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水平开放
icon
搜索文档
国际论道丨在中国开放“大舞台”迎接发展新机遇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03 12:31
展会概况与规模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是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 [1] - 本届进博会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企业展展览面积超过36.7万平方米 [2] - 前七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超过5000亿美元,累计有18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2.3万家次境外展商参展 [5] 展会特色与新增内容 - 本届进博会综合性更强,将升级人工智能体验区,打造未来出行专区,展示低空经济等新题材 [3] - 新增“魅力城市”板块,邀请海外城市展示特色文化,并首次为最不发达国家产品打造专区 [2][3] - 设立未来科技体验区,以孵化更多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的初创项目 [3] 参展商参与与成果 - 美国美敦力公司已连续7届参展,今年将带来6款首展产品,全面呈现其在智能医疗领域的最新探索 [6] - 在上届进博会期间,巴西参展商的成交额达到约4.8亿美元,巩固了巴西作为该展会在拉美地区重要贸易伙伴的地位 [2] - 哥伦比亚将以主宾国身份参加,标志着两国经贸关系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3] 平台作用与市场机遇 - 进博会已成为全球新品首发、技术首秀和共享中国机遇的重要平台,让全球中小企业共享中国机遇 [1][4] - 该平台被外企视为打开中国市场、拓展全球业务的“黄金之门”,成功实现从“参展商”到“投资商”的战略升级 [5][6] - 通过进博会,卢旺达的辣椒、埃塞俄比亚的咖啡、尼泊尔的羊绒等产品成为中国消费者的“新宠” [4] 开放信号与国际评价 - 进博会释放中国与世界经济脉动紧密联系的信号,展现中国推动构建开放融通合作格局的姿态 [5][7] - 俄罗斯出口中心总经理认为,进博会在吸引进口方面呈现出的开放态度,展现了中国对建立贸易关系的信心 [7] - 国际观点认为,中国持续扩大开放是全球贸易伙伴最看重的契机,中国举办的系列展会为东盟国家等拓展中国市场提供了机会 [8][9]
开放中国为世界经济提供“稳定锚”(和音) ——读懂中国的确定性③
人民日报· 2025-11-03 06:27
中国高水平开放战略的核心观点 - 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各国提供新机遇 [1] - 高水平开放是对中国好、对世界好的大事业,将给世界各国带来更大发展机遇 [3][4] - 中国致力于将合作的蛋糕越做越大,让发展的力量越聚越强 [3] “十五五”规划的战略部署 - 规划建议从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四个方面作出重要部署 [1] 制度型开放与市场机遇 - 中国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2] - 过去5年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2.9万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明显增多 [2] - 14亿多人口、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构成的超大规模市场,是世界的重大机遇 [2] 对外开放的具体成果 - 中国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3个自贸协定 [3] - 货物和服务贸易规模分别位居全球第一和第二 [3] - 中老铁路跨境货物运输突破1500万吨,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11万列 [3] 全球背景下的中国角色 - 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背景下,中国发挥着“稳定之锚”的作用 [4] - 中国坚定维护开放合作的多边贸易体制,为世界发展带来宝贵的稳定性和确定性 [4]
开放中国为世界经济提供“稳定锚”(和音)
人民日报· 2025-11-03 06:21
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大趋势,始终坚持高水平开放,兼顾自身之需与世界之盼,加快 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将给世界各国带来更大发展机遇 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习近平主席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通 过了关于制定"十五五"规划的建议,再次明确了中国将继续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 质量发展,不断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各国提供新机遇的坚定意愿。 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十五五"规划建议从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 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四个方面作出重要部署,每一个维度都展 现了中国与各方共享机遇、共同发展的决心。 中国统筹用好全球要素和市场资源,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十四五"时期,从持续缩减外资 准入负面清单、制造业领域准入限制全部"清零",到22个自贸试验区构建起覆盖东西南北中的"雁阵", 再到海南自贸港即将封关运作……中国开放的广度、力度、深度持续提升。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 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中国大市场日益成长为世界大机遇。过去5年,中国累 ...
第八届进博会前瞻:开放中国助全球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11-02 14:03
中新社上海11月2日电 (高志苗)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在即,在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的背景 下,中国通过这场"越办越好"的年度大会,向世界传递持续扩大高水平开放的明确信号。 本届进博会迎来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整体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 方米,规模再创新高。 "常办常新"的进博会,已成为中国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举措。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式现 代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秦焕梅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进博会不仅是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更是 推动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平台,通过打造"投资中国""购在中国""出口中国"等品牌,把中国超大规模市场 打造为世界共享的创新大市场。 ASICS亚瑟士中国总裁高凯是进博会的"老朋友",他也感受到了进博会开放的"进阶"。在他看来,进博 会展现的不仅是市场的开放,更是发展理念与合作模式的开放。"进博会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包容、更 创新、更活力的中国市场,"高凯说,"它是一座多维的桥梁,让全球与中国、创新与消费、现在与未 来,都能在此交汇,共创未来。" 从汇聚全球精品的"汇展",到激发创新智慧的"慧创",进博会也见证了中国开放内涵的深化。苏宁指 ...
