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融

搜索文档
贝莱德建信理财总经理张鹏军: 以全球视野深耕中国市场 打造特色理财服务
中国证券报· 2025-06-05 04:43
公司发展概况 - 贝莱德建信理财自成立以来资产管理规模从首只产品25亿元增长至400亿元,几乎每年实现规模和客户数量翻倍,2024年底目标为在现有基础上再翻一倍 [1] - 公司构建八大产品体系覆盖固收、权益、混合、QDII、养老等领域,涵盖四个风险等级,累计发行288只产品 [1][3] - 产品业绩表现突出:2024年到期固收封闭式理财产品达标率99%,"贝安心2032"养老产品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超5% [3][8] 股东优势整合 - 贝莱德集团提供系统化主动权益投资(SAE)策略、全球智库支持和运营管理经验 [4] - 淡马锡提供国内金融市场战略参考,建设银行贡献渠道优势及人才、信息系统等全方位支持 [4] - 融合形成"客户第一,追求卓越,同舟共济"的企业文化,兼具国际化视野与本土化特色 [4] 产品战略布局 - 采取"以正合,以奇胜"战略:固收类产品占比70%,重点加强低风险产品建设;同时布局海外(20%)、多资产(10%)等特色领域 [5][6] - 养老金融领域优势显著:唯一拥有"双资质"的合资理财公司,三只养老产品权益配置比例分别为30%/10%/5% [8][9] - 个人养老金产品表现优异:"贝嘉目标风险"年化收益率超4%,新产品"贝嘉智能心"业绩超预期 [8] 渠道与能力建设 - 拓展母行外渠道,3月"贝远稳航"产品登陆中国银行,未来将综合考量渠道禀赋扩大覆盖 [6] - 通过社会化招聘完善固收团队建设,实现投资策略多元化,同时挖掘另类资产潜力 [6] - 强调能力驱动的规模增长,注重投资管理、风险管理、产品设计等核心能力提升 [7] 养老金融规划 - 借鉴贝莱德集团管理11.6万亿美元资产中超半数养老资产的经验开发产品 [9] - 联合建设银行开展全国养老金融调研,计划发布养老金融白皮书指导行业发展 [10] - 认为理财产品"长投"特性与养老需求天然契合,可通过权益配置平衡风险收益 [10]
招商证券: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6-04 18:12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二○二四年年度股东大会 会议资料 大 会 议 程 关于招商证券国际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全资子公司 2025 年度担保授权方案的议案 议案 1 关于公司 2024 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的议案 各位股东: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简称《公司章程》) 的规定,现提请股东大会审议公司 2024 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具体如下: 一、2024 年度董事会主要工作 中央沉着应变、综合施策,特别是 9 月末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社会信心有 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全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GDP 同比增长 5%。 随着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出台和"1+N"政策体系的逐步落地,以及一揽子增 量政策积极效应的持续显现,资本市场回暖向好,展现出较强韧性。12 月末, 上证指数同比上涨 12.7%,深证成指同比上涨 9.3%;全年 IPO 和再融资发行规模 均大幅下降,一级市场股权融资规模 2,485 亿元,同比下降 73%;二级市场日均 股基交易额 1.2 万亿元,同比增长 23%。 会议时间: 通过交易系统投票平台的投票时间: 的一年。公司积极应对监管新规实施、行业竞争加剧等考验,保 ...
