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构投资者
icon
搜索文档
科创板迎新一轮改革,“1+6”细则出炉
第一财经· 2025-06-18 20:16
科创板"1+6"改革细则核心内容 - 证监会发布《科创板意见》,明确设置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未盈利但技术突破大、商业前景广、研发投入高的科技型企业 [1][3] - 科创成长层实施新老划断,新注册企业需满足最近两年累计净利润≥5000万元或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收≥1亿元方可调出 [4] - 改革包含6项配套举措,涉及机构投资者制度、IPO预审阅、第五套标准扩容等方向 [2][7] 科创成长层具体安排 - 未盈利科技型企业股票将添加"U"标识,并提高摘U标准(存量企业维持原条件) [4] - 要求券商强化风险评估,个人投资者需签署专门风险揭示书 [4] - 保持发行上市制度、摘U条件、投资者门槛"三不变" [4] 6项配套改革细则 1. **机构投资者制度试点** - 对适用第五套标准企业,将资深机构投资者持股情况作为审核参考(非强制条件) [8] - 港股18A规则下企业平均拥有3名资深投资者,合计持股21%,上市后营收显著增长 [8] - 科创板90%上市企业曾获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具备试点基础 [9] 2. **IPO预先审阅机制** - 借鉴"秘密递交"制度,允许关键技术企业在正式申报前进行非公开预审阅 [10] - 预审阅不降低审核标准,但可加速后续流程 [10] 3. **第五套标准扩容** - 当前20家适用企业均为生物医药行业,拟拓展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领域 [10][11] - 将按行业成熟度分批推进,"成熟一个推出一个" [11] 4. **其他措施** - 允许在审未盈利企业向老股东定向增发(专款用于研发) [11] - 支持上市公司吸收合并上市不满3年的科创板企业 [11] - 推动科创板ETF纳入基金投顾配置范围 [11] 专家观点 - 科创成长层突破企业规模/盈利限制,可引导资本流向高附加值产业 [1] - 建议未来重点完善差异化制度设计、强化板块协同、构建产学研生态链 [5]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为何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20:15
科创板新一轮改革 -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将深化科创板改革,推出"1+6"政策措施,聚焦提升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更好发挥科创板"试验田"作用 [1] - 六项改革措施中第一项是针对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1]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 该制度借鉴境外市场做法,将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入股年限、数量和比例作为适用第五套标准企业审核注册的参考因素 [2] - 借助机构投资者的专业判断和资金投入,帮助审核机构和中小投资者更好判断企业科创属性和商业前景 [2] - 境外成熟市场如港交所已有成功实践,例如18A规则下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后营收大幅增长,净利润显著减亏 [3] 境外市场实践案例 - 港交所18A规则下截至2024年底共有67家公司上市,平均每家拥有3名资深投资者,合计持股约21% [3] - 信达生物2018年上市前资深投资者持股超23%,上市后营收从不到1000万元增长至2024年94.2亿元,净利润从-57.7亿元减亏至-0.9亿元,市值增长438%至1022亿港元 [3] 市场化机制的优势 -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在识别优质科技型企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尤其是产业投资者和头部私募基金对行业有深刻理解 [5] -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规模达10.96万亿,创业投资基金规模达3.41万亿,为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科创板已上市企业中约九成获得过私募股权基金投资 [6] 试点实施细节 - 试点范围限于第五套上市标准企业,资深投资者入股情况仅作为审核参考而非上市条件,体现稳起步、小切口改革思路 [6] - 交易所将细化资深投资者认定标准,明确审核参考方式,加强行为监管,打击利益输送等违法违规行为 [6]
科创改革再出发:扩大第五套上市标准适用范围,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第一财经· 2025-06-18 20:08
在"科创板八条"实施一年后,科创板迎来新一轮改革。 设置科创板科创成长层的同时,科创板推出了6项改革举措,包括: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对于适 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面向优质科技型企业试点IPO预 先审阅机制等;支持在审未盈利科技企业面向老股东开展增资扩股等活动;完善科创板公司再融资制度 和战略投资者认定标准;增加科创板投资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等。 "'1+6' 的新政策,可以更加精准地服务于有技术重大突破、持续研发投入和商业前景广阔的优质科创企 业。新政策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国家对科技型企业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也让科技型上市公司看到了更广 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影石创新董事长刘靖康说。 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认为,这些举措有利于提升科创板乃至A股市场的活力和吸引力, 有助于推进中国股市的专业性、科学性、高质量发展,有助于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创新。 据第一财经了解,此次改革将继续严把发行上市入口关,做好IPO逆周期调节,不会出现大规模扩容。 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 暂停近两年后,证监会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并扩大适用范围,引发市场高度关 注。 ...
