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权益类
icon
搜索文档
近2成权益理财近半年收益告负,合资理财新发红利精选产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3 16:40
三大类理财产品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19日,理财公司3-6个月(含)期限的"固收+权益"公募理财近6月净值增长率均值为1.23%,平均最大回撤为0.18%,1421只存续产品中仅有3只近半年业绩告负,占比极低,其中62.63%的产品实现月月正收益 [6] - 混合类理财近6个月净值增长率均值为1.61%,其中兴银理财"兴合汇景1号"以9.83%的收益率位居榜首,但最大回撤达10.28%,而广银理财"睿富鑫益6个月持有期第1期"收益告负为-0.68% [11][12] - 权益类理财近6月净值增长率均值和最大回撤均值分别为3.53%和10.91%,39只存续产品中有6只收益为负,占比16.67%,华夏理财"天工日开5号(AI算力指数)"和光大理财"阳光红新能源主题A"最大回撤分别达20.04%和19.48% [16] 固收+权益类产品亮点 - 杭银理财"幸福99鸿益(双债增强)100天持有期"以6.04%的净值增长率领跑,主要因2025年一季度及时减仓债券(债券资产持仓下降64.46个百分点)并增持黄金ETF(华安易富黄金ETF新进前十大持仓) [7][8] - 浦银理财"四月鑫最短持有期5号A"和平安理财"灵活成长创利日开180天持有2号D"分别以4.54%和3.63%的收益率位列第二、第三 [7] 混合类产品策略分析 - 宁银理财"宁赢平衡增利智能制造5号"聚焦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领域,权益仓位20%~45%,规模约2.8亿元,业绩基准为"25%中证智能制造主题指数+65%中债-新综合全价(1-3年)指数+10%活期存款利率" [12] - 该产品前十大资产涉及机械装备、智能电动车、半导体、智能手机等行业,体现对高端制造领域的重点布局 [12] 权益类产品市场动态 - 华夏理财"天工日开(贵金属指数)"以24.39%的收益率位居权益类榜首,光大理财"阳光红基础设施公募REITs优选1号"和"阳光红ESG行业精选"分别以16.54%和15.45%的收益率位列第二、第三 [14] - 高盛工银理财新发"盛鑫君智私银尊享红利精选量化1期"采用基本面量化权益指数增强策略,基准为"95%中证红利指数+5%活期存款利率",募集规模3601.8万元,目标跟踪误差不超过7.75% [17]
权益类基金投资,应对市场波动的6条原则
搜狐财经· 2025-06-19 16:21
市场波动与投资心理 - 资金亏损带来的痛苦程度是等额盈利快感的两倍,这源于大脑扁桃核对恐惧的本能反应 [1] - 投资者需避免情绪化决策,行为经济学研究表明财务决策常伴随非理性行为 [7] - 市场不成熟和情绪化导致巨幅波动,但也为价值投资创造机会 [8] 市场波动规律 - 股市下跌是权益类投资固有特征,标普500指数在1977-2016年间75%时间获得正回报 [2] - 标普500每年平均出现10%幅度调整,但每次深度回调后都伴随复苏和潜在新高 [2] - 沪深300指数同样呈现短期波动但长期向上的趋势 [4] 投资策略原则 - 预测市场长期走势不可能,短期走势随机,超额收益来自正确非共识预测 [6] - 基金定投通过定期投入可摊薄成本,利用"时间+复利"效应实现滚雪球增长 [10] - 资产配置对投资组合回报贡献度达88%,远高于选股和择时的12% [11] - 分散投资可缓冲单一资产波动,权益类基金本身具备分散风险特性 [11][13] 长期投资价值 - 标普500在1937-2018年所有10年期平均年回报达10.43%,包含极端事件影响 [14] - 中证基金指数2003-2019年总回报超5倍,年化收益12%,混合基金达13.22% [14] - 权益类资产长期回报领跑主要资产类别,价格终将反映价值但时间不确定 [14][18]
掌舵八年,章砚卸任中银基金董事长,6500亿公募巨头迎新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6-19 15:40
人事变动 - 中银基金董事长章砚因工作调整离任,结束近8年掌舵期,执行总裁张家文代行董事长职务 [1][2] - 章砚离任日期为2025年6月16日,未转任公司其他岗位 [2] - 张家文自2025年6月16日起代行董事长职务,2013年加入中银基金,长期担任执行总裁 [3][4] 管理规模变化 - 在章砚任期内(2017-2025),公司管理规模从2849亿元增至6524亿元,增幅129% [3] - 非货币资产规模从2060亿元增长至3178亿元,增幅54.3% [3] - 债券型及货币型基金规模占比从85.4%提升至95%,巩固"固收大厂"地位 [3] 业务发展情况 - 公司依托股东中国银行渠道优势,成功发行多只百亿级债券基金,通过定制化产品服务机构客户 [4] - 权益类产品规模从2017年354亿元降至2024年287亿元,降幅18.93% [4] - 错失股票ETF发展机遇,目前仅有1只规模不足5000万元的股票ETF [4] 基金经理变动 - 2024年至今共有6位基金经理离任,包括权益投资骨干王睿和固收资深经理周毅 [5] - 王睿任职超15年,2025年3-4月集中卸任6只基金,其管理的中银高质量发展机遇混合任职回报达53.5% [5] - 周毅管理规模超200亿,2025年3月清仓式离任8只债券基金,任职期间所有产品均实现正收益 [5] 产品结构问题 - 截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旗下31只产品规模低于5000万元,64只产品规模不足2亿元 [5] - 产品同质化与迷你基金问题凸显 [5] - 如何在保持固收优势的同时提升权益竞争力成为新任管理层核心课题 [5]
这些权益类基金在5月创新高!北交所基金霸榜近一年收益榜!某百亿级基金在近五年居第3!
