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
搜索文档
几次牛市的回顾以及本次的比对
雪球· 2025-10-17 12:23
文章核心观点 - 通过复盘A股历史上的牛市周期,分析其结束的共同原因,并基于当前宏观环境判断牛市可能持续 [3][4][5][6][7] 1996-2000年牛市分析 - 牛市发生于经济低迷期,旨在为经营困难的国有企业解决资金问题 [3] - 伴随1998年亚太金融危机,市场投机盛行,估值推高 [3] - 结束原因包括:中国加入WTO后通缩局面结束,央行流动性释放终止,政策重心转向规范发展 [3] - 实体经济发展开始分流股市资金 [3] - 国有股减持办法出台导致股票供过于求 [3] - 政策层面在股市完成提振经济使命后转向打击投机 [3] 2005-2007年牛市分析 - 牛市发生在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周期,人民币资产获得重估 [3] - 2000-2007年为经济与股市同步高速增长时期 [3] - 结束原因包括:次贷危机冲击 [4] - 通胀压力巨大,央行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提高准备金率,收紧流动性 [4] - 市场估值高企,沪市平均市盈率达55,几乎无市盈率低于40的板块,银行股市盈率也超过40 [4] - 天量融资压力,大量央企如中石油上市,平安、浦发进行大规模融资 [4] 2014-2015年牛市分析 - 上涨源于央行降息,无风险收益率从9%降至6%,推动银行股上涨,进而带动保险、券商及大盘股 [4] - 2015年市场呈现权重股搭台、中小创股领涨格局 [4] - 结束原因包括:2015年年中清理伞形信托及两融业务引发暴跌,出现千股跌停 [4] - 适逢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周期,热钱减持A股并兑换美元,导致外汇储备从4万亿美元减少至3万亿美元 [4] - 此次牛市被视为不完整,2017-2021年的大盘股牛市可视为其延续 [5] 牛市结束的共性因素总结 - 政策变化是A股牛市结束的关键因素,当前牛市被赋予提振经济、为地方财政债务化债、引导资金进入科技创新及激活一级市场的使命 [6] - 央行货币政策转向紧缩可能终结牛市 [7] - 美元汇率周期影响显著:美元贬值期间人民币升值,资产受追捧;美元升值期间人民币贬值,热钱流出导致流动性不足 [7] - 历史上美国金融危机可能冲击中国牛市,但2018年贸易战后中美脱钩,若美国再发生危机,资金可能涌入港股和A股 [7] - 当前人工智能泡沫若破灭可能刺破中国AI泡沫,但对股市整体影响偏利好 [7] 当前牛市环境判断 - 央行流动性充裕,政策面全力支持,美元处于贬值周期,未见牛市结束信号 [7] - 基于历史复盘,当前牛市预计持续 [7]
牛市买基金,熊市买股票?
雪球· 2025-10-15 16:24
权益类基金在牛市中的表现 - 截至2024年9月30日,A股市场整体上涨股票占比81.82%,而权益类基金上涨比例高达98.41%,胜率显著高于个股 [4][10][12] - 中证偏股基金指数今年以来上涨33.27%,跑赢中证A500指数(21.91%)、沪深300指数(17.94%)和上证指数(15.84%),牛市启动以来涨幅达60.12%,同样显著超越主要宽基指数 [14] - 在2019-2020年的结构化牛市中,权益类基金胜率高达96.09%,其中偏股混合型基金胜率达99.88%,而同期个股胜率仅为58.88% [16][18] 权益类基金在熊市中的表现 - 在2022-2023年熊市期间,权益类基金胜率远低于个股,2022年基金胜率仅2.28%(个股26.01%),2023年基金胜率仅14.27%(个股56.60%) [22][23][26] - 中证偏股基金指数在2022年下跌21.80%,2023年下跌14.61%,跌幅均大于同期沪深300指数(-21.63%、-11.38%)和上证指数(-15.13%、-3.70%) [23][27] - 熊市中创业板和科创板个股表现相对抗跌,2023年胜率分别为62.46%和51.77%,高于市场整体水平 [24] 不同风格与板块个股表现 - 成长型股票在牛市中的胜率高于价值型股票,国证成长指数成分股胜率76.51%,高于国证价值指数的67.17% [5][6] - 科创板个股表现突出,今年来上涨比例达94.74%,北证A股上涨比例94.58%,显著高于市场整体 [4][8] - 大盘股表现相对较弱,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今年来胜率67.38%,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胜率73.40%,均低于A股整体水平 [7][8] 债券型基金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表现 - 在股票牛市期间,含权债基表现优异,偏债混合基金和混合二级债基今年来胜率分别达97.10%和97.03% [30][31] - 在股票熊市期间,纯债基金胜率极高,2023年中长期纯债基金胜率99.78%,短期纯债基金胜率达100% [30][31] - 债市与股市存在跷跷板效应,纯债基金在股票熊市时提供稳定收益,而含权债基在牛市中获得更高收益 [29][30]
ATH Silver Flips Bitcoin: Has the Age of Digital Gold Finally Ended?
