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进口替代
icon
搜索文档
伟创电气20251027
2025-10-27 23:22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公司为伟创电气[1] * 行业涉及工业自动化控制 具体包括变频器 伺服系统 控制系统 数字能源 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等[2][3][5] 核心财务表现与业绩指引 * 前三季度营收13.5亿元 同比增长16.67% 归母净利润2.25亿元 同比增长6.74%[3] * 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18% 15% 17.24% 第三季度环比下降11% 符合季节性波动特点[2][3] * 主营业务毛利率37.87% 较去年下降约1个百分点 但符合公司预期[2][3] * 期间费用总额约8-9千万元 1至9月份累计同比增长9.74%[2][3] * 公司2025年全年业绩指引目标为18到20亿元[3][13][29] 分市场与分产品收入构成 * 国内市场收入9.56亿元 占比72.37% 同比增长18.34% 海外市场收入3.65亿元 占比27.63% 同比增长14%[2][5] * 变频器类产品收入8.65亿元 占比65.47% 同比增长16% 伺服及控制系统收入4亿多元 占比接近31% 同比增长10.85%[2][5] * 数字能源收入3,000多万元 占比约2% 同比增速184%[2][5] * PLC与HMI产品1-9月销售额约两三千万元 同比去年增长了一两千万元[18] 分行业收入表现 * 工控行业收入同比增长百分之十几 机床行业收入1.4亿元 同比增长24% 纺织行业收入5,800多万元 同比下滑28%[3][11] * 矿山行业收入5,000万元 同比增长7% 高效电机收入6,900万元 同比增长50%[3][11] * 其他行业(如3C 高端装备及机器人)收入1.45亿元 同比增长4% 大客户收入8,000多万元 同比增长40%[3][11][12] * 国内通用产品收入3个多亿 同比增长20%[3][12] * 海外市场中 独联体收入接近7,000万元 增速28% 新能源收入2,400多万元 同比增幅超过两倍 光伏扬水收入1.71亿元 同比略增不到6%[3][12] 研发投入与技术储备 * 1至9月份研发投入1.5亿元 同比增长7.16% 占营收比重11%以上[2][6] * 拥有234项专利 其中发明专利66项 研发人员600多名 占员工总数34%以上[2][6] * 轴向磁通电机已有相关研发储备 并与客户进行早期对接 将持续跟进其在具身智能上的应用[3][9] 机器人领域进展与客户合作 * 机器人领域2025年总营收约2000万元 其中大部分为电机[15][20] * 微型无框和空心杯电机出货量占比约三分之一以上[15] * 海外主要提供电机类产品 处于前期沟通阶段 国内已开始批量供货 客户包括汽车 手机 互联网及关键模组类客户[2][7] * 与特斯拉相关的国内集成商T2合作较多 并开始直接对接特斯拉本身 提供微型无框电机 空气杯电机等定制化产品[2][8] * 与北美机器人厂商已进行初步沟通 后续将继续对接[17] 子公司与战略布局 * 伟达力目前有约30人 大部分是研发人员 部分来自伟创 更主要人员来自外聘 易智灵巧有接近10人 主要是研发人员 主要通过外部招聘[9][10] * 合作形式将根据技术 市场和供应链整合进展及客户需求灵活调整 传统供销模式或其他新型合作方式都可能采用[16] * 公司采取多种灵巧手技术路线并行发展的策略 不押注单一技术路线[23] 未来展望与战略重点 * 看好高效流体 3C和锂电板块的增长 传统产业通过提份额表现优于行业平均水平[3][13] * 预计纺织行业明年企稳 将通过推出更多产品增加成长机会[3][13] * 希望海外明年的增速优于国内 今年加大了海外通用板块投入[13] * 欧洲是下一步布局的重要市场方向 将通过性价比替代选择进入市场 提供多产品组合方案[26] * 海外产能规划可能选择东南亚如泰国 越南或北美建厂 根据市场推进情况及国际局势变化灵活调整[21] * 进口替代趋势明显 未来几年大客户从试用到小批量推广 再到全面推广 将迎来更大的放量机会[28]
从橡胶零部件到机器人核心,丰茂股份的“跨界”进阶之路
全景网· 2025-10-27 18:24
海外战略方面,丰茂股份泰国生产基地按计划推进,将于2025年下半年投产。该基地主要面向东南亚及 欧美市场,采用本地化供应与自动化生产结合的模式,有望有效降低关税和物流成本,提升公司在国际 市场的竞争力。公司通过在新加坡设立全资子公司、在泰国设立全资孙公司推进全球化布局。据了解, 泰国基地初期将优先满足东南亚本地化订单,并逐步覆盖欧美市场。 在巩固传统业务的同时,丰茂股份积极布局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公司已成立专门的机器人事业部,积极 对接人形机器人、家电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等不同领域的产品需求。目前,公司的传动系统产品已在工 业机器人领域实现批量供货。更为重要的是,其密封系统产品已成功供货给中大力德(002896)、丰立 智能(301368)、绿的谐波等国内头部减速器制造企业,并形成订单收入,标志着公司正式切入机器人 核心零部件供应链体系。 除了新兴业务,丰茂股份积极拓展,力求寻找新的可能。2025年丰茂股份与江淮汽车(600418)的战略 合作备受瞩目。根据合作协议,丰茂股份以收购股权方式入股江淮汽车子公司,实现了两家企业在技术 上的强强联合。这一合作的核心价值在于技术互补。丰茂股份在流体管路领域拥有多年研发积累 ...
