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
搜索文档
“十五五”金融强国建设蓝图:呼应六大内涵,锚定高质量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18:05
金融强国战略定位 - “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写入纲领性文件,标志着中国金融从基础制度搭建阶段进入以高质量发展和强竞争力为核心的战略推进期 [1][2] - 金融强国的六大核心内涵包括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和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 [1] - 与“十四五”规划建议强调“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相比,“十五五”规划更聚焦于金融体系自身的独立竞争力、风险抵御力和全球影响力 [2][3]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规划建议重申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并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4] -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显示,上海排名全球第八,深圳排名全球第九,共有12个内地金融中心上榜,其中8个中心排名上升 [4][5] - 中国金融开放的角色从“十四五”时期的“融入与适应”转变为“十五五”时期的主动“推进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改革”,旨在从全球治理的参与者向引领者跨越 [4] 中央银行制度升级 - “十五五”规划建议要求完善中央银行制度,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与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重点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强不强” [6] - 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构建是亮点,其与货币政策形成“双支柱”协同框架,以防范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波动和跨市场风险传染 [6] - 央行正研究将宏观审慎评估(MPA)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聚焦货币政策执行评估,另一部分服务于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评估,以提高政策针对性 [7] 数字人民币与金融基础设施 - 相较于“十四五”规划建议的“稳妥推进研发”,“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稳步发展数字人民币”,更强调应用场景的拓展与规模化落地 [8] - 数字人民币的发展不仅是支付体系的革新,更是为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监管穿透式覆盖提供技术底座 [8] - 规划建议提出建设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从清算结算、数据治理、风险监测等底层环节提升金融体系运行效率与抗风险能力 [8]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 “十五五”规划建议把大力发展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摆在突出位置,以精准对接实体经济需求 [8][9] - 科技金融对接“科技自立自强”目标,规划全文提及“科技”46次,要求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 [8] - 绿色金融支撑“美丽中国建设”,规划全文20次提到“绿色”,要求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并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 [9] 资本市场改革 - 规划建议提出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健全投融资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积极发展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 [10] - 改革方向旨在支持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这些领域投入高、风险大、回报周期长,需要更大规模的耐心资本和更灵活的融资环境 [10] - 企业可主动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硬科技企业聚焦科创板、创业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依托“千帆百舸”上市培育计划 [11] 金融风险防控 - 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提高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能力,统筹推进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有序化解 [12] - 风险防控部署更强调“系统性”以及处置工具的丰富性,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强化央地监管协同 [13] - 央地协同化险的优势在于结合国家监管部门的专业优势与地方政府的行政资源优势,实现精准施策 [14] 金融机构体系优化 - 规划建议提出优化金融机构体系,推动各类金融机构专注主业、完善治理、错位发展,以打破同质化竞争格局 [14][15]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曾明确各类机构定位: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并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 [15] - 通过差异化定位减少机构间的同质化竞争与风险交叉传染,为金融强国建设提供更稳固的机构支撑 [15]
服务实体经济再添新动能 北京银行科技、绿色贷款增速均超20%
新浪财经· 2025-10-31 16:43
资产与贷款规模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贷款本金总额为23,730.46亿元,较年初增长7.38% [1] - 贷款占资产总额的比例为48.51% [1] 重点贷款领域增长 -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为4,377.10亿元,较年初大幅增长20.16% [1] - 绿色金融贷款余额为2,654.56亿元,较年初实现26.20%的显著增长 [1]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2,608.10亿元,较年初增长16.91% [1] 业务发展举措 - 报告期内推出"人工智能+"服务计划并配套设计专项金融产品方案 [1]
第二届江山论坛分论坛在宜宾举办
中国新闻网· 2025-10-31 15:52
不同主体在参与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发展中,既形成了可推广的地方实践经验,也面临着实 践推进中的具体挑战。在宜宾推进区域发展的实践中,不同领域的机构分别聚焦自身核心任务,梳理了 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未来方向。西南大学宜宾研究院从科研服务区域联动的角度出发,针对国际旅游城市 建设的短板提出了具体建议。 宜宾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黄河在会上指出,宜宾建设国际旅游城市仍面临量化目标体系不 完善、产业贡献率有待提升、市场主体培育不足等挑战。他建议,宜宾需加快构建国际对接的评价标准 体系;强化顶层设计,成立专项推进委员会;突出特色优势,打造核心文旅品牌;推动"文旅+"多业态 深度融合。 10月30日,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咨询部主任孙学工在第二届江山论坛分论坛"中国式现代化的长江 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实践"主旨发言。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宜宾10月31日电 (记者王东宇)10月30日,第二届江山论坛分论坛"中国式现代化的长江经济带高 质量发展实践"在四川宜宾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 究院承办,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协办。活动旨 ...