私募排排网· 2025-06-19 11:38
以下文章来源于公募排排网 ,作者悟空 公募排排网 . 看财经、查排名、买基金,就上公募排排网,申购费低至0.001折。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公募排排网"。(点击↑↑上图查看详情) 导语 基金净值不断创新高,是投资者追求的目标。 在刚过去不久的2025年5月,A股市场整体维持窄幅震荡走势,A股三大指数最终都是当月小幅 收涨。其中,上证指数涨幅为2.09%,深证成指涨幅为1.42%,创业板指涨幅为2.32%。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一些公募基金产品的净值在5月份创下了历史新高。 据 公募排排网 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5月底,有3315只公募基金 产品(成立满1年)在今年5月份净值曾创下历史新高,占比约为16.21%。其中,债券型基金占到2305只,混合型基金占640只,股票型基金 占163只。 为了给读者提供一些参考, 笔者在创新高的"权益类基金" (投资标的主要为股票的证券投资基金) 中分别梳理出了"近一年、近三年、近五 年"收益居前20的产品 (产品规模在1亿以上;若份额基金的业绩相近,则选择A份额或人民币基金参与排名), 点此查看创新高的"权益类 基金"收益前20 。 近1年:北交所相关基金霸榜! 据 公募排 ...
主动权益类新基金建仓节奏分化 创新药板块产品成焦点
经济观察网· 2025-06-18 19:25
创新药板块行情及基金表现 - 5月以来创新药板块走出一波强劲上升行情,吸引众多投资者关注 [1] - 部分创新药相关ETF产品收益翻倍,重仓该板块的主动权益基金年内收益表现突出 [2] - 景顺长城医疗产业基金以27.01%的回报率位居年内新基金首位,成立回报超30% [4][6] 新基金建仓节奏分化 - 医药主题新基金加快建仓步伐,平安港股通医疗创新精选提前结束募集,规模2.49亿元,成立2天后即出现净值波动 [2] - 东方阿尔法健康产业基金将原定6个交易日募集期缩短至2个交易日,成立规模0.11亿元 [2] - 部分基金采取谨慎策略,中欧大盘价值成立一周后才出现净值波动,富国均衡投资成立规模19.64亿元但净值仅微涨0.01% [3] - 申万菱信行业精选基金建仓较快,成立3天后净值下跌1.98%,最新净值上涨0.85% [3] 基金经理观点与策略 - 部分基金经理采取空仓或缓慢建仓策略,注重长期收益和个股基本面 [3] - 景顺长城医疗产业基金经理乔海英对医药行业判断乐观,一季度末持股仓位达83.11%,其中港股仓位近四成 [5] - 乔海英预计2025年是医药行业预期修复年,看好创新药械和出海链条 [6] 创新药行业前景 - 2025年商业健康险和支付端改革有望修复行业悲观情绪 [6] - 研发型公司有望扭亏,国内创新品种出海合作将催化估值修复 [6] - 医疗需求持续增长,竞争壁垒高的优质公司业绩将迎来修复 [6]
投资权益类基金,不妨先从这个问题开始
搜狐财经· 2025-06-18 11:44
投资前的自我评估 - 投资大师彼得·林奇提出三个通俗易懂的问题帮助投资者评估自身状况:是否有房产、未来是否需要用钱、是否具备股票投资成功的个人素质 [1] - 在投资权益类资产前应先检查家庭财政预算,短期需用资金不应投入股市 [6] - 股票投资资金应限于可承受损失范围,不影响日常生活 [6] 房产投资与股票投资的差异 - 房产投资普遍表现较好,因持有周期长(美国平均7年)且交易流程复杂抑制频繁交易 [2][3] - 股票市场换手率高(纽约交易所87%股票年换手,中国超50%基金投资者持有期不足1年)导致收益波动 [3] - 房产选择需数月实地考察,股票决策常基于片面信息致亏损 [5] 成功投资的个人素质 - 需具备耐心、自立、常识、抗压能力等12项关键素质 [7] - 情绪管理至关重要,需避免恐慌性抛售或追涨杀跌 [7][8] - 真正的逆向投资是等待市场冷却后买入被忽视的公司,而非简单对抗热门股 [8] 长期投资行为特征 - 投资者常因市场波动从"长期"转为短期交易,导致非理性操作 [8] - 只要基本面未变,长期持有仍是有效策略 [9] - 无法约束内心冲动的投资者难以通过阅读提升投资能力 [9]
19只新基亮相:认购天数从92天到1天不等,权益类与被动指数产品领跑