【高端访谈】全面融入辽宁振兴发展大局——访中国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葛立圣
新华财经· 2025-06-04 11:30
公司业绩与战略定位 - 截至2024年末各项贷款余额5020亿元,新增345亿元,稳居辽宁四大国有银行首位[1] - 2024年向实体企业投放贷款1984亿元,同比多投223亿元,对公贷款新增287亿元,四大行占比59%[2] - 2025年一季度末贷款余额超5000亿元,对公非贴贷款余额超3000亿元,服务大中型企业近千户[9] 实体经济服务举措 - 央地合作对接180个项目,批复32个,授信770亿元,贷款余额118亿元[2] - 围绕22个重点产业集群授信532亿元,贷款余额159亿元[2] - 供应链金融平台服务2491家链条企业,贷款余额124亿元,创新"脱核"模式投放贷款8亿元[2] 扩大内需与消费金融 - 信用卡及"建易贷"累计带动消费707亿元[3] - 配合政府补贴行动提供分期服务191亿元,同比增长47%[3] - 存量房贷利率调整为30万居民节约利息2.5亿元[3] 金融"五篇大文章"实施 - **科技金融**:科创贷款余额400亿元(截至2025年3月末),新增31亿元[4] - **绿色金融**:绿色贷款余额908亿元,较年初增加135亿元,支持核电等清洁能源项目[4] - **普惠金融**:普惠贷款余额473亿元,新增75亿元,服务4.9万户小微企业[5][6] - **养老金融**:推出38项便民服务,打造48家养老示范网点,申报养老服务贷款1000万元[6] - **数字金融**:"辽事通"月活用户超400万,手机银行用户318万户同比增长10%[6] 特色金融服务 - 国企改革:领投本溪钢铁增资10亿元,承销本钢科创票据5亿元[7] - "一带一路":服务外贸客户983户,国际信贷余额608亿元,新增31亿元[7] - "三大工程":支持城中村改造投放首笔保障房贷款7000万元,储备项目拟融资30亿元[8] - 房地产"白名单":拟修复项目1个,融资需求1亿元[8] 2025年重点规划 - 服务全省"两重"项目,深化商投行综合服务[10] - 依托"辽事通"等平台优化营商环境,赋能新兴产业[10] - 涉农贷款余额544亿元(截至3月末),新增88亿元[9]
养老金融周报(2025.05.26-2025.06.02)
平安证券· 2025-06-03 18: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周全球养老金领域有三项重点事件,包括加拿大 CPP 出售旗下化石能源交易平台、韩国 NPS 增加对海外股票的投资、英国政府拟立法推动养老金投资本国私募市场并设定地方投资目标;同时还跟踪了海外和国内养老金融政策及投资管理动态,以及养老产业最新动态 [1][2] 各目录总结 重点关注 - 加拿大 CPP 将出售旗下化石能源交易平台,5 月 30 日,CPP Investments 同意将 EAP 的 98%股权以 56 亿美元出售给 EOG Resources,交易预计 2025 年下半年完成,其称出售不代表投资美国策略改变,但面临气候倡导组织批评 [6][7][8] - 韩国 NPS 将增加对海外股票的投资,到 2026 年,海外股票配置比例目标从 35.9%上调至 38.9%,约 265 亿美元将配置到海外股市,此举可对冲国内市场疲软并提升回报,但使韩元承受贬值压力 [9] - 英国政府拟立法推动养老金投资本国私募市场并设定地方投资目标,5 月 29 日发布审查报告,政府将获强制退休金计划投资私募市场权力,推动集成信托计划和地方政府养老金计划整合,业界对政府干预资产配置存在担忧 [11][12] 海外养老金融动态 - 挪威 NBIM 关闭东京房地产办公室,称日本房地产直投非优先方向,维持办公室成本高,投资组合保持日本房地产投资但无新增投入 [12] - 香港强积金监管机构要求基金制定紧急计划应对美国国债评级下调,拒绝修改法规中限制国债持仓比例规定,增加强积金被迫抛售美债风险 [13] - 加拿大 CDPQ 计划未来五年向英国投资逾 80 亿英镑,重点聚焦基础设施项目,提升英国资产配置并减少美国持仓 [15] - 加拿大或支持乌克兰养老金体系改革,双方财政部长探讨加拿大协助乌建设现代养老金体系可能性,乌养老金体系面临财政压力,需构建多支柱体系 [15][16] 国内养老政策和产业动态 - 四家试点机构商业养老金规模超千亿元,截至 2024 年末,人保养老等 4 家公司业务管理规模突破千亿元,同比增长超 4 倍,累计开立账户数达 195.5 万户,同比增长超 220% [16] - 已有地方证监局要求机构成立工作小组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要求辖区证券基金行业成立养老金融工作小组、加大权益类投资布局等 [18] - 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等 11 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金融服务养老事业和银发经济工作方案》,从五方面提出 15 项重点任务举措 [18][19] - 4 月末上海个人养老金人均缴存额约 1 万元,截至 2025 年 4 月末,上海个人养老金累计缴存金额超 180 亿元,人均缴存额居全国第一 [20] 养老产业最新动态 - 老年用品方面,足力健发布“黑科技安全鞋”,苏宁易购获适老化建设相关称号并拓展适老化服务,讯飞医疗发布“鸿语系列耳背式助听器” [21][22] - 医养照护方面,树兰医疗集团等达成合作,新华保险新增 3 家合作康养社区,广药集团与九州通集团签署合作协议 [22] - 老年文旅方面,中国工商银行海南省分行发放专项贷款,广州地铁集团与新加坡鹏瑞利集团达成合作 [22] - 养老地产方面,适老化改造企业银铃智老与 PICC 签署合作协议 [22] - 智慧养老方面,建信投资与大零号湾集团设立养老科创产业基金,中国电信陕西公司等发布“家庭桌面 AI 机器人”,智慧康养科技与清澜技术签订合作协议 [22]
公募FOF年内悄然回春:好产品如何做到“稳健”“绩优”两不误?| 基金投资力测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3 09:48