刚刚,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最新发声!
金融时报· 2025-10-31 15:50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正通过制定政策标准、强化信息披露、创新金融工具及深化国际合作等多方面举措,全面强化金融对绿色服务贸易的支持,以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1][3][4][5][6][7] 政策与标准制定 - 2024年2月配合出台《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明确绿色贸易认定以降低贸易壁垒 [4] - 2024年3月牵头出台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绿色供应链金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4] - 2024年6月联合发布《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首次将绿色贸易纳入绿色金融支持范围,实现全链条覆盖 [4] - 牵头制定航运领域转型金融标准,例如基于《水上运输业转型金融目录》发放贷款 [4][6] 绿色服务贸易发展重点领域 - 行业聚焦传统优势服务贸易领域,加快建设绿色低碳供应链体系 [3] - 重点发展节能技术、低碳技术、绿色设计、绿色航运、环境服务、绿色工程与咨询服务、绿色金融等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 [3] - 碳排放认证与评价、碳市场与碳金融等新兴服务业成为服务贸易发展新动能 [3] 金融支持工具与案例 - 金融部门主要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权基金等工具赋能绿色服务贸易发展 [6] - 绿色信贷支持航运服务主体降碳减排,例如2025年中远海运能源获得交通银行2.73亿元转型贷款 [6] - 绿色债券支持船舶低碳零碳技术研发应用,例如中国船舶(香港)航运租赁公司发行绿色和蓝色双标签债券 [6] - 绿色航运基金和股权融资为项目提供中长期资金,并降低转型风险 [6] - 自《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发布以来,绿色贸易贷款增长迅速 [5] 信息披露与国际合作 - 人民银行强化金融机构可持续信息披露,并在地方试点中小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尤其鼓励外向型中小企业参与 [5] - 针对中小企业特点简化披露模板,并鼓励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给予资金支持以提升企业积极性 [5] - 人民银行联合欧盟、新加坡有关部门发布《多边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以共同语言促进绿色贸易和投融资发展 [5] 未来工作重点 - 推动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标准应用,支持创新信贷、债券、股权等融资方式 [7] - 鼓励金融机构围绕研发设计、物流运维、碳排放认证评价、废旧资源回收等生产性服务环节加大融资支持,降低轻资产绿色服务贸易企业的融资门槛和成本 [7] - 支持在全球金融市场发行绿色金融产品,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多中国绿色资产,以金融业双向开放赋能创新 [7] - 将继续完善可持续金融标准,进一步修订《多边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并强化政策激励以开发更多符合需求的金融产品 [7]
一线动态:威海银行深耕绿色金融场景,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华夏时报· 2025-10-31 15:29
公司业务战略 - 公司坚持扎根山东、精诚服务的定位,深度融入地方建设,通过金融产品创新和定制化服务支持区域高质量发展 [1] - 公司各分支机构立足区域经济特色,以精准金融服务破解企业发展难题,为实体经济持续注入金融活力 [1] - 公司下一步将继续聚焦绿色发展与民生工程,不断优化服务模式、创新金融产品,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与绿色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4] 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 - 聊城分行为一家市级绿色工厂新材料企业提供1000万元绿色工厂贷,支持其采购原材料及申报省级绿色工厂,加速绿色建筑产业链低碳转型 [2] - 潍坊分行向诸城市某燃气公司提供9000万元信贷支持,用于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该项目是国家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 [3] - 临沂分行为一个国家级示范智慧物流园提供3亿元项目信贷,支持其引进高科技技术建设智能云仓及物流管理体系,项目建成后预计年货运量达1500万吨 [4] - 贷款资金帮助物流园集成数字智能化设施和新能源运输车辆,在降低商户经济成本和减少碳排放量的同时提升物流运输效率 [4] 基础设施与能源建设 - 潍坊分行支持的燃气公司项目涉及管材采购、管道铺设和加气站建设,投资回报周期漫长,9000万元贷款切实降低了企业资金压力,保障了项目正常建设 [3] - 