茶产业突破万亿规模,这一赛道不到10年达到3500亿
第一财经· 2025-10-27 15:25
去年中国茶种植面积5250万亩,24年里增长3.2倍 中国茶饮出圈带动茶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最近这两三年,大家最关注的就是新茶饮赛道,它创造了中国茶的奇迹,创造了消费的奇迹。"中国工程院院士、 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宜宾市茶产业研究院院长刘仲华表示。 10月26日,以"创新融合 绿色智造"为主题,2025年全国红茶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会在四川宜宾举办。刘仲华在会上介绍,2024年中国茶叶迈入 了万亿级的规模,其中,传统原叶茶约3500亿元,液态茶饮料1250亿元,新式茶饮3540亿元,深加工与健康产品1200亿元,茶文旅1000亿元左右。 茶产业规模突破万亿 中国有悠久的种茶历史,茶产业是中国具有优势的传统产业之一。刘仲华介绍,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茶产业一路高歌,从种植面积上来看,到2024年已经 达到5250万亩,过去的24年面积增长了3.2倍,产量则在过去二十年增长了4.64倍。 不过,相比中国茶叶产量规模的增长,最近几年中国新式茶饮的崛起对中国茶产业的影响更为显著。 刘仲华表示,中国的传统原叶茶泡了5000年,达到3500亿元;即饮茶20年达到1250亿元;新茶饮不到10年,达到3540亿元,而且还 ...
中信建投:9月粗钢产量下降 钢厂盈利率持续下滑
智通财经网· 2025-10-27 13:34
基建方面,1-9 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0.5%,第三产业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 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1%。其中,水上运输业投资增长12. 8%,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 4.2%,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3.0%。工业方面,9 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6.5%, 环比增长 0.64%。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制造业增长7. 3%,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 0.6%。其中,41 个大类行业中有36 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 2.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8.4%。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持续推进,前三季 度,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4.7%。 近期围绕钢铁行业需求的数据中,汽车、工程机械及船舶表现良好。根据中汽协数据,9 月汽车产销分 别完成327.6 万辆和322.6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7.1%和14.9%。1- 9 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33.3 万辆和 2436.3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3%和12.9%。根据国家统计局,9月挖掘机产量31608 台, ...
欧科亿(688308):2025Q3业绩超预期 量价齐升下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新浪财经· 2025-10-27 08:33
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0.23亿元,同比增长14.34%,但归母净利润0.51亿元同比下降43.09%,扣非净利润0.27亿元同比下降54.43% [1] -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显著改善,单季度收入4.20亿元,同比增长33.00%,环比增长39.10%,归母净利润0.50亿元,同比增长69.31%,环比大幅增长831.01% [1] - 第三季度盈利能力强劲反弹,整体毛利率达到25.57%,环比提升13.10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1.72%,环比提升14.27个百分点 [2] 增长驱动因素 - 收入增长受益于渠道库存较低进入补库存阶段、产品价格处于上涨通道呈现量价齐升、以及高端领域进口替代加速推动产品结构升级 [1] - 公司产能利用率呈现环比快速提升趋势,同时新项目投产及数控刀片产品结构升级有望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2] - 公司积极应对上游碳化钨原材料涨价,通过加大原材料库存和持续调整产品价格,尤其在下半年加大涨价幅度以覆盖成本上涨 [2] 业务拓展与市场空间 - 公司进一步拓展下游终端应用领域,包括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风电、船舶、人形机器人、3C等,刀具产品对应的市场空间显著提升 [1] - 在机器人领域已有刀具产品可用于丝杠、减速器、行星轮等零部件加工,研发的旋风铣刀具可提高高精度丝杠的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 [2] - 用于齿轮加工的齿轮滚刀已通过下游客户验证并进入批量供货阶段,公司将持续优化开发相关产品并加大在机器人核心零件加工整体解决方案的布局 [2] 业绩展望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将分别实现营收14.32亿元、18.05亿元、21.81亿元,归母净利润1.04亿元、1.64亿元、2.23亿元 [3] - 对应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66元、1.03元、1.41元 [3]
沪指10年新高,金银大跌,周期怎么看?
