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
搜索文档
诺华资本副总经理徐佳:以产业资本为翼 助力半导体产业链投资和并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6 23:15
行业核心观点 - 风险投资缔造了集成电路产业的繁荣,通过投资并购促进技术进步和快速扩张 [2] - AI技术革新对半导体行业未来影响深远,并在加速行业变革中扮演核心角色 [2] - 中国在半导体技术和产业发展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预示着将在全球半导体格局中扮演更重要角色 [2] - 资本在推动半导体产业变革和资源整合中具有重要性 [1] 集成电路产业现状与挑战 - 集成电路是芯片半导体产业的核心基础与核心构成,是产业的基石 [2] - 集成电路的发展从电子计算机、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演变至今日的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 [2] - 集成电路投资面临投资回报周期长、技术风险高、市场波动影响大等问题 [2] 半导体产业并购机遇与挑战 - 投资机构看好半导体产业并购机遇,原因包括政策支持和企业本身的技术进步 [4] - 通过并购,企业可以整合核心要素、形成规模效应,增强产业链议价权与抗风险能力 [4] - 并购是系统性工程,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 [3] - 行业普遍研究显示约60%-80%的并购交易未能实现预期目标 [3] - 具体并购失败数据包括:60%的收购不能实现战略目标,70%无法实现预定协同效应,50%的项目前4到8个月出现生产力下降,25%的项目无法赚取资本成本,50%的项目高管第一年离职,70%在第二年离职 [3] - 半导体产业投资并购面临信息不对称、估值过高、整合失效、法律风险以及资金链断裂风险等困难 [3] 成功并购的关键要素 - 具备战略眼光,能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合理并购策略是并购成功的关键 [3] - 行业层面需要产业界积极响应政策引导,半导体领域企业间加强沟通合作,投资人积极寻求并购机会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3] - 企业内部需制定战略、明确并购目标和方向、搭建投资并购体系、做好团队建设 [3] 诺华资本的战略定位 - 诺华资本是北方华创发起的半导体产业投资平台,服务于北京电控集团和北方华创战略 [2] - 公司目标是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助力北方华创建设稳定的生态体系 [2] - 投资方向从并购整合、供应链安全及新兴领域等方面开展 [2]
“十五五”政策预期下,资管行业看好这些投资机会
第一财经· 2025-10-16 20:34
行业投资主线 - 科技资产是过去数年及当前一级和二级市场的主要投资方向 [1] - 市场及机构关注点在于如何平衡科技资产较高的风险与收益 [1] - 与会机构普遍看好科技类资产未来的投资机会 [1][5] 银行理财子公司投资策略 - 正大力推出“固收+”产品和策略,例如增加股票、黄金、REITs等资产配置 [1] - 随着对外开放推进,考虑增加境外资产配置 [1] - 以往以固收为主,因利率下降和资本市场向好,现需在债券、股票等大类资产上做好配置 [2] - 在风险资产配置上开发新策略,提供风险清晰、波动可控、收益可预期的投资策略 [2] - 产品端设计各种风险水平的产品,并在股票、债券、黄金等大类资产配置上做组合优化 [2] - 最看好境内资本市场,在增加资产时首先考虑策略,并深入考虑科创因素和行业配置 [6] 保险公司投资策略 - 结合保险资金特点,主要投资科技基础设施,例如电力和算力中心 [1] - 保险资金久期长,追求稳定可持续的现金回报,是耐心资本的代表 [2] - 在利率下行导致利差损风险的背景下,投资策略需从固收、提息向增量投资向存量盘活转变 [3] - 需要从债性投资向股性投资转变,以获取分红机会 [3] - 投资创新领域时主要聚焦于基础设施建设层面 [2] 股权投资机构策略 - 通过精选和分散来挑选项目,以平衡风险与收益 [4] - 精选方式包括布局市场头部VC基金,从白马基金中选金马,并兼顾黑马基金中的千里马进行重点布局 [4] - 分散方式包括行业、基金、地域、阶段、年份的分散,以实现多元组合 [4] - 通过分散增强抗波动性,同时不失去科创产业带来的业绩增长和可持续性 [4] - 筛选好项目需系统视角,包括团队能力和格局、技术和产品壁垒、市场和商业化能力三个视角 [6] - 强调与国家战略同频、与优秀投资人为伍,并具备强大的自我迭代能力 [6] 未来投资机会展望 - 主要关注四个细分领域:AI应用和大模型领域、生命健康、集成电路、新材料和新能源 [1][5] - 坚定看好科创领域投资,并与子基金密切沟通研判,尤其关注“十五五”规划启动 [5] - 长期看好资本市场尤其是科技相关资产 [6] - 看好偏小众资产,包括REITs [6] - 在国际贸易摩擦下,以黄金为主的贵金属大类资产是长期配置方向 [6] - 港股有大量偏应用型和投资型上市公司,内地有偏硬科技和生产类上市公司,均为投资目标 [6] - 科技企业上市为投行资管公司带来战略配售和投资机会 [6] 耐心资本的内涵 - 对于保险投资,耐心资本体现为稳定可持续且与自身资金特征匹配 [7] - 战术上关注交易波动,但战略上投资大趋势 [7] - 需要穿越周期,做时间的朋友 [7] - 需要深入理解国家政策、战略布局及行业发展 [7] - 提升自身投资能力是关键内在因素,以提供良好服务 [7]
芯联集成拟向控股子公司芯联先锋增资18亿元 保障项目实施
智通财经· 2025-10-16 17:22
公司资本运作 - 公司拟向控股子公司芯联先锋增资18亿元 [1] - 增资后芯联先锋注册资本不低于132.92亿元 [1] - 增资后公司对芯联先锋持股比例不低于50.85% [1] - 其他股东拟放弃优先认购权 [1] 投资项目概况 - 投资项目为三期12英寸集成电路数模混合芯片制造项目 [1] - 项目预计总投资222亿元 [1] - 项目将形成每月10万片的产能规模 [1] - 项目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工控、消费等领域 [1] 项目进展与影响 - 项目产线已完成前期建设 [1] - 相关各个工艺平台均已进入规模量产阶段 [1] - 本次增资有助于公司扩大市场规模并提升市场竞争力 [1] - 本次增资巩固了上市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权 [1]
芯联集成(688469.SH)拟向控股子公司芯联先锋增资18亿元 保障项目实施
智通财经网· 2025-10-16 17:20
