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服务消费升级
icon
搜索文档
“十五五”带来哪些潜在A股上行机会?
华尔街见闻· 2025-09-18 10:09
核心观点 - 摩根大通认为“十五五”规划将为A股市场带来两大核心上行机会:反内卷驱动的周期修复行情与服务消费升级带来的结构性增长机遇 [1] - 对A股整体保持中期乐观态度,认为居民资产配置向股市迁移将支持市场 [1][7] 反内卷主题 - 反内卷措施预计将成为“十五五”规划的主要焦点,通过削减产能和推动价格回升,帮助更多行业实现周期性好转 [1] - 这一主题有望带来18-24个月的投资行情,旨在让相关行业价格和投资回报率回到正常水平 [1][2] - “地方政府公司化”机制可能被更严格的限制和财政纪律所抑制,引发并购整合,进入“整合十年”阶段 [3] - 反内卷措施涉及12个行业,包括汽车、电池、锂、光伏、水泥等,重点关注比亚迪、宁德时代、贵州茅台等龙头企业 [3] 服务消费升级 - 服务消费受益于新五年计划期间提高居民收入的目标,中国服务消费占比仍有广阔增长空间 [1][4] - 中国目前人均收入为5,660美元,服务消费占比约46%,类似于美国1973年水平 [5] - 基于年复合增长率约5%,五年后中国人均收入将达到7655美元,服务消费比重有望升至51% [6] - 在医疗保健、金融服务和文教娱乐等领域支出占比明显低于美国,存在显著提升空间 [1][6] - 筛选出14只非金融股作为投资标的,包括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等医疗服务股,以及教育、文娱股,这些股票自由流通市值均超过10亿美元,3个月日均成交额超过2000万美元 [6] - 2025年以来,中国政府对服务消费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明显加强,涵盖了旅游、健康、养老、托育等多个领域 [6] 市场前景 - 居民资产配置持续转向股市可维持反弹走势 [7] - 沪深300指数未来12个月市盈率已达14.4倍,较2016年以来中值高1.7个标准差,短期市场可能出现盘整 [7] - 2025年上半年沪深300指数每股收益同比增长率为5.9%,而基于市场一致预期的加权汇总,2025年每股收益同比增速为14.1%,下半年仍有可观提升空间 [7] - 展望2026年,反内卷措施的有效执行和适度的财政支持可有助于维持市场对每股收益增长的预期 [7]
一张票根,激发更多消费可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8 06:22
胡江涛摄(人民视觉) "一张票玩转一座城"。看似不起眼的票根,正成为城市流量的新入口。 与过去使用一次随即失效不同,城市的东道主们正赋予小小票根越来越大的价值:在上海,一张展览票 串联起南京路商圈的百亿元消费;在江苏,一场苏超比赛门票延展出一次次跨城微度假;在河南洛阳, 一张火车票即可打开古城游览的数种优惠方式……在更多城市,票根还随着一场场演唱会、马拉松、艺 术展"漫游"商圈景区,激起消费的圈圈涟漪。 一张票根,可以"乘"出多少消费可能? "看完演出的票根先别丢" ——串联起"吃、住、行、游、购、娱",成为探索城市的"邀请券" "等等,看完演出的票根先别丢。" 随着演出游、赛事游走热,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发现手中这张票根的"含金量"。享餐饮折扣、门票优 惠、活动礼遇……过去一次性体验的凭证,正成为多元城市体验的"通关卡"。 今年夏季,江西省赣州市推动消费场景创新,借助系列赛 事活动打造"票根经济",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带 动消费市场持续火热。图为赣州市章贡区江南宋城历史文 化街区。 不久前,在江苏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南通"苏超"球迷专 属夜公园免费畅玩吸引了众多"苏超"球迷。凡持有江苏城 市足球联赛任意 ...
