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葛红亮:东盟以合作韧性引领区域未来
搜狐财经· 2025-10-28 07:15
世界经济变局与行业趋势 - 全球化发展呈现区域化和多中心化特点,传统全球化时代趋向终结 [2] - 全球经济发展动能处于转换窗口期,数字经济、蓝色经济、绿色经济和智能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 [2] - 国家间经济合作日益政治化、安全化,西方国家推行包含对华"脱钩断链"意图的"小院高墙"、"友岸外包"和"中国+1"策略 [2] 东盟地区战略与行业影响 - 东盟地区在全球经济中扮演产业链、价值链与分工链的中间枢纽角色 [3] - 东盟国家通过强化内部经济共同体建设应对外部挑战,例如推动《东盟数字经济框架协议》(DEFA)和东盟货物贸易协定(ATIGA)第二议定书的修订 [3] - 东盟国家展示出前所未有的战略自主和韧性,以巩固自身"中心性"地位为目标推进区域发展 [3]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正式签署,旨在应对世界经济变局和"逆全球化"等外部挑战 [1][4] - 中国与东盟作为双向第一大贸易伙伴,其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和成熟 [4] - 中国与东盟以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五大经济体的地位,共同成为区域发展韧性与包容性的关键支柱 [4] 区域贸易协定进展 -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作为全球最大自贸协定已全面生效落实并持续深化 [4] - 马来西亚举办第五届RCEP领导人峰会,为协定的落实与深化注入新动力 [4]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紧扣新科技革命、工业4.0的大潮与可持续发展要求 [4]
对话愉悦资本刘二海:现阶段AI投资更聚焦基础构建与典型应用 智驾有机会向具身智能演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0 22:25
文章核心观点 - 智能驾驶系统已进入规模化部署阶段,并产生数据与智能的飞轮效应,将成为最早开启商业化的具身智能产业之一 [1][3] - 智能经济时代的投资逻辑正从流量驱动转向科技驱动,软硬结合和商业化部署能力至关重要 [4] - 中国企业引领的以研发能力和数字基础设施为核心动力的新全球化是未来重要趋势 [4] 智能驾驶行业现状与前景 - 智驾系统作为AI的典型应用已进入广泛的商业部署阶段,AI模型和基础设施投资占比较高,系统与芯片已形成规模性收入 [2] - 智能驾驶凭借庞大的产业基础、数据积累与技术能力,已启动飞轮效应,极有可能成为最早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的具身智能形态 [1][3] - 汽车行业已成为中国GDP占比第一的产业,激光雷达、调光玻璃等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正快速发展 [1] AI产业投资逻辑 - AI领域的早期投资集中在芯片、算力、模型与数据等基础构建,以及互动、编程、视频生成等典型应用,而非过早投入末端应用 [2] - 行业存在局部过热现象,可能会调整,但未看到类似2000年的泡沫破裂迹象 [2] - 在硬科技赛道需具备前瞻性并提前布局,技术驱动型企业是关注重点,同时拥有模式创新能力的创业者更具优势 [4] 中国企业全球化新趋势 - 全球化进入以中国企业为主导的"生而全球化"新阶段,核心动力在于中国研发能力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广泛应用及对本地利益相关者利益的重视 [4] - 中国对拉美、中东、中亚、中东欧等新兴市场贸易快速增长,AI开源技术为全球化提供了安全可信赖的技术基础 [4] - 中国持续的工程师红利是支撑全球化进阶的重要基础,有助于推动本地化创新生态构建 [4]
史无前例,双十一开启新战事
混沌学园· 2025-10-20 19:05
双十一战略转型 - 双十一从短期促销节转变为长期运营战,重点转向用户留存、供应链管理和内容营销等综合能力比拼[8] - 各平台将促销周期延长至一个月,最低价难以形成决定性优势,电商行业进入精耕细作时代[8][11] - 大促周期延长给中小商家带来机会,反应快、决策灵活的中小商家可快速调整货品,与大品牌竞争[8] 平台差异化竞争策略 - 京东依托自建物流体系实现"现货直发",全国拥有1600多个自营仓库和2000多个云仓,几乎覆盖所有县区[5] - 阿里向"大消费平台"转型,整合饿了么、飞猪等业务打造全域生活圈,淘宝闪购上线不足四个月日订单峰值突破1.2亿单,带动手淘DAU同比增长20%[6][7] - 抖音推动"全域兴趣电商",形成"人找货"与"货找人"闭环;小红书通过"买手计划"提升内容转商效率,在消费决策环节抢占用户心智[7] AI技术全面落地 - 天猫首次将AI深度融入购物全流程,算力提升40倍,用户行为感知周期从半年延长到10年,"智惠引擎"消费券转化率比人工投放高出15%[13] - 京东免费开放超过50款AI工具,覆盖客服沟通到广告设计全流程,服饰业务全面启用"言犀AI模特"系统,成本仅为真人模特的十分之一[13][14] - 抖音智能投放系统能实时分析ROI和用户转化数据,在直播过程中自动提升热度商品的曝光量[15] 电商行业变革趋势 - 双十一成为检验平台供应链效率、生态整合能力和内容营销效果的综合考场[9] - 品牌商更注重在长周期促销中保持品牌调性,通过内容和服务建立长期用户信任[11] - AI技术正将电商带向"智能经济",决策方式从依靠经验转向依赖数据预测和算法[15]
对话愉悦资本刘二海:智能经济,核心是生产力的跃迁
新浪科技· 2025-10-17 18:49
