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

搜索文档
进一步扩大开放!支持外资机构提供多元化金融产品和服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9 13:48
金融开放政策与外资机构参与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强调外资机构是中国现代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全球前50大银行有42家在华设机构,40家最大保险公司近半数已进入中国 [1] - 外资银行和保险机构总资产超7万亿元,外资保险公司保费市场份额从2013年4%提升至目前9% [1]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批准友邦人寿、荷兰全球人寿在沪筹建保险资管公司,友邦保险表示将发挥险资"耐心资本"特性支持实体经济 [2] - 银行保险领域限制性措施已基本取消,未来将复制自贸区开放经验,支持外资参与更多金融业务试点,对标国际规则加大开放力度 [3] 金融高水平开放的战略意义 - 金融业高水平开放是金融强国内在要求,外资机构可带来产品设计、风险管理等先进经验,丰富金融市场供给 [3] - 扩大开放能推动中资金融机构提升服务质量效率,增强竞争力并促进金融创新 [4] - 开放策略从"准入条件放宽"向"业务范围扩大"升级,外资在理财子公司、养老金管理等试点逐步落地 [8] 养老金融发展机遇 - 中国老龄化加速,预计2035年60岁以上人口突破4亿,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30万亿元 [5][6] - 三支柱养老体系发展不平衡,第三支柱潜力大,近年推动扩大养老理财、储蓄等试点,鼓励外资发挥精算、投资管理优势参与 [6] - 《银行业保险业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五年内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商业养老金融体系 [6] 财富管理市场潜力 - 中国家庭现金和储蓄占比超50%,远高于OECD国家1/3水平,财富管理需求向多元化转型 [7] - 过去5年中国信托、理财、保险资管规模年均增8%,已成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 [7] - 外资机构在理财投资、资产配置等领域布局可满足居民财富保值增值需求,促进行业提质升级 [7][8] 外资机构业务布局方向 - 支持外资在科技金融、普惠金融、跨境投融资等领域填补国内短板,尤其在中小企业融资、绿色投资等环节 [8] - 外资在理财投资、保险规划等领域的专业经验可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居民日益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8]
金融监管总局与上海市联合发布行动方案推动金融机构在沪集聚
中国证券报· 2025-06-19 04:58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方案 政策支持与机构集聚 - 推动银行保险机构进一步集聚上海,推动商业银行总行通过专设机构、对在沪机构授权等方式加大支持力度 [1] - 支持外资金融机构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推动重点对外开放项目优先在上海落地 [1] - 支持更多国际金融组织、国际金融行业协会及新型多边金融组织落户上海 [1] 碳金融与绿色金融发展 - 支持上海参与国际碳金融定价权竞争,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 [2] - 鼓励在沪金融机构稳妥有序开展碳金融相关业务,带动碳资产定价、风险管理、绿色债券等金融工具创新 [2][3] - 碳金融发展需要金融机构提供更多创新产品及服务,监管部门需制定合理的定价规则和标准 [2] 金融创新与监管机制 - 支持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和对外开放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金融创新试点,对金融创新试点探索实施尽职免责机制 [3] - 建立健全金融创新监管工作机制,支持上海金融监管局通过监管互动机制等方式推进创新试点 [3] - 上海应以《行动方案》为契机,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作为长期任务推进 [3] 金融机构与市场影响 - 金融机构在上海设立专门机构或扩大授权范围,可抢占金融开放前沿高地,获取政策创新红利 [2] - 金融机构可依托上海的产业集群和创新生态,深化金融科技应用,开发特色金融产品 [2] - 金融机构高度集聚将强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枢纽地位,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金融市场影响力 [2]
大家保险发布202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中国新闻网· 2025-06-19 04:27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首次以"实践+数据"方式披露金融"五篇大文章"成效 并创新采用视频形式提升报告阅读体验[1] - 养老战略为核心 构建"保险保障+养老服务"业务模式 重点发展城市中心机构养老产品 完成全国城心社区和旅居社区布局[2] - 推出"城心2.0"模式 从城市新地标 城心新医养 养老新趋势三方面升级养老解决方案[2] 养老金融实践 - 通过"大家力量系列助老公益活动"开展140场活动 动员1 200人次志愿者 惠及长者及家属3万人次[4] - 2024年累计开展志愿公益活动3 633场 捐赠物资善款75 3万元 提供保险保障40 37亿元[4] 绿色金融发展 - 绿色金融新投项目总额47 1亿元 同比增长90% 落地保险业首单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5] - 设立国内首支保险资金联合产业方设立的户用光伏投资基金 绿色保险保障金额达7 337 7亿元[5] - ESG评估纳入战略投资决策依据 服务8 564家企业覆盖清洁能源 绿色交通 绿色农业领域[5] 普惠金融举措 - 累计提供378亿元农业风险保障 设立210亿元资产支持计划扶持小微企业[7] - 优化新市民专属保险产品 覆盖农民工 外卖骑手等群体[7] - 构建"公益365计划+志愿者协会+APP平台"三位一体公益体系[10] 数字金融创新 - 数字化转型聚焦"线上化 数字化 智能化" 提升客服效率与客户体验[11] - 引入AI大模型技术 强化客户洞察与风险管理能力[14] - 落地行业首单数据中心投资项目 布局算力基础设施支持科技创新[17]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 进一步拓展金融开放广度和深度 鼓励上海在科技金融、跨境金融等领域开展创新试点
