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即时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外卖激战大街小巷,有骑手两天挣800
36氪· 2025-07-10 17:00
外卖补贴大战升级 - 京东宣布启动"双百计划",投入超百亿元扶持品牌销量破百万,这是对之前百亿补贴计划的加码 [3] - 阿里巴巴、美团、京东三大巨头在即时零售赛道正面交锋升级,补贴大战掀起高潮 [4] - 淘宝闪购和美团发放大量无门槛优惠券,如"满25减21"、"满16减16"等,部分商品实现"0元购" [7] 订单量创历史新高 - 7月5日美团即时零售订单突破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超1亿单 [8] - 淘宝闪购日订单量超过8000万单,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单 [8] - 两大平台单日合计完成约2亿笔订单,创中国外卖史新纪录 [8] - 京东外卖上线4个月已有近200个餐饮品牌销量破百万,618期间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 [8] 商家和骑手应对爆单 - 连锁超市订单从日常600单激增至1100单,店员从3人增至5人仍难以应对 [12] - 打单机打印速度跟不上订单速度,店员一度用手写订单 [12] - 骑手日收入从200元增至800元,收到每单5元的冲单奖励和144元高温关怀金 [15] - 茶饮品牌奈雪的茶外卖订单两天突破100万单,环比增长50%,单店最高增长230% [11] 巨头战略布局 - 高盛研报显示三家公司6月单季度总投资额达250亿元,预计2025年9月达投资峰值 [17] - 阿里巴巴将饿了么、飞猪并入电商事业群,推出"特价酒店"测试业务 [19] - 美团全面拓展即时零售,小象超市将覆盖所有一二线城市,收缩社区团购业务 [20] - 京东进军酒旅市场,推出"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提供最高三年0佣金 [20] 长期战略目标 - 补贴大战背后是通过高频外卖服务获取用户流量,打造综合性大消费平台 [18] -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透露外卖业务将采用与美团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围绕供应链展开 [20] - 这场竞争是对用户流量、市场份额和供应链整合的长远布局 [21]
探索内生动力 解码经济活力|中国电商裂变:“冰箱囤奶茶”与“算法控成本”并行
搜狐财经· 2025-07-10 16:56
即时零售市场发展 - 中国即时零售市场形成阿里系(淘宝闪购+饿了么)、美团、京东三足鼎立格局,各方投入千亿元级补贴展开激烈角逐 [3] - 京东外卖上线4个月已有近200个餐饮品牌销量突破百万,启动"双百计划"投入超百亿元扶持更多品类标杆品牌 [3] - 淘宝闪购日订单数超8000万,其中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日活跃用户超2亿 [3] - 美团外卖推出"0元吃""0元喝"频道,大量无门槛满减券通过多种方式投放 [3] - 商务部研究院预测即时零售规模将从2023年的6500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2万亿元,消费场景从应急需求扩展到日用品、母婴、3C等高频领域 [4] 商家端表现 - 瑞幸、库迪、蜜雪冰城成为京东外卖首批销量破亿品牌 [4] - 迪卡侬参与淘宝闪购促销后户外野营扣环水杯成交增长350%,新品户外大容量登山双肩包成交超450% [4] - 连锁餐饮品牌小吊梨汤入驻京东外卖后整体营业额增长30% [4] 传统电商转型 - 主流电商平台从单纯追求GMV增长转向提升运营效率、优化用户体验和强化技术赋能 [5] - 天猫流量分配机制从"价低者得"转向"优者多得",品牌需用产品创新能力和消费者需求满足能力实现增长 [5] - 京东将AI技术作为提升效率核心驱动力,AI在各场景降本提效 [5] 生态协同策略 - 美团凭借外卖业务日均1.2亿单高频次将用户转化为酒店旅游等高利润率业务客户 [8] - 