2025-10-27 08:31
沪指 10 年新高,金银大跌,周期怎么看?20251026 摘要 TikTok 电商增速预计达 30%,极兔前三季度件量增速超 65%,拉美电 商渗透率仅 15%,潜力巨大,中国电商积极布局。嘉友蒙煤市场价维持 高位,非洲业务利润贡献显著,预计三四季度利润逐季改善。 航空公司受益于票价和客座率改善,以及飞机交付受限和替换周期,油 价下降和汇率升值也构成利好。推荐关注华夏航空、东航、南航、国航 等标的。 快递行业估值具吸引力,圆通和申通明年 PE 或为 9 倍和 8~9 倍,反内 卷趋势持续,推荐关注圆通和申通。 几内亚西芒杜铁矿投产将显著改善散货供需关系,运距较长导致 Capesize 船存在缺口,中美贸易谈判等事件性因素也可能催化干散货 行情,推荐招商轮船和海通发展。 六氟磷酸锂价格大幅上涨,接近翻倍,吨毛利显著改善,行业开工率提 升,库存下降,需求拉动明显,电解液价格亦上涨,看好六氟磷酸锂和 电解液盈利修复,推荐新宙邦。 Q&A 近期沪指创十年新高,周期板块的表现如何? 上证指数直逼 4,000 点,进入牛市状态。交运板块沿着几条主线展开分析。首 先是出海业务,推荐极兔和嘉友两只股票。极兔在东南亚快递市场 ...
中信特钢(000708):季度业绩持续改善
新浪财经· 2025-10-25 18:36
公司2025年三季度业绩概览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12.06亿元,同比减少2.75% [1] - 公司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3.3亿元,同比增长12.88% [1] - 公司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858元,同比增长12.89% [1]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5.32亿元,同比增长37.93%,环比增长8.32% [2]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41.98%,环比增长8.91% [2]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为15.46%,创出三年新高,销售净利率为5.9% [2] 公司盈利能力与行业对比 - 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至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毛利率逐季分别为14.39%、13.82%、14.89%、15.46% [2] - 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至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净利率逐季分别为5.19%、5.39%、5.32%、5.9% [2] - 前三季度中钢协CSPI钢材价格指数均值为93.76,同比下降9.19% [2] - 今年1-8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总额为837亿元,去年同期利润总额为-169.7亿元 [2] 产品销量与结构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钢材销量982.26万吨,同比增长3.23% [3] - 2025年上半年汽车用钢棒线材销量285万吨,较去年同期持平 [3] - 2025年上半年风电圆坯销量159.2万吨,同比增长2.6% [3] - 2025年上半年重点开发的"小巨人"产品实现销量368.8万吨 [3] - 2025年上半年轴承钢销量114.6万吨,同比增长13.2% [3] - 2025年上半年"两高一特"产品销量同比增长5% [3] 产品盈利能力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特钢产品毛利率为14.37%,较上年同期提升2.07个百分点 [3] - 2025年上半年合金钢棒材毛利率同比提升2.91个百分点 [3] - 2025年上半年特钢无缝钢管毛利率同比提升2.48个百分点 [3] 出口业务表现与展望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出口销量112.16万吨,同比基本持平 [3] - 2025年上半年出口产品毛利率达到19.11%,较内贸产品高出5.44个百分点 [3] - 2025年公司出口销量目标为265万吨,同比增长20.3% [3] - 公司后续出口占比有望继续提升 [3] 行业前景与公司定位 - 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和传统汽车轻量化趋势将带动高品质特钢需求持续增长 [2] - 高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等领域的升级需求为特钢提供了广阔空间 [2] - 特钢在耐高温、耐腐蚀、高强度等特殊性能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 [2] - 随着中国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特钢的进口替代和出口拓展有进一步打开的空间 [2] - 公司专注中高端特殊钢材制造,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4]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9.8亿元,对应市盈率11.9倍 [4] - 预计公司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5亿元,对应市盈率10.9倍 [4] - 预计公司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8.6亿元,对应市盈率10.3倍 [4]
