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建筑
icon
搜索文档
设研院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营收低于行业均值,净利润垫底,资产负债率高于同行
新浪证券· 2025-10-31 18:39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7年8月22日,于2017年12月1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和办公地址均位于河南省郑州市 [1] - 公司是国内知名的工程咨询服务企业,具备全产业链服务能力,业务覆盖咨询、规划、勘察、设计、测绘、试验、检测、监测、监理和项目管理等多个环节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建筑装饰 - 工程咨询服务Ⅱ - 工程咨询服务Ⅲ,概念板块包括绿色建筑、小盘、数据要素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1.07亿元,在行业中排名15/46,低于行业平均的15.79亿元,行业中位数为4.93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5941.23万元,在行业中排名44/46,远低于行业平均的7638.96万元,行业中位数为2444.28万元 [2] - 行业第一名太极实业营收达225.93亿元,净利润为5.38亿元;第二名中交设计营收为61.16亿元,净利润为7.68亿元 [2] 财务健康状况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54.71%,高于行业平均的42.53%,但较去年同期的59.02%有所下降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23.14%,低于行业平均的27.95%,但较去年同期的19.86%有所提升 [3]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河南交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刘东旭、岳建光等多人 [4] - 董事长常兴文2024年薪酬为36.67万元,较2023年的83.42万元减少46.75万元 [4] - 总经理汤意2024年薪酬为35.84万元,较2023年的74.88万元减少39.04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3.08万,较上期减少4.41%;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2万,较上期增加4.61%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华泰柏瑞中证2000指数增强A(019923)为新进股东,持股119.51万股,位居第六大流通股东;诺安多策略混合A(320016)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5]
亚士预铺反粘防水体系在合肥承寓·桐华里项目中的应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17:11
项目概况 - 承寓·桐华里项目位于合肥市包河区,由合肥安居集团投资建设,安徽同济建设集团承建 [4] - 项目总建筑面积61072.32平方米,包含三栋租赁住宅、一栋商业配套用房及地下车库,提供606套保障性租赁住房 [4] - 项目是安徽省首个保障性智慧租赁住宅项目,荣获国家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基地、安徽省2024年度具有影响力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等多项荣誉 [4] 亚士防水参与情况 - 亚士防水是承寓·桐华里项目唯一的防水材料供应商,防水总面积约为5万平方米,涵盖屋面、地下及室内部位 [5][6] - 公司为项目地下室底板提供预铺反粘防水体系,积极配合项目整体防水设计 [6] 预铺反粘防水体系优势 - 该体系对基层要求低,可在潮湿基面上施工,适用于工期紧张、基层条件不佳的工程项目 [8] - 卷材与结构混凝土直接粘结,形成完整防水体系,有效防止水分渗透,提高地下防水可靠性 [9] - 无需施工防水保护层,可直接绑扎钢筋和浇注混凝土,简化流程,缩短工期,节约成本 [10] - 采用冷施工方式,无需明火,安全环保,卷材不含有机溶剂,符合绿色建筑要求 [11] 预铺反粘防水施工要点 - 施工流程包括基层清理修补、节点加强处理、大面积铺贴卷材、接茬部位保护及成品保护 [15][16][18][19][20] - 卷材长边搭接80mm,短边采用对缝拼接,单边搭接80mm,底板边缘预留至少300mm宽卷材上翻 [18] - 成品保护要求避免在防水层上直接放置材料,施工后尽快进行钢筋混凝土施工,并加强检查及时修补破损 [21] 项目战略意义 - 项目坚持以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为要求,绿色环保理念贯穿始终 [23] - 亚士防水的技术为建筑的整体安全性、耐久性及绿色建筑、智慧城市概念的落地实施提供保障 [24]
硅宝科技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26.51亿行业排第四,净利润2.29亿居第二
新浪证券· 2025-10-31 07:3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国内有机硅密封胶行业龙头企业,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领先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有机硅室温硫化硅橡胶胶及制胶专用生产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 - 化学制品 - 有机硅,概念板块包括绿色建筑、长安汽车概念等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6.51亿元,行业排名第4,行业平均数为27.09亿元,中位数为10.29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建筑类用胶6.51亿元占比40.42%,热熔胶5.12亿元占比31.80%,工业类用胶4.42亿元占比27.42%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2.29亿元,行业排名第2,行业平均数为6464.34万元,中位数为7960.31万元 [2] - 天风证券指出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单季度有波动 [5] - 开源证券指出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及Q3业绩同比高增长 [5] 财务健康状况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34.27%,低于行业平均38.81% [3] - 当期毛利率为21.53%,高于行业平均18.89% [3] - 原材料有机硅价格延续低位助力盈利修复,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同比提升 [5] 管理层与股东结构 - 董事长王有治薪酬从2023年的127.6万元增加到2024年的197.2万元 [4] - 总经理黄强薪酬从2023年的100.08万元增加到2024年的145.6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3.73万,较上期减少2.84%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254.58万股,相比上期减少58.95万股 [5] 业务发展与未来展望 - 公司深耕密封胶主业,硅碳负极材料业务持续推进 [5] - "5万吨/年锂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及专用粘合剂项目"按计划建设,2025年前三季度该项目完工转入固定资产 [5] - 2025三季度末在建工程减少,高附加值产能投放带来成长动力 [5] - 天风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亿元、4.0亿元、5.1亿元 [5] - 开源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3亿元、4.35亿元、5.04亿元 [5]
森特股份的前世今生:2025年Q3营收22.44亿行业第八,净利润1.02亿行业第五
新浪证券· 2025-10-30 23:57
资产负债率低于同业平均,毛利率高于同业平均 偿债能力方面,2025年三季度森特股份资产负债率为46.91%,较去年同期的52.16%有所下降,且低于行业 平均的56.77%,显示出较好的偿债能力。从盈利能力看,当期毛利率为18.84%,虽较去年同期的19.38%略 有下降,但高于行业平均的13.40%,表明公司盈利能力较强。 森特股份成立于2001年12月05日,于2016年12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址与办公地址均位于 北京。该公司是国内金属围护行业的龙头企业,核心业务为新型建材研发、生产与销售及相关工程一体化 服务,具备技术和品牌优势。 公司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销售绿色、环保、节能新型建材并提供相关工程设计、生产、安装和售后等 一体化服务,所属申万行业为建筑装饰 - 专业工程 - 钢结构,涉及小盘、绿色建筑、专精特新核聚变、超 导概念、核电等概念板块。 经营业绩:营收行业第八,净利润第五 2025年三季度,森特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2.44亿元,行业排名8/10,远低于行业第一名鸿路钢构的159.17亿 元和第二名精工钢构的145.57亿元,也低于行业平均数58.77亿元和中位数42.14亿元。 ...
津投城开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8.41亿排47名,净利润-8.23亿排60名,远低于行业均值
新浪财经· 2025-10-30 23:4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3年2月25日,于2001年9月1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注册及办公地址均位于天津市,是国家授权资产投资、控股企业 [1]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国家授权资产投资、控股以及房地产开发与销售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8.41亿元,在行业69家公司中排名第47位 [2] - 行业平均营收为117.27亿元,中位数为19.38亿元,头部公司保利发展和万科A营收分别为1737.22亿元和1613.88亿元 [2] - 公司主营业务构成中,房地产开发经营收入为4.78亿元,占比92.48%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8.23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60位,行业平均净利润为-7.07亿元 [2] 财务健康状况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102.58%,较去年同期的96.70%有所上升,并显著高于行业平均的60.51% [3] - 当期毛利率为-16.51%,较去年同期的23.08%大幅下滑,且远低于行业平均的19.19% [3] 管理层与股东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天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天津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4] - 总经理齐颖2024年薪酬为78.09万元,较2023年的84.84万元减少了6.75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6.43万户,较上期增加5.53% [5]
浙江建投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603.97亿行业排名4/8,净利润2.78亿排名4/8
新浪财经· 2025-10-30 22:3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6年12月21日,于2015年6月1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全国建筑行业中首家上市公司 [1] - 公司注册地和办公地均为浙江省杭州市,拥有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等多项高等级资质 [1] - 主营业务为建筑施工及与建筑主业产业链相配套的工业制造、工程服务、基础设施投资运营等业务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建筑装饰 - 房屋建设Ⅱ - 