新华社评论员:以全面深化改革增动力激活力——五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新华社· 2025-10-29 01:02
改革开放作为核心动力 - 全面深化改革是“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 - 改革开放被定位为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1] - 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原因 [1] “十五五”时期改革目标与挑战 -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是“十五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之一 [2] - 改革发展稳定面临深层次矛盾,包括国内大循环存在卡点堵点、新旧动能转换任务艰巨等问题 [2] - 破局开路的根本方法是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 [2] 深化改革的具体方向 - 改革需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 - 通过改革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 [3] - 改革需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卡点堵点,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3] 高水平开放的战略部署 - 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未来高质量发展需在更开放条件下进行 [4] - “十五五”时期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拓展国际循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4] -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旨在让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大机遇 [4]
深耕中国丨透过四中全会 外资收获三个重要信号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7 08:21
外资企业对中国政策的看法 - 政策连贯性对商界至关重要 [1] - 中国持续推动高水平开放增强外资企业信心 [1] - 外资企业看好中国市场并信任中国的政策 [1] 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外部关注度 - 会议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1] - 在华深耕的外资企业高度关注此次会议 [1]
“十五规划”干货来了!
搜狐财经· 2025-10-26 18:42
——从"稳得住"到"跑得快",中国经济的新引擎已经点火 你有没有发现,每次国家发布五年规划,就像一场"未来剧透"? 这次的"十五规划"(2026—2030),更像是中国现代化的加速蓝图。如果"十四五"是稳盘子的五年,那么"十五五"就是冲高地的五年。 第一,关键词是"高质量发展"。 这不是口号,而是方向盘——从"多造"到"造得好",从"快增长"到"高效益",质量才是下一阶段的"硬通货"。 第二,科技自立进入"领跑期"。 报告中"抢占制高点""原始创新"频频亮相,中国科研不再补课,而是在AI、芯片、量子计算等领域拼"首创力"。唯有创新,才能真正自主可控。 第三,扩大内需就是新引擎。 从"供给引需求"到"需求带供给",消费、社保、教育等都成增长支点,让老百姓敢花钱、愿投资。 第四,高水平开放是新姿态。 由"被动开放"转向"制度型自信",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主动分享机遇、共建规则。 一句话总结:过去五年稳中求生,未来五年稳中求胜。中国经济正在用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绘出一张更快、更稳、更亮的现代化新图景。 "创新""内需""自信开放"——这三组词,将成为未来五年的"中国节奏"。 (唐加文,笔名金观平;本文成稿后,经AI审 ...
中国记协举办新闻茶座 聚焦二十届四中全会后中国发展与世界形势
新华社· 2025-10-24 20:40
中国发展战略解读 - 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展现了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和战略决心 [1] - 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1] 重点发展领域与全球影响 - 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技术合作、绿色发展、带动就业等领域将给世界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1] - 将推动贸易创新发展,重点发展数字贸易、绿色贸易等以提升贸易质量 [1] - 中国在光伏、风电、动力电池等绿色产业的规模优势和强大制造能力将大幅降低全球绿色转型成本 [1]
尹江鳌:发挥再保险“三器”功能,促进实现敢保、善保、会保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3 10:52
行业核心观点 - 再保险行业需发挥放大器、调节器和连接器三大功能 以促进保险业实现敢保、善保、会保的目标 [1] 行业表现与规模 - 2025年1-9月行业保费收入达5.2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8.5% 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1.3个百分点 [3] - 2025年1-9月行业赔付支出1.9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7.4% 预计2025年全年保费规模将突破6万亿元人民币 [3] - 全球直保市场规模超过7.2万亿美元 再保险市场规模超过9000亿美元 其承保能力分别约为中国市场的9倍和1倍多 [3] - 2025年1-9月财险业综合赔付率为72.2% 较近十年平均水平高5.9个百分点 综合费用率为25.4% 为近二十年来最低 [4] - 行业年化ROE达10.8% 创近十年新高 市场呈现赔付增多、费用下降、效益改善的态势 [4] 再保险功能:放大器 - 再保险作为放大器 需运用全球承保能力提升保障水平 促进敢保 [3] - 通过分散局部地区不敢保、难以保的风险至全球范围 应对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新保险需求 [3] - 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应营造良好环境 吸引机构参与 集聚信息与承保能力 推动风险与资本对接 [3] 再保险功能:调节器 - 再保险作为调节器 运用全球再保机制可促进善保 规范市场竞争 [3] - 再保险是市场定价基准和风险传导信号 可通过调整分保条件和价格 将后端信号传导至前端 促进规范竞争 [4] - 针对非车险领域非理性竞争 金融监管总局已出台加强监管文件并推进综合治理 [4] 再保险功能:连接器 - 再保险作为连接器 是技术密集型行业 其核心竞争力包括风险管理、精算定价和数据模型 [5] - 在传统风险如台风、地震、暴雨的模型与损失评估方面存在差距 在新型风险如网络安全、低空飞行器的定价与损失评估方面面临挑战 [4] - 应积极促进国内外在风险建模、核保核赔等技术交流 发挥中介作用 通过高水平开放提升专业水平 实现会保目标 [5]
要动力 推进高水平开放
经济日报· 2025-10-23 06:10
物流通道拓展 - 辽宁大连港于今年8月打通东南亚鲜榴莲海运直达通道 实现我国北方港口海运进口榴莲零的突破 [1] 电动车行业出口 - 江苏无锡锡山区的电动车企业在40多个国家设立约2000家海外销售门店 [2] - 行业在10多个国家投资建设了20多个海外生产基地 [2] 外贸总体表现 - 中国2024年外贸额达6.16万亿美元 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 [2] - 过去4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5] 外商投资与旅游 - 中国免签政策促进China Travel火爆全球 [3] - 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实现历史性变革 引资规模稳居全球前列 [3] 制度型开放进展 - 海南自由贸易港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全岛封关运作 [4] - 中国正推动由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等制度型开放深化 [4] 一带一路合作 - 中国与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取得共建一带一路新成果 合作范围持续扩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