公司资本运作 - 公司拟向控股子公司芯联先锋增资18亿元 [1] - 增资后芯联先锋注册资本不低于132.92亿元 [1] - 增资后公司对芯联先锋的持股比例不低于50.85% [1] - 其他股东拟放弃优先认购权 [1] 投资项目概况 - 投资项目为三期12英寸集成电路数模混合芯片制造项目 [1] - 项目预计总投资222亿元 [1] - 项目将形成10万片/月的产能规模 [1] - 项目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工控、消费等领域 [1] 项目进展与影响 - 项目产线已完成前期建设 [1] - 项目相关各个工艺平台均已进入规模量产阶段 [1] - 本次增资有助于公司扩大市场规模并提升市场竞争力 [1] - 本次增资巩固了上市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权 [1]
芯联集成(688469.SH):拟向控股子公司芯联先锋增资18亿元
格隆汇APP· 2025-10-16 16:49
公司战略与投资 - 公司基于整体战略发展规划和实际经营需求,拟向控股子公司芯联先锋增资人民币18亿元[1] - 增资旨在保障"三期12英寸集成电路数模混合芯片制造项目"的持续实施[1] - 增资后芯联先锋注册资本不低于132.92亿元,公司持股比例不低于50.85%[1] 项目概况与进展 - 三期12英寸集成电路数模混合芯片制造项目预计总投资222亿元人民币[1] - 项目计划形成10万片/月的产能规模[1] - 目前产线已完成前期建设,相关各个工艺平台均已进入规模量产阶段[1] 市场前景与应用 - 公司看好功率模组应用配套所需各类芯片的市场发展[1] - 项目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工控、消费等领域[1]
中芯国际跌1.74%,成交额78.41亿元,人气排名10位!后市是否有机会?附走势预测
新浪财经· 2025-10-16 15:46
公司市场表现 - 10月16日公司股价下跌1.74%,成交额为78.41亿元,换手率为3.06%,总市值为10184.09亿元 [1] - 公司在新浪财经客户端A股市场人气排名第10位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03亿元,占成交额的0.06%,在行业中排名第163位,连续3日被主力资金减仓 [4] - 近3日、近5日、近10日、近2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分别为30.68亿元、46.50亿元、85.58亿元、93.38亿元 [5] 公司业务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中国内地技术最先进、配套最完善、规模最大、跨国经营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集团 [2] - 主营业务为基于0.35微米至14纳米多种技术节点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及配套服务,晶圆代工收入占比93.83% [3][7] - 根据2024年销售额,公司在全球纯晶圆代工企业中排名第二,在中国大陆企业中排名第一 [3] - 公司代工MCU芯片和特殊存储芯片 [3] 公司财务与股东情况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3.48亿元,同比增长23.14%;归母净利润23.01亿元,同比增长39.76% [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5.23万,较上期减少2.20%;人均流通股8223股,较上期增加2.26% [7]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61%的股份 [2] - 多家ETF基金在2025年第二季度增持公司股份,其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2632.29万股 [6][8] 技术面分析 - 公司股票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122.01元,近期筹码减仓程度减缓 [6] - 股价位于压力位140.13元和支撑位119.22元之间 [6] - 主力未控盘,筹码分布分散,主力成交额60.17亿元,占总成交额8.91% [5]
利扬芯片涨2.05%,成交额1.3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43.3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6 11:38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10月16日盘中报32.38元/股,上涨2.05%,总市值65.83亿元,成交1.37亿元,换手率2.14%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43.32万元,特大单净买入153.07万元,大单净卖出9.76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61.34%,近60日上涨58.73%,近20日上涨25.75%,但近5个交易日下跌6.09% [1] - 今年以来4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9月17日,龙虎榜净买入1065.43万元,买入总额1.19亿元(占总成交额13.04%),卖出总额1.08亿元(占总成交额11.88%)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广东利扬芯片测试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成立于2010年2月10日,于2020年11月11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测试方案开发、晶圆测试服务、芯片成品测试服务及相关的配套服务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芯片成品测试58.15%,晶圆测试35.08%,其他(补充)4.39%,晶圆磨切2.37%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封测,概念板块包括送转填权、5G、半导体、芯片概念、集成电路等 [2] 财务与股东数据 - 2025年1月-6月实现营业收入2.84亿元,同比增长23.09%;归母净利润为-706.11万元,但亏损同比收窄16.38% [2]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1.51万户,较上期增加8.10%;人均流通股13407股,较上期减少6.9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0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003.09万元 [3]
