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量化宽松(QE)
icon
搜索文档
美股三大指数震荡整理,意法半导体股价大涨
凤凰网财经· 2025-06-04 22:46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震荡整理 道指涨0.21% 纳指涨0.29% 标普500指数涨0.28% [1] - 意法半导体涨超9% 公司CEO称第二季度将至少实现业绩指引的中点 [1] - CrowdStrike跌超5% 公司Q2业绩展望低于预期 [1] - 中概股方面 京东涨2.04% 小鹏汽车涨2.47% 蔚来涨4.96% [1] 美国经济数据与政策 - 美国5月ADP就业人数增3.7万人 远低于预期的11.0万人和前值的6.2万人 创2023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 [2] - 美国总统特朗普呼吁美联储降息 并批评欧洲已降息九次 [2] - 美国白宫宣布将进口钢铁和铝及其衍生制品的关税从25%提高至50% 但对英国仍维持25% [3] 美国国债与财政政策 - 美国财政部进行创纪录的100亿美元国债回购操作 为有史以来最大单次回购规模 [4] 对冲基金动态 - 对冲基金上周以2024年11月以来最快速度买入全球股票 显示风险承担意愿增强 [5] 公司动态 - 马斯克批评特朗普税改法案 称其抵消政府减支努力 [6] - 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申请上市与Truth Social相关的比特币ETF [7] - 亚朵酒店因混用医院标识枕套陷入卫生风波 一季度住宿入住率下滑3.1% [8]
摩根大通戴蒙警告监管方:美国过度财政支出和QE会让债市崩溃,“你们会恐慌”
华尔街见闻· 2025-05-31 16:45
债市危机预警 - 摩根大通CEO戴蒙警告美国政府过度支出和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将导致债市"崩溃",危机可能在6个月至6年内爆发[1][2] - 戴蒙指出银行补充杠杆率等监管规定存在"深层缺陷",限制了做市能力,可能迫使美联储干预债市[2] - 美国去年政府赤字达2万亿美元占GDP7%,若经济衰退赤字比例或升至10%[5] 美国内部问题分析 - 戴蒙认为美国最大威胁是"内部敌人"而非海外对手,需解决管理不善问题包括政府许可、监管、移民等系统[3] - 若结构性改革到位美国经济年增长率有望达到3%[3] - 戴蒙呼吁政客专注改革税法、市中心学校和军队,强调需迅速行动[4] 税收政策主张 - 支持对套利交易收益征税,预计可筹集600亿美元用于扩大所得税抵免覆盖无子女纳税人[6][7] - 反对大幅减免州和地方政府税收(SALT)抵扣,建议国会优先通过税收立法草案[8] 机构立场 - 摩根大通可能在债市危机中受益但否认主动寻求危机获利[3] - 戴蒙观点与巴菲特关于美国韧性的看法一致但强调当前情况特殊[4]
摩根大通戴蒙:美国真正的威胁在“内敌”,财政支出和QE会让债市崩溃
华尔街见闻· 2025-05-31 04:23
债市危机预警 - 摩根大通CEO戴蒙警告美国政府大规模过度支出和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已为债市埋下定时炸弹 可能导致债市崩溃 [1][2] - 戴蒙预测债市危机可能在6个月至6年内爆发 并呼吁改变债务轨迹和做市商能力 [2] - 戴蒙此前曾预计美国国债市场将出现小风波 迫使美联储干预 并批评银行补充杠杆率等监管规定限制做市能力 [2] 美国内部问题 - 戴蒙认为美国最大威胁是内部敌人 包括管理不善的价值观 能力和治理问题 [3] - 戴蒙呼吁改革政府许可 监管 移民 税收 学校和医疗系统 称解决后经济年增长率可达3% [3] - 美国2022年政府赤字达2万亿美元 占GDP7% 戴蒙警告衰退时赤字率可能升至10% [3] 税收政策建议 - 戴蒙支持对套利交易收益征税 建议用600亿美元额外收入扩大所得税抵免范围 [4] - 戴蒙反对大幅减免州和地方政府税收(SALT)抵扣 呼吁国会优先通过税收立法草案 [5] 潜在市场影响 - 戴蒙表示债市危机时摩根大通可能受益 但否认公司喜欢危机 [2] - 戴蒙认为市场会因危机恐慌 但摩根大通将保持稳定并可能盈利 [2]
