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电消纳

搜索文档
三部委发文支持零碳园区建设:单位能耗碳排放成核心标准 绿电迎来实质性利好
华夏时报· 2025-07-13 23:53
零碳园区标准出台 -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提出8方面重点任务,包括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节能降碳、产业结构调整等 [1] - 首次明确零碳园区建设标准:年综合能源消费量20万-100万吨标准煤的园区,单位能耗碳排放≤0.2吨/吨标准煤;≥100万吨标准煤的园区,单位能耗碳排放≤0.3吨/吨标准煤 [1] - 零碳园区定义为通过规划、技术等手段使园区二氧化碳排放降至"近零"水平,并具备"净零"条件的园区 [3] - 建设主体需为省级及以上开发区或新兴产业园区,建设范围可为整体园区或"园中园",需具备能耗统计基础且3年内无重大事故 [3]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工业碳达峰是"双碳"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打造绿色低碳工业园,2025年前形成可复制的碳达峰案例 [2]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建立零碳园区,推动碳市场建设和碳标识认证制度 [2] - 政策创新采用"单位能耗碳排放"作为核心指标,并设置清洁能源占比、工业固废利用率等5项引导性指标 [3] 绿电消纳与能源转型 - 要求加强园区周边可再生能源开发,支持绿电直连、新能源就近接入增量配电网等模式,鼓励参与绿证绿电交易 [4] - 2024年一季度风电光伏新增装机7433万千瓦,累计装机14.82亿千瓦已超过火电,新能源消纳压力推动就地消纳新模式发展 [4][5] - 零碳园区建设将成为电力体制改革的"试验田",绿电直供政策可激活市场活力并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实践经验 [5]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零碳园区建设将绿电资源与产业体系结合,最大限度消纳绿电,助力打造全球绿色工业体系 [6] - 标准明确后有望解决此前"挂羊头卖狗肉"乱象,实质性推动绿电消纳和能源结构转型 [1][6]
中信证券:消纳责任权重大幅提升,为绿电消纳保驾护航
快讯· 2025-07-11 08:09
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 - 2025年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增幅较大 预计可支撑约4600亿度绿电消纳 对本年度绿电消纳形成较好支撑 [1] - 责任权重增幅分化较为明显 三北地区责任权重提升或停滞 进而影响差价结算机制电量 [1] 行业投资与装机增速 - 三北地区责任权重提升停滞或将推动当地装机增速放缓 行业投资回归理性 [1] 高耗能行业绿电消费考核 - 继电解铝后 钢铁 水泥 多晶硅等高耗能行业纳入绿电消费比例考核 [1] - 高耗能行业考核有望为绿电消纳再添保障 助力绿电&绿证市场发展 [1] 绿电直连模式发展 - 受益于沿海消纳增量空间较大且用户降碳需求增长 绿电直连模式有望快速发展 [1]
中信证券:绿电直连助力出口企业降碳 度电成本优化凸显经济性
智通财经网· 2025-07-10 08:46
绿电直连模式核心优势 - 绿电直连模式通过专线供电可保障发电侧利用率并帮助用户侧降碳 对出口型企业具有刚需吸引力 [1] - 该模式下80%以上自发自用电量需缴纳费用 但线损和输配成本压降及交叉补贴减免可显著节省度电成本0 09~0 13元/kWh [1][3] - 欧盟碳边境税政策2026年执行 出口企业需通过绿电直连实现电量物理溯源以满足降碳要求 [2] 成本节省机制分析 - 线损费用:专线供电度电线损率低于大电网 通过降低线损节省费用 [3] - 输配电费:自发自用专线建设运营成本显著低于大电网购电输配电价 [3] - 政策性交叉补贴:参考自备电厂政策 预计自发自用可免征交叉补贴 [3] - 系统运行费用:仍需缴纳电网调节服务费用 政府性基金及附加按政策缴纳 [3] 经济性与投资机会 - 发电侧分成比例30%且弃电率压降5%时 项目资本金回报率可达9% 显著高于常规并网模式 [4] - 建议关注资源获取能力强的新能源及垃圾焚烧发电运营商 以及电力市场化受益的信息化服务商 [1] - 江苏 浙江 山东 广东等沿海省份110kV用户绿电直连降本效果最为显著 [3]
中信证券:绿电消纳新模式,合理节省费用推升经济性
快讯· 2025-07-10 08:26
绿电直连模式发展前景 - 绿电直连模式可保障发电侧利用率并帮助用户侧降碳 有望因出口型企业刚需直连绿电而加速发展 [1] - 该模式下80%以上自发自用电量需按政策缴纳费用 但线损及输配成本压降与政策性交叉补贴减免有望显著节省中间环节度电成本 [1] - 节省的度电成本收益或由电源与负荷按比例分享 对双方均具备较好经济性与较强吸引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