该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推进诸城市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共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新格局 [3] 客户服务与运营模式 - 聊城分行通过多次实地走访企业生产线,帮助企业解读宏观政策和金融产品,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精准匹配信贷产品 [2] - 潍坊分行在了解企业融资需求后迅速组建专业服务团队,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加快贷款审批流程,最终投放固定资产贷款 [3] - 临沂分行积极对接客户,为其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以支持其打造智能云仓及物流管理体系的发展规划 [4]
绿色贸易首个专项政策文件出台,四部门详解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31 15:29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商务部印发绿色贸易领域首个专项政策文件《关于拓展绿色贸易的实施意见》,旨在促进贸易优化升级、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服务全球气候治理 [1] - 绿色转型被视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增长引擎 [1] 产业基础与绿色制造 - 产业绿色化和产品低碳化是绿色贸易的基础,通过推行绿色设计和普及绿色制造开发更多绿色产品 [3] - 工信部累计创建451家绿色设计企业,推广绿色产品超过4万个,培育国家绿色工厂6430家、绿色工业园区491家,国家绿色工厂产值占比超过20% [4] - 计划到2030年将各级绿色工厂产值占比提高到40%,并培育一批零碳工厂 [4] - 推行绿色制造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产品附加值,并促进了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 [3] 标准体系建设与贸易便利化 - 市场监管总局强化贸易便利化标准制定,截至2025年9月底我国国际标准转化率整体达到86%,有力支撑绿色低碳发展 [4] 金融支持与服务贸易 - 金融部门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权基金等工具赋能绿色服务贸易发展 [1][5] - 人民银行将推动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标准应用,支持创新信贷、债券、股权等融资方式 [1][5] - 鼓励金融机构围绕研发设计、物流运维、碳排放认证评价等生产性服务环节加大融资支持,降低轻资产绿色服务贸易企业融资门槛和成本 [5] - 支持在全球金融市场发行绿色金融产品,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多中国绿色资产,以金融业双向开放赋能绿色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1][6] 绿色服务贸易发展重点 - 绿色服务贸易包括传统服务贸易绿色转型和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贸易,是全球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 [5] - 重点发展节能技术、绿色设计、绿色航运、环境服务、绿色工程咨询、绿色金融等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 [5] - 碳排放认证与评价、碳市场与碳金融等新兴服务业成为服务贸易发展新动能 [5]
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加大融资支持,降低轻资产、绿色服务贸易企业的融资门槛和成本|快讯
华夏时报· 2025-10-31 15:16
绿色服务贸易的定义与重要性 - 绿色服务贸易是全球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涵盖传统服务贸易的绿色转型及具有绿色低碳特征的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贸易 [2] - 中国正加快建设绿色低碳供应链体系,重点发展节能技术、低碳技术、绿色设计、绿色航运、环境服务、绿色工程与咨询服务、绿色金融等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 [2] - 碳排放认证与评价、碳市场与碳金融等新兴服务业已成为服务贸易发展的新动能,对重构全球生产和消费网络及推动国际经贸高质量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 金融支持绿色服务贸易的具体工具与案例 - 绿色信贷支持航运服务主体降碳减排,例如中远海运能源获得交通银行2.73亿元转型贷款 [3] - 绿色债券支持船舶低碳零碳技术研发应用,如中国船舶(香港)航运租赁公司发行绿色和蓝色双标签债券以支持船舶能源效率升级和清洁燃料开发 [3] - 绿色航运基金和股权融资为绿色服务贸易项目提供中长期资金,有助于解决资金问题并降低转型风险 [3] 未来金融支持的重点方向 - 推动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标准应用,支持创新信贷、债券、股权等融资方式 [3] - 鼓励金融机构围绕研发设计、物流运维、碳排放认证评价、废旧资源回收等生产性服务环节加大融资支持,降低轻资产绿色服务贸易企业的融资门槛和成本 [3] - 支持在全球金融市场发行绿色金融产品,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多中国绿色资产,并通过金融业双向开放赋能绿色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4]
