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建筑
icon
搜索文档
含蓝藻的3D打印材料拥有双重固碳能力
科技日报· 2025-06-26 07:33
材料研发突破 -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研究团队成功将光合细菌蓝藻包裹进可3D打印的水凝胶中,创造出一种能够生长、具有活性的材料,可在阳光和人工海水中自行生长并主动从空气中移除二氧化碳 [1] - 该材料具备双重固碳能力,既能固定蓝藻生长过程中吸收的二氧化碳,还能以矿物形式储存二氧化碳 [1] - 蓝藻具有极高的光合效率,即使在微弱光照下也能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造生物质,同时通过光合作用改变细胞外化学环境,促使碳酸盐等固体矿物沉淀生成 [1] 材料特性与优势 - 包裹蓝藻的基础材料是高含水量的水凝胶,既能传导光线和营养,又让蓝藻均匀分布其中 [2] - 研究团队利用3D打印优化结构几何,提高表面积,增加光照穿透力并促进营养流动,使蓝藻能长久存活并高效运作 [2] - 材料在长达400天的时间里持续捕获二氧化碳,每克材料平均固碳约26毫克,远高于许多传统生物方案(约7毫克/克) [2] - 被包裹的蓝藻在材料中持续高效运作超过一年 [2] 应用潜力 - 该技术将微生物代谢功能引入建筑材料,可构建"活的碳汇",为绿色建筑和碳捕集技术带来新可能 [1] - 研究意外发现蓝藻生成的矿物会沉积在材料内部,增强机械强度,使材料具备自我强化能力 [1]
德国积极发展绿色建筑
人民日报· 2025-06-26 06:06
绿色建筑行业概况 - 建筑业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近40% [1] - 绿色建筑强调环境友好与资源高效利用 涵盖规划 建设直至拆除全生命周期 [1] - 德国可持续建筑委员会开发第二代绿色建筑评估认证体系 涵盖绿色生态 建筑经济 建筑功能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 [1] 德国绿色建筑代表案例 EDGE Suedkreuz大楼 - 采用木材与混凝土混合结构 每平方米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传统混凝土建筑降低50%至80% [1] - 混凝土消耗量减少2/3 配备沼气热电联产系统进一步削减温室气体排放 [1] - 获得德国可持续建筑委员会认证为最具可持续性建筑之一 [1] 海德堡列车新城 - 欧洲最大规模被动式房屋居住区 无需传统空调暖气 实现恒温恒湿恒氧 [2] - 能源消耗下降显著 二氧化碳减排超50% 热能需求减少75% [2] - 燃木发电厂利用绿色废料供热 居民人均年碳排放仅0.13吨 比该市平均水平低94% [2] 德国政府政策支持 - 2023年3月推出"气候友好型新建筑"资助计划 支持气候友好型住宅建造与收购 [2] - 2024年10月启动"低价位市场气候友好型新建筑"计划 2024年拨款3.5亿欧元 2025年增至16.5亿欧元 [2] - 政策目标为2030年建筑领域温室气体排放量削减至6700万吨 [2]
从绿色建筑到城市更新,法国企业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寻找新机遇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6-25 14:37
行业趋势 - 全球建筑行业正掀起绿色革命 预计2030年前释放1 8万亿美元市场机遇 [3] - 中国城市更新规模不断扩大 吸引越来越多外企关注 [1] - 城市化进程中面临挑战 包括城市肌理更新 海绵城市建设 可持续城市更新等 [3] 公司动态 - 法国雅柯钛浦集团与法国夏邦杰建筑事务所达成战略合作 预计2025年年中完成对CADC的股权投资 [1] - 雅柯钛浦集团计划到2032年所有业务领域项目100%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3] - 夏邦杰建筑师事务所1984年入华 深耕城市设计与更新 零碳建筑 生态韧性等领域 [3] 技术应用 - 雅柯钛浦为赛峰集团打造的贵阳发动机工厂采用创新能源系统 降低40%碳足迹 [3] - 法国已用"可达性"概念替代传统交通概念 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值得推广 [4] 本地化实践 - 外企需将国际经验与中国本土实践相融合 部分经验可双向输出 [1] - 法国城市更新经验需本地化处理 但功能混合与可达性等原则具有普适性 [4] - 上海城市更新需平衡现代化发展与历史文脉保护 [5] 项目案例 - 夏邦杰建筑师事务所参与多个上海地标建设 近年专注创意激活历史遗产与工业遗迹 [3]
整合重组加速!上半年超20家建筑央国企新公司揭牌成立
华夏时报· 2025-06-24 20:57
