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池安全
icon
搜索文档
电厂 | 小米SU7发生起火事故 电池、门把手成为关注焦点
新浪财经· 2025-10-13 19:59
事故核心事实 - 2025年10月13日凌晨,一辆疑似小米SU7 Ultra的纯电动汽车在成都发生碰撞事故后起火燃烧,造成驾驶人死亡[1] - 事故车辆与前方同向车辆发生碰撞后越过道路中央绿化带,驾驶人涉嫌酒后驾驶[1] - 现场有四名路人尝试救援,但无法破窗或打开车门,最终车辆被火焰吞没,烧至只剩铁架子[1][3] - 事故发生时车辆碰撞信号已触发,但主驾驶车门并未自动解锁[7] 小米汽车安全技术宣传 - 公司曾重点宣传电芯倒置设计,旨在碰撞或热失控时使火焰或冲击力向下释放,为救援争取时间[7] - 公司声称其CTB电池拥有17层高压绝缘防护,电芯两侧铺设165片气凝胶隔热材料,最高可抵抗1000℃高温,并具备14层物理防护结构[7] - 公司宣传SU7 Ultra电池包底部使用防弹涂层,声称其耐撕裂、耐穿刺、耐刮擦性能均较传统材料提升10倍以上,耐穿刺性能提升13倍[8][10] - 公司曾展示中汽研的电池极端场景测试,模拟超过60g加速度的高速撞墙工况,以及30km/h速度下的凹坑刮底和后续涉水测试[11] 门把手设计与救援风险 - 小米SU7 Ultra采用固定式半隐藏门把手,为电控开关,内部有微动开关实现电动解锁,无外部机械结构[11][12] - 中保研数据显示,配备电子门把手的车型在侧面碰撞中车门弹出成功率仅为67%,远低于机械门把手的98%[12] - 车辆内部机械拉手位置靠下,车外无机械拉手,在车辆断电、驾驶者昏迷时,车外救援难度大,需砸窗或切割门框,耗时较长[12] - 有救援人士回忆,破窗后仍无法打开主驾驶车门,随后听到爆炸声[12] 行业标准与监管动态 - 2026年7月1日起,中国将实施新版《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强化电池安全标准,新增热扩散、底部撞击等测试要求[13] - 公司声称其所有车型电池包均达成2025年电池新国标标准[13] - 工信部正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拟禁止全隐藏式车外门把手设计,并要求每个车门配置机械释放功能,该标准建议于2027年1月1日实施[13]
对标豪车却陷"起火魔咒":阿维塔06提车1月自燃,连烧7车!上市在即安全隐患难消,业绩目标恐又落空……
国际金融报· 2025-10-10 07:31
安全事故概述 - 10月5日,一辆阿维塔06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码头停车场起火,火势在半小时内蔓延至周边7辆车,导致总计8辆车不同程度损毁[2] - 事故车辆为今年8月28日交付的准新车,事发时行驶里程仅为1066公里,起火前车辆App显示车内温度达76.4℃,烟雾从副驾驶位置冒出,3分钟内火势失控[4] - 阿维塔官方声明称起火发生在副驾驶座椅位置,电池包的电压、温度、气压均正常,排除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压电控故障导致起火[5] - 国庆长假第一天,另有疑似车主发视频称,其9月提车的车辆在NCA状态下因未能识别马路动物引发事故并最终起火燃烧[13] 公司产品与技术 - 阿维塔06于今年4月19日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为19.49万元至26.49万元,是品牌中起售价最低的车型,定位对标特斯拉Model 3和小米SU7[5] - 该车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版本,纯电版基于800V高压平台,零百加速最快3.9秒,增程版综合续航高达1190公里,搭载华为鸿蒙OS车机系统和乾崑智驾系统[5] - 公司宣称所有车型均搭载宁德时代电池,高端车型(11、12)使用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约180Wh/kg,新车型06使用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约153Wh/kg[6] - 公司曾重点宣传电池安全性,称其麒麟电池包可承受超过1000℃高温燃烧260秒而不发生热失控,并获得德国莱茵TÜV热扩散认证[6] 财务表现与运营状况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834万元、56.45亿元、153.5亿元,净亏损分别为20.15亿元、36.93亿元、40.18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达97.26亿元[14] - 2022年销量为1.2万辆,2023年设定10万辆目标但完成率不足40%,2024年设定9万辆目标,实际完成7.36万辆,完成率为81.78%[16] - 2024年前9个月累计销售9.07万辆,对照全年22万辆的目标,完成进度仅为四成,第四季度需月均销售4.33万辆才能达成目标[16] - 截至2023年底,公司总资产为291.5亿元,净资产为85.9亿元,资产负债率约为70.5%[16] 资本市场计划与公司治理 - 公司计划于2024年第四季度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预计2026年第二季度完成上市,此前已完成4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约190亿元,此次上市拟募集资金最高达10亿美元[14] - 公司高层频繁换帅,2021年7月由谭本宏出任董事长,2023年12月由朱华荣接任,2024年9月再度换帅,由“80后”王辉出任新一任董事长[16]
阿维塔新董事长上任仅16天,车就起火了,官方回应!
