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赚钱效应
icon
搜索文档
如何看待7月经济增速的回落?
2025-08-18 09:00
行业与公司分析 经济增速回落分析 - 7月消费增速放缓至同比增长3.7%,低于预期的4.9%和6月的4.8%,环比大幅低于历史同期,恢复势头显著放缓[1][3]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5.2%,其中地产投资下降17%,基建投资下降5%,制造业投资下降0.2%[1][3] - 消费放缓原因包括以旧换新政策透支效应、餐饮消费增速仅1.1%及高温天气影响[1][3] - 投资放缓受价格因素、高温天气及外部环境影响,新旧动能转换受阻[1][3] 政策与市场展望 - 若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预计货币政策和消费、地产政策可能加码[1][4] - 市场值得乐观,支撑点包括经济数据改善、反内卷政策提升盈利预期、风险偏好提升及两融资金流入明显[1][5] - 两融资金、游资、量化和散户交易活跃度处于历史高位,仍有上行空间,居民资金流入趋势有望持续1-2季度[5][6] - 中长期吸引资金流入原因包括赚钱效应和权益市场相对收益优势凸显[7] 企业盈利与行业关注 - 2025年企业盈利大概率改善,经济平稳修复、物价回升及政策支持将提升风险偏好[8] - 短期关注中报披露行业如建材和传媒,中期关注消费板块和科技板块(AI机器人、半导体和军工)及港股互联网板块[2][9] - 军工、电子和能源金属等行业盈利预期上调明显[9] 市场表现与风格 - 本周市场延续震荡上行,指数创2024年9月以来新高,创业板指表现强势[12][13] - 券商板块作为牛市先锋领涨,新能源方向带动指数上涨[14] - 市场交易情绪提振,宽基指数量能回升,技术指标转向乐观,但股票型ETF继续净流出[15] - 预计市场延续震荡上行,关注前期热点如券商板块及补涨板块投资机会[16] 股债效应与定量分析 - 股债跷跷板效应强烈,沪深300指数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相关系数达0.92,主因风险偏好提升[10] - 本周贝塔因子与规模因子表现突出,市场定价围绕基本面展开,大宗交易组合表现亮眼[11] 关键数据引用 - 消费增速:3.7%同比[1][3] - 投资增速:-5.2%同比[1][3] - 地产投资:-17%同比[1][3] - 基建投资:-5%同比[1][3] - 制造业投资:-0.2%同比[1][3] - 餐饮消费:1.1%同比[1][3] - 政府项目中标金额:累计同比+30%[3]
资金涌入权益类基金股债跷跷板效应持续
上海证券报· 2025-08-17 21:36
机构资金流向 - 居民配置资金正从存款、理财、债券等低风险资产向高风险权益资产转移,股票市场开户数和融资融券规模持续攀升,市场成交量放大 [2][5] - 7月新增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达2.14万亿元,同比多增1.39万亿元,显示私人部门金融投资活跃,资金可能更多流向股票市场 [4] - 货币ETF持续遭遇净赎回,8月13日单日净赎回22.77亿元,8月11日至13日累计净赎回59.19亿元 [4] 债券基金动态 - 7月以来超40只债券基金遭遇大额赎回,几乎均为纯债基金,部分基金因规模缩水面临清盘风险 [3] - 截至8月13日,7月以来纯债型基金中收益为正的产品数量不足60% [4] - 多只债券基金宣布调低费率以提升吸引力,例如国寿安保尊耀纯债基金管理费率从0.5%降至0.3%,嘉实信用债券基金管理费率从0.7%降至0.3% [4] 权益类基金表现 - 权益类基金热度攀升,第二批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中易方达价值回报混合基金和中欧核心智选混合基金均提前结束募集,认购资金均超20亿元 [5] - 华宝沪深300自由现金流ETF联接基金、长城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基金等发行规模均超20亿元 [5] - 截至8月14日,69只权益类基金正在发行,另有57只即将发行,其中45只为权益类基金 [5] 市场情绪与预期 - "动量效应"和"赚钱效应"正在发挥作用,有望吸引增量资金进场,带动行情向纵深推进 [2][6] - 随着美国就业市场降温,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大幅抬升,外部流动性有所改善 [5] - 建议关注景气度向上的科技成长领域及股息率性价比较高的红利品种 [6]
名家视点|杨德龙:上证指数盘中突破3700点 牛市走势进一步确立
搜狐财经· 2025-08-15 21:02
