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侧AI
搜索文档
端侧AI飞轮效应可期!消费电子ETF趋势上涨,均胜电子再度涨停
搜狐财经· 2025-09-17 11:03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上证指数盘中上涨0.18%[1] - 多元金融 电工电网 煤炭等板块涨幅靠前 贵金属 电脑硬件跌幅居前[1] - 消费电子ETF(159732)上涨0.45% 成分股长盈精密上涨12.05% 均胜电子与科博达涨停 三环集团上涨6.90%[1] 消费电子板块分化 - 胜宏科技下跌6.71% 鹏鼎控股下跌3.00% 显示个股表现显著分化[1] - 消费电子ETF跟踪国证消费电子指数 覆盖50家A股消费电子产业链公司[1] - 持仓集中于电子制造 半导体 光学光电子等高关注度板块[1] 苹果新品发布影响 - 苹果于9月10日发布8款新品 包括四款新iPhone 三款新AppleWatch及AirPods Pro 3[1] - 发布会主题为"AweDropping" 展现技术创新与生态布局能力[1] AI技术驱动趋势 - 端侧AI模型性能及端云协同模式趋于成熟 推动AI功能落地[1] - AI大模型厂商积极布局硬件入口 加速应用场景拓展[1]
扎克伯格豪赌AI眼镜主导“后智能时代” 即将携800美元的“Celeste”亮相Connect
智通财经· 2025-09-17 10:49
产品发布 - Meta预计在年度Connect大会上发布内置显示屏的高端AR+AI智能眼镜 零售价高达800美元 代号为Hypernova 将以Celeste之名推出 右镜片配备小型数字高清显示屏 支持紧急消息通知和高质量翻译等基本AI功能 [1] - 新款智能眼镜先进程度可能远低于去年展示的Orion原型眼镜 [1] - 预计同时发布首款智能腕带 允许用户通过手势控制智能眼镜 还将展示更新迭代的Ray-Ban系列 可能配备更高端摄像头 更强电池续航和更多元AI功能 [2] - 新款Ray-Ban设备起售价为299美元 Oakley运动风格眼镜售价399美元 [2] 产品定位与战略 - 智能眼镜是Meta迈向真正增强现实与AI融合的里程碑产品 公司计划将先进AI大模型与可穿戴设备融合 挑战苹果在消费电子领域的主导地位 [1][4] - 产品需与包括iPhone在内的主流智能手机配合使用 但未来机型预计内置显示屏并具备完整AI超级助理功能 基于Meta独家AI大模型 [5][6] - 公司将通过新软件工具包向第三方开发者开放智能眼镜开发平台 以吸引全球应用开发者参与开发生态 [3] 市场前景 - 800美元定价可能导致短期市场份额可忽略不计 分析师认为产品笨重且设计非大众友好 初期销量将相当低 [2] - Counterpoint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同比增长60% 2025-2029年维持超过6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8] - 2025年上半年国际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110% AI智能眼镜占比达78% 高于2024年上半年的46%和2024年全年的66% AI细分市场规模年增长超250% [11] 技术架构 - 智能眼镜配备集成NPU的SoC 先进摄像头和音频组件 借助设备端AI算法 端侧AI及Llama云端大模型实现照片视频捕捉 音频播放和广泛应用场景 [7] - 端侧设备通过边缘计算和5G网络实时处理数据 与云端AI大模型交互 实现语音交互 实时翻译 增强现实导航和情境信息叠加等生成式AI功能 [7] 行业趋势 - 行业进入后智能时代 智能手机需求增速放缓 AI智能眼镜等新型可穿戴设备渗透率激增 形成智能手机需求见顶与AI消费电子崛起的混战格局 [4] - 2024年底后涌现一波AI智能眼镜产品 包括供应链参考设计和眼镜品牌商业化产品 2025年智能手机领军企业将推出首款AI智能眼镜 更多消费电子公司可能在2025-2026年进入市场 [8]
欧洲手机市场 Q2 增长 4% 荣耀 42% 增速领跑头部品牌
经济观察网· 2025-09-17 09:47