华海清科涨2.02%,成交额5.8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935.9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6 11:3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16日盘中股价上涨2.02%至153.30元/股,成交额5.88亿元,换手率1.10%,总市值541.77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935.99万元,特大单净买入1128.12万元,大单净买入1800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40.51%,近60日上涨36.99%,但近5个交易日下跌5.49% [1] 公司业务与行业定位 - 公司主营业务为半导体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CMP/减薄装备销售占主营业务收入的87.70%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半导体设备,概念板块包括半导体设备、中芯国际概念、先进封装等 [1] 财务业绩与股东结构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9.50亿元,同比增长30.28%,归母净利润5.05亿元,同比增长16.82%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为1.36万,较上期减少10.00%,人均流通股增加54.75%至17452股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71亿元 [3] 机构持仓变动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588000)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891.68万股,较上期增加90.47万股 [3]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588080)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686.29万股,较上期增加114.97万股 [3] - 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588200)为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393.37万股,较上期增加87.38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安集科技涨2.04%,成交额3.8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011.9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6 11:29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16日盘中股价上涨2.04%至215.30元/股,成交额3.89亿元,换手率1.10%,总市值362.90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011.93万元,特大单净卖出994.53万元(买入1161.80万元,卖出2156.33万元),大单净流出17.41万元(买入8181.66万元,卖出8199.07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01.44%,近5个交易日下跌6.19%,近20日上涨27.38%,近60日上涨46.15% [1] 公司基本面与股东情况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1亿元,同比增长43.17%,归母净利润3.76亿元,同比增长60.53%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13万户,较上期增加11.39%,人均流通股14825股,较上期增加16.6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78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25亿元 [2] 机构持仓变动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1272.30万股,较上期增加46.17万股 [3] - 多家基金产品增持或新进,包括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增持83.87万股至278.63万股,景顺长城多只产品增持 [3] - 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ETF联接A新进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125.59万股,景顺长城成长龙头一年持有期混合A类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公司业务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主营业务为关键半导体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电子化学品Ⅱ-电子化学品Ⅲ [1] - 公司涉及的概念板块包括中芯国际概念、先进封装、集成电路、半导体、光刻胶等 [1]
为何招商黄了
投资界· 2025-10-16 11:23
以下文章来源于方升研究 ,作者万山一把锁 方升研究 . 这其中的问题出在哪里?是差在人上?还是差在事上?肯定都有。但今天,我们重点来 说说人的问题。 半吊子领导,一天瞎搞 工业上楼都熟悉吧,从2 0 2 2年深圳每年不少于2 0 0 0万平方米,再到佛山、东莞、中山、 青岛、苏州等地的跟进。 产业园区行业内具有领先影响力的媒体,专注产业发展、推动行业进步 问题在人。 作者 | 万山一把锁 来源 I 方升研究 (ID:CIPC_2007) 招商的难,大家已经深深的体会到了。不管是国资园区,还是民营园区,都被招商吊打 到怀疑人生。 不过,哪里都不缺好学生。有惨不忍睹的园区,那一定就有"门门功课"拉满的优等生。 一时间,好像全国各地都撸起了袖子,想要在工业上楼这里,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其 实 , 广 州 、 深 圳 搞 工 业 上 楼 , 确 实 无 可 厚 非 。 一 是 , 这 里 的 土 地 资 源 比 较 紧 张 ; 二 是,这里有庞大的制造企业基数,本身就对厂房有需求。 可现实是,一些不缺土地,甚至连本地载体去化都得废老大劲的地方,也要跟着大搞工 业上楼,就真的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究其根本,主要还是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