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转型

搜索文档
荣盛石化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进一步提升 累计增持金额达21.21亿元
全景网· 2025-06-17 13:39
控股股东增持 - 荣盛控股在2025年5月22日至6月13日期间通过深交所集中竞价交易累计增持荣盛石化股份19,707,213股,占总股本的0.19% [1] - 本次权益变动后,荣盛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达到60.01%,共持有6,076,774,685股 [1] - 控股股东增持彰显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和业务发展前景的信心,进一步巩固股权结构 [1] 历史增持计划 - 自2024年1月22日至2025年2月20日,公司实施两次增持计划,累计增持1.72亿股(占总股本1.70%),耗资16.93亿元 [2] - 2025年4月8日启动新一轮增持计划,拟增持金额10-20亿元,截至当前三次增持累计投入超过21.21亿元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总营业收入749.75亿元,利润总额13.45亿元(同比增长5.91%) [2] - 归母净利润5.88亿元(同比增长6.53%),扣非净利润6.18亿元(同比增长30.28%) [2] 战略布局 - 通过技术创新、绿色转型和市场布局优化应对行业变化,产品矩阵覆盖新能源材料、聚酯、合成树脂等领域 [3] - 浙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及金塘新材料项目布局下游新能源材料、高端树脂等高附加值领域 [3] - 延链补链策略实现从基础化工原料到高端新材料的全面覆盖,形成高质量发展生产体系 [3]
5月份部分经济指标继续改善,新动能成长壮大—— 高质量发展向优向新
经济日报· 2025-06-17 06:03
国民经济总体态势 - 国民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生产需求稳定增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新动能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向优向新 [1] 产业动能积聚 - 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工业生产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展现出较强韧性和增长潜力 [2] - 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稳步推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2] - 5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和8.6%,继续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长 [2] - 5月份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1%,明显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 [2] - 5月份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85.9%、29.5% [2] - 5月份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分别增长31.7%、52.5% [2] 消费活力增强 -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比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 [4] - 前5个月服务零售额增长5.2% [4] - 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信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53%、33%、30.5%、25.6% [4] - 前5个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3% [4] -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长6.4% [4] - 5月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5.9% [4] - "五一"假期入境外国人中适用免签政策入境人次同比增长超过70% [4] - 银联、网联处理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分别增长2.4倍和1.3倍 [4] 外贸顶住压力 - 5月份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2.7%,出口增长6.3%,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7] - 前5个月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7% [7]
2025年5月经济数据点评:政策驱动特征明显
招商证券· 2025-06-16 23:12
工业增加值 - 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环比增长0.61%,1 - 5月累计增速6.3%,高于市场预期[4]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4.3%,占比36.7%,连续27个月超30%[4] - 高技术制造业增速回落至8.6%,较4月降1.4个百分点,外需出口交货值同比0.6%,内需消费品制造业同比增长2.5%[4] 固定资产投资 - 1 - 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7%,为今年最低,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贡献率63.6%[4] - 1 - 5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长8.5%,单月增速从4月8.2%降至5月7.8%[4] - 广义基建投资增速10.42%,较4月降0.43个百分点,5月地产投资增速 - 10.7%,降幅扩大0.4个百分点[4][5] 消费 - 5月社零总额4.13万亿元,同比增长6.4%,1 - 5月累计增长5.0%,消费复苏动能增强[5] - 必选消费中,粮油食品类增14.6%、烟酒类增11.2%,可选消费中,家电音像器材类增53.0%、家具类增25.6%,汽车类增1.1%[5] 未来展望 - 6月生产端增速或放缓,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预计超6%[5] - 6月投资端制造业与基建相对高位,地产拖累持续,社零增速或小幅回落[5]
