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消费

搜索文档
TCL科技:面板盈利持续改善,期待光伏业务回暖-20250501
华安证券· 2025-05-01 11: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4月29日TCL科技公告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648.2亿元同比下降5.5% 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比下降29.4% 扣非归母净利润3.0亿元同比下降70.8% 1Q25单季度营业收入400.8亿元同比增长0.4% 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322.0% 扣非归母净利润9.6亿元同比增长1254.2% [4] - 半导体显示业务盈利持续改善 期待光伏业务回暖 2024年半导体显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43亿元同比增长25% 净利润62.3亿元同比改善62.4亿元 全年经营现金流同比增长36%达到274亿元 TCL中环实现营业收入284亿元同比减少52% 实现归属于其股东净利润 -98.2亿元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8.4亿元 1Q25半导体显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75亿元同比增长18% 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329% 环比增长30% 实现经营净现金流125亿元 TCL中环1Q25实现营业收入61亿元 归属其股东净利润 -19.1亿元 环比改善49% 影响TCL科技归母净利润 -5.7亿元 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9亿元 [5][6] - 2025全年公司已完成LGD广州产线的收购 并于2Q25开始并表 预计将对显示业务全年业绩带来额外的增益贡献 公司还在积极推进2条11代线少数股权的收购 该方案也有望提高显示业务归属到集团母公司的利润 长期来看 受益于宏观政策和产业趋势 以及依托公司自身相对竞争力的不断提高 显示业务营收和利润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6]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65.2、100.2、132.0亿元 对应EPS为0.35、0.53、0.70元 对应2025年4月30日收盘价PE为11.95、7.78、5.90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收盘价4.15元 近12个月最高/最低为5.83/3.56元 总股本18779百万股 流通股本18100百万股 流通股比例96.38% 总市值779亿元 流通市值751亿元 [1] 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64963|196099|211073|227474| |收入同比(%)|-5.4%|18.9%|7.6%|7.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564|6521|10016|13202| |净利润同比(%)|-29.4%|316.9%|53.6%|31.8%| |毛利率(%)|11.6%|14.0%|15.0%|15.9%| |ROE(%)|2.9%|11.7%|16.8%|20.3%| |每股收益(元)|0.08|0.35|0.53|0.70| |P/E|59.74|11.95|7.78|5.90| |P/B|1.78|1.40|1.30|1.20| |EV/EBITDA|8.20|4.22|3.10|2.46| [9]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 资产负债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95373|144315|177864|217707| |非流动资产|282878|270228|242722|211691| |资产总计|378252|414543|420587|429398| |流动负债|111056|125395|129846|134881| |非流动负债|134492|155562|154062|152562| |负债合计|245548|280957|283908|287443| |少数股东权益|79536|77846|76935|76935|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53168|55740|59744|65020| |负债和股东权益|378252|414543|420587|429398| [11] 利润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164963|196099|211073|227474| |营业成本|145745|168646|179488|191340| |营业利润|-4098|5084|9585|13897| |利润总额|-3954|5084|9585|13897| |所得税|202|254|479|695| |净利润|-4156|4830|9106|13202| |少数股东损益|-5720|-1691|-911|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564|6521|10016|13202| |EBITDA|29933|51648|58115|58883| |EPS(元)|0.08|0.35|0.53|0.70| [11] 