行业景气环比改善,服务消费政策落地,有望享多重红利
2025-09-17 22:59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服务消费领域 特别是文旅 体育赛事 IP联动 非学科教育培训 数字服务消费(AI应用)以及入境旅游等细分板块[1][2][3][4] * 涉及公司包括: * **文旅/酒店/OTA**:携程 同程 亚朵 华住 锦江酒店 首旅酒店 众信旅游 岭南控股[3][9][12] * **IP与零售**:泡泡玛特 名创优品 故宫文创[1][4] * **体育赛事**:力盛体育 莱绅股份[1][6] * **教育培训**:思考乐 新东方 好未来 学大教育 卓越教育 中国东方教育 华图山顶 粉笔 中公[1][7][8] * **其他**:重庆百货(消费贷)[3][13] **核心观点与论据** * **行业空间与政策驱动**:中国服务消费占比约30% 远低于美国的70% 提升空间巨大 政策将其置于重要地位以推动消费升级和吸纳就业[1][2] * **政策五大增量**: 1. **优化假期**:探索中小学春秋假 提升旅游频次并分散暑期压力 利好景区 OTA和酒店[4][11][12] 2. **鼓励IP联动**:促进优质资源与IP跨界合作(如泡泡玛特 名创优品)[1][4] 3. **赛事文旅联动**:引进国外优秀赛事和支持地方大众赛事 打造精品赛事品牌 利好赛事组织者及产业链(如力盛体育 莱绅股份)[1][4][6] 4. **AI技术应用**:支持AI在电商 眼镜 玩具 教育等领域应用 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 对高人工成本业态构成直接利好[1][3][4][10] 5. **规范非学科培训**:符合条件的机构可申请行政许可 并鼓励市场化职业技能培训 利好相关教育机构(如思考乐 新东方 中国东方教育等)[1][4][7][8] * **具体实施方向**:培育消费平台 建设新业态试点城市 扩大互联网 文化等领域对外开放 推出文创精品 延长文博场馆营业时间并优化预约以改善供给[1][5][6] * **入境游推动**:扩大单方面免签范围将显著推动入境游 其客单价较高 对核心旅游城市(北京 上海)拉动作用强 利好OTA和核心城市酒店[3][9] * **财政金融支持**:统筹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 地方专项债等资金支持文旅 养老设施建设 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并运用货币信贷工具扩大信贷投放 利好涉及消费贷的公司(如重庆百货)[3][13] **其他重要内容** * 政策明确支持利用现有场馆打造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剧场 博物馆 美术馆和科技馆 其收益可用于绩效激励 将推动企事业单位或国企类景区公司的经营激励[5][6] * 政策鼓励生活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 推广人工智能加消费典型应用案例(如义乌老板娘应用AI工具成功运营线上销售平台)[10]
优供给、育新景、促开放:三管齐下,服务消费升级路线图出炉
央视网· 2025-09-17 10:57
服务消费政策举措 - 商务部发布19项举措推动服务消费升级 涵盖培育消费促进平台 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 激发消费新增量 加强财政金融支持 健全统计监测制度五个方面 [1] - 首次提出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 打造商旅文体健融合消费新场景 培育新型消费龙头企业 [1] 文化消费供给 - 支持影视动漫等领域精品创作 延长热门文博场馆景区开放时间 优化预约方式 [2] - 引进高品质赛事 发展职业联赛 形成赛事+商旅文体多业态融合消费场景 [4] 服务业对外开放 - 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 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6] - 支持将更多服务消费领域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提供差异化服务供给 [6] 入境消费促进 - 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 为符合条件人员签发5年多次签证 [8] - 发挥美食中医药文物古迹等传统文化优势 鼓励推出适合外国游客的特色线路 [8] - 完善外币支付体系 扩大退税商店覆盖范围 提升退税办理智能化水平 [8] 数字服务消费 - 持续打造信息消费新产品新场景新热点 [10] - 发展人工智能+消费 通过技术赋能传统服务场所打造数字消费新场景 [10] 行业表现数据 - 前8个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 增速快于商品零售额 [1]
