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
搜索文档
波兰专家:美国将成为关税战的最大输家
搜狐财经· 2025-08-24 16:12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关税政策正在影响世界贸易体系[1] - 美国将成为加征关税的最大输家[3] - 各国将通过各种方式重新调整全球贸易格局[3] 关税政策实际效果 - 加征关税不会带来美国就业增长[5] - 美国消费者终将为关税买单[5] 多边贸易体系展望 - 中欧需要携手捍卫全球贸易规则和世贸组织框架[7] - 世贸组织是当前最佳全球贸易框架但存在不足[7] - 必须共同维护世贸组织规则[7]
中美会谈结束后,不到24小时,特朗普就收到噩耗,美联储拒绝降息
搜狐财经· 2025-08-24 14:31
中美经贸谈判进展 - 中美经贸谈判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仅将关税休战期延长90天[1] - 美国财长表示是否延长暂停期或提高关税至三位数取决于特朗普决定[1] - 中方在会谈后明确表示"中方反制如期展开" 警告美国若加征关税将招致强力反制[1] 美国经济政策与通胀压力 - 美国6月CPI回升至2.7% 若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将导致通胀加剧和进口成本飙升[1] - 美国财政赤字失控 无法偿还36万亿美元巨额债务 接近破产成为全球共识[5] - 美国政府支出削减改革失败 仅剩加税选项[5] 美联储货币政策立场 - 美联储宣布维持利率 强调9月降息为时过早[3] - 美债收益率一路上涨 制约美联储降息空间[5]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展现强决断力 面对压力坚持经济形势判断[3] 国际贸易关系动态 - 美国与欧盟 日本 韩国达成贸易协议但未立即签署 欧盟和日本内部反对声强烈[5] - 美国高级商务代表团访华期间 商界领袖明确表示不会与中国市场脱钩[6] - 英国金融时报透露特朗普决定取消所有对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6] 中美战略博弈手段 - 中方手握稀土牌 在AI和云计算等领域取得关键突破[1] - 关税战直接破坏国际贸易秩序和美国经济秩序[5] - 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战施压他国帮其化债但可行性不高[5]
特朗普的“大棒”,就快砸上印度天灵盖,莫迪才想起偷学中国一招
搜狐财经· 2025-08-24 13:49
美印贸易关系剧变 - 特朗普宣布将在两到三周内对印度征收二级关税 初步行动绕过中国直接针对印度 [1] - 美国对印度输美商品征收25%关税 理由包括印度对美设置高关税及与俄罗斯合作 随后基于进口俄罗斯石油理由再征25%关税 总体关税提高至50% 于8月27日生效 [1][2] - 若美俄谈判失败 美国可能将印度关税提高至200% 原定8月25日至29日的美印贸易磋商被临时取消 [5] 印度对美出口结构 - 印度对美主要出口商品及价值:工程商品176亿美元 电子商品100亿美元 珠宝99亿美元 药品87.2亿美元 石油产品58.5亿美元 棉纺织制品47.1亿美元 [2] - 美国关税可能影响印度约55%的出口额 涉及873亿美元商品 去年印度对美贸易顺差为458亿美元 [7] - 高额关税可能导致印度失去300亿至350亿美元海外销售额 拖慢GDP增长近一个百分点 [7] 印度石油进口动态 - 8月上半月印度日均石油进口量520万桶 其中38%来自俄罗斯 约200万桶/天 较7月160万桶/天上升 [5] - 通过减少从伊拉克(90→73万桶/天)和沙特(70→52.6万桶/天)的进口实现俄罗斯石油增量 [5] - 印度石油公司未收到政府调整采购指示 进口安排维持原状 [7] 行业受影响程度 - 劳动密集型行业受冲击显著 宝石珠宝行业约30%出口销往美国 [7] - 印度股市7月遭遇20亿美元资金外流 8月外资继续撤资 外国直接投资呈下降趋势 [9] 印度政府应对措施 - 莫迪政府坚持强硬立场 推行"自力更生"政策 推动"印度制造"战略 重点发展化肥、喷气发动机、电池等自主生产 [9] - 独立日演讲重申保护农民和劳动者利益 拒绝妥协损害民众福祉的政策 [9]
加拿大“软”了,或要选择“跪”了!GDP前十名中,剩3国硬扛美国
搜狐财经· 2025-08-24 12:47
全球主要经济体对美贸易策略分化 - 加拿大自8月初起被美国加征35%关税后选择妥协 于8月22日取消CUSMA框架下对所有美国商品关税 但保留钢铁、铝和汽车等关键行业关税 [1][5] - 欧盟于8月21日将大部分美国工业品关税降低至15% 通过妥协策略获取贸易利益 [1] 中美关税战进程与结果 - 美国自2024年4月2日对中国发动关税战 中国采取对等反制措施 [4] - 美国于4月11日宣布对部分中国商品关税豁免 涉及金额超1000亿美元 [4] - 双方最终达成10%对等关税协议 但中国商品被额外征收芬太尼关税 [4] 印度对美贸易坚持与困境 - 印度在4月2日至8月1日期间与美国进行五轮谈判均失败 坚持保护农业、汽车及钢铝产业利益 [11] - 印度承受美国25%基准关税及额外25%附加关税 整体关税负担达50% [11] - 因拒绝美国高价石油 坚持从俄罗斯进口廉价能源 导致美印矛盾加剧 [11] 巴西的贸易战略选择 - 作为全球第十大经济体 巴西面对美国50%关税压力仍保持强硬立场 [13] - 通过深化与中国农业合作 替代美国成为黄豆等农产品主要供应商 [13] - 作为金砖国家活跃成员 在农业领域获得实质性贸易利益 [13] 当前全球贸易格局态势 - 全球十大经济体中仅中国、印度和巴西三国维持对美强硬贸易立场 [16] - 多数国家在美国压力下选择妥协 反映全球化背景下坚持独立贸易政策的难度 [16][18] - 具备强大经济实力和韧性的国家更可能在美国压力下维持立场 [18]
这是“协议”还是欧盟的“损失控制文件”?