技术革命发展阶段 - 技术革命普遍分为投入期和渗透期两大阶段,投入期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渗透期技术成为基础设施后对全行业进行深度渗透 [1] - 以互联网时代为例,早期路由器布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催生了电子邮件等典型应用,后期才渗透至各行各业形成具备普遍性、安全性的基础设施 [1] - AI领域目前正在重演此规律,当前已出现智能问答、编程辅助、图像生成等典型应用,但成为基础设施并对各行各业产生深度渗透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 [1] AI领域投资策略 - 在AI基础设施层,重点关注芯片、算力、模型与数据管理等底层技术投资 [1] - 在AI典型应用层,投资那些能够体现生产力大幅提升的软硬结合型应用 [1] - 持续关注通过AI实现“双边重构”,即同时优化产品端与用户端,并能体现生产力实质性跃迁的企业 [2] 智能经济核心特征 - 智能经济与互联网经济的本质差异在于核心是生产力的跃迁,不仅对流量端用户端,还对产品端进行了重构 [2] - 智能制造、自动驾驶等领域已显现通过AI实现效率突破 [2] 当前AI市场状况 - 针对当前市场对AI泡沫的担忧,认为虽然存在局部过热现象,但尚未看到像2000年泡沫破裂的迹象,可能会调整但不是彻底破裂 [2]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王羽:智能经济的概念定义、内涵特征及实践路径
新华网· 2025-10-17 12:32
智能经济的定义与演进历程 - 智能经济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以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边缘计算、区块链、混合现实(MR)、量子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型经济形态 [3] - 智能经济是数字经济的高级形态和典型代表,实现了从信息经济的“连接”到数字经济的“用”再到智能经济的“智”的生态创造 [5][6] - 经济形态演进从农耕经济(经济1.0)到工业经济(经济2.0)、信息经济(经济3.0)、数字经济(经济4.0),最终发展到智能经济(经济5.0) [9] 智能经济的核心特征 - 数据驱动是首要特征,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埃森哲报告显示到2035年人工智能有潜力拉动中国经济年增长率上升1.6个百分点,将劳动生产率提升27% [12] - 人机协同是典型特征,形成人机互补的新型生产模式,世界经济论坛预测到2020年受AI影响超过500万份工作消失,同时创造大量新人机协作职位 [13] - 跨界融合是结构特征,打破产业边界促进技术渗透与业务融合,如百度阿波罗平台整合汽车制造、AI、地图导航、交通管理等多个行业 [14] - 共创分享是价值特征,基于平台经济和开源技术构建开放式创新体系,中国Qwen、DeepSeek等开源模型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 [15] 智能经济的实践路径 - 技术赋能路径是基础,百度智能云数字员工在75家金融机构落地,助力客户运营效率提升50%以上 [20] - 产业融合路径是核心,通过智能产业化和产业智能化双向推进,不同行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农林业处于数据资源建设阶段,软件、金融等行业率先规模化落地 [21] - 政策支持路径是保障,中国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广泛深度融合 [22] 智能经济的应用场景 - 智能制造领域,特斯拉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电池性能,Autopilot系统事故率降低40% [23] - 智能交通领域,百度阿波罗形成三大开放平台,2018-2019年无人驾驶汽车路测里程近90万公里 [23] - 智慧金融领域,2016-2018年中国智能理财市场规模从300.7亿元增长到2546.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91% [24] - 智慧医疗领域,AI技术在药物研发、诊断、医保控费等方面广泛应用,提升医疗精准性和可及性 [25] 智能经济的发展目标 - 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六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 [38] - 到2030年,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智能终端、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90%,智能经济成为重要增长极 [38] - 到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38]
AI“破圈”更需“破壁”
证券日报· 2025-10-16 00:24
行业变革核心观点 - AI正深度融入移动终端,推动手机从被动执行指令的工具进化为能感知、会思考、可行动的智能伙伴,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跨越 [1] - 这场由终端厂商引领的变革是对产业生态和发展模式的深刻重塑,关键是从“单兵突进”走向“协同共建” [1] - 智能经济的竞争将转向整个生态体系健康度与协同力的比拼 [3] 技术发展与市场影响 - 终端厂商持续将大模型能力下沉至设备端侧,带来交互方式、服务形态乃至硬件定义的全面重构 [1] - AI智能体通过一步领券、主动服务等功能有效激发消费新活力,为市场复苏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1] 生态挑战与协作 - AI深入终端面临跨应用协同、数据隐私安全、生态标准统一三大核心挑战,任何企业难以独力解决 [2] - 国内首个智能体安全生态协作组织成立,主流厂商在开源模型、共建标准方面积极探索,标志着行业从竞争博弈迈向竞合共生 [2] - 产业需彻底打破技术壁垒与数据孤岛,建设开放、透明、安全、互信的智能体生态框架和行业标准 [2] 未来发展方向 - 行业领军企业需加强在意图理解、多模态感知等底层技术上的协同攻坚,筑牢自主可控的技术底座 [2] - 需汇聚全球开发者智慧,催生颠覆性应用场景,让智能服务无缝流转于手机、平板、PC之间 [2] - 发展模式需从“硬件+应用”的简单叠加,转向“基础软硬件+上层应用+开放生态”的深度融合 [2]