公募FOF市场回暖 - 2025年一季度全市场公募FOF规模增长267亿元,较2024年末增幅超20% [1] - 年内新成立21只FOF产品合计募集230.4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超4倍,单只平均募集规模达10.97亿元 [1] - 纳入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的288只Y份额基金规模达113.9亿元,较2024年末净增22.47亿元 [1] 养老FOF业绩表现 - 全市场498只养老FOF中421只年内实现正收益,占比85%,平均净值增长1.3% [2] - 7只养老FOF年内收益超5%,工银养老2050Y以7%回报领跑 [2] - 工银养老2055自2024年1月管理以来任职回报10.58%,年化回报7.47%,同类排名24/182 [4] 工银瑞信FOF投资策略 - 工银养老2050采取A、H股均衡配置,近期减持港股科技与红利板块,增配医药、非银及地产 [4] - 工银养老2055权益配置中枢70%,2024年最大回撤10.13%,显著低于偏股混合基金均值19.2% [4] - 动态调整A股周期/红利/成长板块权重,港股侧重互联网与高股息轮动操作 [5] 工银瑞信产品布局 - FOF总规模从2021年末12.74亿元增至2025Q1的24.82亿元,个人养老金Y份额贡献显著 [7] - 构建覆盖目标日期(2035-2060)、目标风险(积极/平衡/稳健)及被动工具的养老产品矩阵 [8] - 采用"战略配置-战术调整-基金选择"三步走流程,中高风险组合侧重科技成长,中低风险侧重红利资产 [8] 行业发展趋势 - FOF凭借专业买手管理优势与渠道资源倾斜形成正向循环 [1] - 个人养老金扩容推动FOF市场活力,工银瑞信等银行系公募展现强防御能力(2021-2024年规模下行幅度比行业均值收窄15%) [7] - FOF"类投顾"属性有望成为基金公司长期增长抓手,契合业绩基准导向的监管趋势 [9]
券商“五篇大文章”新考纲:科技金融占50分成“主科” 债券融资成加分关键战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1 15:57
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体系 - 中证协正在制定以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为核心的《证券公司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办法(试行)》,要求券商6月8日前完成报送 [1] - 评价体系总分105分(基础分100分+附加项5分),基础分包含90分定量指标(科技金融50分、其余四项各10分)和10分定性指标(机制建设与业务资源投入各5分) [1][2] - 试评价期间暂不考核附加项和业务资源持续投入指标 [3] 科技金融的核心地位 - 科技金融在定量指标中占比56%(50/90分),细分五大领域:股权融资(16分)、并购重组(12分)、债券融资(10分)、股权投资(6分)、私募股权投资(6分) [4] - 统计口径差异化:并购重组项目N家联合顾问均全额计入,股权业务保荐家数均计但承销金额按实际分配,债券业务联席主承销按1/N计算 [5] - 股权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均采用近三年数据,分别考核券商另类子公司直投金额和私募子公司管理基金投向科技企业的金额 [6][7] 债券融资的考核权重 - 债券融资在科技金融(10分)、绿色金融(10分)、普惠金融(10分)中合计占比30分,成为最大考核项 [8] - 绿色金融债券已纳入中证协统计无需重复提报,普惠金融需补充中小微企业债券数据(4分),民营企业债券(6分)沿用现有统计 [8] 其他金融领域考核特点 - 养老金融考核代销个人养老金产品规模,数字金融侧重证券公司自身数字化能力成熟度(8分)和科技类奖项(2分) [9] - 定性指标中机制建设要求纳入战略(5分),包括组织架构体系建设和激励机制完善 [10] - 附加项5分考核投行功能发挥、政策落实及创新示范情况 [10] 行业竞争格局影响 - 仅各细分指标前50名券商(占总数150家的1/3)可获加分,头部券商在规模效应下更具优势 [7] - 科技金融细分指标多达五项,明确引导行业加大科技企业服务投入 [4]
全国前列!上海个人养老金缴存金额超180亿元
新华财经· 2025-05-30 22:35
上海个人养老金发展现状 - 截至2025年4月末上海地区个人养老金累计缴存金额超180亿元位居全国前列人均缴存额约1万元居全国第一 [1] - 2024年12月人社部等五部门宣布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后上海致力于推动制度持续规范发展 [1] - 个人养老金每年缴费上限12000元不同收入群体节税效果显著:应纳税所得额3.6万至14.4万元可节税1200元96万元以上可节税5400元 [1] 政策与市场协同机制 - 上海市人社局强调个人养老金制度是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关键举措通过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结合提供补充养老储备的灵活选择 [1] - 2024年11月上海金融监管局印发《关于推动上海地区商业养老保险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目标建设与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相匹配的养老保险体系 [1] - 方案提出深化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强化商业养老保险宣导以点带面促进业务全面发展 [1] 落地实施创新举措 - 上海组建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宣讲团首批60名成员来自金融机构经系统培训后持证上岗证书编号可通过"随申办"平台查验 [2] - 宣讲团以市民需求为导向通过案例解析和互动答疑破解青年群体"低意愿"参与难题加速政策知晓向行动转化 [2] - 复旦大学许闲教授建议优化税优政策扩大抵扣覆盖面简化流程并创新产品设计推动年轻群体从被动观望转向主动规划 [2] 行业专家观点与未来展望 - 中国社会科学院郑秉文教授指出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是养老金融新增长点直接驱动养老保障体系金融化程度提升 [2] - 上海个人养老金进入品牌化、数字化、场景化新阶段通过政策创新与社会协同为全国提供"上海样本" [2] - 随着参与市民增加第三支柱有望成为提升退休生活质量和应对老龄化挑战的重要支撑 [2]