美国已走到悬崖边上!真相或许比“6万亿美债6月到期”更可怕
搜狐财经· 2025-05-23 08:29
美债规模与到期情况 - 6月到期的美债规模约为1.45万亿美元(短债1.27万亿+中债0.18万亿),预计实际到期规模在2.3万亿美元左右,远低于网传的6.6万亿美元 [2] - 从2023年开始,美国每个月都有超过2万亿美元的美债到期,必须靠借新还旧才能维持 [2] - 美国财政部疯狂发行短期国债(1年内到期),以避免长期锁定高利率 [6] 美债危机的核心问题 - 外国投资者(尤其是亚洲资金)不再愿意为美国的"双赤字"(财政赤字+贸易赤字)买单 [2] - 美联储的QE无法解决外国投资者对美债的信任危机,且美元贬值会加剧通胀并打击美元信用 [4] - 美国财政赤字仍在恶化,2024财年赤字1.83万亿美元(历史第三高),2025财年预计接近2万亿美元 [8] 美国财政部的策略与风险 - 美国财政部采用"短债赌博"策略,但面临展期风险和流动性陷阱 [6][8] - 当前美债年利息已超1.1万亿美元,占财政收入的1/4 [8] - 如果美联储迟迟不降息,美国财政部的利息支出会越来越高 [8] 市场与政治风险 - 德意志银行警告,这次连美联储的QE都救不了市场 [2][16] - 美国国会两党难以达成财政紧缩协议,政府停摆风险可能在9月加剧 [9][11] - 特朗普增加关税的行为进一步打击市场信心 [11] 美债危机的潜在结局 - 美国可能面临三条路:国会达成财政紧缩协议(概率极低)、美联储重启QE导致恶性循环、市场彻底失去耐心导致美债抛售 [12][13][14] - 无论哪条路,最终买单的都是全球投资者 [15] - 亚洲资本突然集体撤离可能标志着美元霸权的终结 [17]
“没人要的国债”!日美发债双双遇冷
第一财经· 2025-05-22 23:21
日本国债市场动荡 - 日本20年期国债拍卖遭遇历史性惨淡结果,投标倍数仅2.5倍(2012年以来最低),尾差飙升至1.14(1987年以来最高)[1][4] - 日本寿险机构作为传统主力买家拒绝接盘,4月仅净买入270亿日元超长期债券,城市银行连续三个月净卖出(4月净卖出5180亿日元)[5] - 日本央行长期国债持有量自去年7月"缩表"以来下降2.2%至576.6万亿日元,计划每季度减少4000亿日元购债规模直至2026年[5] 美国国债市场压力 - 美国20年期国债拍卖需求疲软,中标利率达5.047%,尾部利差创2023年12月以来最大(1.2BP),10年期收益率接近4.6%,30年期突破5%[1][8] - 美债收益率上行引发股债汇"三杀":美股创一个月最大跌幅,VIX指数涨15%,美元指数跌破100,黄金涨至3315美元/盎司[8] - 特朗普减税法案预计额外减税占GDP 0.1%-0.2%,加剧财政赤字担忧[9] 市场结构性矛盾 - 日本债务/GDP比率达250%,远超美国(120%)和欧债危机时希腊(180%),但此前依赖央行托底(持仓占比52%)和寿险机构(13.4%)支撑[5] - 美国私人部门杠杆率较低,政府成为"最后借款人",高杠杆反映宏观经济结构调整而非财政放纵[12] - 日本薪资-通胀螺旋强化:3月春斗薪资增幅达5.46%(34年新高),CPI连续4个月超3%[6] 潜在政策应对 - 日本央行可能增加超长债购买比例,或在极端情况下重启收益率曲线控制(YCC)[6][13] - 美联储或通过降息或尝试YCC稳定利率,美国财政部或调整发债节奏缓解市场压力[13] - 高盛模型显示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4.7%或单月上涨超60BP将对股市构成实质性压力[9]
日美国债拍卖双双遇冷,“风暴”过后谁来接盘?