Yahoo Finance· 2025-10-15 09:41
白银市场表现 - 白银价格已达到约45年来的最高水平,创下历史峰值 [1] - 实物白银需求正出现前所未有的激增,国际存管机构出现大规模采购和交割 [1] - 黄金价格亦呈现同向上涨趋势 [2] - 白银市值已升至全球资产前列,并超过了比特币的市值 [2] 加密货币市场表现 - 比特币和以太坊在近期“加密黑色星期五”事件后价格大幅下跌 [2] - 比特币与白银的价格走势呈现相反方向,两者出现分化 [3] - 一位知名经济学家指出,黄金和白银持续上涨,而比特币和以太坊持续下跌 [3] 资产轮动与市场观点 - 白银与加密货币之间的走势逆转反映了资金在实物资产和数字资产之间的周期性轮动 [7] - 有分析师观察到,加密货币相对于白银的比率在四年前见顶,自2021年高点以来持续下降,目前再次大幅下挫 [4] - 有观点认为,相对于白银,整个加密货币市场似乎正进入熊市 [5] - 由于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和持续高利率环境,投资者正回归传统的避险资产 [7] 投资者案例与策略评论 - 有投资者案例显示,一位交易员在近期“加密黑色星期五”中数小时内损失了其投资组合价值的80% [6] - 该交易员此前曾是“白银战士”,但在白银39美元时卖出,转而追逐高风险加密资产 [6] - 有商品策略师预测,下一次经济低迷(可能出现在2025年第四季度)可能引发加密货币市场的“均值回归”,因其增长相对于内在价值过快 [7]
图解丨美国历次熊市时间及跌幅
格隆汇APP· 2025-10-11 16:05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周五受特朗普关税威胁影响全线大跌 [1] - 市场担忧美股可能见顶回落并进入熊市 [1] 历史市场分析 - 文章通过盘点美国历次熊市时间及跌幅来提供历史参考 [1]
Technical Tuesday: SPX Weakness, CRWV "Dicey" & RDDT Bear Flag Test
Youtube· 2025-10-08 06:00
标普500指数技术分析 - 指数在触及6754点的日内高点后未能有效突破 已连续三日尝试突破6750点水平但未成功 [2] - 当日走弱使指数跌至6700点日内低点 该位置与9月22日和23日的高点重合 [2] - 若无法守住6700点 下一支撑位看6650点(20日移动均线下方) 失守后可能下探6500点与50日移动均线重合区域 [3] - 收盘低于6700点可能促使交易员收紧头寸或从市场中撤资 从而使6650点成为关注焦点 [4] Coreweave个股表现 - 股价较8月中旬和9月初形成的双底上涨50% 突破了下行通道 [7][8] - 20日移动均线(橙色)趋势改善 当日126.36美元的低点测试了20日移动均线126.25美元的支撑 [8] - 若20日移动均线失守 股价可能下探50日移动均线113美元 意味着从当前水平进一步下跌约10% [9] Reddit个股技术走势 - 股价从4月初持续上涨至9月19日见顶 随后出现约30%的回调 当前在每股200美元附近寻找支撑 [10][12] - 形成单日射击之星蜡烛图后走势转弱 目前股价守在200日移动均线之上 过去五至七个交易日内企稳 [11][12] - 若跌破200美元支撑 可能下探200日移动均线162-163美元区域 甚至进一步下探155美元目标位 [12][13] - 从风险回报角度看 若认为股价能重返前高 当前价位可为看涨交易提供机会 [13]
每日钉一下(为啥牛市是散户亏钱的主要原因?)
