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商直播
icon
搜索文档
斗鱼跃出致富路|城西第一埒村以电商直播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搜狐财经· 2025-08-16 18:20
电商直播模式 - 通过电商直播实现特色斗鱼产业直接对接消费者 利润提高30% [3] - 单场直播最高观看量突破8万人次 创下日销13000尾斗鱼纪录 [5] - 直播带货使年收入突破百万元 电商青创者超80人 [3] 产业发展规模 - 形成超亿尾斗鱼销往全国的全产业链 产业链年产值超1.2亿元 [3][5] - 带动村民就业超1000人 并带动周边3个村发展配套产业 [3][5] - 从2020年电商扶贫起步至2024年形成完整产业体系 [3] 产业支撑体系 - 采用红色支部+电商基地+联动繁育模式提供全链条服务 [3] - 村党组织牵头通过人才驿站引进行业领先人才打造电商创意园 [3] - 联合兄弟村构建产业链互补的协同发展格局 [3] 生态与经济协同 - 投放50000尾斗鱼进行生物防治蚊媒传染病 [6] - 电商收益反哺生态整治 修复河道2.3公里 [6] - 结合抗战遗址培育城郊休闲产业 实现卖鱼与卖景双增收 [6]
从田间到云端,流量助力本地特色产业破圈
中国发展网· 2025-08-14 22:31
电商直播培训项目 - 浦北县实施"4个一"工程 开设培训班、培养本土达人、引进专业团队、推广特色产品 构建"理论+实操+就业"电子商务直播技能人才矩阵 [1] - 2025年以来开展"陈皮+电商直播"技能培训12班次358人 部分学员已实现增收 [1] - 培训采用理论+实操模式 涵盖直播策划、平台运营、话术技巧、短视频制作及流量变现等专业知识 [1] 陈皮产业数字化转型 - 将电商直播与浦北陈皮结合 学员通过观摩陈皮制作工艺、参观文化体验馆深化产品认知 [1] - 搭建"直播+短视频+社群"营销矩阵 助力浦北陈皮销售与文化传播 [1] - 案例显示学员宁芹通过抖音直播每月增收3000多元 改变传统批发商收购的狭窄渠道 [2] 项目成效与产业影响 - 学员梁明华在广东佛山组建直播团队 实现月销售额60多万元 [2] - 学员周金爱通过抖音直播帮助本地农户销售陈皮 月销售额3000多元 [2] - 培训为特色农产品上行开辟新路径 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举措 [2]
国网海西供电公司:高原“小红果”变身致富“小金豆”
中国能源网· 2025-08-12 17:51
行业概况 - 柴达木枸杞产业实现从零散种植到集约化生产、从单一干果到多元化精深加工、从地方特产到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转型 [3] - 柴达木枸杞因高原大陆性气候(日照长、温差大、空气洁净、土壤富硒)形成粒大肉厚、色泽鲜艳、营养富集的品质优势 [3] - 产业覆盖种植、田间管理、采摘、初加工、精深加工、包装、销售、物流全链条,带动就业数十万人 [5] 企业运营 - 亿林枸杞公司建立从标准化种植基地到精深加工、品牌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 [3] - 企业引进真空冻干技术和自动化精深加工生产线,对电力稳定性要求极高 [4] - 公司组建专业电商团队通过天猫、京东、抖音及跨境电商平台销售产品 [7][8] 电力保障 - 供电公司为产业园区新增变压器容量,改造升级供电线路,保障现代化生产线满负荷运转 [4] - 在重点产区新建及改造35千伏以上变电站,架设改造高低压线路数百公里,解决用电瓶颈 [5][6] - 为电商企业建立用电服务快速响应机制,加强线路巡视维护以确保直播网络稳定性 [8] 产销规模 - 海西州成为全国最重要优质枸杞生产基地之一,培育数百家种植合作社、加工企业和电商 [5] - 枸杞产业带动前端种植环节发展,种植大户承包上百亩地年收入可观 [6] - 通过电商产业园和物流集散中心将产品销往全国及海外市场 [7]
直播电商助“辽宁好物”跨越山海
辽宁日报· 2025-08-06 09:03