欧洲智能手机市场整体表现 - 欧洲智能手机市场在2025年第二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4% 从一季度低迷状态复苏 [1] - 行业面临经济挑战 地缘政治压力及欧盟新生态法规等多重下行风险 [1] - 厂商通过创新产品和促销策略有效对冲市场下行压力 [1] 品牌竞争格局 - 荣耀品牌出货量同比激增42% 增幅在TOP5厂商中排名第一 [1] - 荣耀凭借42%的同比增长率跻身欧洲市场前四名品牌 [1] 产品与技术驱动因素 - 荣耀增长得益于折叠屏产品布局和技术创新 [1] - Magic V系列为市场表现奠定基础 [1] - 新品Magic V5凭借轻薄设计和端侧AI功能实现热销 [1]
行业点评报告:AI大模型厂商加速导入硬件入口,端侧AI产业链投资机遇可期
开源证券· 2025-09-16 10:34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AI大模型厂商加速导入硬件入口 端侧AI产业链投资机遇可期[2] - AI模型持续迭代 端侧化与轻量化成为核心方向[3][5] - 终端硬件入口重要性凸显 各家大模型厂商加速导入助力各场景应用落地[6] - AI终端持续迭代 硬件升级与形态创新并进[7] AI模型发展趋势 - 全球主流大模型通过算法优化与数据积累实现快速迭代 核心表现为能力增强与推理效果优化两大维度[3][5] - GPT系列、Gemini等通过扩大参数规模、引入多模态融合 实现复杂任务处理能力突破 支持代码生成、逻辑推理、跨语言理解等高阶功能[3][5] - 模型推理效率持续优化 通过多模块注意力、动态扩展、高级批处理等技术 确保AI兼具高性能、低延迟和高性价比[5] - 2024年2B参数量的大模型MiniCPM能力与2020年GPT-3 175B大模型能力接近[5] - 大模型的规模化扩展需依赖云端和终端的协同工作 通过云端搭配终端进行AI计算工作负载的分流 带来成本、能耗、性能等方面的优化[5] - AI处理的发展重心有望逐步从云端向手机、PC等终端载体转移[5] 硬件入口布局与应用场景 - 谷歌Gemini入驻三星 能够通过分享屏幕和相机画面进行即时互动[6] - 谷歌推出Nano Banana图片生成模型 一周内为Gemini吸引超千万粉丝[6] - 阿里与荣耀达成AI战略合作 针对出行导航、旅游服务、本地生活、移动办公、电商购物、电影演出等多个核心服务场景[6] - 苹果发布Apple Intelligence系统 高阶AI功能预计将在2026年春季推出[6] - 手机厂商全力以赴投入AI技术研发与整合 端侧AI飞轮效应可期[6] - 2025年我国AI手机市场份额将达到30%左右 端侧AI大模型市场规模有望快速增长[6] AI终端发展重点 - AI终端围绕"算力、能效、交互"三大核心发展[7] - 硬件方面 SoC集成NPU提升本地算力 存储向高带宽、低延迟演进 提高端侧AI模型使用体验[7] - 能效方面 散热技术从石墨片向超薄VC均热板演进 电池往高容量高效率方面演进 快充功率有望进一步提升[7] - 形态方面 端侧AI终端形态从AI向各类产品发散 AI眼镜偏向视觉交互 AI耳机偏向音频交互[7] - OpenAI计划打造创新AI硬件[7] 投资建议 - 受益标的包括品牌整机:传音控股、小米集团-W、立讯精密、歌尔股份、龙旗科技、华勤技术[8] - 零组件:领益智造、蓝思科技、鹏鼎控股、瑞声科技、舜宇光学科技、电连技术、水晶光电、蓝特光学、珠海冠宇[8] - 芯片和存储:瑞芯微、恒玄科技、乐鑫科技、中科蓝讯、炬芯科技、汇顶科技、兆易创新、艾为电子、格科微、思特威、唯捷创芯、美芯晟[8]
北京君正递表港交所,为芯片提供商
新浪财经· 2025-09-15 20:12
公司上市申请 - 北京君正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 独家保荐人为国泰君安国际 [1] 业务定位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计算+存储+模拟芯片提供商 [1] - 产品覆盖汽车电子 工业医疗 AIoT及智能安防市场 [1] - 开发高性能低功耗计算芯片应用于AIoT及智能安防 [1] - 提供高品质高可靠性存储芯片包括DRAM SRAM NOR Flash及NAND Flash [1] 市场地位 - 在全球利基型DRAM市场排名第六 [1] - 总部位于中国大陆的利基型DRAM供应商中排名第一 [1] - 持续推动智能汽车 端侧AI等科技前沿领域发展 [1] 财务表现 - 2022年度实现收入约54.12亿元 [1] - 2023年度实现收入约45.31亿元 [1] - 2024年度实现收入约42.13亿元 [1] - 2024年上半年实现收入约21.07亿元 [1]