银行螺丝钉· 2025-09-30 21:25
投资行为分析 - 牛市是散户投资者亏损的主要原因,此现象虽反常识但符合现实 [6] - 70%的股票账户开设于2007年和2015年两次大牛市期间,导致最多资金买在牛市高点 [7] - 熊市底部股票资产便宜时成交量低,仅有少量投资者能将成本控制在5点几星级别 [7] 亏损原因剖析 - 追涨杀跌是导致亏损的首要常见原因,投资者开户时间不均匀,牛市高位买入居多 [7] - 频繁交易是另一种导致亏损的原因,A股牛市上涨呈结构性,不同阶段领涨品种有区别 [10] - 部分投资者以日为单位频繁交易,容易错过品种上涨,甚至在2025年市场整体上涨时仍出现亏损 [10] 投资理念与策略 - 投资股票类资产需摆脱交易思维,应视作购买公司所有权 [11][12] - 买入基金相当于拥有一个“迷你集团”,无需亲自管理即可拥有难以创办的生意 [12] - 应像大老板一样长期持有赚钱的公司,只要公司正常运营赚取利润且未高估就耐心持有 [12][13]
跟随“聪明钱”!牛市高效选基策略:这些基金经理正被机构疯抢
市值风云· 2025-09-29 18:07
投资策略 - 关注在牛市中创造出优秀收益率且获得机构青睐持有比例大幅上升的基金经理是一种聪明且高效的投资策略 [4] - 该策略本质上是跟随机构投资者即聪明钱的思路利用其庞大的研究团队和专业分析能力为基金质量提供外部背书 [5] - 被机构看上的基金经理在牛市中的表现大概率优于大多数基金经理能更好地帮助投资者获取较高利润 [6] - 机构的大额申购可能给基金重仓股带来持续增量资金在牛市中形成自我强化循环推动基金净值持续上涨类似2019-2020年的情况 [6] 数据与风险考量 - 当前分析的持仓数据存在一定滞后性基于2025年中报数据存在机构现已减持的可能性 [6] - 在牛市表现优秀的新秀型基金经理在熊市中表现不一定给力投资者需在牛市顶峰时及时获利了结 [6]
Peter Schiff:我一直认为刺破比特币泡沫的会是黄金,没想到是白银,“数字币财库公司”面临残酷熊市
华尔街见闻· 2025-09-26 16:51
加密货币市场动态 - 比特币价格跌破11万美元关键支撑,以太坊跌破3900美元关口 [1] - 现货白银价格大幅上涨,突破45美元,创下十四年新高 [1] - 加密货币市场遭遇大规模清算,市场出现动荡 [1][4] 对“囤币”公司策略的质疑 - 将大量加密货币作为公司储备的“囤币”策略正面临严峻考验 [1] - 市场对以MicroStrategy为代表的“囤币”公司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产生忧虑 [4][9] - 在资产价格下行周期中,MicroStrategy通过出售自身股票来加仓比特币的操作加剧了公司财务风险 [14] MicroStrategy (MSTR) 个案分析 - MicroStrategy股价大幅下挫,自今年4月以来首次跌破300美元大关,几乎抹去年内涨幅 [9] - 该公司被称为“比特币影子股”,其股价与比特币价格高度挂钩,近期比特币疲软直接拖累其股价 [11] - 技术分析指出MSTR股价出现“破位”迹象,若当前价格水平失守,股价可能进一步下探至240美元 [14][15] 市场观点与预警 - 知名贵金属交易商Peter Schiff警告,持有比特币作为资产的公司正进入“残酷的熊市” [4][12] - Peter Schiff认为,刺破比特币泡沫的可能不是黄金,而是白银 [7] - 其此前曾预警以太坊已处于熊市,比特币将是下一个 [13]
终于知道为什么牛市要拿住不动!