"俺们辽宁庄河的小草莓又甜又水灵,一根苗就结两三个果,味道老好了。"短视频平台上,王铎臻 将排列有序的草莓大棚、绿莹莹的草莓秧以及红彤彤的草莓,鲜活呈现在网友们的眼前。 数据体现着电商直播等新型消费的强劲动力。今年上半年,全省电子商务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全 省网络零售额1416.2亿元,同比增长13.1%,高于全国4.6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1098.3 亿元,同比增长11.5%,高于全国5.5个百分点,占全省社零额比重为21.4%。全省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 售额增长39%,推动消费市场持续升温。 新业态蓬勃发展离不开政策的保驾护航。作为全国较早发力电商直播的省份,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 《关于推动电商直播提质网红经济促进网络消费的指导意见》《推动全省网红经济发展工作方案(2024 —2026)》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电商直播产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积极培育经营 主体,指导电商直播赋能传统产业,构建优质发展生态,为电商直播发展提供政策保障。"我省力争在 探索中形成可复制推广的'辽宁经验',为全国电商发展提供鲜活样本。"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说。 一批电商直播基地成为发展电商直播产业的重要抓手。 ...
贺州平桂区:直播间撬动黄金电商销售
搜狐财经· 2025-08-04 15:17
行业增长表现 - 广西贺州市平桂区新增10家黄金电商直播零售企业 拉动该区限上零售业增长73.3个百分点 撬动贺州市限上零售业增长16个百分点[1] - 平桂区24家黄金珠宝规上工业企业上半年完成产值32.4亿元 同比飙升145.8% 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0.7%[3] 产业发展模式 - 平桂区作为承接粤港澳大湾区黄金珠宝产业转移重要基地 采用"超级工厂+供应链+终端门店"全产业链供销模式和"桂黄金"平台优势[3] - 通过电商直播精准对接消费需求 将设计新颖工艺精湛的黄金珠宝产品销往全国[3] - 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引导制造业企业向电商直播等新业态延伸拓展[4] 营商环境优化 - 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 办理环节和时限压缩率分别达80%和94% 申请材料精简率为75%[3] - 联合金融机构首创"金珠贷"服务模式 帮助电商企业获得授信金额突破1000万元[3] - 依托上海黄金交易所特别类会员、标准交割库和"桂黄金"平台优势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水平[3]
宣纸上画出新天地
经济日报· 2025-08-02 05:38
传承与技艺 - 宣纸制作始于宋元年间,现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 - 泾县紫金楼宣纸厂负责人曹建勤为第二十七代传承人,掌握古法宣纸制作技艺,需耗时六七年完成一张上等宣纸,涉及108道工序及3-5年原料存放[2] - 泾县现有宣纸制作"大国工匠"2名、全国劳动模范2名、中国宣纸大师5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名[2] 产业规模 - 泾县共有宣纸、书画纸及纸加工企业和个体户530余家,其中规模企业5家,获宣纸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企业19家,中国驰名商标企业2家[3] - 2024年泾县年产宣纸约350吨、书画纸2万吨、加工艺术类产品6000余吨,国内市场占有率约60%,年销售额6.8亿元,年利润1亿元[3] 消费者选购建议 - 通过价格辨别真伪,避免低价替换原材料的产品[3] - 根据用途选择纸张类型,如工笔画或写意画需不同宣纸[3] - 收藏建议选择大品牌生宣、限量水印纪念纸或特制纸张[3] 文旅融合 - 泾县宣纸大市场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具备文房四宝交易、文化旅游等功能,2024年接待游客约3.6万人次[4] - 宣纸小镇为安徽省首批特色小镇,2024年文化周活动吸引游客42万人次,营收1900万元,同比增长164%[5] - 文旅项目设置文化体验区,游客可参与宣纸制作及工艺品制作[4][5] 电商直播发展 - 合宜文房宣纸工艺品店通过直播转型,2024年营收达2400多万元,客户群体从局部扩展至全域[6] - 泾县出台26条政策支持电商发展,包括网络销售、直播、物流配套等[6] - 丁家桥镇实施"农村电商陪跑"计划,2024年为11家企业申报电商奖补43.2万元,全镇文房四宝电商年销售额约5亿元[7]
调查 | 美妆批发,有机会重新崛起吗?