“国家重器”变生动课堂 湖北青年学子探寻特高压枢纽
人民网· 2025-06-16 18:32
特高压工程建设 - 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湖北省首条"川电入鄂"特高压清洁能源通道,每年可向华中地区输送电量400亿千瓦时,相当于全省电量的六分之一 [2][4] - 该工程可减少原煤运输超13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500万吨,具有较为明显的经济、环保和低碳发展效益 [4] - 工程首次研发应用特高压换流站分址级联输电新技术,通过换流站单元化分址建设的布局,适应送端高海拔山区地形特点 [4] 技术创新与设备国产化 - 大冶换流站作为工程终点,其换流阀是核心设备,已充分实现智能化、机械化、国产化 [5] - 换流阀如同一颗动力心脏,保障这条跨越1784公里的能源大动脉电力供应的安全可靠 [5] - 特高压工程为华中电网增加新的区外来电,提升电网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4] 行业地位与战略意义 - 湖北已成为全国特高压建设的主战场、三峡电力的起点、西电东送的通道、南北互供的枢纽、全国联网的中心 [6] - 该工程是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关键节点,承载着优化全国能源配置的国家使命 [4] - 湖北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具有承东接西的重要战略地位,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事关国计民生 [5] 人才培养与社会影响 - 公司举办特高压建设开放日活动,让青年学子近距离感触科技脉动,激发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壮志豪情 [2][5][6] - 活动以国家重大基础设施为实景课堂,将国家战略、科技前沿与青年成长紧密联结 [6] - 专业团队通过摄影作品和短视频案例分享"鄂电铁军"背后的动人故事,传播电力工程知识 [5]
5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5.8%,装备制造业领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6 16:40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冉黎黎 北京报道 6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环比增长 0.61%。从行业来看,在产业升级背景下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增长较快,有效支撑了工业稳定增长,5 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对工业生产贡献率达到54.3%。从产品来看,高技术产品产 量快速增长,5月份3D打印设备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0%,机器人减速器、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1倍 和35.5%。 同日,国新办就2025年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 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会上表示,在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和产业升级发展带动下,工业生产保持平稳较快 增长,展现出较强韧性和增长潜力。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稳步推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 势赋能。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 较4月放缓0.3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61%,大体符合季节性规律。 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8%(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 比看,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 ...
湖北宜化拟2.22亿转让联海煤业股权 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聚焦主业发展
长江商报· 2025-06-16 08:51
战略布局与主业聚焦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内蒙宜化以2.22亿元挂牌转让联海煤业1.718%股权,交易完成后不再持有联海煤业股权 [1][2] - 联海煤业2024年1—4月营收3056.53万元,净利润-2572.33万元,净资产107.33亿元 [2] - 内蒙宜化2024年营收28.81亿元,净利润-2.27亿元,新疆宜化投资收益占公司净利润41.72% [3] 资产重组与产业链延伸 - 公司以32.08亿元收购宜昌新发投100%股权,完成过户后持有新疆宜化股权比例升至75%,成为控股子公司 [4] - 新疆宜化纳入合并报表后,公司尿素、PVC、氯碱产品产能大幅增加,新增煤炭开采业务,形成更稳定盈利模式 [4] 绿色转型与技改搬迁 - 公司拟以2.4亿元转让旧厂区部分机器设备及废旧装置,落实"长江大保护"政策及湖北省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任务 [1][7] - 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新宜化工,优化管理架构,并将"洁净煤加压气化多联产技改搬迁升级项目"主体变更为公司,项目投资35.68亿元 [6] - 洁净煤项目是湖北省化工产业转型升级重点任务,新建55万吨/年氨醇项目,采用先进技术升级 [6] 经营目标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经营计划目标为实现营业收入不低于180亿元,聚焦核心主业并推动高附加值新产品研发 [1] - 2024年公司营收169.64亿元,归母净利润6.53亿元 [5]