满足美好生活需要、拉动经济增长 服务消费升级有哪些实招?| 解读↓
央视网· 2025-09-17 10:24
政策核心观点 - 商务部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旨在通过5方面19项举措推动服务消费升级[1] - 2025年前8个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 增速快于商品零售额[1] - 服务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领域[1] 政策措施框架 - 政策从培育平台、丰富供给、激发增量、财政金融支持、健全统计监测5方面提出19项举措[3] - 首次提出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3] - 目标为打造商旅文体健融合新场景并培育新型消费龙头企业[3] 试点城市选择标准 - “三新”试点城市将优先考虑消费基础扎实、示范带动性强、创新能力突出的城市[7] - 试点目的在于探索发展路径并向全国复制推广以激发服务消费潜力[5][7] 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 - 19项措施中有8项与“高品质服务供给”相关[7] - 文化消费领域支持影视动漫精品创作 延长热门文博场馆景区开放时间并优化预约方式[9] - 提出引进高品质赛事、发展职业联赛以形成“赛事+商旅文体”多业态融合消费场景[12] 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 - 政策提出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 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12] - 支持将更多服务消费领域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以提供差异化供给[12] - 通过对外开放和对内放开提升优质服务消费供给[12] 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 - 政策提出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 为符合条件人员签发5年多次签证[15] - 发挥美食、中医药、文物古迹等传统文化优势 鼓励推出适合外国游客的特色线路[15] - 提升入境消费便利化水平 如完善外币支付体系、扩大退税商店覆盖范围、提升退税智能化水平[17] 拓展数字服务消费 - 文件提出持续打造信息消费新产品、新场景和新热点[19] - 发展“人工智能+消费” 通过技术赋能将传统服务场所打造为数字消费新场景[19] - 数字消费举措可对传统服务消费进行提质增效从而扩大消费规模[19]
9月17日新闻早知道丨昨夜今晨·热点不容错过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7 07:52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 北京文化论坛将于9月23日开幕,将举办中法影像对话系列活动 2025年北京文化论坛将在9月23日至24日如约而至,本次论坛秉持着"传承·创新·互鉴"的永恒精神,奏 响"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年度之音。作为今年北京文化论坛的特别策划活动,为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30周 年、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和中法建交61周年,将于9月22日至24日举办"风移影动——中法影像对话"系 列活动。 ▶ 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将启幕,有何看点亮点? 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将于17日至19日举行。国防部发言人蒋斌16日介绍,截至当日,已有100余个国 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官方代表团将参加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 ▶ 北京金融监管局:已受理9月13日冰雹灾害车险报案4.71万件 记者从北京金融监管局了解到,9月13日傍晚至夜间,受雷雨云团影响,北京市出现分散性冰雹天气, 多区发布冰雹黄色预警。截至9月16日上午8时,北京辖内财险公司已累计受理此次冰雹灾害车险报案 4.71万件、估损金额3.91亿元。 为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有关部门起草了《未成年人用户数量巨大和 对未成年人群体具有显著影响的网络平 ...