国资国企改革与建筑行业转型 - 国资国企改革进入新阶段,建筑领域央国企加速整合重组,上半年超20家新公司成立,覆盖设计咨询、智能建造、新能源工程等全产业链 [1] - 新公司成立旨在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市场化改革与机制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影响力,填补行业空白并强化产业链关键环节 [1] - 5月成立6家建筑央国企,包括中建五局(浙江)投资建设公司、中城交(上海)科技等,华润新能源(巴马)注册资本达9亿元,聚焦发电、输电及新兴能源技术研发 [2][3] - 4月成立4家建筑央国企,如中建海峡轨道科技(福建)、中电建铁路建设投资集团北京数据工程公司等,聚焦区域与业务领域资源优化 [3] 建筑行业战略布局与市场需求 - 新公司成立有助于聚焦特定区域或业务领域,优化资源配置,承接国内城市更新、新基建等市场机遇,同时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国际影响力 [3] - 建筑央国企积极响应国资委部署,加大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适应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 [3] - 2024年建筑上市公司整体营收同比下降3.8%,归母净利润下降14.1%,基建投资为稳增长关键,增量财政政策有望带动业绩边际改善 [4] - 2025年财政政策积极化债措施落地,政府投资在建项目进度提速,工程付款改善可期,"一带一路"沿线业务布局或加大 [4] 行业转型与技术革新 - 新公司释放建筑央国企改革与产业升级信号,灵活机制可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聚焦技术研发创新,如智能化建筑技术与绿色建筑技术 [5]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定调建筑行业"稳中求进、绿色转型、创新驱动",培育绿色建筑新增长点,推动"双碳"目标下节能改造与新能源项目 [6] - 高质量转型需健全全流程质控体系,智能化转型引入BIM、物联网等技术,绿色化转型推广环保建材与节能工艺 [6] - 建筑行业面临可转债到期偿付高峰,并购政策松绑下打造第二主业成为中长期稳健经营选择,短期可助力估值提升 [6] 行业发展前景 - 下半年建筑行业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新兴业务拓展方面具发展机遇,但需应对市场竞争、技术创新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 [7] - 建筑央国企将推动行业向高质量、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挥更重要作用,但具体趋势需观察全球市场环境与政策走向 [8]
存量时代商业地产如何破局?城市更新成新风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3 20:53
商办用房供需失衡与政策导向 - 商办用房供需失衡已成为影响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堵点之一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盘活商办用房纳入政策部署 标志着行业进入以存量优化替代增量扩张的深度转型期 [1] - 商业地产市场面临多重挑战 商办用地投资和新开工数据疲软 商铺和写字楼租赁需求复苏走弱 租金低位徘徊 以价换量仍是主要特征 市场仍处调整阶段 信心待修复 供求关系需改善 [1] - 国常会明确要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释放优化政策信号 房地产一揽子政策持续发力 效应有望巩固和扩大 促进商业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1] - 开发商和投资商需开辟新招商模式 如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全产业链发展 与产业投资基金合作等 [1] 商业地产市场五大看点 - 大宗交易作为商业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先行指标 市场活跃度指标开始触底反弹 [2] - 城市更新成为新风口 标志着商业地产进入存量时代新阶段 [2] - 灵活办公凭借更具适应性的办公场景 有望从边缘需求转变为主流选项 研究表明未来二三十年中国等地的混合式或灵活办公市场将明显增长 全球灵活办公市场经济效益或达10万亿美元 [2] - 代建和商业等细分领域成为新旧发展模式转换的新赛道 部分房企主动转型为运营商和服务商 [2] - ESG成潮流 绿色建筑成必修课 [2]
土拍前瞻|哈西百亩低密宅地7月集中竞拍 稀缺土地激活“改善市场”想象
新浪财经· 2025-06-23 18:56