证券时报· 2025-06-19 02:31
在稳步扩大金融制度型开放层面,金融监管总局将大力复制推广自贸区、自贸港扩大制度型开放的经验 做法,支持外资机构参与更多金融业务试点。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协议中金融领域相关规则,探索在更 宽领域、更大幅度上加大开放力度。 上海作为中国金融高水平开放的窗口,一直走在金融业改革开放最前沿。金融监管总局还与上海市政府 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方案》,提出了鼓励上海在科技金融、跨境金融等领 域开展创新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全国性银行在沪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支持探索不动产、未上市股 权等非货币信托财产登记上海模式,提升上海国际再保险、航运保险承保能力和全球服务水平等27条具 体举措,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 金融监管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通过建立健全金融创新监管工作机制、对标国际高标准经 贸规则、深化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联动建设、支持上海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等 方面的具体工作,更好发挥上海金融改革试验田作用。 "中国拥有充满活力和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全球金融机构展业兴业的 沃土。"6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2025陆家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欢迎外资机构深度参与中国科技金融、数字金融实践
证券日报· 2025-06-19 00:24
中国金融开放与市场潜力 - 中国发展环境具有确定性和稳定性 是全球金融机构展业兴业的沃土 [1] - 全球前50大银行有42家在华设机构 40家最大保险公司近半数已进入中国 [1] - 八成全国性银行通过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提升治理效能和经营水平 [1] 消费与普惠金融机遇 - 中国加速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 外资机构在消费金融和普惠金融领域有独特专长 [1] - 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民生保障加强 金融服务空间巨大 [1] 科技金融与创新路径 - 金融监管总局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和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 [2] - 外资机构可深度参与中国科技金融和数字金融实践 促进"科技—产业—金融"循环 [2] 养老金融与银发经济 - 中国老龄化加速 2035年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4亿 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30万亿元 [2] - 外资机构可发挥产品设计、保险精算和投资管理优势 共享养老市场红利 [2] 资产与财富管理市场 - 过去5年中国信托、理财、保险资管规模年均增速8% 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 [2] - 外资机构可加大在理财投资、资产配置和保险规划领域布局 满足财富增值需求 [2] 制度型开放与试点推广 - 将复制推广自贸区、自贸港扩大制度型开放经验 支持外资参与更多金融业务试点 [2] - 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探索更宽领域和更大力度开放 [2]
金融监管总局:批筹2家保险机构,涉及友邦、同方全球!李云泽局长提养老金融“大有可为”...
13个精算师· 2025-06-18 23:31
李云泽局长 再度出席陆家嘴论坛 ①财富管理迎来"黄金期" 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②养老金融"大有可为" 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30万亿 ③两家保险资管获批筹建 涉及友邦人寿、同方全球人寿 1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 李云泽出席陆家嘴论坛 再提养老金融"大有可为" 今日上午,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2025)在上海正式开幕。 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证监会主席吴清,外 汇局局长朱鹤新出席并发表讲话。 2025陆家嘴论坛 一直以来,金融从业人员对陆家嘴论坛都有极高的关注度,与监管领导透露的行业发展 方向,以及与会专家的发言有很大关系。 从2019年至今,原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和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已经先后6次出席 陆家嘴论坛,并发表演讲。 2 0 24年,李云泽局长首度将保险作为演讲主题,在会上发表《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主题演讲! 其中,提到保险业正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详见《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 保险"大有可为" 》。 后续,《 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 》下发,即,保险业新国十条,明确行业下一阶 段的发展目标,以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为 ...