新浪财经· 2025-10-06 14:04
事件概述 - 一辆阿维塔06新能源汽车在福建宁德一停车场起火,车辆为8月28日购置的新车,行驶里程仅1066公里 [3] - 火灾从冒烟到着火点不到一分钟,到大火不可控仅第3分钟,事故还导致邻近的奥迪、宝马、埃安等共7辆车被烧毁 [3][6][9] - 阿维塔官方回应称已与消防部门一同介入调查,预计当天会有初步判断,并强调阿维塔06所有车型的电池均采用宁德时代电池,符合国家标准 [11] 公司背景与股权结构 - 阿维塔科技前身为长安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7月,2021年5月更名为阿维塔科技,定位为长安汽车旗下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 [11] - 公司采用“CHN”合作模式,即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其中长安汽车为第一大股东,股权占比40.99%,宁德时代为第二大股东,股权占比9.17% [11] 安全宣传与现实反差 - 阿维塔官方在阿维塔06上市宣传中反复强调“安全”为核心卖点,发布视频展示电池在1000℃火焰中炙烤260秒后静置24小时仍“不起火、不爆炸” [13] - 官方还宣传其电池包通过行业首创的底部五针穿刺试验,声称穿刺后“无热失控、不起火、不爆炸”,并强调全系标配宁德时代电池以提供极致安全 [13] - 去年12月,阿维塔汽车CEO陈卓曾公开表示,公司所有车搭载宁德时代电池,并保持“零自燃”记录 [14] 公司管理层与经营挑战 - 今年9月19日,阿维塔宣布王辉出任董事长,此次起火事件发生在其上任后第19天,在过去2年时间里,阿维塔曾两度更换董事长 [4][15] - 今年前9个月,阿维塔汽车销量为90739辆,仅完成全年22万辆销量目标的41.24% [4][15] - 今年5月,阿维塔还曾因“风阻门”事件引发关注,有博主测试其阿维塔12风阻系数为0.28Cd,与官方宣传的0.21Cd相差33%,公司后续对博主提起民事诉讼并要求赔偿1000万元 [15] 行业影响与专家观点 - 电池安全是新能源汽车的生命线,也是消费者最关心的指标之一 [16] - 专家分析指出,起火原因可能与环境温度高导致散热困难有关,也可能是电池生产时存在的安全隐患 [16] - 作为高关注度品牌,阿维塔在享受高销量的同时需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此次事件为企业敲响警钟,应以此为契机检视产品的安全设计和质量控制 [16]
阿维塔新董事长上任仅16天,车就起火了,官方回应!
新浪财经· 2025-10-06 13:50
事件概述 - 一辆阿维塔06新能源汽车在福建宁德一停车场起火,车辆为8月28日购置的新车,行驶里程仅1066公里 [2] - 火势从冒烟到大火不可控仅用时约3分钟,并连带烧毁包括奥迪、宝马、埃安在内的共7辆邻车,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2][5] - 当事人车主删除了发布的现场视频,并表示已提交给消防部门备案,呼吁公众等待官方调查结果 [5] 公司回应与背景 - 阿维塔官方回应称已与消防部门共同介入调查,具体起火原因正在核实中,预计当天会有初步判断 [2][6] - 阿维塔客服强调阿维塔06所有车型的电池均符合国家标准,并采用宁德时代电池 [6] - 阿维塔科技由长安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更名而来,采用“CHN”模式,长安汽车持股40.99%,宁德时代持股9.17% [6] 产品安全宣传与现实反差 - 官方宣传资料曾将“安全”作为核心卖点,展示电池在1000℃火焰中炙烤260秒后不起火、不爆炸的测试 [8] - 另一宣传视频展示行业首创的电池包底部五针穿刺试验,声称穿刺后电池“无热失控、不起火、不爆炸” [8] - 阿维塔汽车CEO陈卓曾在去年12月表示,公司所有车辆搭载宁德时代电池,并保持“零自燃”记录 [8] 公司管理与经营挑战 - 此次起火事件发生在新董事长王辉上任仅19天后,过去两年内公司已两度更换董事长 [2][10] - 公司今年前9个月累计销量为90,739辆,仅完成全年22万辆销量目标的41.24% [2][10] - 今年5月公司曾因“风阻门”事件引发关注,博主测试显示阿维塔12风阻系数为0.28Cd,与官方宣传的0.21Cd相差33% [8][9] 行业观察与分析 - 业内人士指出,起火原因可能与高温环境下散热困难或电池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有关 [10] - 作为享有高关注度的新品牌,公司需承担起相应的安全责任,此次事件为公司的产品安全设计和质量控制敲响警钟 [10]
行业首届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9月26号深圳举办!500+嘉宾论道行业发展!