达晨肖冰:中国科技牛市已经来临
投资界· 2025-10-25 14:33
核心观点 - 在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中,企业应通过把握确定性趋势实现成长,重点关注自主可控、AI技术革命及资本市场变化带来的机遇 [3][4][6] - 中国科技牛市已经来临,创业板和科创板进入技术性牛市,企业应积极拥抱资本市场 [4][18] - AI浪潮是当前最重要的增量市场,企业需提升自身“AI含量”以获得高估值,无AI不性感,无AI无高估值 [4][16] 行业选择与战略方向 - 坚持“自主可控、进口替代”战略,向更底层、更基础、更核心的领域拓展,例如国产光刻机产业链和工业软件 [8][9] - 行业选择前所未有地重要,应选择新兴高成长的朝阳行业,避免处于衰落的行业,例如新基建公司寒武纪营收利润市值高速增长,而旧基建公司萎缩 [10][11] - 企业应大胆转型至高成长的新兴行业,例如无人机、人形机器人动力系统赛道,三瑞智能因此利润达4亿元并即将上市 [11] 企业运营与竞争力构建 - 通过极致降本构筑超强耐力和强大竞争力,例如比亚迪通过垂直一体商业模式降低成本,在低价车市场盈利 [11][12] - 技术创新是打出差异化的关键,能帮助企业从存量竞争走向增量竞争,例如华为通过智能技术赋能车厂,问界车均价超40万尊界超100万 [12][13] - 摆脱内卷、全面出海至关重要,出海占比高的企业财务数据更好,例如道通智能(仅次于大疆的无人机公司)和追觅科技(多国扫地机器人市占率第一) [14][15] AI技术应用与转型 - AI不仅创造新产业,也彻底改造传统产业,传统企业可通过AI转型获得高速增长,例如弘信电子从传统FPC制造转型算力,三年营收从20亿增至80亿,市值达两三百亿 [16] - 企业需评估并提升自身“AI含量”,资本市场正对AI进行系统性重估,达晨内部投资组合也考核“AI含量” [16][17] - 构建产业生态能力至关重要,技术是入场券,生态是护城河,例如智谱AI因生态建设好而在大模型竞争中领先 [17] 资本市场展望 - 资本市场发生积极变化,IPO受理情况改善,前三季度比去年有很大提高,达晨系今年已有4家企业挂牌上市或过会,12家企业IPO获受理 [18] - 创业板改革吸引未盈利公司上市,例如摩尔线程从受理到过会仅88天,显示资本市场包容性提升 [18]
达晨杭州论道:企业家与前沿科技稳坐C位
搜狐财经· 2025-10-25 12:50
达善天下,晨见未来 昨天,"乘风破浪·新质临杭"达晨企业家峰会暨产融大会(浙江)在杭州临安圆满举办。 峰会汇聚了来自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半导体、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优秀企业家,及商业领袖、学者、政府代表、创投生态伙伴等超 700名各界嘉宾齐聚钱王故里,共绘长三角创新生态新图景。 回顾已经25岁的达晨,目前资产管理规模近660亿元,累计投资企业超800家,助推143家企业成功上市,240余家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5年前的冬季,融中记者曾问刘昼"达晨的二十年,是一种怎样的胜利?"他回答:"这是价值观的胜利。" 如今来看,这场"价值观"的胜利还在继续着。 2023年的长沙,达晨举办了一届企业家的盛会,而在时隔两年后,最新一届的达晨企业家峰会于昨日在杭州再次召开。这次的杭州峰会上包含人工智能、 机器人、半导体、新能源等热门科技领域企业参会,构建起了一个庞大的"达晨生态圈"。宾客皆至,思想火花碰撞,亦是场别开生面的达晨25岁生日 Party。 2000年,受电广传媒委派,刘昼南下深圳"拓荒"、创立了达晨。这位财务出身、格外谨慎的湖南人拿出"破釜沉舟"的气概,毅然放弃了上市公司总裁助理 的职位,全心 ...
“科技大牛市来了”!达晨财智肖冰:我国资本市场正对AI系统性重估
证券时报· 2025-10-25 11:26
面对不确定的环境,企业应如何实现确定性成长?肖冰在演讲中提出八大建议:一是将"自主可控、进 口替代"进行到底;二是选择"新兴、高成长"朝阳行业;三是极致降本,构筑"超强耐力"和"强大竞争 力";四是技术创新打出"差异化",从"存量竞争"走向"增量创造";五是摆脱内卷、全面出海,从中国 走向世界;六是顺应时代大势,在AI浪潮中找到新的业务机会;七是构建产业与生态领导力,补齐产 业短板,拓展商业边界;八是积极拥抱资本市场,迎接新一轮科技"大牛市"。 如何应对新技术革命浪潮? "我国资本市场正对AI系统性重估,中国资本市场已进入科技大牛市。"达晨财智执行合伙人、首席投资 官肖冰10月24日在2025达晨企业家峰会暨产融大会(浙江)上如是说。 肖冰说,未来"自主可控、进口替代"还是确定性的创业方向,且是存量里的增量,不是找新市场,"企 业选择的方向,如果细分行业里几乎都是国外企业占据了,行业里已有一批中国公司可以做了,建议不 要选择,达晨也不会再投这样的企业了"。 二是选择"新兴、高成长"朝阳行业。在肖冰看来,以前认为没有不好的行业,只有不好的企业,优秀的 企业家可以带领团队从不好的行业里突围,但在经济呈现结构性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