第一财经· 2025-05-22 21:23
日本国债市场动态 - 5月20日新发20年期日本国债拍卖投标倍数仅2.5倍 为2012年以来最低 尾差飙升至1.14 为1987年以来最高 [1] - 30年期和40年期日债收益率突破历史高点 40年期飙升至3.591% [3] - 日本央行取消YCC政策后 本土投资者拒绝接盘长债 4月外国投资者净买入2.29万亿日元 城市银行净卖出5180亿日元 寿险公司仅净买入270亿日元超长期债券 [4] - 日本央行长期国债持有量下降2.2%至576.6万亿日元 计划每季度减少4000亿日元债券购买量 2026年第一季度月购买额将降至2.9万亿日元 [4] - 日本债务与GDP比率超250% 央行持仓占比52% 寿险公司持仓13.4% 银行9.8% 养老金8.9% 外资仅6.4% [4] 美国国债市场动态 - 5月21日美国20年期国债拍卖最终中标利率5.047% 尾部利差创2023年12月以来最大 [7]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接近4.6% 30年期突破5% 均高于4月上旬水平 [1] - 美债拍卖遇冷导致美股创一个月最大跌幅 VIX指数上涨15% 美元指数跌破100 黄金升至每盎司3315美元 [7] - 特朗普减税法案预计额外减税占GDP 0.1%-0.2% 加剧财政恶化担忧 [8] 市场影响与机构观点 - 日本寿险机构因金融监管政策变化和利率上行导致持仓亏损加剧 拒绝接盘长债 [3] - 日本3月春斗名义薪资增幅达5.46% 创34年新高 核心通胀预期升温 [5] - 高盛指出10年期美债收益率达5%或月涨幅超60BP将对股市造成压力 [8] - 市场担忧美债6-7月到期量剧增 需通过降息增强美元资产吸引力 [7] 政策应对与未来展望 - 日本央行可能增加超长债购买比例 当前长债收益率在全球仍具吸引力 [6] - 极端情况下日本央行或重新考虑YCC 美联储也可能尝试YCC稳定利率 [10] - 美国财政部或调整发债节奏 避免敏感时点集中发债 [10] - 美债10年期4.5%收益率估值合理 超额发债规模1000-2000亿美元可被消化 [10]
美联署偷偷摸摸下场购债了,然而市场没有不透风的墙
搜狐财经· 2025-05-22 20:47
美联储购债操作 - 美联储近期开始隐蔽购债操作 通过回购和再投资对国债和MBS资产持仓实现小幅净增长 与公开宣称的缩表政策相矛盾 [1][3] - 5月上旬纽约联储披露数据显示 美联储在美债市场供给压力加大时接盘 形成对债市的暗中兜底 [3] - 操作手法引发市场质疑 投资者认为美联储在释放矛盾信号 一边声称退出干预一边实际支撑市场 [3][6] 资金流向与市场反应 - 5月以来海外机构资金显著流出美债市场 亚洲和欧洲主权基金持续减持 日本连续五周减持 韩国央行同步调仓 [5][8] - 美元指数震荡幅度加剧 显示市场对美联储政策可信度产生动摇 可能引发美元信用危机 [6][10] - 美国本土银行系统接盘能力不足 迫使美联储通过流动性工具介入 形成被动托市局面 [5][6] 政策矛盾与市场预期 - 美联储试图同时实现压通胀 稳汇率 维持债市稳定三大目标 但购债操作暴露其优先保债市的倾向 可能牺牲美元稳定性 [6][10] - 市场对美联储"说一套做一套"的模式产生警惕 区域性信心断裂风险上升 可能演变为系统性信用危机 [8][12] - 投资者转向关注政策实质性方向而非短期操作 亚洲市场通过静默减持表达对美债长期风险的预判 [8][10] 潜在系统性风险 - 美联储隐蔽操作持续可能引发市场预期崩溃 形成类似2008年的危机传导链条 但表现形式更隐蔽复杂 [6][8] - 美债 美股 美元三者平衡关系被打破 政策干预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全球资本开始提前布局防御 [6][10] - 金融系统隐形波动具有全球传导性 但具备稳定内需市场和制造业体系的经济体抗风险能力更强 [10][12]
紧急预警,比特币闪崩,最后逃命机会?这个小币要崩盘,先空为敬!美联储印钞1000亿!到底发生了什么?以太坊SLR比率为何骤降?