华夏时报· 2025-06-18 07:44
公募基金发行市场趋势 - 本周公募基金市场新发产品活跃,共19只基金启动募集,平均认购天数为19.95天,权益类基金与被动指数型产品成为发行主力,合计占比超七成 [1] - 市场呈现三大趋势:市场风险偏好修复,权益类基金占比维持高位;工具化属性凸显,被动指数产品加速扩容;FOF发行回暖 [2] - 权益类基金发行量达15只,股票型基金占据绝对优势共14只占比73.68%,包括11只被动指数型股票基金和3只增强指数型股票基金 [3] - 被动指数型基金合计发行13只占比超过68%,权益端被动指数型股票基金占比近六成,固收端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发行2只 [3] 产品结构与机构动态 - 债券型基金共发行3只占比15.79%,包括2只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和1只中长期纯债型基金 [3] - 本周有1只债券型FOF基金启动募集,FOF产品已连续三周现身发行市场 [3] - 共17家公募机构参与新发,天弘基金、易方达基金各发行2只产品并列首位 [5] - 易方达基金聚焦权益领域发行1只被动指数型股票基金和1只增强指数型股票基金,包括规模80亿份的中证A50增强蓝标ETF和20亿份的国证价值100ETF [6] - 天弘基金布局"股债双驱"推出1只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和1只被动指数型股票基金 [6] 认购期限与市场策略 - 景顺长城上证科创板200指数A和易方达中证A50增强策略ETF认购天数最长均为92天 [8] - 华泰柏瑞港股通医疗精选A认购期限仅1天因其为发起式基金更重视持营 [9] - 认购天数差异受市场环境、基金类型、发行时机等因素影响,市场震荡时可能延长募集期以吸引投资者 [9]
董事长换了,这家公募基金公司权益发展困境何时能解?
搜狐财经· 2025-06-06 15:22
高管变动 - 方正富邦基金原董事长何亚刚因退休离任,任期近8年,李岩接任董事长职务 [2][3] - 李岩此前在控股股东方正证券及其子公司担任多项职务,包括瑞信证券副董事长、方正香港金控董事长等,拥有丰富的券商、理财和保险从业经验 [3] - 何亚刚曾担任方正证券总裁,2017年7月出任方正富邦基金董事长,卸任时任职逾7年 [3] 公司业绩表现 - 何亚刚任职期间,公司净利润经历持续亏损后扭亏为盈,2017-2021年连续亏损,2022-2024年实现盈利,其中2023年净利润达4459.5万元 [4] - 公司公募管理规模从2017年三季度末的144.91亿元增长至2024年四季度末的803.8亿元,但2025年一季度末环比减少74.74亿元至729.06亿元 [4] - 固收类基金表现突出,近三年收益率11.27%,行业排名18/150 [7] 产品结构 - 权益类基金规模占比偏低,2025年一季度末仅78.74亿元,占公募管理规模的11% [6] - 权益产品以指数型基金为主,2025年一季度末有10只指数型基金,规模42.82亿元 [6] - 固收类基金规模达650.32亿元,占比89%,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 [7] - 2022年以来申报的25只基金中,债券型基金占15只,权益类基金10只 [7] 战略布局 - 公司引入多位资深权益投研人才,如崔建波、汤戈、乔培涛,均拥有16年以上证券从业经验 [8] - 2023年成立方正富邦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首募规模5.1亿元,公司自购500万元并承诺持有1年以上 [6] - 公司成立于2011年7月,股东为方正证券(66.7%)和富邦证券投资信托(33.3%),实际控制人为中国平安 [5]
6.6犀牛财经早报:前五月私募股票策略产品平均收益率7.46% 中芯国际子公司拟出售中芯宁波14.83%股权
犀牛财经· 2025-06-06 09:36