培育服务消费促进平台、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 19项举措提振消费
央视新闻· 2025-09-16 23:13
政策核心框架 - 商务部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从五个方面提出19项举措以推动服务消费升级 [1][3] - 政策五大方向包括培育服务消费促进平台、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健全统计监测制度 [3] - 首次提出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打造商旅文体健融合新场景并培育新型消费龙头企业 [3] 服务消费市场现状 - 今年前8个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增速快于商品零售额 [1] - 服务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领域但行业仍面临供给不足和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 [1][6] 培育消费新平台与试点 - 试点城市选择将优先考虑消费基础扎实、示范带动性强、创新能力突出的城市以探索可复制推广的路径 [5] - 政策目的在于通过试点总结经验向全国推广以更好激发服务消费潜力 [3] 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 - 19项措施中有8项与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相关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方向 [6] - 文化消费领域政策支持影视动漫精品创作并延长热门文博场馆景区开放时间优化预约方式 [8] - 通过引进高品质赛事和发展职业联赛促进人口流动带动交通餐饮文化旅游形成多业态融合场景 [8] 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 - 政策提出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10] - 支持将更多服务消费领域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以提供差异化服务供给 [10] - 通过对外开放和对内放开提升优质服务消费供给对未来拉动消费增长意义重大空间广阔 [10] 激发消费新增量举措 - 为激发入境消费将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为更多符合条件人员签发5年多次签证 [13] - 鼓励旅行社和在线旅游平台推出基于美食中医药文物古迹的特色线路以吸引境外人员 [13] - 提升入境消费便利化水平如完善外币支付体系扩大退税商店覆盖范围提升退税智能化水平 [15] 拓展数字服务消费 - 政策提出持续打造信息消费新产品新场景新热点拓展数字服务消费作为新增量方向 [15] - 通过打造数字服务消费场景和发展人工智能+消费对传统服务场所进行技术赋能以提质增效扩大规模 [17]
★融合场景亮点纷呈 服务消费创新升级添动能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9:56
服务消费增长 - 服务消费成为居民消费重要增量来源 商务部启动2025年"服务消费季"活动 推动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 培育"旅游+"等融合消费场景 [1] - 飞猪"618"购物节数据显示 主题乐园游 邮轮游等文旅商品销量翻倍增长 飞猪官方直播间引导成交额同比翻三番 [1] - 暑期亲子游 主题文化游需求较大 创新能力强的主题类景区竞争力较强 [1] 文旅服务创新 - 海昌海洋公园计划引入祥源控股集团 形成"从云端到海底"全场景消费闭环 [2] - 上海乐高乐园7月5日开园 旅游平台搜索量大幅增长 IP热度带动乐园"未开先火" [2] - 爱达邮轮联合上影元在爱达·魔都号上开启"哪吒闹海"夏日主题航季 推出沉浸式中国动画互动体验 [2] - 2025暑期档超过60部中外影片定档 暑期档票房占比全年30%左右 今年有望同比改善 [2] 地方政府推动消费 - 云南省发放"彩云系列消费券" 涵盖住宿 餐饮 电影等领域 总规模超10亿元 [3] 家政服务升级 - 暑期带娃需求咨询量明显增多 小时工服务受欢迎 京东"618"开场1小时 家政服务成交额同比增长100% [3] - 平台型企业利用数字技术优化服务模式 线上小程序资料筛选 线上面试提升供需对接效率 [3] - 家政服务业态需求从传统业态向全生活场景转变 家庭生活咨询 亲子关系指导 宠物照料等服务需求度高 [4] 体育消费带动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带动文旅消费 常州"9 9元门票+萝卜干炒饭"套餐带动萝卜干线上销量翻倍 盐城"观鸟+观赛"套餐预订量超2万单 [4] - 每单位体育消费支出可产生7 8倍关联产业收益 [4] - 金陵体育部分场地为"苏超"联赛提供足球比赛器材 共创草坪股票价格连续5个交易日涨停 [5] - 山东省2025年计划举办国家级以上赛事200场 5000人以上马拉松50场 鼓励建设汽车自驾 航空 户外营地等设施 [6] - 上海推出体育消费资源整合平台 将赛事资源开放给商业地产 旅游平台等市场主体 [6]