阿里巴巴将饿了么、飞猪并入中国电商事业群,与淘宝闪购深度协同构建完整闭环,淘宝App日活用户5个月内增长5000万,非餐订单占比达75% [8] - 京东外卖业务带动新注册PLUS会员超40万,PLUS会员外卖复购率较非会员高出2倍,复用自营物流网络在家电数码领域实现30分钟达 [8] 行业监管动态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多部门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要求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9]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进一步规范直播电商行业 [9]
摩根士丹利下调阿里目标价,补贴大战或持续至双11
第一财经· 2025-07-10 15:10
行业竞争态势 - 即时零售领域竞争加剧,阿里巴巴、美团、京东三大平台围绕外卖业务展开补贴大战 [1][5][7] - 瑞银预计中国即时零售(撇除外卖)潜在市场规模达76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占电商市场4%-5% [8] - 竞争压力可能导致京东、美团及阿里未来数月股价表现受压 [1][8] 阿里巴巴 - 摩根士丹利将阿里美股目标价从180美元下调至150美元,预计Q1外卖和闪购业务投入约100亿元,Q2可能翻倍至200亿元 [1] - 淘天集团与本地生活集团EBITA预计同比下跌超40%,但摩根士丹利仍看好阿里AI赋能潜力,维持电商偏好排序阿里>美团>京东 [1] - 开源证券预计阿里2026-2027财年调整后净利润下调至1631-1828亿元,但维持"买入"评级,看好其中长期用户、供应链及物流优势 [2] - 淘宝闪购宣布12个月内直补消费者及商家共500亿元,开源证券认为此举将推动闪购单量增长并提升主站流量 [2] - 阿里电商CEO蒋凡强调即时零售业务对用户活跃度的提升作用,计划积极投入该业务以实现"远场+近场"电商模式升级 [3] 美团 - 交银国际维持美团目标价165港元及"买入"评级,预计补贴战持续至年底但运营利润可能持平 [5] - 美团7月5日即时零售日单量突破1.2亿单(含外卖超1亿单),交银国际认为补贴战推动其率先突破1亿日单大关 [5] - 2020-2024年美团外卖日单峰值从4000万升至9800万,预计2025年Q3日均单量约7500万(同比增11%-12%),补贴战或推动Q3本地核心商业收入增速维持10% [5] - 美团优选关闭亏损区域可能释放30-40亿元资金,或用于外卖补贴投入 [7] 京东 - 京东外卖上线4个月已有近200个餐饮品牌销量破百万,瑞幸、库迪等首批销量破亿品牌 [6] - 高盛给予京东"买入"评级及87港元目标价,指出618期间交易用户同比增100%,总订单量达22亿单(日均1150万单,外卖峰值2500万单) [7] - 京东外卖推出"双百计划",投入超百亿元扶持品牌 [7] 机构观点 - 摩根士丹利下调阿里目标价但看好其AI潜力,开源证券强调云业务增长可对冲闪购投入 [1][2] - 交银国际认为美团外卖领先优势及运营能力是维持市场份额核心 [5] - 瑞银预计即时零售竞争至少持续至双11,企业盈利预测面临短期下调压力 [8]
“史诗级外卖大战”为何此时到来,各家的核心战力又是什么
证券之星· 2025-07-10 14:25
外卖补贴大战升级 - 2025年京东强势入局打破美团与饿了么双雄并立格局 三方围绕即时零售流量入口展开激烈争夺 [1][6] - 7月电商巨头补贴力度空前 单日订单总量突破2亿单 美团餐饮日订单达1亿单 饿了么淘宝闪购日订单超8000万 [1][6] - 行业竞争实质是三大巨头凭借各自核心优势(美团履约效率 京东供应链品质 饿了么生态协同)争夺万亿级即时零售市场 [3][6] 即时零售市场前景 - 预计2030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 成为零售行业下一条增长曲线 [9] - 超半数95后消费者希望当天收货并愿为快速配送支付溢价 即时消费已成为年轻人日常 [9] - 即时零售流量入口具有强连带效应 能为非餐类业务(如酒店旅游)持续导流 [7][9] 三大巨头核心优势 美团 - 拥有800万骑手和高效智能调度系统 构建覆盖全国尤其是下沉市场的即时配送"地网" [4][11] - 2024年底用户数达7.7亿 日均处理6000-7000万订单 