市场趋势 - 上证指数突破3700点整数关口,市场牛市趋势逐渐确立 [1] - 沪深两市成交量突破2万亿元,达到2.18万亿元,时隔114个交易日重回高位 [1] - 两融余额时隔十年重返2万亿元大关,显示投资者热情升温 [1] - 7月份新开户数逼近200万,储蓄资金进军权益市场意愿提升 [1] 资金流动 - 权益类基金发行热度回升,近期新基金首发规模超过10亿元,投资者信心累积 [1] - 居民储蓄增加近60万亿元,累计达160万亿元,一年期存款利率跌破1%,推动资金转向资本市场 [2] - 外资和内资对市场预期转好,资金流入成为推动行情的重要动力 [2] 经济与政策 - 上半年GDP实现5.3%实际增长,稳增长政策加码,下半年CPI有望回升 [2]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CPI增长目标2%,当前接近零,政策面将进一步加力 [2] - 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升温,为中国央行降息降准打下基础,推动A股牛市延续 [3] 行业比较 - 美股估值处于历史顶部区域,A股和港股估值相对较低,吸引全球资本再平衡 [3] - 美股道琼斯指数上涨逾400点,标普500指数创新高,中概股涨幅较大,提振港股科技板块 [3] 投资策略 - 投资者应保持信心和耐心,布局优质股票或优质基金以抓住行情机会 [3] - 房地产投资黄金时期过后,资本市场或迎来长牛,推动居民财产性收入提升 [3]
因子新视野研究系列之六:“有限关注”因子的多种用法:“赚钱效应”提示与分域选股组合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15 16:15
核心观点 - "有限关注"因子通过异常换手、异常成交、极端收益、龙虎榜等指标构建,代表个股被散户关注的程度,因子平均IC为负向,在偏小股票池中表现更突出[3][6][23] - 因子IC变化能反映市场"赚钱效应",2019-2021年上半年因子IC明显回撤,显示散户追涨股票赚钱效应强,用沪深300因子IC构建择时信号月度胜率达70%以上[3][25][33] - 在指数增强组合中,直接叠加因子方法在沪深300和中证500中表现优于剔除法,但对中证1000无效,因子对大股票池选股增量效果更明显[3][35][40] - 有限关注域中价量类因子(低波动率、低流动性、长期动量)和成长类因子表现突出,估值类因子(盈利、价值、红利)有效性下降,分域选股组合收益提升更明显[3][41][55] 因子构建 - 采用异常换手率、异常成交量、极端收益、龙虎榜四个细分指标,通过线性合成和随机森林两种方法构建因子,随机森林法ICIR和胜率更高(RankICIR -0.86,胜率70.1%)[8][13][19] - 验证显示因子最高分组股东户数平均变化达+3,000户(线性合成法),显著高于最低分组的-500户,证实因子对散户关注度的刻画能力[15][17][19] - 全市场测试中因子在中证1000表现最佳,月均多空收益1.2%,IC值-0.12,显著优于沪深300的0.6%和-0.08[23][24] 市场应用 - 沪深300因子IC与行业涨跌趋势一致性指标相关性达0.5(2019-2021年),可用于判断市场强弱,构建的沪深300/中证1000轮动策略年化收益7.25%,最大回撤38.34%[29][32] - 沪深300指数增强组合叠加因子后年化收益提升至13.84%(原12.17%),夏普率从0.64增至0.73,中证500组合年化收益从13.43%提升至13.95%[36][40] - 分域测试显示有限关注域中低波动率因子IC达-0.0406(非域-0.0169),成长因子IC 0.0206(非域0.0143),分析师预期变化因子IC 0.0482(非域0.0036)[42][43] 组合优化 - 分域指数增强组合在沪深300中年化收益13.11%(原12.17%),中证500中14.06%(原13.43%),但增量效果弱于直接叠加因子法[48] - 50只股票的分域选股组合表现更优,沪深300组合年化收益15.34%(原12.80%),中证500组合14.94%(原13.40%),夏普率分别提升至0.74和0.70[55]
7月新开户大增!沪指冲关3700点,散户跑步入场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14 23:43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8月14日盘中冲高至3704.77点创2022年以来新高但午后回落收于3666.44点失守3700点关口 [3][4] - 市场超4600只个股下跌但成交额逆势放量达2.3万亿元创年内单日新高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300亿元 [3][4] - 多元金融板块延续强势非银金融成为唯一上涨的申万一级行业券商股领涨长城证券涨停保险股中国太保涨4.87% [4] 资金动向 - 