FBeauty未来迹· 2025-07-22 23:14
行业背景与现状 - 武汉汉正街作为全国知名商品批发中心,曾是美妆日化、服饰杂货及小商品的重要线下集散地,创造大量财富故事 [2] - 批发市场长期承担美妆零售链条中的"脏活累活",连接品牌方、经销商与代工厂,以低价灵活供货成为线下零售"毛细血管",但也因窜货、水货等问题饱受争议 [4] - 当前批发市场仍发挥"蓄水池"与"中转站"功能,承接品牌过剩产能与滞销库存,核心盈利逻辑仍为价差生意 [5] 上游供应端变化 - 国际名品因价差缩小(山姆/跨境电商零售价接近批发进货价)、售后成本高导致无利可图,档口90%转向国货美妆,白牌和新锐彩妆利润最高 [5][8] - 二、三线国货品牌如霞飞因品质稳定、控价体系完善成为批发市场主力,典型白牌产品如KASIMAN隔离霜批发价25元,终端售价达200-300元 [9] - 部分批发商发起名品与流量品联合集采维持客户粘性,搭配国潮/白牌产品提升利润空间 [9] 下游客户转型 - 核心客户从传统化妆品店转向带货主播,支持"一件代发、一折出货"及按预售数据"按销供货",实现零库存运营 [11] - 规模化化妆品连锁店(如唯伊嘉人、泊伊美汇、碧云天)大幅减少批发采购,转向品牌直供或代理商渠道,仅保留部分大众消费品用于促销引流 [12][14] 商业模式创新案例 - 临沂批发商城最早探索"电商直播+线下批发"双模式,典型档口设置产品陈列层(SKU超万个)与直播中心,部分商家抓住直播电商早期红利 [16][17] - 临沂市场跨境转型成效显著:2024年入驻2.7万跨境商家,进出口764.7亿元(同比+23.1%),占全市进出口总值68.1%,并在马来西亚开设海外商城 [19] 行业转型方向 - 传统批发模式面临利润挤压(电商透明化)、客户流失(商超自建供应链)、经销商绕开等挑战,需向平台化、数字化升级 [21] - 国家政策明确推动批发业改造升级,要求发展平台生态、内外贸一体化,临沂案例显示转型路径包括集配中心、直播基地、跨境平台等 [24][25]
“斜杠青年”李帅:用多元角色回馈广州这座城市
南方都市报· 2025-07-17 19:03
行业转型与创新 - 珠宝行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域骉电商直播孵化基地"实现一站式电商服务,推动"放心购"生态构建 [1] - 2016年直播电商在华林国际市场尚属陌生领域,传统批发和微商仍是主流,商家最初对直播带货持怀疑态度 [2] - 采用"沉浸式走播"模式打破市场保守态势,直播带货效果显著,楼道打包货物堆积成山引起商家围观 [2] - 市场需求旺盛促使公司转型为服务商,主动将模仿者纳入麾下,提供直播带货教学服务 [3] - 行业初期面临办公场地租赁困难和人才短缺挑战,公司通过免费培训自行培养直播电商人才 [3] 商业模式与服务 - 域骉电商直播孵化基地占地8000平方米,提供线上指导、云仓质检、专业培训、运营数据分析等全方位服务 [4] - 公司整合供应链与设计渠道,帮助珠宝商家从传统商贸平稳过渡到电商直播 [4] - 采用全链路扶持策略应对市场空白,手把手教学员从账户开设到店铺打理的全流程 [3] - 探索新兴垂类孵化,计划将珠宝产业带成功模式复制到服装配饰、滋补、茶叶等领域 [12] 传统商贸转型建议 - 受电商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多元化影响,传统商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11] - 建议传统商圈引入线上线下融合、智能零售等新商业模式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 [12] - 提议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配套引入互联网平台、短视频制作、直播电商等企业全方位赋能产业带 [12] - 通过互联网媒介和短视频直播平台提高非遗传承人商业价值,促进非遗文化传承 [9][11] 产业带发展 - 广州华林国际市场作为中国最大综合性珠宝集散地,拥有数百年历史积淀和成熟供应链 [2] - 公司持续深耕珠宝产业带,同时探索服装配饰、滋补、茶叶等产业带的转型机会 [12] - 建议地方政府、关联企业、传承艺人及社会力量合作保障非遗传承人权益 [11]