国际能源署最新报告指出——可再生能源仍是全球投资重点
经济日报· 2025-06-16 06:00
全球能源投资总体趋势 - 2025年全球能源领域投资预计将增至3.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 [1] - 可再生能源、核能、电网和电气化等领域投资约2.2万亿美元,传统能源领域投资约1.1万亿美元 [1] - 全球能源转型投资快速增长,过去5年约70%新增投资来自化石能源净进口国 [2] 主要国家能源投资动态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能源投资国,清洁能源支出份额从10年前的四分之一上升至近三分之一 [1] - 美国可再生能源与低碳排放燃料投资过去10年近乎翻番,但可能进入平台期 [1] - 印度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有望提前实现2030年达到50%的目标 [1] - 巴西形成海上油气资源开发与清洁能源投资并举的独特格局 [1] 区域能源投资差异 - 非洲能源投资预计较2015年萎缩三分之一,清洁能源投资占比仅为2% [2] - 发展中经济体清洁能源项目投资和援助水平远低于需求和预期目标 [2] 细分领域投资趋势 - 2025年全球电力领域投资将达1.5万亿美元,低碳发电领域吸引大量投资 [3] - 太阳能领域投资预计达4500亿美元,配备储能电池的光伏板成为新兴经济体重要驱动力 [3] - 电力系统储能电池投资预计达660亿美元,核电投资突破700亿美元 [3] - 石油上游产业投资预计同比下降6%,可能创2016年以来最大降幅 [3] - 全球油气上游产业投资预期降至5700亿美元以下,40%用于延缓油田产量衰减 [3] 低碳排放燃料与技术创新 - 2025年低碳排放燃料投资预计不足300亿美元,但或创历史新高 [4] -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投资规模预计2027年较当前增长10倍以上 [4] - 氢能项目受政策不确定性影响,部分已被取消或延期 [4] 电网与基础设施挑战 - 全球电网年投资额约4000亿美元,不足以匹配电力消费需求和发电投资增长 [4] - 电网投资面临审批流程长、供应链紧张和电力公司财务状况不佳等问题 [4] 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 - 要实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增至2023年3倍的目标,年投资规模需要翻番 [5] - 配套电网、储能等领域投资需同步增加 [5] - 呼吁为发展中经济体低碳项目募集至少1.3万亿美元资金 [5]
第二届侨交会(曼谷)智能科技展在泰国举办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15 10:44
展会概况 - 第二届侨交会(曼谷)智能科技展于6月11日至13日在泰国曼谷蒙通他尼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1] - 展会聚焦智能制造、绿色能源、数字基建等领域,汇聚中泰两国优质企业 [1] - 展前吸引超3000名观众预登记,大量泰国本地及周边国家专业买家与行业人士参展 [1] 展会新增内容 - 首次增设"全球绿色与数字基建博览会"与"中国消费品品牌出海博览会"两个子品牌 [1] - 全球绿色与数字基建博览会聚焦绿色科技与基础设施合作 [1] - 中国消费品品牌出海博览会聚焦中国优质消费品在东南亚市场的落地机遇 [1] 泰国市场趋势 - 泰国持续加快绿色能源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1] - 积极推动太阳能、储能、电动车、智慧城市等重点产业发展 [1] - 相关政策不断完善,市场潜力持续释放 [1] 展会服务与成果 - 特设出海服务专区,全链条破解企业出海痛点 [2] - 出海服务专区为超130家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其中28%咨询投资设立厂线相关问题 [2] - 多家参展企业深入接触泰国市场,获得渠道商、终端客户的精准合作意向 [2] 展会支持与合作 - 获得泰国数字经济促进局、泰国会展局、泰国华商中心、泰国绿色能源协会等机构积极参与 [2] - 企业与买家建立稳固后续沟通机制,为落地与拓展打下基础 [2] 专题活动 - 举办"第十七届国际民间交流圆桌会暨中泰绿色与数字基建融合发展论坛" [2] - 举办"工业智联·绿色城市——中泰智慧城市新品发布&专场对接会" [2] - 举办"全球消费·文化赋能——中泰消费品新品发布&专场对接会" [2] - 活动聚焦行业趋势、市场落地、供需对接,提供政策解析、市场洞察与精准撮合支持 [2]
新华视点|创新驱动 数智领航——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一线观察
新华社· 2025-06-14 09:42
数字农业 -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5G数字农业示范园拥有3000多亩高标准农田,采用现代化农业技术实现丰收 [1] - 示范园部署土壤墒情监测仪、气象站、病虫害监测设备等,全方位采集田间土壤湿度、养分含量、气象数据、病虫害等信息 [3] - 通过"科技大脑"实现传统农耕与现代科技结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3] 工程橡胶产业转型 - 河北衡水工程橡胶产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超六成,近年通过"智造+智治"实现绿色转型 [5] - 衡水高新区累计投入近亿元构建环保体系,指导60余家工程橡胶企业完成环保分级改造 [6] - 产业从"被动治污"向"主动减污"转变,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进 [5] 笋竹产业升级 - 福建省永安市通过数智化加快笋竹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智能化供水与多元化加工 [6] - 加工环节采用数控设备,产品种类增多,精度与质量明显改善,实现全竹利用 [6] - 加工车间使用竹条选色机自动检测缺陷,每分钟筛选25至50根竹条,烘烤环节采用数智化电烤笋房替代传统燃料 [9] 生态环境监测 - 广西钦州市茅尾海立体智能综合监测基地采用多种监测手段构建生态环境立体智能监测体系 [8] - 监测手段包括卫星遥感、无人机自动巡航、高塔扫描、岸基智慧水站和海洋浮标等 [8] - 基地为平陆运河绿色工程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智慧监控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