7月上交所A股新开户196.36万户同比增71%年内累计新开户1456.14万户同比增36.9% [5] - 7月沪深两市小单净流入4893亿元环比增近六成8月未过半小单净流入已达2245亿元8月14日单日数值创三个月新高 [5] - 主动权益基金6月净赎回收敛至121亿元较3月前大幅改善叠加新发规模100-150亿元资金端负循环或已结束 [7][8] 基金动态 - 全市场12只主动权益基金年内收益翻倍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以132.55%回报领跑5只创新药ETF净值亦实现翻倍 [7] - 年内新成立基金发行份额超6700亿份股混基金占比44.93%主动权益产品募资额达660亿元同比增30% [7] - 创新药ETF集体领涨如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万家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等产品表现突出 [7] 机构观点 - 广发基金投顾团队认为上证突破3674点关键位后"动量效应"与"赚钱效应"形成正循环将吸引增量资金 [5] - 永赢基金指出市场上涨核心逻辑为政策托底明确、新动能涌现及增量资金入场趋势未改外资回流或进一步改善流动性 [8][9] - 金鹰基金金达莱建议均衡配置应对快速轮动关注AI应用及半导体先进制程等政策扶持且估值合理的领域 [3][8] 行业趋势 - 科技方向中AI海外链和创新药交易拥挤资金或转向低位品种如AI应用及半导体先进制程等政策受益领域 [8] - 中期结构上国内科技、制造业"反内卷"可能成为主线但9月阅兵前后需警惕交易逻辑切换至基本面驱动 [9] - 高风险偏好资金与机构投资者形成共振两融、游资等加速入市与公募、险资、外资共同推升指数 [6][8]
7月新开户大增!沪指冲关3700点,散户跑步入场
第一财经· 2025-08-14 23:32
市场行情分析 - 上证指数盘中冲高至3704.77点创2022年以来新高但午后回落失守3700点最终收于3666.44点 [3][5] - 市场超4600只个股下跌但成交额逆势放量达2.3万亿元创年内新高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300亿元 [3][5] - 非银金融板块逆势上涨券商领涨长城证券涨停保险板块活跃中国太保上涨4.87% [5] 资金流向与投资者行为 - 7月上交所A股新开户196.36万户同比增长71%年内累计新开户1456.14万户同比增长36.9% [5] - 7月沪深两市小单净流入4893亿元环比增近六成8月未过半小单净流入已达2245亿元8月14日单日数值创三个月新高 [6] - 散户成为主要增量资金来源高风险偏好资金加速入市与机构投资者形成共振驱动指数上涨 [6] 基金表现与发行动态 - 全市场12只基金年内收益翻倍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领跑回报达132.55%多只医药及科技主题基金回报超110% [8][9] - 创新药ETF表现突出5只产品年内净值翻倍 [9] - 新成立基金发行份额超6700亿份主动权益产品募资额同比增三成达660亿元 [9] 行业配置与投资策略 - 行业轮动速度加快建议均衡配置关注AI应用半导体先进制程等政策支持方向 [10] - 市场聚焦医药海外算力等高景气方向中期或转向国内科技制造业反内卷主线 [11] - 政策托底决心明确增量资金入场趋势未改外资回流有望进一步改善A股流动性 [10][11]
沪指冲关3700点背后:散户跑步入场、主动权益赎回“降温”
第一财经· 2025-08-14 20:49
8月14日,上证指数盘中猛攻至3704.77点,创2022年以来新高,但午后空方反扑致指数回落,最终失守 3700点整数关口。尽管两市超4600只个股下跌,但市场却逆势放量,单日成交额达2.3万亿元。其中小 单净流入近来持续攀升,短线炒作情绪有所升温。 与此同时,权益基金也显现强劲赚钱效应:全市场12只基金年内收益翻倍,创新药ETF集体领涨。新基 发行同步回暖,主动权益产品的募资额同比增三成。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市场对于当前市场牛市共识的 逐步形成,主动权益产品的"赎回魔咒"似乎有所松动。 "本轮A股市场持续上行是在经济弱复苏下的非典型牛市,即无风险收益率维持低位、风险偏好持续上 升,而企业盈利尚无显著改善。"金鹰基金权益研究部金达莱对第一财经表示,此情形下,各类主题活 跃、轮动速度极快,建议可以通过均衡配置来应对。 3700点"一日游" 8月14日,A股市场冲高回落,上证指数盘中一度上冲至3704.77点,不仅越过去年"924"行情高点 (3674.4点),还刷新了自2022年以来新高。但随后空方发力,指数震荡下挫,最终收于3666.44点, 3700点得而复失。 概念板块之中,多元金融板块延续强势。从申万一 ...
冲破3674!未来值得关注的热点是?