“1+6”政策措施来了!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推出6项改革举措
北京商报· 2025-06-18 18:38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设立 - 科创板新设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突破大、商业前景广阔、研发投入高但尚未盈利的科技型企业 [2] - 现有及新注册的未盈利科技型上市公司将全部纳入科创成长层 [2] - 设置该层级的三大目的:彰显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政策导向、为增量改革提供试验空间、便于集中管理未盈利企业以保护投资者 [2] 投资者保护措施 - 科创成长层企业股票简称后统一加"U"标识 [3] - 提高未盈利企业摘"U"标准,要求定期披露未盈利原因及风险 [3] - 证券公司需强化投资者风险评估,个人投资者需签署专门风险揭示书 [3] - 保持现有发行上市制度、摘"U"条件和资金门槛不变 [3] 六项配套改革举措 - 对第五套上市标准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仅作为审核参考不构成新上市条件 [4] - 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允许企业秘密递交文件进行预审阅以保护信息安全 [5] - 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 [6] - 支持在审未盈利企业面向老股东增资扩股 [6] - 健全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发展的制度机制 [6] - 完善科创板投融资协调市场功能 [6]
科创成长层:为什么搞、怎么搞
和讯· 2025-06-18 18:23
科创成长层政策 - 科创成长层是科创板深化改革的"1+6"政策组合拳中的核心引擎,重点服务未盈利但技术突破大、商业前景广阔的科技型企业 [1][2] - 科创成长层突破了对企业规模、盈利的传统限制,为轻资产、高研发投入的科创企业提供精准融资平台 [1][2] - 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将全部纳入科创成长层,调出条件实施新老划断 [2] 科创成长层设立意义 - 54家未盈利企业已在科创板上市,2024年合计营收1744.79亿元,其中26家营收超10亿元,22家已实现盈利 [3][4] - 三大设立目的:彰显政策导向稳定预期、提供增量改革试验空间、集中管理未盈利企业便于投资者识别风险 [5] - 需持续完善差异化制度设计,强化与其他板块协同,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生态 [6] 第五套上市标准改革 - 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并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1][7] - 资深机构投资者入股情况将作为审核参考,但非强制上市条件,初期仅小范围试点 [7][8] - 上交所将制定规则,要求披露机构投资者信息并从投资经验、合规性等方面设定标准 [9] 配套改革措施 - 6项配套措施包括:IPO预先审阅机制、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至AI/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 [7] - 资深机构投资者制度借鉴境外经验,通过市场力量前置风险识别,提升项目筛选精准度 [7][8] - 交易所将建立"黑名单"制度打击利益输送等违规行为,加强动态管理 [7]
科创板迎新一轮改革,“1+6”细则出炉
第一财经· 2025-06-18 17:46
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全部纳入创新成长层。 证监会主席吴清话音刚落,6月18日下午,科创板"1+6"改革细则出炉。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认为,设置科创成长层这一举措具有非常重 要的意义。成长层突破了过去对拟融资企业规模、盈利等方面的要求与限制,不仅能够根据科创企业轻 资产、高研发投入、未来收益不确定性大等特点,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更为精准的融资平台;还能够 吸引社会资本聚焦科技创新领域,引导资金从传统产业流向具有高附加值和发展潜力的科创产业,加速 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此外,科创板推出6项改革举措,包括对于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 投资者制度;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上市公司吸收合并上市不满3年的科创板上市公司等。 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全部纳入创新成长层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本次改革在科创板设置创新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 阔、持续研发投入大,但目前仍处于未盈利阶段的科技型企业。 "从全球实践看,科技型企业往往经营业绩不确定性大、转盈利周期长,资本市场服务能不能覆盖优质 未盈利科技型企业,是市场各方判断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
事关科创成长层,上交所最新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6-18 17:04