招商证券:苹果新机销售优于预期 把握低估果链投资机会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16:44
iPhone 17系列销售表现 - iPhone 17京东平台预订量超200万人 为iPhone 16的近10倍 [1] - iPhone 17中国区所有配置发货时间3-4周 美国区大部分配置2-3周 优于去年同期1-2周 [1] - iPhone 17 512G版本在京东平台缺货无法预约 [1] 产品配置与定价策略 - iPhone 17升级120Hz高刷/超广角及前摄/续航快充等配置 同时降价100美元 [1] - iPhone 17 Pro系列外观大改版 升级散热/长焦/续航快充等功能 [2] - iPhone Air采用超薄钛金属外观 搭载自研调制解调器及无线连接芯片 支持eSIM和前后摄双拍视频 [2] 各机型需求特征 - iPhone 17高性价比策略覆盖中端价位群体 形成有力竞争 [1] - iPhone 17 Pro系列等候时间3-4周 Pro Max中国区优于去年同期2-3周 [2] - iPhone Air美国区天蓝/浅金/深空黑色发货约1周 云白色2-3周 中国区暂未发售 [2] 配件产品销售情况 - Airpods Pro3中国区发货1周 美国区2-3周 具备AI翻译和测心率功能 [2] - Watch S11中国/美国区发货1周 Watch Ultra3大部分配置2周/2-3周 新增高血压提醒/5G/卫星通讯功能 [2] 产业链投资标的 - 立讯精密和高伟电子全面受益苹果终端AI创新 [3] - 鹏鼎控股/东山精密/比亚迪电子等多家供应商被持续看好 [3] - 水晶光电/蓝特光学/瑞声科技/舜宇光学等光学器件供应商获重点关注 [3]
招商证券:苹果(AAPL.US)新机销售优于预期 把握低估果链投资机会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16:32
iPhone 17 销售表现 - iPhone 17 京东平台预订量超200万人 为iPhone 16的近10倍 [1] - iPhone 17 中国区所有配置发货时间3-4周 美国区大部分配置2-3周 优于去年同期约1-2周发货时间 [1] - iPhone 17 512G缺货无法预约 主要因升级120Hz高刷、超广角及前摄、续航快充等配置 同时降价100美元使性价比提升明显 [1] iPhone 17 Pro 系列需求 - iPhone 17 Pro 中国区发货时间3-4周 美国区除深蓝配色外2-3周 Pro Max中国区及美国区3-4周 Pro款优于去年同期1-2周 PM款在中国区优于去年同期2-3周 [2] - Pro系列等候时间仍较长符合过往趋势 外观大改版及散热/长焦/续航快充等升级亮点有望带动需求平稳向好 [2] iPhone Air 及其他产品 - iPhone Air 中国区暂未发售 美国区天蓝/浅金/深空黑色发货时间约1周 云白色2-3周 亮点包括超薄钛金属外观、自研调制解调器、前后摄同时双拍视频等 [2] - Airpods Pro3 中国区1周/美国区2-3周 Watch S11中国/美国区1周 Watch Ultra3大部分配置中国/美国区2周/2-3周 销售趋势符合预期 [2] 苹果产业链投资机会 - 苹果3年硬件创新加速周期开始 端侧AI软件和生态创新在明年值得重视 [1] - iPhone新机备货超9000万优于去年 结合未来更完备的AI功能有望进一步助推销量 [1] - 建议把握低估的果链 首推立讯精密和高伟电子 看好鹏鼎控股、东山精密等多家产业链公司 [3]
长城基金储雯玉:关注消费电子、端侧AI
新浪基金· 2025-09-15 16:28
市场趋势与行业轮动 - 市场短期分歧加大 行业轮动节奏加快[1] - 科技主线出现阶段性调整 但长期产业逻辑未改变[1] - 科技类资产估值中枢有望稳步上移[1] 消费电子行业动态 - 9月进入消费电子旺季 头部手机品牌集中发布新品[1] - Meta Celeste智能眼镜即将亮相[1] - 多重利好推动消费电子产业链热度持续攀升[1] 投资机会分析 - 算力龙头可能出现滞涨[1] - 消费电子 机器人 军工 创新药等赛道可能走出机会[1] - 市场若走势较差可能需要两三周调整消化[1] 市场资金与外部环境 - 场外资金依旧庞大 调整幅度可能不会太深[1] - 需警惕海外市场扰动因素[1] 三季报与政策预期 - 市场可能关注有边际变化的消费电子公司[1] - 端侧AI设计公司值得关注[1] - 10月重要会议可能提前传递产业支持信号[1] 技术指标表现 - MACD金叉信号形成 部分个股涨势良好[3]