公募基金发行市场 - 年内新成立基金发行份额突破4264.37亿份,权益类基金占比超46% [1] - 5月份单月新成立基金数量达115只,连续第三个月突破百只关口,平均认购周期为20.97天 [1] - 机构加速布局权益类资产,因A股盈利增速边际改善预期与全球流动性宽松周期共振 [1] 私募证券产品表现 - 前五个月私募股票策略产品平均收益率达7.46%,量化股票多头表现相对突出 [1] - 前5个月私募行业累计备案私募证券产品达4361只,同比增长45.03%,头部量化私募旗下产品发行火爆 [2] - 中长期资金大量进场有望推动A股走出结构性牛市 [2] 债券市场动态 - 5月7日至6月5日全市场发行202只科创债,规模超3883亿元,银行机构发行规模达2010亿元占比超50% [2] - 6月6日至6月10日还有6只科创债即将启动发行 [2] 港股市场趋势 - 中资企业赴港IPO迎来大爆发,呈现"A to H"加速势头,港股折价情形逐渐转变 [3] - 港股市场当前兼具估值安全边际、产业升级动能与流动性支撑,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3] -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后出现超越A股的"倒挂"现象,显示港股流动性大幅改善 [3] 制冷剂行业 - 第三代制冷剂R32国内均价突破5万元/吨,同比增长42%,行业毛利润达3.5万元/吨同比增加超1万元/吨 [4] - 配额管理下第三代制冷剂供需格局持续优化,行业龙头有望充分受益 [4] 科技企业动态 - 快手旗下可灵AI月度付费金额连续两月破1亿元,全球用户突破2200万 [5] - OPPO与大众汽车签署全球专利许可协议,将5G等蜂窝通信标准必要专利许可予大众全球产品线 [5] - 名创优品被传已聘请摩根大通和瑞银安排分拆TOP TOY在港IPO,公司不予置评 [5] 公司股权变动 - 中芯国际全资子公司拟向国科微出售中芯宁波14.83%股权,交易完成后不再持有中芯宁波股权 [6] 高管人事变动 - 万联证券解聘刘康莉财务总监职务,聘任蔡荣为财务总监,刘康莉继续担任副总裁等职务 [8] - 大族激光管理与决策委员会副主任赵光辉辞职,将继续担任IT大客户市场总部总经理等职务 [8]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道指跌0.25%,标普500跌0.53%,纳指跌0.83% [9] - 特斯拉股价暴跌14%,盘中一度跌近18%,科技七巨头多数下跌 [9] - 美债收益率全线走高,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约3个基点 [9]
年内基金发行突破4200亿份 单月发行量连续3个月超百只
证券日报· 2025-06-06 00:46
公募基金发行市场概况 - 年内新成立基金发行份额突破4200亿份,其中权益类基金占比超46% [1] - 新成立基金数量达654只,总发行份额为4264.37亿份 [1] 权益类基金表现 - 权益类基金发行份额达1967.85亿份,占总发行规模的46.15% [2] - 股票型基金贡献1686亿份,混合型基金占282亿份 [2] - 权益类基金发行份额占比同比提升28.47个百分点 [2] - 债券型基金发行规模达1972亿份,FOF发行规模达251亿份 [2] - QDII、REITs基金发行规模均在30亿份以上 [2] 权益类基金增长驱动因素 - 政策端催化: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求扩大权益类基金投资比重 [2] - 市场端催化:A股企稳回升带来的财富效应成为资金流入核心驱动力 [3] - 权益类基金业绩回暖显著提振投资者信心 [3] 基金发行热度 - 5月份新成立基金数量达115只,连续第三个月突破百只关口 [4] - 平均认购周期为20.97天,反映基金公司抢抓建仓时机 [4] - 美联储降息周期下全球流动性充裕,为A股提供估值支撑 [4] 行业未来趋势 - 权益类基金发行将呈现"量增质优"趋势 [5] - 政策、市场、技术三重驱动将重塑行业格局 [5] - 基金公司需深化主题基金精细化布局,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细分赛道 [5] - 强化主动管理能力,推进投研体系数字化升级,拓展全球化配置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