市场份额70% [4][11] - 本地生活业务形成闭环 外卖业务2024年贡献经营利润325亿元 占核心商业利润60% [4][15] 京东 - 以"品质外卖+低佣金"策略切入市场 依托达达秒送和供应链基础设施 [6][12] - 40%外卖用户会交叉购买电商产品 刘强东称外卖导流成本低于其他渠道 [14] - 启动"双百计划"投入超百亿元扶持标杆品牌 7月8日实施 [10] 饿了么 - 市场占有率25% 日均订单2000多万 深度融入阿里生态(支付宝 淘宝 高德等) [6][13] - 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 与飞猪协同作战 获全域流量支持 [14] - 阿里CEO吴泳铭明确将即时零售作为战略重点 [14] 行业格局展望 - 短期难分胜负 长期或呈现美团一超 京东饿了么多强格局 [14] - 竞争焦点将从补贴战转向效率战 平衡用户低价需求 骑手权益与商家盈利的平台将胜出 [15] - 三方凭借不可复制的核心能力(履约 供应链 生态)将长期共存分食2万亿市场 [3][15]
补贴升级,平台崩了 “外卖大战”要防止走向“内卷”
搜狐财经· 2025-07-10 11:33
平台竞争与补贴大战 - 阿里和美团两大平台在7月5日晚间展开"史诗级"外卖补贴大战 发放大额外卖券导致消费者疯狂下单 美团甚至因订单暴增出现系统崩溃 [1] - 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宣布日订单数突破8000万 其中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 日活跃用户超过2亿 [1] - 淘宝闪购5月2日上线后订单量快速攀升 5月底达4000万/日 6月底达6000万/日 7月突破8000万/日 并启动500亿元12个月补贴计划 [1] 商家订单与城市消费 - 补贴推动40多个城市订单创峰值 成都等城市同比增长超100% 广州等城市订单增长达3倍以上 [2] - 阿里巴巴整合淘天 饿了么和飞猪资源 为商家创造新增长机会 同时带动城市服务消费 [1][2] 即时零售市场升级 - 即时零售竞争从餐饮扩展到全品类 美团4月15日发布"美团闪购"品牌 定位24小时购物平台 [3] - 淘宝闪购通过"电商低价+即时配送"模式 重构用户对"快"与"全"的认知 [3] - 京东2月启动"品质堂食"商家招募计划 打破餐饮外卖市场沉寂 [3]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即时零售竞争从价格补贴转向价值竞争 阿里系全面入局改变市场格局 [4] - 5月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京东 美团 饿了么等平台 要求规范运营并关注商家利益和骑手环境 [4] - 监管部门明确要求避免价格恶性竞争 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5]
汇丰:阿里会继续为“外卖大战”烧钱,但股价调整已经到位
华尔街见闻· 2025-07-10 10:52
阿里巴巴业务投资与竞争态势 - 公司将在未来几个季度继续加大即时零售和外卖业务投资,短期盈利将受拖累但股价已基本反映此预期 [1] - 外卖和即时零售市场竞争加剧:美团推出1000亿元人民币三年支持计划并宣布"不惜一切代价"策略,京东启动100亿元人民币一年补贴项目 [1] - 公司于7月2日推出500亿元人民币一年外卖补贴计划,入场相对较晚但增长迅猛,市场份额从2024年20%快速提升至2025年7月的36% [1][4] 财务预测与业务表现 - 汇丰上调公司FY26-28财年收入预期3-8%,但下调盈利预期7-22%,预计FY26年本地生活服务业务亏损550亿元人民币 [11] - 外卖业务FY26e每单亏损2.7元人民币,即时购物每单亏损3.7元人民币,投资高峰在9月季度后逐步正常化 [11] - 预计1QFY26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其中云计算收入增长23%,调整后EBITA同比下降15%至383亿元人民币 [23] 云计算与AI业务发展 - 云计算业务保持强劲增长,FY26财年收入预计同比增长超20%,毛利率维持高个位数水平 [13] - 公司在生成式AI基础设施服务市场排名第一,2024年下半年市场份额达23.5%,IDC预测2024-27年该市场复合增长率超60% [19] - AI领域优势来自基础设施规模、PAI-Lingjun产品能力及庞大企业客户基础 [19] 市场数据与订单量 - FY26e每日订单总量预计6300万单(外卖4200万+即时购物1100万),GTV达7080亿元人民币 [12] - FY28e即时购物GTV预计增长至3920亿元人民币,占整体业务比重从FY26e的8%提升至11% [12] - 外卖业务单位经济预计FY28e转正至每单盈利0.4元人民币,即时购物亏损收窄至每单1.5元 [12]
