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高质量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以金融活水浇灌东北沃土
经济日报· 2025-05-10 06:09
辽宁省与中央金融机构深化合作 - 辽宁省连续3年与22家中央金融机构在京开展对接交流,旨在推动双方合作共促辽宁全面振兴 [1] - 中央金融机构发挥金融"国家队"作用,为东北全面振兴注入金融活水,同时东北振兴为金融高质量发展创造机遇 [1]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东北全面振兴战略,东北三省正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1] 政银企三方协作机制 - 地方政府需改善营商环境、实施金融失信联合惩戒以优化金融服务环境 [2] - 金融机构应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降低融资成本助企纾困,并丰富科技金融产品支持东北重点产业 [2] - 企业需聚焦主业提升诚信度,防止债务违约,加强经营管理 [2] - 需促进政银企信息互通,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的通道 [2] 金融支持重点领域 - 加大对东北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三农"及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 [2] - 试点数字金融服务新模式,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三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融合 [2] 资本市场赋能产业升级 - 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优化股票发行与并购重组制度 [3] - 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支持东北先进制造业企业上市发债 [3] - 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吸引优质长期资本进入东北,推动资本市场扩容升级 [3]
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五矿证券· 2025-05-07 21: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非银金融行业评级为看好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关税风暴”扰动全球金融市场,海外形势不确定性加剧,国内经济新旧动能转换,金融高质量发展成为破局之策,本次“稳市场稳预期”发布会彰显监管层扭转困境的信心决心 [2][11] - 发布会将稳住楼市股市置于重要位置,增加对实体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包含多种货币政策并提及创新型工具,引入中长期资金入市仍是投资端改革重点 [2][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举行新闻发布会 [1][10] 事件点评 - 多措并举稳住楼市股市:提出降息和加快出台适配融资制度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保险资金入市迎利好,扩大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近期拟批复600亿元,规模已由首批500亿增至1620亿,参与保险公司由2家扩至8家),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支持中央汇金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将中国诚通控股和中国国新控股纳入回购增持再贷款支持范围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3][12] - 大力引入中长期资金入市:发布会重点提及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是资本市场“1+N+X”政策体系重磅文件,方案突出“投资者回报”导向,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基金投资稳定性和推动相关基金发展 [4][13] - 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出增强科创板和创业板制度包容性等举措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成长;金融政策向实体经济倾斜,通过设立再贷款等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滴灌 [4][14][15] - 重视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对受关税影响大的公司优化监管安排,支持并购重组转型升级,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为中长期资金入市奠定基础,共同推动资本市场生态优化和稳定性提升 [15]
中国金融棋局再落重子:看2025政策组合拳如何重塑全球经济版图
搜狐财经· 2025-05-07 11:37
央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证监会主席吴清出席发布会。 今日上午9时,国新办将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 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人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 证监会最新发布的《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白皮书》揭示深层变革:科创板上市公司研发强度均值突破 15%、机构投资者持股占比达65%、外资通过沪深港通累计净买入超4.5万亿元。这些数字背后是刀刃向 内的制度改革——从并购重组注册制到科技债券风险分担机制,从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方案到类平准基 金常态化运作,中国资本市场正在完成从"融资市"向"投资市"的基因蜕变。值得关注的是,新修订的 《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创造性引入"科技估值因子",允许硬科技企业突破传统PE估值框架,这项制 度创新已助力37家"独角兽"企业实现千亿级战略重组。 三、全球治理的"中国方程式" 当某些国家热衷于金融制裁工具时,中国选择用"开放工具箱"改写规则: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 覆盖国家增至135个,数字人民币跨境清算试点拓展至"一带一路"沿线27国,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 额度提升至1.5万亿元。更具战略意义的是,5000 ...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金融高质量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人民日报· 2025-04-29 06:36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对金融事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升了对金融工作本质规律和发展道路的认识 [1] - 必须坚持正确的理念,新发展理念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指引,过去金融乱象的出现与偏离新发展理念有关 [2] - 金融事业归根到底要造福人民,与一些国家金融为资本服务、为少数有钱人服务的立场不同 [3]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基本任务,当前金融结构不合理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不到位密切相关 [4] -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为实体经济提供更高质量服务 [4] - 优化融资结构重点在于优化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比例,更好发挥资本市场作用 [4] - 优化资金供给结构要增加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的金融资源投入,减少无效供给和低端供给 [4] 金融风险防控 -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和永恒主题,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 [5] - 金融既有管理和分散风险的功能,又自带风险基因,我国金融体量和复杂程度今非昔比,风险的系统性、关联性大大增强 [5] - 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主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增强金融体系韧性 [5] - 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加强风险源头管控、整治各种金融乱象 [6] - 严密防范化解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影子银行业务风险、资本市场异常波动风险、保险市场风险等 [6]
稳中求进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人民日报· 2025-04-29 06:36
金融工作方法论 - 稳中求进是金融工作的重要方法论,"稳"的重点是稳住经济运行,确保增长、就业、物价稳定,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进"的重点是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创新驱动发展[1] - 金融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性,灵活运用多种政策工具促进宏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1] - 金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稳预期、护安全、促转型的使命,需正确处理"稳"与"进"的辩证关系[2] 国内外形势应对 - 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美股三大股指期货下挫,欧洲斯托克600指数承压,新兴市场货币面临压力[3] - 需防范输入性通胀压力和跨境资本异常流动风险,通过深化金融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内需支撑的高质量发展[3] - 在复杂严峻形势下保持战略定力,危中寻机推动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3] 监管与市场平衡 - 金融监管需把握节奏和力度,在保障金融安全与维护市场活力之间实现动态平衡,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4] - 当前存在监管制度不健全或监管措施简单粗放的问题,需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实现有效监管与高效市场的统一[5] - 需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提升监管的系统性和协同性,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6]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 金融与实体经济是共生共荣的关系,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需提高金融服务的精准度和支持能力[7][8] - 需完善普惠金融机制,推动金融资源流向中小微企业、"三农"领域等重点群体,促进消费增长激发内需潜力[9] - 加强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养老金融等专业领域供给能力,健全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金融支持制度[9] 金融开放与安全 - 金融对外开放需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防范开放本身和博弈对手蓄意制造的风险[10] - 推进金融双向开放需增强战略定力,把握开放节奏与力度,提高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11] - 需推进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拓展国际金融合作机制,健全跨境金融风险防控机制[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