起点锂电· 2025-09-11 18:11
会议背景 - 2025年9月26日在深圳举办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 聚焦电池高安全和产业生态共建 [2][6] 户用储能市场 - 2024年全球户用储能出货规模达27.8GWh 同比增长19% 中国企业出货占比75% [3] - 欧洲为最大市场但增速下滑 美国 乌克兰 澳洲 南非 尼日利亚 巴西等市场增速较快 [3] - 2030年全球户用储能市场预计达180GWh 较2024年增长547% [3] - 全球出货量TOP10企业包括华为 比亚迪 艾罗能源 派能科技 麦田能源 德业股份 沃太能源 首航新能 安克创新和三晶股份 [3] 便携式储能市场 - 2024年全球便携式储能电源出货量1100万台 同比增长90% [4] - 美国为最大市场 因户外运动群体大和房车文化盛行 乌克兰因俄乌冲突导致应急用电需求激增 [4] - 2030年全球便携式储能市场预计达2800万台 较2024年增长156% 驱动因素包括户外经济 渗透率提升和应急需求 [4] - 全球出货量TOP10企业包括正浩创新 德兰明海 华宝新能 安克创新 大疆 Goal Zero 马贝罗 公牛 纽曼和绿联 [5] - 小米 华为 传音等数码品牌进入领域 未来2-3年竞争加剧 [5] 技术发展趋势 - 快充 固态 钠电 全极耳等新技术涌现 但电池安全问题仍面临严峻挑战 [5] - 国家将强制实施移动电源新国标 对产业链提出更高要求 [5] 论坛议程焦点 - 发布2025年中国户储及便携式储能行业白皮书及细分排行榜 [8] - 探讨户用储能多级安全防护体系 电池技术发展趋势及欧美市场趋势 [8] - 分析户储企业出海东南亚/中东的供应链重构策略和智能BMS技术发展 [8] - 研究新国标下便携式储能安全变化 大圆柱电池和固态电池应用 [8] - 探索户外经济与应急备灾市场 移动储能机器人及出海认证壁垒 [8] - 聚焦下一代大电芯技术路线 高功率产品安全攻坚和热失控防控 [8] - 讨论低温电池技术 日标JET/欧标VDE安全门槛及钠电池应用趋势 [8][10] 参会企业覆盖 - 户储企业包括华为 比亚迪 艾罗能源 派能科技等头部厂商 [13] - 便携式储能企业涵盖正浩创新 德兰明海 华宝新能 安克创新等领先品牌 [13] - 锂电池企业涉及亿纬锂能 鹏辉能源 比亚迪 国轩高科等主流供应商 [13] - 配套材料及设备企业包含贝特瑞 恩捷股份 天赐材料 先导智能等产业链关键环节 [13]
2025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9月26号深圳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9-01 18:57
会议背景 - 2025年9月26日在深圳举办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 聚焦电池高安全和产业生态共建[2][6] 户用储能市场 - 2024年全球户用储能出货规模达27.8GWh 同比增长19% 中国企业出货占比75%[3] - 欧洲为最大市场但增速下滑 美国、乌克兰、澳洲、南非、尼日利亚、巴西等市场增长较快[3] - 2030年全球户用储能市场预计达180GWh 较2024年增长547%[3] - 全球出货量TOP10企业包括华为、比亚迪、艾罗能源、派能科技、麦田能源等[3] 便携式储能市场 - 2024年全球便携式储能电源出货1100万台 同比增长90%[4] - 美国为最大市场 因户外运动及房车文化盛行 乌克兰因俄乌冲突导致应急需求激增[4] - 2030年全球便携式储能市场预计达2800万台 较2024年增长156%[4] - 增长动力来自户外经济渗透率提升及战争、极端天气引发的应急需求[4] 竞争格局 - 便携式储能全球TOP10企业包括正浩创新、德兰明海、华宝新能、安克创新、大疆等[5] - 正浩创新、大疆在乌克兰领先 公牛、纽曼、绿联以中国电商为主[5] - 小米、华为、传音等数码品牌进入领域 未来2-3年竞争加剧[5] 技术发展 - 快充、固态、钠电、全极耳等新技术涌现 但电池安全问题仍严峻[5] - 新国标强制实施对便携式移动电源及电池产业链提出更高要求[5] 论坛议程 - 发布2025中国户储及便携式储能行业白皮书及细分排行榜[8] - 探讨户用储能多级安全防护、电池技术趋势、欧美市场趋势及出海策略[8] - 分析便携式储能新国标安全变化、大圆柱/固态电池应用、户外经济及应急备灾机会[8] - 聚焦储能电池安全技术 包括热失控防控、低温电池、日标/欧标安全门槛及固态电池应用[8] 参会规模 - 线下汇聚600+核心企业决策者 线上触达超20000专业受众[10] - 拟邀企业覆盖户储、便携式储能、锂电池及材料设备产业链头部厂商[12]