科创板成长层设立 - 中国证监会印发《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上交所同步制定2项配套业务规则并公开征求意见 [2] - 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未盈利阶段的科技型企业,包括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的企业 [3][4] - 存量未盈利企业和新上市未盈利企业共同纳入科创成长层 [4] 科创成长层配套机制 - 明确实施标准及程序:规定公司纳入和调出科创成长层的标准,明确层次调整操作程序并进行"新老划断" [5] - 强化风险揭示:科创成长层公司股票或存托凭证实施特殊标识"U",投资者需签署专项风险揭示书(存量企业除外) [5] - 提升信息披露质量:要求披露未盈利情况及风险,加强股票异常波动核查,压实中介机构持续督导责任 [5] 预先审阅机制 - 建立股票发行上市申请预先审阅机制,回应科技型企业控制敏感信息知悉范围的诉求 [7] - 预先审阅流程:发行人提交申请文件,上交所参照正式审核程序反馈意见,但不替代正式申报审核 [8] - 程序衔接:发行人可结合审阅意见决定是否正式申报,正式申报后仍需严格遵循现有审核标准 [8] - 信息披露:预先审阅阶段不公开,正式申报后需披露审阅阶段的问询和回复 [8]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 鼓励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企业自愿披露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信息 [11] -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的信息作为审核参考因素,但不作为硬性上市条件 [11] - 加强自律监管:明确合规要求、强化信息披露、夯实中介核查责任 [12]
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
证监会发布· 2025-06-18 15:38
科创板改革核心观点 - 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增强科创板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1] - 聚焦市场关切,改革优化科创板发行上市等制度,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2] - 统筹推进投资端、融资端改革,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与保护投资者权益相协调 [2] - 发挥科创板"试验田"作用,增量改革措施先行先试,条件成熟后逐步推广 [2] 科创成长层设置 - 定位为服务技术突破大、商业前景广、研发投入高但未盈利的科技型企业 [3] - 未盈利企业全部纳入科创成长层,调出条件实施新老划断:新注册企业需满足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不低于5000万元,或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收不低于1亿元 [3] - 存量企业符合现行取消特殊标识条件则调出 [3] - 股票简称后加"U"标识,需定期披露未盈利原因及影响,并在公告显著位置提示风险 [4] - 个人投资者需满足科创板适当性要求,投资新注册未盈利企业还需签署专门风险揭示书 [4] 优质科技型企业支持措施 - 试点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将其入股年限、数量、比例作为第五套上市标准审核参考 [5] - 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允许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企业在正式申报前申请文件预审阅,加快审核注册程序 [5] - 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企业 [5] - 允许在审未盈利企业面向老股东增资扩股,专款用于研发,建立股东利益平衡机制 [6] - 提升再融资便利度,优化战略投资者标准,支持上市公司吸收合并上市不满3年的科创板公司 [7] 市场功能完善 - 丰富科创板指数及ETF品类,将科创板ETF纳入基金投顾配置范围 [7] - 研究推出更多科创板ETF期权和期货期权,为中长期资金提供风险管理工具 [7] 改革组织实施 - 强化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纠正,健全创新举措风险应对预案 [8] - 严厉打击科创板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 [8] - 加强市场沟通和政策培训,推动典型案例落地形成示范效应 [8] - 开展投资者宣传教育,提升对科技创新规律的认识 [8]
巴克莱、小摩齐发声:美股涨势如虹,“聪明钱”或成后市新引擎
智通财经网· 2025-06-10 19:21
机构投资者持仓与市场情绪 - 大型基金经理股票仓位处于历史低位 自2010年以来仅23%时间低于当前水平 显示机构投资者保持谨慎立场 [1][3] - 标普500指数从4月8日低点反弹20% 逼近2月19日历史高点 但机构投资者持仓未同步跟进 [3][5] - 德意志银行数据显示 机构投资者在4月2日关税加征后大幅减持 暂停加征后开始增持 反映政策敏感性 [5] 分析师观点与市场预测 - 巴克莱银行认为美股仓位和情绪"过低" 未来几周维持看多立场 [3] - 摩根大通策略师指出 特朗普政策重心从关税转向减税后 市场"阻力最小的道路是创下新高" [3] - 德意志银行Binky Chadha团队预测标普500年底将达6550点 较当前水平有9%上涨空间 [5] 散户与机构行为分化 - 当前涨势主要由散户推动 "聪明钱"保持观望 若涨势持续可能迫使机构被动增持 [4] - Truist Advisory Services指出 机构投资者更关注风险而非回报 对政策陷阱保持警惕 [4] - 德意志银行Parag Thatte团队称 美股本轮反弹仅用不到两个月 创史上最短"波动冲击"纪录 [3] 关键影响因素监测 - 美国CPI数据将成为投资者信心试金石 提供关税对通胀影响的直接证据 [5] - 债券市场波动风险被列为机构谨慎情绪的核心因素 财政政策演变受持续关注 [5]
机构投资者才刚跑步入场,美股本季度或华丽收官!
金十数据· 2025-06-10 10:53
随着标普500指数(SPX)试图站稳6000点并向2月创下的历史高点攀升,大型成熟投资者如今似乎正拥抱美股 涨势。 "信不信由你,机构投资者现在相当乐观,"DataTrek研究公司联合创始人尼古拉斯·科拉斯(Nicholas Colas)在 周一发送的一份报告中称,"道富银行的机构投资者风险偏好指数显示,'大资金'(Big money)才刚刚开始加 入近期涨势,这意味着季度末可能出现进一步'融涨'行情。" 科拉斯指出:"2025年3月至5月中旬,机构投资者一直在降低风险敞口,这是自2023年9月至12月以来最长的去 风险周期。目前风险偏好正接近与短期高点一致的水平,"他表示,"这很可能在6月晚些时候显现。" 据道琼斯市场数据,标普500指数上周五收于6000.36点,为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较2月19日创下的历史收盘高 点仅低2.3%。当投资者因担心错过涨势而大举涌入时,市场可能出现不可持续的"融涨"风险,随后可能回落。 科拉斯写道:"标普500指数回到6000点,意味着其12个月远期市盈率为22.7倍。此时持有美国大盘股,必须相 信市盈率将进一步上升。" DataTrek指出,除非美国经济避免衰退,否则标普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