外卖大战越激烈,大会员体系越重要
36氪· 2025-07-10 09:26
即时零售与会员体系战略 - 即时零售是阿里、京东、美团竞争大消费入口的关键组成部分,但需结合全局视角理解其与平台其他业务的协同关系[1] - 三家平台正进化为相似结构:大消费入口+统一大会员系统+全品类商品服务供给,以适配AI时代需求[1] - 会员系统是业务协同的核心纽带,通过流量、组织、履约和人群运营串联即时零售与既有业务[1] 会员运营差异化路径 阿里88VIP - 大额券常态化并新增动态小额补贴,如7月8日发放4档限时满减券(满1500减150至满180减18)[6][7] - 推出「超级88」活动实现大促日常化,每月8/18日提供品类细分补贴[6][8] - 会员分层明确:生活卡(吃喝玩乐引流)、购物卡(高频电商用户)、全能卡(全权益覆盖高净值人群)[16][17] - 88VIP会员数在618期间突破5000万,创历史新高[12] 京东PLUS - 聚焦优质商品与刚需服务,如洗衣洗鞋、家政保洁等山姆式高净值服务权益[22] - 生活权益边界持续扩展,618新增汽车保养、环球影城券等限时权益[22] - 通过PLUS专属补贴拉动新业务增长,如外卖百亿补贴带动40万用户注册[23] - 女性品类(服饰美妆、日用)成为新增长极,会员结构优化驱动品类扩张[23] 美团会员 - 动态补贴为核心特征,7月5日突击发放0元奶茶/咖啡券体现灵活性[2][24] - 本地高频消费属性决定其采用月卡/膨胀券形式,无付费门槛[24] - 高阶会员权益强化,铂金会员可获满39减18券,神券膨胀金额超10元[27] - 618期间黑钻会员人均消费达普通会员3倍,品牌权益整合提升黏性[31] 行业趋势 - 传统大促+满减模式效果减弱,转向自然节点(如季节大促)+精准品类补贴+生活权益补充的新吸引方式[2] - 会员运营从短期营销转向用户全生命周期价值维护,需平衡规模扩张与核心人群差异化权益[3][5] - 动态智能补贴成为竞争关键,美团通过差异化膨胀系数实现平台-用户-商家三方平衡[25]
“一天三顿不超过10元”有人把冰箱塞成奶茶仓库……网友:什么时候结束啊(越久越好)
搜狐财经· 2025-07-09 23:27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 - 外卖平台近期展开大规模补贴活动,推出"满18减18""满25减22"等高额优惠券,甚至有0元吃喝的可能 [1] - 优惠活动跨平台进行,消费者在淘宝和美团之间切换以获取更多优惠 [1] - 茶饮咖啡类是补贴重点,出现"满25减24""满15减15"等无门槛优惠券 [3] - 有消费者实际支付仅0.5元即可获得原价20元的奶茶 [4] 订单量激增 -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突破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超1亿单 [8] - 淘宝闪购与饿了么联合日订单量达8000万,非餐饮订单1300万 [8] - 外卖与即时零售市场日订单总量已达2亿单 [8] - 广州咖啡订单周环比增长50%,较上线初增长超10倍 [8] 商家与外卖员受益 - 茶饮股集体上涨:茶百道涨11.04%,奈雪的茶涨3.95%,古茗涨6.15%,沪上阿姨涨5.68%,蜜雪集团涨5.74% [11] - 有餐饮门店预约单量接近400单,最高达3000单 [11] - 奶茶店员表示"一天把半年的库存都卖完了" [11] - 外卖员日收入从平日200-300元增至1000元以上,单笔配送费从4-5元涨至12-13元 [11] - 有外卖员创下日送127单、收入1700元的个人纪录 [11] 平台战略目标 - 补贴大战旨在培养消费者"即时满足"的消费习惯,扩大即时零售规模 [12] - 战略从"抢增量用户"转向"激活存量需求",发力高频消费场景如生鲜、日百等品类 [12] - 补贴大战呈现大兵团作战态势,而非单一外卖业务扩展 [12] - 未来竞争将依赖履约效率、供应链能力、品质服务和场景化生态 [12] 消费者行为变化 - 消费者为利用优惠券出现"一天喝两杯奶茶""三餐都点外卖"的现象 [1] - 社交媒体上出现大量晒订单、晒优惠券的内容 [5][10] - 美团APP因订单量突破历史峰值一度瘫痪 [11]