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31 14:34
核心财务业绩 -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98.31亿元,同比下降3.18% [9] - 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67亿元,同比增长0.78% [9] - 利息净收入为144.62亿元,同比下降5.05%,非利息净收入为53.70亿元,同比增长2.24% [9] - 业务及管理费为53.78亿元,同比下降8.28%,成本收入比为27.16%,同比下降1.50个百分点 [9] 资产负债规模 - 报告期末资产总额达15,580.9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02.85亿元,增幅4.72% [10] - 贷款和垫款总额为7,673.0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0.85亿元,增幅1.60% [10] - 吸收存款本金为11,376.1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54.76亿元,增幅6.11% [10] 资产质量与资本充足率 - 不良贷款余额为74.8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7%,与上年末持平 [10] - 拨备覆盖率为340.10%,较上年末下降12.25个百分点 [10]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与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49%、14.52%和16.87%,均符合监管要求 [10] 零售金融业务 - 零售金融资产余额达8,414.2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61.06亿元,增幅5.80% [11] - 个人客户数(不含信用卡)达2,617.19万户,较上年末增加143.97万户,增幅5.82% [11] - 个人贷款余额(不含信用卡)为1,901.26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70%,其中房产按揭类贷款余额增长3.14% [12] 综合金融与对公业务 - 对公贷款余额为4,977.4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4%,郊区对公贷款余额占比达61.20% [14] - 对公存款余额为5,196.0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71% [14] - 总行级战略客户贷款余额为989.3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3.50亿元 [15] 普惠金融与科技金融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911.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19%,不良率为1.89% [18] - 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超1,200亿元,科技型企业贷款户数达4,662户,较上年末增长8.98% [20] - 为25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2,44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授信服务 [20] 绿色金融发展 - 绿色金融资产规模达到993.49亿元,其中绿色贷款余额为643.6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1% [23] - 报告期内成功发行4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发行利率为1.67% [24] - 绿色租赁余额为179.4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7.71% [23] 公司治理与重要事项 - 公司章程修订获监管核准生效,公司监事会和监事同步撤销 [26] - 汪明先生副董事长、行长任职资格获监管核准 [27] - 公司实施2025年中期现金分红,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41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23.24亿元 [27]
绿色贸易领域首个!多部门最新解读
上海证券报· 2025-10-31 14:28