哈尔滨土地市场动态 - 2025年上半年哈尔滨核心城区供地节奏放缓 但6月哈西板块突然释出两宗住宅用地(合计超百亩) 与道里区和谐大道地块形成"西翼供地三角" [1] - 哈西两宗地容积率分别为2 5和2 8 建筑限高80米(约26层) 在主城区土地普遍向高密度开发趋势下呈现罕见的"低密+高层"组合规划 [1] - 哈西作为开发近十年的成熟板块 可供开发净地已屈指可数 此次出让地块容积率低于区域平均水平(约3 0) 预示开发商将瞄准改善型产品 [1] 哈西大街地块分析 - 地块编号230103016009GB00027 占地57 36亩 起拍楼面价4681 79元/㎡ 规划为二类居住兼容商业设施用地 容积率2 5 建筑限高80米 [3][4] - 需配建6班幼儿园 托儿所及养老服务设施 地块内树木较多需保留 或倒逼开发商采用"生长式园林"设计 [4] - 区位优势显著 1 2公里内有凯德广场 2 5公里半径涵盖西城红场 万达广场等商业综合体 教育配套一公里范围内有花园小学等优质资源 [7][10] - 周边二手房市场活跃 君贵·东方瑞景小区均价13025元/㎡ 柒零捌零城仕公馆均价12954元/㎡ 近30天带看量分别达46次和39次 [13] 清华大街地块分析 - 地块编号230103016005GB00031 占地50 35亩 起拍楼面价4334 02元/㎡ 容积率2 8 建筑限高80米 需配建9班幼儿园及托儿所 [15][16][19] - 涉及5套回迁安置房(合计310㎡) 南岗区政府按9000元/㎡回购 地块紧邻公园及何家沟 生态优势突出 [19][22] - 与哈西大街地块共享商业配套 距离凯德广场仅0 8公里 社区底商成熟 [22] 道里和谐大道地块分析 - 地块编号230102030017GB00005 占地42 74亩 起拍楼面价4306 86元/㎡ 容积率2 2 规划性质为二类居住兼容商业设施用地 [25][26] - 随着松北 平房新区配套完善 老城区需通过教育商业资源迭代留住改善客群 避免"高端客外溢 刚需客不足"的供需错配 [26]
专访马来西亚建筑商总会会长:中马在绿色基建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07:49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关键在于实现设计和建筑材料的统一标准 各国在技术层面差异不大 但需推动标准统一与协调 [1][3] - 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是成功融合本地优先事项与全球专业知识的范例 设计全长600多公里 预计2027年第一季度全面投入运营 [1][3] - 云顶隧道全长约17公里 建成后将成为东南亚最长的隧道 [3] 建筑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建筑业是马来西亚发展的支柱之一 涉及东海岸铁路、吉隆坡敦拉萨国际贸易中心等项目 这些项目连接社区、促进贸易、推动经济增长 [1] - 马来西亚住房行业增长明显放缓 未来1至2年内住房可能不再是主要需求方向 需警惕库存过剩风险 [5] - 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桥梁、发电厂及水处理厂仍需持续推进 以匹配高速增长的数据中心建设需求 目前有87个数据中心在运营 39个处于开发阶段 [5] 绿色化与数字化 - 马来西亚大力推行绿色设计和建筑信息模型等工具 倡导低排放、科技驱动的全球建筑标准 [1] - 中国拥有先进的电力驱动和氢能驱动的重型机械 相关技术引进利好马来西亚推动ESG转型 [4] - 马来西亚开发商已开始建设符合绿色标准的建筑 尝试实践低碳足迹、低碳排放的建筑方式 [5] 中马合作与市场机遇 - 中国承包商在马来西亚建筑业的市场份额为16%~18% 本地承包商需进一步提升实力以增强竞争力 [4] - 中国承包商与马来西亚本土企业或已在马成功落地项目的中资伙伴合作 有助于了解属地法规、成本结构及市场动态 规避风险、提升项目交付能力 [2][7] - 马来西亚建筑市场机遇明确但竞争激烈 承包商可寻求战略合作伙伴 通过资本、技术、知识等要素的协同整合推动项目落地 [7] 投资与融资 - 马来西亚通过明确的激励措施和透明的模式吸引外商投资 东盟、亚投行等在促进投融资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 [2] - 未来希望积极推动绿色债券等工具 提升融资便捷度 [2] 企业建议 - 外国承包商在参与马来西亚项目投标前 必须了解项目要求 全面掌握当地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市场环境 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工程中断或失败风险 [6] - 需了解当地情况 包括材料价格以及标准 确保与项目相关的所有环节都符合规定 避免成本超支 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6]
透过“细胞”看雄安:“无废城市”究竟是座什么城?
