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保供
搜索文档
供应,37.2亿千瓦;储备,2.2亿吨;调峰,1.5亿千瓦!全方位保障群众温暖过冬
央视网· 2025-10-31 16:58
央视网消息:10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10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表示,近期,北方部分地区持续降 温,多地提前达到入冬标准。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从抓好能源供应、资源储备、应急调度等关键环节入手,为2025年供 暖季能源保供打好基础。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超介绍,综合研判,2025年供暖季能源供需总体是平衡的,民生用能保供稳价和群众温暖过冬是有保 障的。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统筹协调,保障能源生产供应,推动能源资源安全稳产增产、各类发电机组应发尽发。做好 尖峰保供和应急保障,做好低温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的应对准备。 在调峰能力方面,截至9月底,跨区输送电力最大达1.5亿千瓦,区域间的余缺互济能力显著增强。累计建成投运新型储能装机1亿千 瓦以上,提供了更加强大的调节能力。全国储气能力和管网冲峰能力较上年都进一步提升。 在储备基础方面,截至10月27日,全国统调电厂存煤2.2亿吨,可用35天以上。地下储气库已完成年度注气任务,实现满库入冬。 在供应能力方面,截至9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7.2亿千瓦,同比增长18%。10月份以来,国家铁路电煤装车保持在日均5.6 万车的较 ...
国家发改委:今年供暖季能源供需总体平衡
中国能源报· 2025-10-31 16:05
能源供应保障措施 - 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37.2亿千瓦,同比增长18% [1] - 国家铁路电煤装车保持在日均5.6万车的较高水平 [1] - 跨区输送电力最大能力达1.5亿千瓦,区域余缺互济能力显著增强 [1] - 新型储能装机累计投运超过1亿千瓦,调节能力提升 [1] 能源储备基础 - 全国统调电厂存煤2.2亿吨,可用天数超过35天 [1] - 地下储气库已完成年度注气任务,实现满库入冬 [1] - 全国储气能力和管网冲峰能力较上年均进一步提升 [1] 行业政策导向与展望 - 今年供暖季能源供需总体平衡,民生用能保供稳价有保障 [2] - 推动能源资源安全稳产增产,保障各类发电机组应发尽发 [2] - 加强尖峰保供和应急保障,做好恶劣天气应对准备 [2]
5000亿元资金全部投放完毕!国家发展改革委最新发声
中国证券报· 2025-10-31 13:42
宏观经济总体态势 - 前三季度经济运行顶住压力、稳中有进,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1] - 相关部门将加强常态化政策预研储备并视情及时出台实施,有信心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1]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 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已全部投放完毕,共支持2300多个项目 [2] - 项目总投资约7万亿元,重点投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消费基础设施及交通能源等城市更新领域 [2] - 该工具加大了对经济大省的支持力度,并支持了符合条件的重点领域民间投资项目 [2]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 近期在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了5000亿元用于补充地方财力和扩大有效投资 [3] - 其中新增2000亿元专项债券额度,专门用于支持部分省份投资建设 [3] - 将督促相关省份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抓紧项目开工以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3] 全社会物流成本优化 - 前三季度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4.2万亿元,与GDP的比率为14.0%,较去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 [4] - 物流企业广泛应用无人配送车、自动分拣设备等,重点地区72小时妥投率超过85% [4] - 相关部门将持续抓好降低物流成本工作,并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加力推动 [4] 能源供应保障措施 - 为做好迎峰度冬工作,从能源供应、资源储备、应急调度等关键环节入手打好保供基础 [5] - 供暖季将加强统筹协调,坚持日调度周会商,全力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6] - 具体措施包括推动能源安全稳产增产、严格中长期合同履约、做好尖峰保供和应急保障 [7]
多地提前入冬,公众温暖过冬能源是否有保障?国家发改委回应
南方都市报· 2025-10-31 13:21
能源供应能力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同比增长2.0% [1]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6.4% [1] - 截至9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37.2亿千瓦,同比增长18% [1] - 10月份国家铁路电煤装车保持在日均5.6万车的较高水平 [1] 能源储备基础 - 截至10月27日全国统调电厂存煤2.2亿吨,可用35天以上 [1] - 地下储气库已完成年度注气任务,实现满库入冬 [1] 系统调峰与互济能力 - 截至9月底跨区输送电力最大达1.5亿千瓦,区域间余缺互济能力显著增强 [1] - 累计建成投运新型储能装机1亿千瓦以上,调节能力更强大 [1] - 全国储气能力和管网冲峰能力较上年均进一步提升 [1] 供暖季能源供需展望与保供措施 - 综合研判今年供暖季能源供需总体平衡,民生用能保供稳价有保障 [2] - 供暖季期间将坚持日调度、周会商,压实地方和企业保供主体责任 [2] - 推动能源资源安全稳产增产、各类发电机组应发尽发 [2] - 严格能源中长期合同履约,确保民生用能足额稳定供应 [2] - 发挥储备调节作用,加强跨省跨区电力调度,做好恶劣天气应对准备 [2]