iPhone 17预售比去年难抢!苹果“大年”备受期待,果链含量42%的电子ETF(515260)近2日吸金1768万元
新浪基金· 2025-09-15 14:58
电子ETF市场表现 - 电子ETF(515260)盘中价格一度上涨逾1.2%,随后回落至下跌0.16% [1] - 近2日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1768万元,反映资金对板块后市看好并逐步布局 [1] - 成份股中圣邦股份20CM涨停,拓荆科技上涨超7%,海光信息涨逾5%,中科曙光、歌尔股份跟涨 [1] iPhone 17预售与市场反应 - iPhone 17系列预售首日苹果官网及App出现访问卡顿,"苹果官网进不去"等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3] - 市场分析认为今年是苹果产品升级大年,手机外观革新并新增Air系列产品线,手表等终端搭载更多自研芯片 [3] - 苹果产业链个股权重在电子ETF(515260)成份股中占比达42.78% [3] 苹果产品战略与行业影响 - 苹果发布会新品包括超薄手机、外观大改的手机以及耳机手表等新品,售价未上调 [3] - 苹果在端侧AI领域持续发力,通过自研芯片和小模型迭代推动技术升级 [3] - 新品销量和创新若超预期,可能带动苹果产业链公司订单增长和业绩提升 [3] 电子ETF投资布局特点 - 电子ETF(515260)及联接基金(A类012550/C类012551)被动跟踪中证电子50指数,重仓半导体和消费电子行业 [4] - 覆盖AI芯片、汽车电子、5G、云计算、印制电路板(PCB)等热门产业领域 [4] - 成份股包括立讯精密、中芯国际、海光信息、寒武纪-U等A股电子核心资产 [4]
兆易创新20250912
2025-09-15 09:49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存储芯片(Norflash、DRAM、SLC NAND Flash)、MCU(微控制器)及定制化存储领域[2][7][8] - 公司为兆易创新(GigaDevice),国内存储与模拟、MCU龙头企业[16]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存储业务增长动力** - Norflash全球市场规模约30亿美元 公司市占率全球第二 远期规模有望达50亿美元 受益于可穿戴设备、AI PC、工业及服务器需求增长及国产化趋势[7] - 利基型DRAM占全球DRAM千亿美元市场约10%(百亿美元) 三大原厂(三星、美光、海力士)逐步退出 公司凭借制程节点优势(成本低于竞争对手)及DDR4/LPDDR4产品认可度 预计两到三年内高速增长 中长期收入有望超10亿美金 毛利率修复至20%-30%[8][9][15] - 定制化存储产品(形态类似HBM)通过叠层提升容量与带宽 适配端侧AI及大数据传输场景 公司处于全球第一梯队 领先台系对手至少一个代际 拥有3-4年研发先发优势[13][15] **2 技术研发与产能保障** - 研发人员数量持续扩张 专利数量增长 为业务开拓提供专利护城河[6] - 与长鑫存储通过股权投资及合同绑定代工合作 专注利基型与定制化存储(长鑫专注主流DRAM) 确保产能落地[10] - SLC NAND Flash制程达24纳米(向19纳米推进) 重点发力车规级市场以满足汽车高可靠性需求[11][12] **3 产品线与市场拓展** - MCU产品线覆盖61大类(含车规级) 价格触底 受益工业及汽车需求增长 为公司提供稳定收入 并依托MCU平台扩展模拟IC设计(通过收购)[14] - 高管团队稳定 持续股权激励调动技术人员积极性[5] - 2024年起收入与利润恢复增长 反映需求回暖及市占率提升[6]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通过青云科技持有78%股权并进行员工股权激励 彰显对定制化存储产品线长期信心[4] - 定制化存储产品功耗低于HBM 更适配电池供电设备(如PC、手机)[13] - 利基型DRAM与定制化存储两条产品线远期均有望实现超10亿美金收入[15] **数据与单位换算** - Norflash市场规模:30亿美元 → 远期50亿美元[7] - DRAM市场规模:千亿美元(利基型占10% 约百亿美元)[8] - 利基型DRAM收入目标:超10亿美金[9][15] - 股权占比:青云科技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