搜狐财经· 2025-05-21 18:20
比特币市场分析 - 比特币贪婪与恐惧指数显示当前处于75极度贪婪区间 预示顶部临近 预计最多再涨5%-10%后见顶 [3] - 历史数据显示该指数在25以下极度恐慌时抄底成功率达100% 如去年8月5万和今年3月7万均为买入机会 [3] - 百亿巨鲸Spoofy已减持50%仓位 预计10天内完成清仓 操作逻辑与贪婪指数策略一致 [7] 技术面与周期预测 - 以太坊呈现头肩顶形态 若跌破颈线可能回调至2280-2360区间 [5] - 5月27日比特币大会或成阶段性高点 建议逢高离场 历史显示极度贪婪后通常伴随20%以上回调 [5] - 预计7-8月为市场底部 9月将迎美联储降息和万亿减税政策 比特币或于年底冲击13-15万新高 [9][21] 美联储政策动向 - 美联储秘密购入436亿美债启动QE 同时SLR比率下降将释放银行购买美债资金 [14][19] - 5月9日美债发行流拍720亿 迫使美联储介入购买 反映美债市场隐忧 [17] - 政策组合包括QE SLR调整 9月降息及万亿减税 预计形成流动性宽松环境 [19][21] 小币种操作策略 - Trump币或因5月22日川普晚宴后利好出尽面临大幅回调 建议逢高做空 [9] - 比特币短线操作102000支撑位做多 目标105000止盈 策略实时更新 [12]
美联储偷偷重启QE?4天狂买436亿美债!
金十数据· 2025-05-20 12:32
美联储隐秘量化宽松操作 - 美联储在数日内累计购入436亿美元美国国债 其中5月8日单日买入88亿美元30年期长期国债 当周前几日累计购入348亿美元 [1] - 该操作虽未正式宣布为量化宽松(QE) 但实质是通过到期债券收益再投资实现资产负债表扩张 被市场解读为"踮着脚尖实施的货币政策" [1] - 金融分析师指出 无论官方如何定义 购买债券行为本身就具有流动性注入效应 技术性解释难以掩盖政策实质 [1] 黄金与比特币的市场反应 - 2024年初以来黄金价格持续飙升 反映市场对央行政策的不信任 黄金作为终极"金融怀疑论者"对货币宽松政策高度敏感 [1] - 比特币进入典型四年周期牛市通道 价格上涨源于对央行法币体系的不信任 叠加2023年减半事件的周期性影响 [2] - 美国正建立比特币战略储备 标志着机构层面对其战略价值的认可 比特币ETF资金流入进一步巩固其主流金融资产地位 [2] 资源型经济体投资机会 - 巴西作为大宗商品驱动型经济体显著受益 iShares MSCI巴西ETF(EWZ)和iShares拉丁美洲40 ETF(ILF)年内均上涨约24% [3] - 拉美资源丰富地区成为对冲美元疲软的战略选择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为相关经济体创造投资机会 [3] - 巴西等资源型经济体在美联储宽松政策下具备"海滨地产"特性 成为金融风暴中的潜在避风港 [3] 资产配置趋势变化 - 黄金 比特币和拉美市场已显现超额收益 美联储隐秘QE可能加速这些资产的升值趋势 [3] - 传统法币信任度下降背景下 实物资产和替代性金融资产正获得更多配置需求 [3] - 市场对央行政策透明度存疑 推动资金流向具有抗通胀特性的另类资产类别 [1][2][3]
前美国纽约联储副主席(在职时为“美联储三把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5月7日的新闻发布会表态不足为奇。鲍威尔承认,应当提前缩减(之前实施的)量化宽松(QE)。美联储真的不确定(美国总统特朗普挑起的)关税将何去何从(如何着陆)。美联储不做出过多的(货币政策)承诺似乎是适宜之举。美国经济形势似乎不错。
快讯· 2025-05-08 03:32
美联储政策表态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5月7日新闻发布会表态符合预期,未引发市场意外 [1] - 鲍威尔承认应提前缩减量化宽松(QE)政策 [1] - 美联储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影响持不确定态度 [1] - 美联储倾向于避免做出过多货币政策承诺 [1] 美国经济现状 - 当前美国经济表现良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