1元接手负资产!大唐发电子公司收购亏损电力企业其余50%股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0 22:37
收购交易概述 - 大唐发电全资子公司大唐安徽发电有限公司以1元价格收购淮南矿业持有的安徽电力股份50%股权,交易后实现100%控股 [2] - 标的公司安徽电力股份资产总额约7.87亿元,负债总额约24.73亿元,所有者权益为-16.86亿元,资产负债率约314% [2] - 本次股权收购旨在履行社会责任和民生保供责任,保护股东及相关方利益 [3][7] 标的公司财务状况 - 安徽电力股份拥有两台320MW火电机组,但持续亏损,2023年净利润-2.70亿元,2024年亏损扩大至-3.53亿元 [5] - 以2025年4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安徽电力股份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结果为-8.55亿元,处于严重负资产状态 [6] - 安徽电力股份是淮南市唯一的市政供热和工业供热企业,供热覆盖面积约35万平方米,承担关键能源保供责任 [7] 交易对上市公司财务影响 - 收购将产生商誉11.77亿元,经评估需计提商誉减值准备7.79亿元,减值率高达66.22% [8] - 因标的公司自2025年9月起纳入合并范围,预计将冲回以前年度信用减值损失2.74亿元 [8] - 综合影响下,本次交易预计导致上市公司合并口径归母净利润减少约5.89亿元 [3][8] 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与收购背景 - 大唐发电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893.45亿元,归母净利润67.12亿元,同比增长51.48% [4][9]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7.35%,稳健业绩为消化收购带来的短期财务压力提供基础 [9]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通过技术和管理优势对标的公司进行提质增效,培育其可持续发展能力 [8]
1元接手负资产! 大唐发电子公司收购亏损电力企业其余50%股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0 21:45
交易概述 - 大唐发电全资子公司安徽公司以1元价格收购淮南矿业持有的安徽电力股份50%股权,交易后实现100%控股 [1] - 该交易旨在履行社会责任和民生保供责任,保护股东及相关方利益 [2][6] - 交易预计将使上市公司合并口径归母净利润减少约5.89亿元 [2][7] 标的公司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安徽电力股份资产总额约7.87亿元,负债总额约24.73亿元,所有者权益为-16.86亿元,资产负债率约314% [1] - 安徽电力股份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结果为-8.55亿元 [4] - 2023年度净利润为-2.70亿元,2024年度亏损扩大至-3.53亿元 [3] 交易对大唐发电的财务影响 - 收购将产生商誉11.77亿元,需计提商誉减值准备7.79亿元,减值率高达66.22% [7] - 因安徽电力股份纳入合并范围,预计将冲回以前年度信用减值损失2.74亿元 [7] - 大唐发电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业收入893.45亿元,归母净利润67.12亿元,同比增长51.48%,为消化收购带来的财务压力提供了基础 [3][8] 交易的战略考量 - 安徽电力股份是淮南市唯一的市政供热和工业供热企业,供热覆盖面积约35万平方米,承担重要能源保供责任 [5] - 通过全资控股,大唐发电能更有效地对安徽电力股份进行管理,确保其在供热季等关键时期发挥作用 [7] - 交易完成后,大唐发电将依托技术和管理优势,帮助安徽电力股份提升效能,培育可持续发展能力 [7]
大唐发电1元收购资不抵债电厂股权
搜狐财经· 2025-10-29 19:11
交易概述 - 大唐发电全资子公司大唐安徽发电有限公司以1元交易价格收购淮南矿业持有的安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50%股权 [1] - 交易完成后,大唐安徽公司将持有安徽电力股份100%股权,安徽电力股份将成为公司间接全资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2][5] 交易标的股权结构 - 交易前,安徽电力股份由大唐安徽公司和淮南矿业各持股50%,注册资本均为26,764万元 [2] - 交易后,大唐安徽公司将持有安徽电力股份100%股权,对应注册资本为53,528万元 [2] 交易标的财务状况 - 安徽电力股份2024年资产总额72,197.15万元,负债总额235,249.08万元,净资产为-163,051.93万元 [3]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101,487.06万元,净利润亏损35,252.63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33,198.33万元 [3]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约7.87亿元,负债总额约24.73亿元,所有者权益约-16.86亿元,资产负债率约314% [3] 交易标的经营情况 - 安徽电力股份成立于1999年2月,主要从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拥有两台320MW火力发电机组 [3] - 公司是淮南市唯一市政供热和工业供热企业,居民供热覆盖面积约35万平方米,承担区域重要能源保供责任 [4] 交易影响与后续计划 - 本次交易预计影响公司合并口径归母净利润减少约5.89亿元(未经审计)[5] - 交易旨在更好履行社会责任和民生保供责任,最大限度保护股东及相关方利益 [4] - 交易完成后,安徽电力股份将依托上市公司优势,通过提质增效举措提升管理效能,培育可持续发展能力 [5]