推动服务消费升级!毕马威徐司辞:应把握情绪健康等需求
南方都市报· 2025-06-28 11:23
消费市场复苏与结构性变革 - 2025年前两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 较2024年全年的3 5%提升0 5个百分点 显示消费复苏势头延续 [5] - 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列为首要任务 "消费"一词出现频次较上年激增52% 政策抓手包括大宗消费品以旧换新 文旅体育消费培育 服务消费扩容等 [6] - 消费市场呈现深层次结构性调整 驱动因素包括宏观经济不确定性 人口结构变化及消费观念迭代 需求维度扩展至情绪价值 健康管理 绿色环保 品质提升与高性价比 [6] 区域消费发展潜力 - 广东沉浸式消费场景覆盖率为30% 服务消费新兴领域占比22% 显示两者均有广阔发展空间 [6] - 广东省2025年2月推出服务消费升级四大维度政策 包括基础消费扩容(餐饮 家政) 改善型消费激活(文旅 体育健康) 数字化绿色化场景赋能 产融结合支持餐饮企业上市 [10] 子赛道发展现状 - 全球奢侈品市场前三为中国(1017亿美元) 美国(964亿美元) 日本(283亿美元) 合计占比48% 消费者呈现理性化趋势 [7] - 化妆品市场竞争白热化 国货品牌线上表现亮眼 环保友好型护肤品受青睐 头部企业稳定性突出 中小企业需靠产品创新与渠道精耕突破 [7] - 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从2013年不足1000亿元跃升至2020年近3000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12% 增强免疫力和缓解疲劳类产品需求显著 [7] - 餐饮与文旅呈现融合趋势 消费者对食品品质 创意菜品 用餐体验及社交分享需求攀升 推动新业态并激活三四线城市消费 [9] 资本市场动态 - 2025年Q1全球IPO募资282亿美元 前十大以信息技术 媒体及电信业为主 香港IPO市场中消费品募资占比达45% 前十大募资企业有三家来自该领域 [6]
成为“美好消费典范城市”背后:武汉人的美好生活“方程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0 15:45
武汉消费市场概况 - 武汉获评"美好消费典范城市",与深圳、成都、大连并列,教育消费热情超平均值4个百分点,运动健身、医疗服务消费预期超均值3个百分点以上[1] - 2024年武汉社零总额7931.9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居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首位,2025年1-4月增速进一步提升至8.1%[1] - 消费升级特征显著,从实物消费转向服务消费,形成"时时有滋味、季季有新意"的消费图景[2] 消费结构升级 - 教育、健康、医疗消费需求高涨,反映消费理念从"温饱需求"向"美好生活"转变[3] - 服务消费潜力巨大,旅游、教育、保险等服务型消费占比从2011年20%升至60%,保健养生连续五年位居消费榜前三[3] - 2024年武汉体育消费总规模约532亿元,居民全年参与汉马、渡江等体育活动带动消费链衍生[3] 文化娱乐消费 - 演唱会经济成为新增长点,2024年演艺门票收入同比增长18%,预计2025年增速超10%[5] - 老字号品牌焕新为"新国潮",汪玉霞、德华楼、蔡林记等推动消费与文化振兴[5] - 2024年1-11月文艺创作与表演业增长33.2%,旅游会展服务业增长113.1%,家庭服务业增长34.7%[7][8] 餐饮消费活力 - 武汉日均消耗热干面1750吨,龙虾季日均消耗小龙虾近1000万只[11][12] - 2025年一季度餐饮收入同比增长3.5%,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增长5.8%[12] - "十大名菜""十大名点"评选带动600余家餐厅成为消费打卡地,五一期间小龙虾餐饮企业营收同比增长40%[11][20] 消费场景创新 - 打造1500万方商业空间,近三年引进首店超千家,形成户部巷、江汉路、楚河汉街等多元消费场景[12] - 夜间经济活跃,拥有4处国家级夜间消费集聚区和13处省级集聚区,上榜"中国夜间消费最活跃十大城市"[15] - 商文旅体融合形成四季主题:春赏樱(东湖樱园接待量106万人次+16.8%)、夏嘬虾、秋欢购、冬潮玩[16][17][18][22] 特色IP打造 - 樱花季形成"樱花+"模式,2025年3-4月吸引入境团队683个,游客2.1万人次[17] - 冰雪经济激活冬季消费,通过武商梦时代热雪奇迹等场地推出"冰雪+"系列活动[22] - 持续举办"乐购武汉"等2000场促消费活动,联动汽车、家电、家装等以旧换新政策[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