集思录· 2025-09-17 22:31
轮动策略的挑战与局限性 - 轮动策略执行难度高 普通投资者难以把握板块轮动时机 容易导致盈利回撤甚至亏损[1] - 弱势股补涨逻辑存在缺陷 弱势股因缺乏市场关注而难以大涨 盲目布局后排股可能错失机会[2] - 轮动策略本质是市场博弈 股价涨跌由交易者共同决定 不存在可准确预测未来的完美策略[8] - 主观轮动容易导致双向亏损 除非具备特殊能力或运气 普通人尝试主观轮动往往遭受损失[9] 替代投资策略与方法 - 可转债轮动策略采用量化标准 筛选剩余年限大于1年且评级A-以上的可转债 按税前到期收益率降序选取前10只 每只持仓100张[5] - 可转债组合具备抗衰减特性 价值不会随时间衰减 Theta几乎为零 波动幅度小于等权指数[6] - 分散布局优势板块策略 将资金拆分投入多个优势板块 牛市期间可持续获得收益且心理压力较小[4] - 牛市持仓不动策略 在牛市期间保持持仓不动 关键难点在于判断牛市结束时机[7] 市场认知与投资哲学 - 市场习惯具有可变性 股市不断打破投资者形成的操作习惯 从高抛低吸到主升浪再到震荡市[3] - 投资需立足自身认知 只能赚取认知范围内的收益 超越认知的操作往往导致亏损[10] - 熊市与牛市操作差异 熊市操作更容易跑赢市场 牛市频繁操作反而可能跑输大盘[13] - 轮动策略需排除主观判断 满仓轮动可牛熊市跑赢大市 但加入主观择时就会改变策略性质[14] 轮动策略的实践建议 - 聚焦龙头强者恒强 轮动时应追逐龙头股 龙头股走弱通常预示行情结束[1] - 采用客观量化标准 可转债策略设置具体加减仓标准:单只亏损超5%加仓50张 盈利超5%卖出超额部分 收益率差超0.5%即进行调换[5] - 保持策略执行纪律 可转债组合无需频繁操作 可能一周都不需要调整持仓[6]
把A股账户全部清仓了
集思录· 2025-09-16 21:48
投资行为分析 - 投资者于2022年至2024年期间分阶段建仓A股和港股 最终于2024年9月12日清仓所有A股头寸并转向定期理财 [1] - 港股部分(恒生科技)占一半资金 于2022年3月建仓 后续补仓5-6次 持有近3年后在2024年2月恒生科技指数5900点时离场 [1] - A股部分占另一半资金 2022年小仓位起步 2024年6月重仓芯片和软件ETF 2024年2月撤出本金仅保留利润 [1] - 清仓主因基于历史回撤经验:2015年回吐全部利润 2020-2021年不仅利润回吐且亏损本金 形成"必然亏损"的心理预期 [1] 市场趋势判断 - 认为当前大盘仍存上涨趋势 预判4000点可能突破 4500点亦存在可能性 [1] - 统计显示当前牛市涨幅达46.87%(从2635点至3870点) 但类比2014-2015年牛市 类似涨幅后市场仍可能继续上行(如2715点涨至5178点) [5] - 部分观点强调牛市赚钱后任何时点退出均为正确决策 因无法精准捕捉最高点 [5][7] 资产配置转向 - 清仓后选择长期理财产品 通过锁定资金流动性避免短期交易冲动 [2] - 有建议提出保留部分底仓以维持市场敏感度 而非完全空仓 [11] 投资者心理特征 - 存在典型矛盾心理:清仓后可能因市场波动产生得意或焦虑情绪(如跌时得意/涨时失落) [10] - 部分投资者满足于阶段性收益 强调"知足常乐"优于追求极致回报 [15] 市场环境对比 - 当前A股估值相对较低(集思录温度值49.5) 对比欧美日韩高估值市场及其他资产类别(理财收益走低、债券下行、地产疲软) 被认为具备配置价值 [8] - 港股科技板块经历大幅波动 恒生科技指数从建仓点到离场点(5900点)反映板块周期性特征 [1] 投资策略反思 - 强调认知边界的重要性:"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成为普遍共识 [5] - 历史经验显示择时难度极高 容易错过主要涨幅段(如2715-5178点)或错误抄底(半山腰进场) [5][8] - 长期持有策略需经历完整牛熊周期(如2006-2008年从6000点至1000点)才可能实现盈利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