房屋建设Ⅲ,概念板块包括生态园林、乡村振兴、绿色建筑、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603.97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4位(共8家公司),远低于行业第一名中国建筑的15582.2亿元和行业平均数2379.2亿元,但高于行业中位数394.06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建筑施工业务收入298.78亿元,占比74.44%,是核心业务;工程相关其他业务收入85.56亿元,占比21.32%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2.78亿元,行业排名第4位,远低于行业第一名中国建筑的493.42亿元和行业平均数64.25亿元,但高于行业中位数2.34亿元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91.91%,高于去年同期的91.45%,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84.72%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4.76%,高于去年同期的4.47%,但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10.96% [3]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浙江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4] - 董事长陶关锋2024年薪酬为59.55万元;总经理叶锦锋2024年薪酬为92.9万元,较2023年的89.61万元增加3.29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8.9万户,较上期增加0.88%;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22万股,较上期减少0.87%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593.46万股,相比上期减少7.75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451.59万股,相比上期减少196.85万股 [5] - 广发中证基建工程ETF持股279.84万股,相比上期增加21.68万股;广发中证1000ETF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5]
设研院跌2.05%,成交额2816.01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50.5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9 10:02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9日盘中股价下跌2.05%至8.13元/股,成交额2816.01万元,换手率0.93%,总市值30.13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50.53万元,其中特大单净卖出101.27万元(占比3.60%),大单净卖出249.26万元(占比15.90%)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21.71%,但近期表现疲软,近5个交易日下跌7.19%,近20日下跌3.90%,近60日下跌8.14% [1] - 今年以来公司已2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7月31日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公司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1.07亿元,同比增长14.80% [2] - 公司2025年1-9月归母净利润为-5488.96万元,但同比大幅增长63.01% [2]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工程设计、咨询及管理占比97.70%,其他(补充)占比2.30% [1]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10月2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3.11万户,较上期微增0.23%,人均流通股11917股,较上期减少0.23% [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华泰柏瑞中证2000指数增强A(019923)新进成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119.51万股,而诺安多策略混合A(320016)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公司背景与行业属性 - 公司全称为河南省中工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8月22日,于2017年12月12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咨询、规划、勘察、设计、测绘、试验、检测、监测、监理和项目管理等工程咨询服务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建筑装饰-工程咨询服务Ⅱ-工程咨询服务Ⅲ,概念板块包括小盘、绿色建筑、地理信息、数据要素、新型城镇化等 [1] 分红记录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21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62亿元 [3]
研判2025!中国特种玻璃行业政策、发展历程、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未来前景展望:下游应用需求持续扩张,特种玻璃规模将增长至1108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29 09:17