2025起点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9月深圳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8-31 15:31
会议背景 - 2025年9月26日在深圳举办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 聚焦电池高安全和产业生态共建[2][6][8] 户用储能市场 - 2024年全球户用储能出货规模27.8GWh 同比增长19% 中国企业出货占比75%[3] - 欧洲为最大成熟市场 美国乌克兰澳洲南非尼日利亚巴西为高增长市场[3] - 2030年全球户用储能市场预计达180GWh 较2024年增长547%[3] - 全球出货量TOP10企业为华为 比亚迪 艾罗能源 派能科技 麦田能源 德业股份 沃太能源 首航新能 安克创新 三晶股份[3] 便携式储能市场 - 2024年全球便携式储能出货1100万台 同比增长90%[4] - 美国为最大成熟市场 乌克兰因俄乌冲突成为增速最快市场[4] - 2030年全球便携式储能预计达2800万台 较2024年增长156%[4] - 增长动力来自户外经济 渗透率提升 战争冲突及极端天气需求[4] 竞争格局 - 便携式储能TOP10企业包括正浩创新 德兰明海 华宝新能 安克创新 大疆 Goal Zero 马贝罗 公牛 纽曼 绿联[5] - 正浩创新和大疆在乌克兰领先 公牛纽曼绿联主攻中国电商市场[5] - 小米华为传音等数码品牌进入领域 未来2-3年竞争加剧[5] 技术发展 - 快充 固态 钠电 全极耳等新技术涌现 电池安全面临严峻挑战[5] - 新国标对便携式移动电源及电池产业链提出更高要求[5] 论坛议程 - 发布2025中国户储及便携式储能行业白皮书及细分排行榜[9] - 探讨户用储能多级安全防护 电池技术趋势 欧美市场趋势 出海策略[9] - 分析便携式储能新国标安全要求 大圆柱电池 固态电池应用 出海认证壁垒[9] - 研讨储能电池安全技术 包括热失控防控 低温电池 日标欧标安全门槛 钠电池应用[9] 会议规模 - 线下600+核心企业决策者参与 线上触达超20000专业受众[10] - 汇聚户储企业 便携式储能企业 锂电池企业 材料及设备企业等产业链头部厂商[13]
电池"安全感"何来?《张朝阳的物理课》将携手问界探寻答案
格隆汇· 2025-08-28 16:00
电池安全技术解析 - 电池安全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必须直面的核心命题 涉及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和用户安心用车问题[1] - 锂离子电池存在热失控隐患 由电解液分解 氧气释放和温度失控引发连锁反应[3] - 通过高稳定性电极材料与优化散热系统等创新可有效抑制热失控[3] 问界汽车电池安全实践 - 问界电池系统历经全方位严苛测试 在多项国内外测试中表现优异[4] - 采用9800吨压铸机打造的玄武车身 通过碰撞吸能物理机理提升整车安全[4] - 构建从原材料 电池生产到整车组装的全链路安全体系 与宁德时代智能化产线高效协同[4] 产品与技术布局 - 问界M8纯电版标配宁德时代100kWh三元锂电池 CLTC续航最高达705km[7] - 全新问界M7将在增程架构基础上新增纯电版本 计划9月发布[7] - 问界旗下M9/M8/M7/M5均集合纯电与增程双方案 覆盖城市通勤和长途出行多场景需求[7] 行业影响与认知提升 - 电池安全成为新能源汽车赢得信任的关键和技术创新高地[7] - 通过科学视角解析锂电池安全原理 推动行业对电池安全本质的认知深化[1][3][7] - 跨界对话融合理论实践与体验 使电池安全知识更生动直观[4]
电池“安全感”何来?《张朝阳的物理课》将携手问界探寻答案
中金在线· 2025-08-28 15:07
