亿-130亿元,单车利润1.13万元超比亚迪[42] 合资品牌现状 - 燃油车市场仍占优势,高端油车合资品牌占比2/3[43] - 76.5%合资油车用户愿购买合资新能源车[45] - 2024年燃油车零售1199.5万辆,份额降至52.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