中国新闻网· 2025-06-14 16:38
雄安新区"无废城市"建设概况 - 雄安新区作为中国首批"无废城市"试点城市,从规划初期即融入"无废城市"理念,已形成633个"无废细胞"作为建设载体 [1] - "无废细胞"涵盖机关、学校、社区、景区等13类场景,通过精细化治理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8][12] - 新区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保持100%,建成一批高质量"绿色建筑+"示范项目 [8] 循环经济示范场景 - 雄县黄湾村利用地热资源打造"无废民宿",采用"取热不取水"技术防止地下水污染,形成地热再循环系统 [2] - 胡各庄村通过二手市集和艺术工坊实现固废减量循环,常态化活动吸引北京等地游客,创造"旅游+环保"双赢模式 [4][5] - 雄安光大生态产业园地下垃圾焚烧厂实现"零填埋",2023年5月至今累计发电超3亿度 [6] 创新技术与基础设施 - 全国首个近零能耗智能场馆雄安体育中心承办国家级乒乓球赛事,展示绿色建筑技术应用 [8] - 白洋淀区域应用超2000艘清洁能源船舶推进"无废交通",创新芦苇"平衡收割"及碳汇交易模式 [11] - 智能化垃圾处理系统将日常垃圾转化为电能,华北电力大学学生研学活动验证其环保理念先进性 [6] 生态治理与旅游融合 - 白洋淀实施最大规模生态治理,通过《"无废淀泊"建设实施方案》打造北方地区示范场景 [9][11] - 在王家寨村等4个村落探索"无废+旅游"模式,利用143个淀泊和3700条沟壕的生态资源 [11] - 芦苇资源化利用成为"新城印象"标志,见证白洋淀从生态治理到可持续发展转型 [11][12]
华夏银行总行办公大楼主体结构封顶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14 13:49
项目进展 - 华夏银行总行办公大楼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实现主体结构封顶,比原计划提前45天 [1] - 大楼投资27亿元,总建筑面积超19万平方米,是当前副中心投资最高、体量最大的市属国企总部大楼 [1] - 预计今年年底实现外立面亮相 [1] 建筑设计 - 大楼地处副核心区域一带一轴交会处,造型灵感源自红山文化,宛如巨型现代雕塑 [2] - 建筑红线紧贴基坑外沿拓展一米多,钢结构构件全部工厂预制,通过BIM和物联网系统实现工厂与工地实时联动 [2] - 大楼南北两侧设有高约18米的玻璃采光大堂,由16榀最大跨度达42米的张弦梁支撑,解决超大跨度钢梁下坠难题 [2] 绿色建筑 - 大楼是全国最大的单体超低能耗办公建筑,北京市规模最大的超低能耗示范项目,严格按绿色建筑三星标准打造 [2] - 屋顶和幕墙上的光伏板年发电量预计达100万千瓦时 [2]
雨虹防水和三棵树防水:防水材料市场的双雄对决
新浪财经· 2025-06-13 09:38
行业概况 - 建筑防水材料领域中雨虹防水和三棵树防水是两大主要品牌 在市场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 [1] 雨虹防水 - 作为行业领军者 拥有深厚技术积累和强大研发实力 [1] - 产品线覆盖防水涂料 防水卷材 瓷砖胶等 满足不同建筑场景需求 [1] - 具备自修复防水涂料等特色技术 [1] - 凭借规模效应与全产业链优势 综合竞争力显著领先 [3] - 依托自修复防水技术 净味环保产品线等技术沉淀 精准锚定家庭场景差异化需求 [3] 三棵树防水 - 积极与中科院 清华大学等科研院校展开产学研合作 推动产品创新升级 [3] - 注重产品环保性能 符合绿色建筑发展潮流 [3] 市场竞争 - 两大品牌各有优势 消费者可根据使用场景 产品性能侧重 预算等因素综合选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