新浪基金· 2025-08-14 10:50
1.为什么最近"3674"这个点位被频繁提及? 3674点,是2024年10月8日上证指数在"924行情"中,冲到的一个阶段性高点,也是自2021年底以来,近 几年的最高点。 而今天,沪指盘中突破前高3674点,也就是创了2021年12月以来的新高。 这两天的市场,我们可以提取出2个关键词:反内卷&融资余额新高。 周一,受某新能源龙头企业宣布暂停江西某锂矿生产的消息影响下,锂矿在商品(碳酸锂期货)和股市 (锂矿指数),都有着亮眼的表现。 而关停锂矿→相关股商上涨,背后的逻辑正与"反内卷"主题一致——控制供给量,使得商品稀缺性增 加,需求>供给,最终提高价格。 它的重要意义在于:意味着"动量效应"和"赚钱效应"发挥作用,并且有望吸引到更多增量资金的进入, 从而继续提升投资者的信心。 2.近期有哪些重要事件,有望成为行情的重要推手? ② 投资者整体的风险偏好大大提升,不过融资杠杆是一个双刃剑,收益亏损会被同步放大; 从目前锂相关的股商反应来看,市场对于"控制供给量,以达到反内卷、提价提利润的目的"的逻辑,仍 然是非常认可的。 后续,我们认为多个反内卷相关行业(如煤炭、钢铁、建材、快递等),可能会持续地出现类似于" ...
5只A股主动权益类基金年内业绩翻倍 最高涨超128%
中国经济网· 2025-08-14 08:22
指数突破与市场表现 - 沪指于2025年8月13日收盘3683.46点 突破2024年10月8日高点3674.40点 创2021年12月以来新高 [1][2] - 全市场134只基金年内收益率超60% 5只A股主动权益类基金实现业绩翻倍 最高收益达1.28倍 [1] 主题基金业绩表现 - 医药主题基金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年内收益率128.53% [2] - 算力主题基金永赢科技智选实现年内业绩翻倍 [2] - 消费主题基金广发成长领航年内回报逼近100% [2] - 赚钱效应从单一行业转向医药、算力、机器人、消费等多赛道齐头并进 [1][2] 公募基金发行结构变化 - 当周新发31只基金中权益类产品占26只 其中股票型基金22只 偏股混合型4只 股基占比83.87% [3] - 股票型基金成为公募发行核心品种 推动老产品持续营销 [3] - 债基面临资金撤离压力 交银臻选回报基金净值连续40日低于5000万元清盘线 6月末规模仅2000万元 [4] - 惠升和风纯债与博远增睿纯债基金同期出现大额赎回 [4] 增量资金与市场驱动因素 - 赚钱效应与增量资金形成正循环 场外资金通过权益类产品加速入市 [1][6] - 海外降息预期与国内政策信号增强风险偏好 [6] - 市场处于流动性驱动行情 增量资金入市加速 [6] - 短期关注科技成长领域与红利品种 中长期关注PPI回升带来的顺周期和消费机会 [6] 市场前景判断 - 半年报业绩披露或给予市场更多指引 [6] - 成长风格内部主流热点轮动拉锯战有望开启 [7] - 事件驱动与业绩驱动交易特征将持续主导市场 [7]
指数突破 拉动公募赚钱效应!股基增量资金加速入市
中国经济网· 2025-08-14 08:17
市场表现 - A股全线走高 8月13日上证指数收报3683.46点 突破2024年10月8日高位3674.40点 创2021年12月以来新高 [1][2] - 年内五只主动权益类基金收益翻倍 超60只基金收益率超60% 业绩最佳产品收益达1.19倍 [2] - 医药 算力 机器人 消费主题基金表现突出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收益1.19倍 永赢科技智选翻倍 广发成长领航回报近100% [2] 基金发行 - 8月新发31只基金中权益类占26只(22只股票型+4只偏股混合型)占比83.87% [3] - 股基发行火热成为公募主力产品 债基出现大额赎回现象 交银臻选回报基金规模缩至2000万元 股票仓位不足3% [4] - 惠升和风纯债 博远增睿纯债近期均发生大额赎回 反映资金从债基转向股基趋势 [4] 资金动向 - 沪指突破前高3674点被视作增量资金入场信号 广发基金认为将形成"赚钱效应-资金流入"正循环 [5][6] - 长城基金指出市场处于流动性驱动行情 外部因素包括美国降息预期和贷款贴息政策 但核心逻辑是赚钱效应扩散 [6] - 机构建议短期关注科技成长与红利品种 中长期布局顺周期和消费领域 [6] 行业趋势 - 基金业绩呈现多赛道普涨格局 改变以往单一行业独涨局面 传统与新兴 红利与成长主题齐涨 [1][2] - 公募产品进攻能力成为规模增长关键 股基同时满足机构与个人投资者配置需求 [4] - 中报业绩披露期或强化事件驱动交易特征 成长风格内部热点轮动可能加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