即时零售战局分化 淘宝闪购非餐饮订单占比超16%
中国经营报· 2025-07-09 21:30
竞争格局与策略分化 - 美团7月5日即时零售订单突破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超1亿单,淘宝闪购同日订单首次突破8000万单,DAU达2亿 [2] - 淘宝闪购非餐饮订单占比超16%(1300万单),3724个非餐饮品牌订单较上线初期翻倍,覆盖食品、母婴、家电等品类 [2][6] - 淘宝闪购500亿元补贴首周带动4124个餐饮品牌破历史峰值,2318个非餐品类订单翻倍 [4] 餐饮市场表现 - 淘宝闪购餐饮品牌破峰次数达9818次,95%为区域连锁品牌,小吃/地方菜/快餐占比超50% [5] - 咖啡、饮品、甜品等品类订单环比增长超150%,中小商家订单增长约120% [5] - 南京商家永民手作订单环比增1倍,60%为新客,平台订单占比领先 [5] 非餐品类扩张 - 淘宝闪购粮油米面订单增489%,休闲食品增388%,潮流玩具增236%,运动服饰增144%,美妆个护增114% [6] - 万辰集团入驻后门店扩至近2000家,7月5日订单较前周激增922% [6] - 泉州巡汤炖罐订单环比涨111%,计划将门店从60家扩至100家 [6] 新消费场景与二线战场 - 空调扇等家电订单增超10倍,蚊帐订单飙升600% [6] - 淘宝闪购在重庆、杭州测试"特价酒店"频道,酒旅业务或成新战场 [7] - 即时零售市场规模2023年达6500亿元(同比+28.89%),预计2025年破万亿 [7] 战略动机与行业观点 - 淘天集团通过500亿元补贴整合饿了么、飞猪,构建大消费平台 [3][7] - 美团以全品类覆盖+技术优化防守,淘宝闪购依托流量与运力进攻,京东聚焦品质堂食突破 [9] - 行业认为即时零售为电商最后万亿级存量市场,但真实需求仍需验证 [7][9]
外卖大战的订单冲爆咖啡奶茶店
新浪财经· 2025-07-09 21:20
外卖补贴战现状 -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突破1.2亿,其中餐饮订单超1亿单 [1] - 淘宝闪购与饿了么联合日订单量超8000万,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日活跃用户超2亿 [1] - 京东外卖日订单量超2500万 [1] - 淘宝闪购宣布未来12个月将投入500亿元补贴,京东外卖将投入超百亿元 [1] - 美团未宣布明确加码计划,但发放"18元减18元"等优惠券 [1] 茶饮咖啡品类表现 - 南京与苏州咖啡订单环比增长200%和233%,奶茶订单增长130%和170% [3] - 补贴后茶饮价格降至2-12元价格带,最高降幅达55% [3] - 茶饮品牌单量激增,华南地区霸王茶姬加盟商一小时收到超50单 [4] - 柠季全国外卖爆单,部分城市订单涨幅超345%,多店三日累计营业额超5万元 [4] - 益禾堂美团单日峰值达2700万,周末总营业额破6300万,单店日营业额超5.4万元 [5] 平台竞争格局 - 京东外卖上线4个月已有近200个餐饮品牌销量突破百万 [9] - 淘宝闪购餐饮连锁品牌订单环比增长超190%,多品类增长超150% [9] - 新一线城市订单增长超100%,三四线城市增长超3倍 [9] - 连锁品牌通过外卖提升整体营收,加速原材料流转和库存清理 [9] 行业影响与挑战 - 补贴活动需要商家共同承担优惠成本,打乱成熟品牌运营节奏 [10] - 单量暴增导致门店运营压力,员工疲惫、出单缓慢和服务纠纷增加 [12] - 外卖利润空间被压缩,部分商家实际到手率仅50% [13] - 非连锁品牌可能面临亏损,存在偷工减料风险 [13] - 流量爆发考验供应链和货品调度能力,连锁品牌更具优势 [14] 行业趋势 - 外卖大战或持续至双11,形成"懦夫博弈"局面 [15][16] - 低价竞争成行业痛点,2024年人均堂食单价同比下降10.2% [16] - 超80%的百元以上餐厅出现客单价下降,部分推出"9.9元特价套餐"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