政策文件核心 - 商务部印发绿色贸易领域首个专项政策文件《关于拓展绿色贸易的实施意见》[1] - 政策具有创新引领的鲜明特点[1] 政策重点方向 - 政策精准聚焦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能力短板、物流环节降碳潜力待挖掘、支撑保障体系不够完备等薄弱环节[3] - 制定四方面针对性举措:提升外贸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拓展绿色低碳相关产品和技术进出口、营造绿色贸易发展良好国际环境、建立健全绿色贸易支撑保障体系[3] 绿色贸易市场前景 - 国际机构预测到2030年,电动汽车、太阳能、风能等产品和技术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2.1万亿美元,是目前规模的5倍[6] - 中国绿色低碳产品出口表现亮眼:今年前三季度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增速超过30%[6] - 中国光伏产品连续4年出口额超过2000亿元[6] - 中国电动汽车出口量去年首次突破200万辆[6] - 节能环保家电、再生纤维纺织服装等绿色产品在国际市场广受欢迎[6] 中小企业支持措施 - 商务部工作重点包括帮助企业扫清转型障碍,提升绿色竞争力[7] - 具体措施为“优服务”加强能力建设、“搭平台”拓展国际市场、“树典型”宣传先进经验[7] - 将持续关注中小企业实际困难,优化公共服务,助力提升绿色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9] 绿色制造发展目标 - 截至2024年底,累计创建451家绿色设计企业,开发推广绿色产品超过4万个[11] - 累计培育国家绿色工厂6430家、绿色工业园区491家,国家绿色工厂产值占比超过20%[11] - 计划到2030年,国家、省、市各级绿色工厂产值占比提高到40%[13] 全链条绿色转型升级路径 - “源头”上推行绿色设计,面向电子、汽车等行业开发绿色家电、绿色建材、绿色装备等产品,发展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装备等绿色产业[13] - “点”上建设绿色工厂,实施绿色工厂提质扩面计划,培育一批零碳工厂[13] - “线”上培育绿色供应链,开展绿色供应链提升行动,提高供应商中绿色工厂企业比重[13] - “面”上发展绿色园区,实施绿色工业园区提升计划,培育建设一批零碳园区[13] 金融支持措施 - 金融部门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权基金等工具赋能绿色服务贸易发展[15] - 推动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标准应用,支持创新信贷、债券、股权等融资方式[17] - 鼓励金融机构围绕研发设计、物流运维、碳排放认证和评价、废旧资源回收等环节加大融资支持,降低轻资产、绿色服务贸易企业的融资门槛和成本[17] - 支持在全球金融市场发行绿色金融产品,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多中国绿色资产[17] 绿色产品认证制度 - 深入推进绿色产品认证制度,支持外贸企业绿色发展[19] - 协同推进:围绕行业需求扩展认证范围,推动认证从产品向产业链、供应链拓展[21] - 强化监管:修订发布《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管理办法》,建立严格透明的监管机制[21] - 宣传推广:加大宣贯力度,营造绿色消费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21] - 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绿色产品认证国际互认,提升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能力和绿色产品国际影响力[21]
农行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双增长!股价年内涨幅超50%
南方都市报· 2025-10-31 14:28
核心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508.76亿元,同比增长1.97% [2][3] - 前三季度净利润2223.23亿元,同比增长3.28% [2][3]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98.77亿元,同比增长13.34% [2][3] - 利息净收入4273.08亿元,同比下降2.40%,净利息收益率1.30% [3] 资产负债与资产质量 - 截至9月末总资产481354.2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33% [3] - 截至9月末总负债449602.1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01% [3] - 不良贷款余额3414.04亿元,不良贷款率1.27%,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 [3] - 拨备覆盖率295.08%,较上年末下降4.53个百分点 [3] - 逾期贷款率1.22%,逾期与不良“剪刀差”连续21个季度为负 [3] 重点业务领域发展 - 县域贷款余额10.90万亿元,增速10.57%,占境内贷款比重40.98% [5] - 科技贷款余额超4.7万亿元,承销科技创新债257亿元 [5] - 绿色贷款余额5.8万亿元,绿色债券投资规模1389亿元,增速20.3% [5] - 普惠贷款余额4.33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有贷客户数523万户 [5] - 民营企业贷款余额7.51万亿元,增速14.9% [5] - 个人消费类贷款余额1.46万亿元,新增1261亿元,增速9.4% [6] 养老金融与资本市场表现 - 实体社保卡客户数2.8亿户,养老金受托管理规模3728亿元,增速17.70% [6] - 今年以来A股股价累计涨幅高达58% [1][7] - 截至10月30日总市值2.74万亿元,居上市银行首位 [7] - 公司表示正积极稳妥推进中期分红相关工作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