行业概述与市场地位 - 特种玻璃是通过光、电、磁、热、生、化等作用而表现出特殊功能的玻璃,是众多关键性和基础性材料 [3] - 行业研发和生产水平是国家材料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3]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特种玻璃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与价值跃升的关键转型期 [1][9]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特种玻璃行业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59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02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36% [1][9] - 预计2025年中国特种玻璃行业市场规模将增至1108亿元 [1][9] - 2023年全球特种玻璃行业市场规模为214.36亿美元,预计2029年将增长至275.3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26% [8] 行业驱动因素 - “双碳”战略深入实施与绿色建筑标准持续升级是行业核心驱动因素 [1][9] - 光伏新能源、新型显示、节能建筑等下游产业快速发展强劲拉动市场需求 [1][9] - 传统普通玻璃加速退出市场,Low-E低辐射镀膜玻璃、中空玻璃等高性能节能产品已成为市场主流 [1][9] 产品结构与应用领域 - 电子玻璃、中硼硅玻璃等高端品类成为支撑光伏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基础材料 [1][9] - 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建筑、交通、能源、化工、医药、航天、航空、舰船、电子、核工业等 [3][6] - 在建筑领域,特种玻璃提供高强度、耐候性、良好隔音和隔热效果,应用于幕墙、窗户和隔断 [8]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核心原料石英砂2024年总产量为10438万吨,同比增长3.98% [7] - 建筑业作为重要下游领域,总产值从2017年的21.39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2.65万亿元 [8]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为13.67万亿元,同比小幅下降1.13% [8] 竞争格局与企业表现 - 国际龙头企业如康宁、肖特、AGC及NSG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10] - 福耀玻璃、旗滨集团、南玻集团等国内优势企业构成第二梯队,在细分领域持续突破 [10] - 2025年上半年,福耀玻璃营业收入为214.47亿元,同比增长16.94% [11] - 2025年上半年,旗滨集团超白光伏玻璃营业收入为32.23亿元,同比增长11.1% [12] 行业发展趋势 - 高性能化是技术升级核心方向,致力于提升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及光学性能 [16] - 大尺寸化以适应现代工业与大型工程项目的整体化、模块化建设需求 [17] - 功能集成化推动特种玻璃从单一功能载体向复合型智能平台演进 [18][19] - 品种系列化以应对下游应用场景的持续细分与个性化需求 [20]
广田集团跌2.09%,成交额1.5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190.1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8 13:33
10月28日,广田集团盘中下跌2.09%,截至13:11,报1.87元/股,成交1.54亿元,换手率2.17%,总市值 70.14亿元。 责任编辑:小浪快报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1190.14万元,特大单买入1345.59万元,占比8.76%,卖出535.67万元, 占比3.49%;大单买入2305.17万元,占比15.01%,卖出4305.22万元,占比28.03%。 广田集团今年以来股价跌13.43%,近5个交易日涨0.54%,近20日涨0.00%,近60日涨2.75%。 资料显示,深圳广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笋岗街道田心社区红岭北路2188号建工 数智大厦(广田大厦),成立日期1995年7月14日,上市日期2010年9月29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建筑装饰 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装饰施工94.10%,装饰设计4.06%,其他(补充)1.83%。 广田集团所属申万行业为:建筑装饰-装修装饰Ⅱ-装修装饰Ⅲ。所属概念板块包括:低价、小盘、体育 产业、绿色建筑、新型城镇化等。 截至9月30日,广田集团股东户数4.54万,较上期增加1.77%;人均流通股82531股,较上期减 ...
重磅!高层再定调房地产!
搜狐财经· 2025-10-28 04:38
政策定位转变 - 二十届四中全会将房地产纳入保障和改善民生与强大国内市场双框架,行业定位从经济引擎转变为人民生活品质的核心要素,民生属性压过金融属性[3] - 会议提出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与就业、教育、社保并列,标志着行业从救火式调控转向长期制度重构[1][3] - 政策连贯性超预期,形成短期托底与长期转型的合力,国务院全体会议明确止跌回稳是硬任务,要求供需两端发力[3] 供需关系与市场循环 - 提出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的新循环,直指存量时代痛点,需通过绿色住宅、智慧社区等产品创新激活改善型消费[3] - 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与新型城镇化联动,人口、产业与住房政策深度绑定,重点城市群可能试点人地钱挂钩机制,引导资源向优势区域集中[3] - 城中村改造成为新引擎,模式从货币化安置去库存转变为强调房票加品质升级,推动市场从有房住转向住好房[5] 行业短期趋势与市场表现 - 政策底已现,多地已落地认房不认贷、税费减免等组合拳,核心城市成交量短期回升[4] - 政策效果呈K型分化,一线及强二线城市高端项目热度攀升,而三四线仍面临库存压力[4] - 行业洗牌加速,部分国企已重启拿地,但民营房企仍以保交付为重心[4] 行业长期发展趋势 - 长期进入存量时代,唯产品力生存,绿色建筑、装配式技术将成为准入门槛[6] - 中小房企因缺乏产品研发能力逐步退出,头部企业靠高端产品线加运营服务抢占市场[6] - 四中全会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映射到房地产意味着行业将嵌入国家战略与民生诉求中,不再追求单一规模增长[6][10] 区域市场案例:合肥 - 合肥作为新一线城市,保障性住房供给将大幅增加,尤其在产业聚集区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7] - 商品房市场更注重品质提升,改善型需求成为主流,开发商需在产品设计、建筑质量、社区配套上下功夫[8] - 城市更新成为新增长点,老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加速推进,为建筑、装修等行业带来新机遇,人才住房保障将成为重中之重[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