名酒代理不香了?酒类大商集体转向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6 20:54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春节期间总体消费表现低于预期,导致渠道库存水平高于预期,对春节过后几个月的发货量造成影响 [1] - 价格倒挂侵蚀利润,高企的库存成为"堰塞湖",高昂的经营成本与萎靡的单店盈利对传统酒商构成压力 [1] - 79.31%的酒类流通企业将价格倒挂视为侵蚀经营利润、影响企业增长的首要因素 [2] - 超过70%的企业自主开发产品占比低于20%,11%的企业未涉足自主产品开发 [2] 传统模式转型 - 传统酒类流通渠道曾高度依赖名酒或高端酒的高价差带来的丰厚毛利,但这一模式利润基础已被大幅削弱 [2] - 行业不再满足于充当名酒"搬运工"赚取微薄差价,而是寻求新的盈利模式 [1][2] - 1919董事长杨陵江表示,以前卖10瓶酒赚取的利润,现在需要卖100瓶酒才行 [2] 自有品牌战略 - 酒仙集团推出容大酱酒(全坤沙)新品,定位200元价格带,目标2025年实现GMV突破10亿元 [3] - 容大酱酒今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70% [3] - 1919将盈利模式从"名酒价差驱动"转向"战略品牌驱动",今年战略品牌产品在加盟商体系的销售额已达2亿元,全年预计可达到6亿元,转化率约6% [3] - 华致酒行与国内酒企合作开发多款产品并担任总经销,但成效尚不理想 [4] 商业模式创新 - 1919启动"餐+酒"融合新战略,以"即时零售+场景体验"为思路,已完成成都、上海首批50余家样板店的调改试点 [5] - 1919提出"中心店+卫星店"构想,每家中心店将与附近数十家餐厅或咖啡馆绑定合作,并配备多个作为"前置仓"的卫星点 [6] - 酒仙网探索电商直播,2019年入局抖音平台,2023年GMV已突破百亿元,直播业务增长速度最快 [6] 线上渠道增长 - 京东超市酒类业务GMV实现双位数增长,自营领跑增长达到35% [6] - 淘宝平台国产白酒增速超过了68%,增速位于全品类的第一名,且成交额是2019年的7倍 [6] - 抖音电商酒水行业市场规模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59% [6]
江苏东海县前5月水晶销售同比增长36% 精美水晶扮靓多彩生活(高质量发展在一线·小城宝藏)
人民日报· 2025-07-15 05:57
行业概况 - 东海水晶产业历史悠久,从明清时期开始开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集开采、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 [1] - 本世纪初行业向"买全球、卖全球"格局转型,特色产业集群不断迭代升级 [1] - 2024年东海县水晶交易额达460亿元,其中电商交易额320亿元,从业人员超30万 [2] 销售渠道转型 - 短视频和直播带货新模式改变行业销售路径,与抖音、淘宝、快手等平台深度合作 [1] - 抖音直播基地日销售额近300万元,日出货量超万单 [1] - 2024年跨境电商销售额达6亿元,同比增长60%,跨境电商监管仓完成货物出口2200万美元 [1] 产品创新与市场表现 - 行业从基础眼镜片、项链等拓展至几十个大类、上万个品种 [2] - 推出"少林晶瓶""故宫印章"等文创产品,增强品牌文化附加值 [2] - 2024年1-5月水晶销售额245亿元,同比增长36% [2] 未来发展规划 - 加快推进水晶加工综合服务基地和直播电商产业园建设 [2] - 推动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