智能语音如何从可用到好用
经济日报· 2025-10-10 06:12
智能语音技术发展现状与驱动力 - 智能语音技术作为人机交互重要接口正加速融入生产生活 在虚拟助手和智能同传等场景实现流畅对答与跨语种无缝交流 [1] - 中国企业在语音识别、语义理解、语音合成等技术领域已跻身全球领先阵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 - 中国拥有丰富的语料资源、完备的产业链条和庞大的用户市场为智能语音技术落地提供有力支撑 [1] 智能语音技术面临的挑战 - 技术规模化落地面临高质量场景化语料库缺乏、与核心业务融合尚浅以及跨系统互联互通存在障碍等制约 [1] - 技术应用需从“可用”向“好用”演进 把技术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当前关键 [1] 技术应用优化与基础夯实路径 - 需联合行业主管部门、龙头企业及行业协会推动技术与实际业务场景深度契合 避免技术供给与产业需求脱节 [2] - 着力突破复杂环境下的抗噪处理、专业术语识别 提升机器精准理解连续对话的能力 [2] - 支持建设一批高质量、场景化的语音数据库和行业语料库以持续优化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2] 垂直领域深度融合与价值创造 - 智能语音技术已在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形成典型应用 但与行业核心业务融合仍有广阔空间 [2] - 需坚持分业施策和应用导向 驱动技术与行业知识体系、核心业务流程深度耦合 实现从单点功能向核心赋能的价值跃升 [2] - 构建行业知识图谱与语音技术深度融合机制 推动应用从执行指令向解决业务问题跃迁形成完整业务闭环 [2] 创新消费场景与增长动能培育 - 智能家居、车载系统、可穿戴设备等终端是智能语音技术落地的重要载体 用户期望已从“听得见”转向“听得懂、会办事” [3] - 支持企业构建跨终端、跨场景的一体化服务生态 推动功能创新与体验优化 [3] - 积极培育融合语音交互的健康管理、车载娱乐、居家养老等智能原生业态 打造“终端+服务+内容”深度融合的新消费模式 [3] 政策支持与发展前景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加快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 推动形成智能经济新形态 [3] - 智能语音技术将在“人工智能+”的广阔空间中发展 更好描绘赋能千行百业的生动前景 [3]
全球媒体聚焦 | 外媒:智能经济和新兴消费趋势点亮中国经济
搜狐财经· 2025-10-02 14:32
智能经济与先进制造业 - 支持人工智能、半导体和先进制造业的政策推动了信息技术和商业服务行业的发展,该行业自2024年初以来表现超越许多其他行业 [1] - 中国正大力投资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以提升生产力,过去三年全球超过一半的工业机器人安装在中国 [1][4] - 工业机器人在中国的安装比例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4] 政策支持与零售业 - 针对零售业的定向政策提供了支撑,特别是2024年底实施的以旧换新政策 [4] - 家用电器、家具、通讯和办公设备等零售领域从以旧换新政策中受益,成为增长最快的部分 [4] - 2024年前八个月,中国零售业销售额实现小幅增长 [4] 新消费趋势 - 中国千禧一代和Z世代消费者偏好转向能够促进社会参与、融合传统与现代、并利用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新型国内产品和服务 [4] - 泡泡玛特的拉布布娃娃和茶馆连锁店霸王茶姬的中国戏曲主题门店是“新消费”趋势推动销售提升的例证 [4] - 源于中国传统工艺的珠宝等新兴产品和服务类型具备突破现有类别的潜力 [4] 老龄化相关产业 - 人口老龄化催生了新的业务机会,包括智能家居技术、老年护理服务、金融养老金计划和专业医疗保健产品 [6] 经济转型基础 - 对先进产业的投资、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以及灵活的政策制定为中国转向可持续的消费驱动型经济奠定坚实基础 [1][6]
稳中求进每月看 | 金秋启航势正劲——9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新华社· 2025-09-29 21:45
秋粮生产与农业科技 - 秋粮生产进入关键阶段,全国夏粮产量达2994.8亿斤,实现稳产丰收,秋粮面积稳中有增 [2][6] -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可实时监控玉米长势、土壤墒情并自动报警,赋能农业生产 [5] - 各地积极行动提升单产与品质,如黑龙江聚焦精细化田管,山东引导引进良种,浙江、山西推广“车轮上的集市”激活乡村微循环 [6] 智能产业发展 - 9月密集举行多项博览会,包括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等,折射出人工智能新技术加速融入生产生活全链条的新趋势 [7][8] -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超5000家,5年内从1400余家增长至超5000家,相当于平均约11小时就有一家新企业诞生 [9] - 智能产品蓬勃发展,具体应用包括支持多语种实时对话的“嗨游”平台、AI医生问诊、以及内置北斗定位芯片可实现轨迹追踪的登山服 [9] 消费促进政策 - 9月《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等两项财政贴息政策加速落地,例如有消费者支用15万元消费贷装修新房,一年可省约1500元利息 [12] - 汽车报废更新、家电以旧换新补贴范围扩大,各地积极行动,如重庆追加1.35亿元用于汽车及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四川统筹4亿元发放消费券 [12][13] - 消费促进活动预计直接带动显著销售额,例如广州的汽车消费专项活动预计直接带动汽车销售额超80亿元 [13] 现代服务业发展 - “2025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规模达51.1万亿元,平均营业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22.2亿元 [15] - 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大量涌现,生产性服务业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各地出台政策支持,如安徽支持科技服务业集聚区,江西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15][16] - 行业公司积极提升服务水平,例如有旅行社根据客户需求推出职工疗休养专项产品线路,政策支持推动服务业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16]
稳中求进每月看|金秋启航势正劲——9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新华社· 2025-09-29 21:19
农业科技与秋粮生产 - 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在产粮大县应用,实时展示玉米长势、土壤墒情、气温等信息,系统可自动报警并提供指导方案以降低损失[10] -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应用,农机产业链加速智能化转型,“无人农场”开启新农业生产方式[10] - 全国夏粮产量达2994.8亿斤,实现稳产丰收,秋粮面积稳中有增,为夺取丰收奠定良好基础[10] - 黑龙江聚焦粮食单产与品质提升,山东引导农户引进良种落实良法,湖南流动供销服务车破解偏远山区“买难卖难”问题,浙江山西推广“车轮上的集市”激活乡村微循环[10] 智能经济发展与人工智能产业 - 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展示智能网联汽车,可根据语音指令联动空调、座椅及车窗系统自动调节[15] - 9月密集举行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中国—东盟博览会、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等,反映人工智能新技术、新应用、新场景迭代演进并加速融入生产生活全链条[15] -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5000家,5年内从1400余家增长至超5000家,相当于平均约11小时就有一家人工智能企业诞生[15] - 浙江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推出“嗨游”平台支持多语种实时对话与场景化翻译,贵州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展示AI医生,湖南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展示内置北斗定位芯片的登山服实现轨迹追踪[15] 消费刺激政策与市场表现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两项财政贴息政策加速落地,有居民利用政策支用15万元消费贷款装修新房,一年节省约1500元利息[20] - 汽车报废更新、家电以旧换新补贴范围扩大,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消费补贴政策推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深入实施[20] - 重庆追加1.35亿元预算用于10月汽车及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补贴,四川统筹4亿元资金发放餐饮、川酒川茶、入川游等消费券[20] - 天津夜生活节围绕“夜游、夜购、夜秀、夜娱、夜食”打造多元消费场景,广州汽车消费专项活动预计直接带动汽车销售额超80亿元[20] 服务业规模增长与质量提升 - “2025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发布,入围企业2024年营业收入总规模达51.1万亿元,平均营业收入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022.2亿元[24] - 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大量涌现,生产性服务业不断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服务贸易开放持续推进[24] - 安徽出台政策支持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集聚区建设,江西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山东推进854个省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24] - 浙江鼓励引进专业养老服务及医疗康复机构,河南提升智慧化养老服务网络,北京推动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设施建设,江苏宿迁将适儿化改造融入城市更新[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