助力养老第三支柱建设,平安御享天年养老年金保险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6-18 16:30
产品发布背景 -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公司推出平安御享天年养老年金保险,旨在为长者提供确定的、持续的、稳定的年金保障 [1] 产品特点 - 投保年龄覆盖54-80周岁女性及59-80周岁男性,专为临退休和已退休人群设计 [2] - 提供趸交、3年交、6年交三种缴费方式,最快首年即可领取养老金 [2] - 养老金可年领或月领,最高领取至105周岁保单周年日 [3] - 产品包含身故保障和满期金,支持指定受益人实现财富传承 [4] 产品收益示例 - 55岁女性趸交30万元案例:首年可领取6480元(2.16%保费),每年固定领取6480元 [4] - 保险期满生存可领取306480元满期金 [4] - 身故保险金可定向传承给指定受益人 [4] 公司战略 - 公司将依托"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布局,持续丰富养老产品供给 [4] - 深化"保险+服务"模式,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保险解决方案 [4]
国金资管黄学共:以差异化竞争力构筑FOF投资护城河
中国基金报· 2025-06-18 15:49
行业趋势 - FOF投资管理行业正加速迈向多元化竞争与差异化发展 [1] - 行业从早期"产品拼盘式"向多资产、多策略、全周期模式转型 [3] 公司策略 - 国金资配团队以风险溢价与因子投资理念为核心推动组合构建创新 [3] - 团队聚焦绝对收益来源实现与分散化配置完善投资框架 [3] - 团队研究股、债、商品、海外资产、另类资产与策略提供差异化回报 [3] 产品表现 - 国金资配团队旗下某FOF型产品2024年度收益排名券商资管产品(FOF类)第8 [3] - 团队近两年屡获金牛奖、英华奖等殊荣 [3] 客户需求 - 团队以绝对收益为纲使用全天候配置策略降低市场波动影响 [5] - 团队通过"固收+"FOF型业务发挥多资产组合与低相关分散化配置优势 [5] - 客户逐渐认识到多资产低相关分散化配置的投资性价比优势 [5] 养老金融 - FOF投资在养老金融领域具有独特优势 [7] - 海外养老金账户中FOF占比达40%以上 [7] - 我国目标日期型FOF公募基金规模约239亿具有广阔上升空间 [7] - FOF投资的资产配置与分散投资理念契合养老金融特点 [7]
2025陆家嘴论坛聚焦金融开放 李云泽:支持外资机构参与更多金融业务试点
搜狐财经· 2025-06-18 15:31
2025陆家嘴论坛聚焦金融开放 李云泽:支持外资机构参与更多金融业务试点 封面新闻记者 戴云 6月18日,2025陆家嘴论坛在上海开幕,本届论坛以"全球经济变局中的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开幕式上表示, 将大力复制推广自贸区、自贸港扩大制度型开放的经验做法,支持外资机构参与更多金融业务试点。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协议中金融领域相关规则,探索 在更宽领域、更大幅度上加大开放力度。 "开放合作是金融发展的时代主题。"李云泽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综合实力增强,中外资机构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了金融市场的丰富与发展。 目前,全球前50大银行有42家在华设有机构,40家最大的保险公司近半数已进入中国。八成全国性银行通过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提升了公司治理效能和 经营管理水平。 如何合力构建金融高水平开放新格局?李云泽表示,将持续优化外资营商环境,加快推进金融领域法治建设,健全与外资机构常态化沟通机制。同时,积 极参与制定和维护国际金融监管规则,继续推动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加强多边和双边金融监管协调,促进跨境监管和危机管理合作。 李云泽特别提到,上海是中国金融高水平开放的窗口。论坛期间,将与 ...
个人养老金理财两年扩容至35只,去年下半年规模增长近5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15:25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扩容 - 截至2025年5月27日,6家理财公司发行的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总数达35只,工银理财、中银理财、建信理财、农银理财、中邮理财和贝莱德建信理财分别发行11只、9只、2只、7只、4只和2只 [1] - 产品类型包括6只混合类和29只固定收益类,相比2023年2月首批7只(6只固收+1只混合)显著扩容,目前更新至第八批 [1] - 中银理财新增2只每日开放的固收类产品,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和三级(中),投资端适配长期养老资金特点,重点配置高等级信用债并适度布局权益资产 [1] 市场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4年12月末,6家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累计销售金额超90亿元,19家销售银行为投资者开立账户超98万个 [2] - 2024年7月数据显示19家商业银行代销23只产品,投资者累计购买金额47亿元,下半年规模增长近50% [2] 全品类养老金融产品动态 - 截至2025年6月17日,个人养老金产品总数达1033款,含35款理财、466款储蓄、235款保险和297款基金 [3] - 对比2025年3月数据,保险/基金/理财类产品3个月内分别增加43款、20款和5款 [3] - 平安人寿等险企推出新款养老年金保险,支持最高80岁投保且首年可领取养老金 [3] - 广发基金等机构发行养老目标日期基金,采用定制化资产配置策略匹配退休需求 [4] 产品服务优化方向 - 中银理财计划从销售渠道拓展、全生命周期策略适配(积累期/退休后)、养老场景融合三方面提升服务能力 [2] - 施罗德交银理财提出养老理财三原则:明确目标(低风险复利)、长期坚持(定投+打底)、专款专用 [4][5] 行业发展趋势 - 专家建议养老金融产品需平衡创新与监管,以稳健性和长期性为核心,避免过度追求高收益 [5] - 需完善法律法规和动态监测机制,加强投资者教育并建立风险缓释措施(如收益平滑基金)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