1元接手负资产!大唐发电收购亏损电力企业50%股权,扛起35万平方米供热保供责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9 13:41
收购交易概述 - 大唐发电全资子公司安徽公司以1元价格收购淮南矿业持有的安徽电力股份50%股权,交易后实现100%控股 [1] - 交易标的安徽电力股份资产总额约7.87亿元,负债总额约24.73亿元,所有者权益为-16.86亿元,资产负债率约314% [1] - 本次交易预计将影响大唐发电合并口径归母净利润减少约5.89亿元 [1][4] 标的公司财务状况 - 安徽电力股份拥有两台320MW火力发电机组,分别于1997年和2005年投运 [2] - 公司2023年度净利润为-2.70亿元,2024年度亏损扩大至-3.53亿元 [2] - 以2025年4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结果为-8.55亿元 [2] 收购动机与战略考量 - 收购旨在更好履行社会责任和民生保供责任,安徽电力股份是淮南市唯一的市政供热和工业供热企业 [3] - 安徽电力股份居民供热覆盖面积约35万平方米,承担区域能源保供关键支撑 [3] - 通过全资控股可更直接有效管理其生产经营,确保关键时期供热作用 [4] 交易财务影响分析 - 收购产生商誉11.77亿元,经评估需计提商誉减值准备7.79亿元,减值率高达66.22% [4] - 因标的公司自2025年9月起纳入合并范围,预计将冲回以前年度信用减值损失2.74亿元 [5] - 公司整体业绩稳健,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893.45亿元,归母净利润67.12亿元,同比增长51.48%,为消化短期财务压力提供基础 [1][5] 未来经营展望 - 交易完成后,安徽电力股份将依托上市公司技术管理优势,通过提质增效举措提升管理效能 [5] - 目标为有效培育标的公司自主经营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加速摆脱经营困境 [5]
“底气”足!多部门协同确保供气“顶得上、稳得住” 全力保障民生供暖
央视网· 2025-10-26 13:16
煤炭行业保供动态 - 北方气温下降促使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加大保供力度以确保民生供暖需要 [1] - 扎哈淖尔露天煤矿进入生产高峰期 每日发运火车12列以上 平均日煤炭供应量达4.5万吨 [3] - 扎哈淖尔露天煤矿库存煤已达35万吨 可保证7天以上的煤炭外运量以应对恶劣气候 [5] 天然气行业保供动态 - 长庆油田2025年累计投产新井超千口 产气量超400亿立方米 将为50多个大中城市提供民生用气 [10] - 国家管网集团加速新疆天然气项目建设 新增气量同比增加4.2亿立方米以保障稳定输送 [11] - 长庆油田日产天然气量保持在1.3亿立方米以上运行 储气库群已注气23亿立方米 完成计划注气量的101% [13] 企业具体保供举措 - 华能伊敏煤电公司供热项目覆盖17.3万平方米、853户居民 解决了高寒牧区冬季供水管道易冻损难题 [7][8] - 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公司2025年累计向乌鲁木齐周边供气超28亿立方米 目前每日向乌鲁木齐供气超1200万立方米 [11] - 中国石油日供气量已超6.8亿立方米 较月初增加近1亿立方米 [15]
7.77万亿!前三季度电力账单彰显我国能源保供“硬核”实力
央视网· 2025-10-25 17:30
全社会用电量总体情况 - 前三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7.77万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3] - 用电量同比增速逐季回升,一、二、三季度分别增长2.5%、4.9%和6.1%[3] - 三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2.9万亿千瓦时,其中7月和8月连续两个月用电量突破万亿千瓦时[3] 能源供应结构 - 煤、油、气、电等主要能源产品生产均保持增长[5] - 前三季度清洁能源发电量(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占比达到35.3%,比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5] 第二产业用电表现 - 前三季度第二产业用电量为4.91万亿千瓦时[10] - 三季度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1%,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10] - 三季度第二产业用电量比上半年用电量提高2.7个百分点[7] 第三产业与数字经济用电 - 三季度第三产业用电量比上半年提高1.2个百分点[7] - 三季度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3.8%[8] - 甘肃庆阳“东数西算”相关用电量预计达到2.4亿千瓦时,占当地整体用电量比重持续上升[8] 制造业细分领域用电 - 三季度我国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合计用电量同比增长9.5%[10] - 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速均超过10%[10] - 9月宁波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4.87%,其中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增长贡献率达40%[10] - 三季度苏州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量超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10] 数字经济投资与产出 - “东数西算”工程项目完成投资拉动甘肃庆阳三产投资增速近20%[8] - 庆阳市对接数字经济企业超过5900户,450余家子公司落地[8]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上企业增至10家,营收同比增长7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