行业技术焦点 - 电池安全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必须直面的最后一道防线 核心挑战包括确保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和提升用户安心感 [1] - 行业通过材料与结构创新提升电池安全 例如采用高稳定性电极材料和优化散热系统以抑制热失控 [3] - 问界汽车电池系统历经全方位多维度严苛测试 在多项国内外测试中表现优异 [4] 技术原理与突破 -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是核心隐患 形成路径涉及电解液分解 氧气释放及温度失控引发的连锁反应 [3] - 热失控演变过程可通过能量守恒定律和热传导方程等物理公式推演 [3] - 问界汽车通过电池与车身两大体系构筑全维安全屏障 包括采用9800吨压铸机打造的玄武车身和碰撞吸能结构 [4] 产品与战略布局 - 问界M8纯电版全系标配宁德时代100kWh三元锂电池 CLTC综合工况续航最高达705km [7] - 全新问界M7在增程架构基础上新增纯电版本 计划于9月发布 [7] - 问界旗下车型M9 M8 M7 M5均集合纯电和增程双重出行方案 覆盖城市通勤与长途出行等多场景需求 [7] 产业链协同与体验 - 问界与宁德时代建立高效协同 采用厂中厂模式实现从原材料 电池生产到整车组装的全链路安全体系 [4] - 公司通过沉浸式讲解和工厂探访形式展现技术突破 例如张朝阳走进赛力斯超级工厂体验数字化智能化产线 [1][4] - 节目设置问答环节 学生观众可与高管直接互动以深入了解锂电池安全原理与硬核科技 [4]
2025起点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9月深圳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8-24 12:53
行业市场数据与增长趋势 - 2024年全球户用储能出货规模达27.8GWh 同比增长19% 中国企业出货占比75% [3] - 欧洲为户储最大市场 但增速下滑 美国、乌克兰、澳洲、南非、尼日利亚、巴西等市场增速较快 [3] - 2030年全球户用储能市场预计达180GWh 较2024年增长547% [3] - 2024年全球便携式储能电源出货1100万台 同比增长90% 美国为最大市场 乌克兰增速最快 [4] - 2030年全球便携式储能市场预计达2800万台 较2024年增长156%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户外经济、渗透率提升及应急需求 [4] 竞争格局与主要企业 - 户用储能全球出货TOP10企业:华为、比亚迪、艾罗能源、派能科技、麦田能源、德业股份、沃太能源、首航新能、安克创新、三晶股份 [3] - 便携式储能全球出货TOP10企业:正浩创新EcoFlow、德兰明海BLUETTI、华宝新能Jackery、安克创新Anker、大疆DJI、Goal Zero、马贝罗MARBERO、公牛、纽曼Newsmy、绿联UGREEN [5] - 小米、华为、传音等数码品牌进入便携式储能领域 预计未来2-3年行业竞争加剧 [5] 技术发展与安全挑战 - 快充、固态、钠电、全极耳等新技术持续涌现 但电池安全问题仍面临严峻挑战 [5] - 国家将强制实施移动电源新国标 对便携式移动电源及电池产业链提出更高要求 [5] - 论坛技术议题涵盖高安全防护体系、智能BMS、固态电池、钠电池、热失控防控、新国标合规等方向 [9] 论坛核心内容与议程 - 会议主题为"聚焦高安全 共建新生态" 聚焦电池高安全与产业生态建设 [6][8] - 分设户用储能及电池技术、便携式储能及电池技术、储能电池安全技术三大专场 [9] - 发布《2025中国户储及便携式储能行业白皮书及细分排行榜》 [9] - 探讨欧美市场趋势、出海策略、认证壁垒、供应链重构等关键议题 [9] 参会规模与参与企业 - 线下规模600+核心企业决策者 线上触达超20000专业受众 [10] - 拟邀企业覆盖户储系统、便携式储能、锂电池、材料及设备全产业链 包括华为、比亚迪、亿纬锂能、鹏辉能源、贝特瑞、先导智能等头部厂商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