金色服务暖融融 托起幸福“夕阳红”
江南时报· 2025-05-30 16:47
暖心服务案例 - 客户郎阿姨因退休金工资卡即将过期而焦虑 工行常州天宁水木年华支行张经理协助办理换卡不换号业务并指导填写网点收件地址实现换卡激活一步到位[2] - 郎阿姨在外旅游期间收到新卡到达网点通知 张经理承诺妥善保管卡片直至客户返回[3] - 郎阿姨遗失旧卡后情绪紧张 张经理通过电话安抚并承诺协助处理后续业务[3] 适老化服务举措 - 常州天宁支行设立爱心窗口和银发设施 提供一对一指导及手写便签提示等个性化服务[4] - 网点通过换卡业务全流程协助展现对老年客户的人文关怀 包括保管卡片和遗失应急处理[2][3][4] 品牌价值体现 - 客户主动手写感谢信 特别表扬张经理和靳经理的周到服务 认为公司不嫌弃老年人麻烦[1][4] - 该案例被作为公司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理念的典型 反映国有大行在养老金融领域的社会担当[4] 战略方向 - 常州天宁支行持续推进网点适老化升级 强调在数字化时代兼顾服务便捷性与人文关怀[4] - 公司明确将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作为金融使命 计划深化适老化改造和个性化服务措施[4]
山东出台金融服务养老事业和银发经济工作方案
新华财经· 2025-05-30 16:29
金融服务养老事业和银发经济工作方案 - 山东省11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金融服务养老事业和银发经济工作方案》,提出15项重点任务举措,涵盖金融产品创新、投融资支持、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养老服务金融提质增效和长效机制健全五个方面 [1] 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为不同阶段、不同特征老龄群体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2] - 金融机构需主动对接山东半岛城市群和省会、胶东、鲁南经济圈,为银发经济产业园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2] - 加大对老年用品、智慧康养、康复辅助器具、抗衰老、老年旅游等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2] - 威海、烟台、淄博、日照、滨州等老年人口占比高的地市要因地制宜创新融资服务模式 [2] 养老产业投融资支持 - 发挥政府引导基金引领撬动作用,加快培育银发经济和养老服务产业发债主体 [2] - 支持全省养老、医药行业企业通过上市挂牌、并购重组、发行债券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2] 养老金融工作进展 - 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会同多部门成立山东省养老金融工作协调机制,建立全省养老产业项目库 [3] - 开展金融支持养老服务发展"五个一"提升行动,持续加大金融资源投入 [3] - 截至2025年4月末,全省养老产业贷款余额142.5亿元,同比增长24.8%,高于全部贷款增速15.2个百分点 [3]
平安养老险:20年服务超8300万人,多业务成绩亮眼
搜狐财经· 2025-05-30 11:48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1988年,扎根深圳蛇口,2025年目标成为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服务集团 [1] - 平安养老险成立于2004年,作为战略重要业务模块,深耕养老金融主业20年 [1] - 公司是全国注册资本最大的养老险公司,设立35家分公司 [1] - 截至2024年末,累计服务455万团体客户 [1] 财务与业务数据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注册资本116亿元,总资产896亿元,净资产209亿元 [1] - 2024年原保险保费收入165.95亿元 [1] - 偿付能力充足率远超监管要求 [1] 行业地位与资质 - 公司是国内首家专业养老险公司 [1] - 2005年成为首批企业年金受托人和投资管理人,2007年获账户管理人资格 [1] - 在年金管理领域,投资和受托管理业绩名列前茅 [1] 产品与服务创新 - 推出浮动收益型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探索多元化领取机制 [1] - 未来将提供一站式养老解决方案 [1] - 推动养老金融与健康管理融合 [1] 行业趋势 - 中国加速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养老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1] - 养老金融行业面临诸多挑战 [1] 战略方向 - 公司秉承"长期投资"理念,坚持"长期主义" [1] - 积极响应国家养老战略,助力构建养老保险体系 [1] - 绿色产业保险业务成绩亮眼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