现金流量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29527|51218|60913|60381| |投资活动现金流|-26682|-33216|-12622|-12278| |筹资活动现金流|-2006|18963|-12501|-14213| |现金净增加额|864|37044|35789|33890| [11] 行业情况 - 1Q25全球电视零售市场保持平稳 国补政策持续加速大尺寸化进程 全球电视平均尺寸同比提升1.5寸以上 面板需求面积稳步增长 推动行业产能利用率提升 电视面板价格上涨 中小尺寸面板价格维持稳定 [5] - 1Q25全球光伏终端装机需求保持稳健增长 经历2024年行业深度调整后 光伏行业各环节通过行业自律实现产业竞争格局优化 主产业链供需比有所改善 产品价格回升 [6]
广西实施外省籍小客车通行优惠政策
广西日报· 2025-05-01 09:51
高速公路通行费优惠政策 - 自5月9日起至年底对跨省进入广西及在桂旅游的外省籍一型客车实施差异化收费优惠[1] - 使用ETC支付的外省籍非营运一型客车在广西境内高速公路通行费最高可减半[1] - 2025年5月9日至12月31日每周五至周日对跨省进入广西并使用ETC支付的外省籍非营运一型客车免收特定省界高速公路路段通行费[1] 优惠细则 - 使用ETC支付的外省籍非营运一型客车在广西境内高速公路通行费减半优惠含南宁及桂林机场高速公路[1] - 使用非ETC支付的外省籍非营运一型客车在广西境内高速公路通行费享受8折优惠[1] - 从广西进外省出的外省籍一型客车需全额缴纳高速通行费[1] 政策目标 - 通过差异化收费降低跨省游客赴桂交通成本释放自驾游和周末经济潜力[2] - 激活跨省消费新活力推动省际人流物流资金流互联互通[2] - 以交通惠民为纽带促进区域协同发展[2]
河南:出台“1+7”系列政策措施 助力跑出经济加速度
搜狐财经· 2025-05-01 09:27
河南省经济运行特点 - 河南省经济运行呈现"四快一好"特点 生产供给 项目建设 消费潜力 新兴动能加快增长 发展质效稳步向好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及去年同期 [2] - 省政府推出"1+7"系列政策措施 "1"为24条综合性措施 "7"包含提振消费 基础设施投资 外贸稳量提质等专项方案 [2] 政策措施特点 - 政策覆盖面广 涵盖外贸 消费 投资 助企强企等领域 注重系统集成与联动配合 [3] - 政策针对性强 聚焦破解经济堵点 提出易操作 撬动强的具体举措 含临时性帮扶补贴 满负荷生产奖补等"真金白银"支持 [3] 稳外贸措施 - 河南省商务厅提出三方面措施 强化政策支持 多元开拓市场 抓好纾困帮扶 包括扩增量稳存量 支持海外仓建设 提高展会补贴标准 [5] - 帮助企业运用就业政策 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 加大信贷投放 扩大出口信保普惠统保覆盖面 [5] 财政支持举措 - 河南省财政安排1.5亿元支持消费券发放 其中1.1亿元用于零售餐饮 4000万元用于文旅住宿 [6] - 财政将在扩大投资 纾困帮扶 重点产业支持 减税降费 基层"三保"等领域持续发力 [6] 企业支持政策 - "小升规"政策聚焦企业成本上升 执法检查 要素保障等问题 从培育 服务 奖补等7方面提出21条措施 [4][5] - 具体包括加大培育力度 落实减税降费 支持融资贷款 强化要素保障等 [5]
吴桂英督导检查节假日安全生产工作
长沙晚报· 2025-05-01 09:15
"五一"将至,4月30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桂英深入旅游景区、热门商圈等地,督导检查节假日安全生产 工作。她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 如履薄冰、枕戈待旦的高度警醒,抓实抓细安全生产、服务保障等各项工作,全力维护城市运行安全和社会大局 稳定。 来到五一商圈安全运行智能管理指挥中心,吴桂英听取商圈安全运行及大客流应对工作汇报。她强调,要强 化"群众过节、干部过关"意识,紧盯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强化协同配合,齐心协力把防风险、保安 全、护稳定各项工作抓到位。要持续提升基层安全治理和应急管理能力,落实落细物防、人防、技防等措施,严 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要抢抓假期机遇,大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促进经济持续向好。 市级领导何朝晖、彭华松参加。 在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吴桂英对餐饮门店、"九小场所"、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 安全进行随机检查。 在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吴桂英对餐饮门店、"九小场所"、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 安全进行随机检查,重点查看用火用电是否规范,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通畅 ...
奋战二季度 确保“双过半”丨起步有力 后劲十足 二季度 奋力冲
河南日报· 2025-05-01 07:31
扩内需激活力 - 河南省推出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和基础设施投资回升措施,深挖内需潜能[1] - 消费提升方案包含八大行动,聚焦就业增收、减负政策、带薪休假等,覆盖"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全环节[1] - 基础设施投资14条措施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通过集中攻坚、审批提速和专项债保障推动建设[2][3] 助企惠企 - 重点企业包保服务范围从1500家扩展至15000家,一季度开展产需对接活动1600余场[4] - 实施错峰用电、融资白名单、地价调整等举措降低企业成本[5] - 推动企业智能化转型,开展5G应用、数据要素行动,实现规上企业智能场景全覆盖[5] 财政支持 - 安排1.5亿元支持"乐购河南"消费券发放,优化专项债管理机制[6] - 对营收增长超10%的重点企业给予10万元直补,加快清理拖欠账款[7] - 二季度计划发行632.98亿元置换债券,强化"三保"支出保障[7] 稳产保供 - 实施小麦"一喷三防"作业,保障58个生猪调出大县和1351家调控基地产能[8] - 推进28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二季度末工程进度目标超90%[9] - 打造6大农业产业集群和18条产业链,发展设施种植业促农增收[9] 消费外贸 - 一季度河南社零总额7400.54亿元(同比+7%),全国规模第五、增速第三[10] - 发放1.5亿元消费券覆盖零售、文旅等领域,加码汽车家电以旧换新[10] - 前3月外贸进出口2042.6亿元(同比+28%),通过海外仓建设、展会补贴等稳外贸[11]
操之有方 行之有力 ——以奋进姿态拼抢二季度之二
河南日报· 2025-05-01 07:31
经济形势与政策部署 - 全省召开动员部署会分析当前经济形势 为确保"时间过半 任务过半"规划路径并做出具体部署 [1] - 围绕稳外贸 促消费 扩投资 强主体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 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1]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 提高投资效益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今年重点任务之首 [1] 一季度经济表现 - 一季度全省GDP同比增长5 9% 高于全国0 5个百分点 [2] - 全省上下坚持开局即决战 起步即冲刺 拼出新气象 干出新作为 [2] 二季度重点工作 - 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加强市场运行监测监管 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 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 [3] - 着力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 千方百计扩消费 多策并举增加有效投资 [3]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坚持教育 科技 人才一起抓 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提升产业链群能级 [3] - 推进产业园区改革发展 打造吸引力强的投资场景 发展场景 [3] - 挖潜扩容就业空间 倡导大学毕业生 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3] 发展理念与方向 -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发挥改革关键作用 该破的及时破 坚决破 彻底破 [3] - 聚焦"四高四争先" 保持拼抢姿态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 [4]
重庆:拟按照国家部署发放育儿补贴;鼓励区县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试点
快讯· 2025-04-30 10:14
生育养育保障 - 按照国家部署发放育儿补贴以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 [1] - 推广夫妻共享育儿假并逐步拓展夫妻间共享假期 [1] - 鼓励区县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试点 [1] 节假日消费 - 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并科学合理安排休息休假 [1] - 鼓励带薪年休假与小长假连休以扩大节假日消费 [1] 住房消费支持 - 多渠道争取资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和租赁住房建设 [1] - 持续推进城中村和城乡危旧房改造 [1] - 向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租赁补贴 [1] - 支持缴存人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同时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 [1] - 加大租购住房提取住房公积金支持力度 [1] - 支持城镇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提取公积金 [1]
消费|离境退税细则落地,推广提速提振内需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30 08:06
离境退税政策修订细则 -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修订细则,从退税商店扩容、商品供给丰富、服务水平提升3方面推出8条举措,加速"即买即退"推广落地[3] - 备案流程简化至5个工作日内,资质放宽至纳税信用M级企业和设立<1年的新店,推动退税网点覆盖特产店/礼品店等中小商家[3] - 单笔消费退税上限从5万元提至10万元,现金退税限额从1万元上调至2万元,起退点从500元降至200元,拓宽价格带场景[3] - 新增老字号、非遗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等9类商品,支持培育"城市礼物"等特色产品,优质国货有望受益[3] - 增加退税网点和服务方式,建设全国信息平台,提升便利度[3] 消费政策升级趋势 - 2024年中央及地方持续出台提振消费政策,3月《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8方面30项任务,4月政治局会议强调增收减负、清理限制性措施[4] - 政策体系涵盖服务消费提质、商圈升级、离境退税等细分领域,形成全方位扩大内需的合力[4] 离境退税市场空间 - 2024年中国接待入境游客1.32亿人次,外国游客2694万人次,较日本/泰国年接待3600万外国游客仍有潜力[5] - 按2019年1.45亿入境游客为基数,假设渗透率5%-15%,对应离境退税人次727-2180万,客单价3000-5000元,销售额达218-1090亿元[5][6] - 中性-乐观情景下可对国内旅游收入产生1.5%-2%的边际增量[6] 受益板块分析 - 购物中心:上海67%离境退税店位于购物中心,国金中心等头部项目单店聚集274家退税店,政策优化将提升整体客流和客单价[7] - 旅游零售运营商:中国中免等龙头在出入境口岸布局的门店将受益于入境游客购物增长[8] - 出行服务提供商:政策优化带动高消费欧美游客回流,创造航空/铁路等出行服务增量[8] - 景区目的地:作为终端消费场景直接享受入境游客红利[9] 核心投资机会 - 传统零售板块中调改转型领先企业、消费基础设施运营商、优质国货品牌商[1] - 具备高端商品聚集能力的购物中心持有方或管理平台[7] - 旅游零售、出行服务、景区等入境旅游产业链相关企业[8][9]
专家热议:形成提振消费与社会保障相互促进的正向循环
中国经济网· 2025-04-30 05:40
中山大学教授申曙光表示,提振消费应该以稳定就业、促进就业为导向,瞄准受到影响的重点人群、区 域和行业,精准实施政策,同时,要在提振物质消费的同时重视服务消费,尤其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 大力促进医疗健康服务消费,并注重疾病预防等健康消费。 近日,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主办的"提振消费与社会保障有效作为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 院、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高校专家学者展开热烈讨论。 社会保障具有经济运行减震器的作用。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表示,要发挥社会保障解民忧、聚 民心、稳预期、振消费、促平等、护安全的功能。"一方面,应当通过扩大社会保障支出来切实减轻人 民群众的后顾之忧,进而释放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潜力;另一方面,通过加快优化现行社会 保障制度安排来提供清晰、稳定的安全预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周弘认为,国内本身即为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而中低收入群体更是提振消费 的重要人群,未来应重点分析并提高社会保障改革的精准度,比如在医保领域,精准衡量个体医疗消费 的负担和收益比,化解群众后顾之忧。 "提振消费要把握三个基本点:一是有能力消费,二是敢于消费,三是乐于消费。 ...
各地如何大力提振消费?
北京青年报· 2025-04-29 17:59
经济政策与消费提振 - 北京市二季度将出台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激活消费"主引擎"[1] - 2024年我国GDP达134.9万亿元增长5%,一季度GDP318758亿元同比增长5.4%环比增长1.2%[3] - 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名义增长5.3%实际增长5.1%[3] - 国家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8] 地方消费激励措施 - 浙江省计划2025年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为80万重点群体提供就业帮扶[4] - 河北省计划2025年城镇新增就业86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左右[4] - 海南省计划2027年休闲渔业消费达80亿元,海洋旅游接待游客超1800万人次[11] - 北京市将深化"演艺之都"建设,推进环球影城二期等重大项目[9] 消费市场表现 - 清明节期间北京玉渊潭公园日均游客超10万人次,樱花冰激凌单日销量达1.6万支[2] -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万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较去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6] - 截至4月8日消费者累计购买家电以旧换新产品3571万台,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208.5万份[9] 消费升级趋势 - 义乌小商品城商户年销售晴雨伞500万把,产品款式达3000种[7] - 消博会设立"新消费科技展区",展示AI按摩椅和智能新能源汽车[8] - 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扩围至12类产品,数码产品补贴达销售价格15%[8] 消费环境优化 - 2024年我国食品抽检合格率99.2%,药品抽检合格率超99%[12] - 云南省计划公示放心消费单位48000家以上,发展无理由退货单位5000家[13] - 北京市开展"守护消费"铁拳行动,重点查处九大领域违法行为[13] 专家观点 - 服务消费增长潜力巨大,包括健康、体育、文旅、教育、养老等领域[16] - 需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科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16] - 要优化消费环境加强市场监管,提高消费者信心和意愿[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