央视新闻· 2025-08-24 08:44
贸易协议核心条款 - 美国将对大多数欧盟输美商品征收15%关税 涵盖汽车 药品 半导体和木材等行业 但豁免稀缺自然资源 飞机及零部件和仿制药 [1] - 欧盟取消对美国产工业品关税 并为美国海产品和农产品提供优惠市场准入 [1] - 欧盟计划到2028年前采购7500亿美元美国液化天然气 石油和核能产品 [1] - 欧盟采购400亿美元美国人工智能芯片 [1] - 欧盟计划大幅增加对美军工和防务装备采购 [1] - 欧盟企业将在美国战略性行业新增6000亿美元投资 [2] 协议执行与法律效力 - 协议缺乏法律约束力 美国最高法院可能推翻特朗普全球关税 从而否定协议部分内容 [20][21] - 欧盟需获得成员国和欧洲议会批准才能全面实施 常规立法程序可能需要数月时间 [23] - 欧盟期待立法要求美国将汽车关税降低启动时间追溯至8月1日 [23] 行业影响与分歧 - 钢铁和铝关税未明确解决方案 欧洲钢铁可能通过免关税配额避免50%关税但实际税率未确定 [9] - 数字监管领域分歧未解决 欧盟《数字服务法》被美方视为歧视美国科技企业 但未被纳入协议优先事项 [11] - 葡萄酒和烈酒产品未被纳入降税清单 法国和意大利等国表示失望 [13] 经济影响评估 - 协议可能对美国企业产生积极影响 但更高关税将导致美国家庭额外花费数十亿美元 [19] - 近500万个欧洲工作岗位面临风险 协议避免了关税战对就业和增长的损害 [6] - 协议被部分欧洲媒体和专家视为"不平衡" 欧盟对美国依赖加深 且缺乏互惠性 [8][16][23]
特朗普想抢巴西订单,不到48小时,卢拉打来电话,中方送上定心丸
搜狐财经· 2025-08-23 20:15
特朗普要求中国增加美国大豆进口的背景 -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提出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数量应提升至目前四倍 旨在缩小中美贸易逆差并满足中国进口需求 [1] - 该要求在中美关税暂停措施延期90天前夕提出 暗示可能将其纳入后续贸易谈判 [3] 中美大豆贸易变化趋势 - 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占比从2016年40%下降至2024年21% 进口量约为2213万吨 [3] - 贸易萎缩直接源于中美互相加征10%关税 中方反制措施针对美国大豆和猪肉等农产品 [3] 中国大豆进口战略考量 - 若按特朗普要求增加四倍进口 美国大豆将占中国总进口量80%以上 违背去风险化政策 [5] - 巴西大豆相比美国具有15%成本优势 且供应链稳定性更高 [5] - 巴西总统卢拉主动与中方通电话 寻求加强合作并通报美巴关税纷争进展 [5] 中方立场表态 - 中方明确支持巴西维护国家主权和正当权益 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 [7] - 中方表态相当于承诺维持现有贸易格局 不会大幅转向采购美国大豆 [7]
中美会谈结束后,不到24小时,特朗普就收到噩耗,美联储拒绝降息(2)
搜狐财经· 2025-08-23 14:35
货币政策与美联储决策 - 美联储宣布维持利率不变并强调9月降息为时过早 [1]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展现强决断力 面对压力未更改经济形势判断 [1] 美国财政与债务状况 - 美国财政赤字失控 无法偿还36万亿美元巨额债务 [1] - 若无法遏制赤字增加 美国破产可能性将无限接近100% [1] 贸易政策与外部环境 - 关税战直接破坏国际贸易秩序和美国经济秩序 [1] - 与欧盟/日本/韩国达成的贸易协议未立即签署且执行面临强烈反对 [1] - 通过关税战施压他国协助化解美债的可行性较低 [1] 市场反应与投资情绪 - 国际投资者对美债更不看好 推动美债收益率一路上涨 [1] - 美债收益率上涨导致美联储不敢进行降息操作 [1]
关税后果初现,百亿美元或蒸发,美盟友陷焦虑,中国成最大赢家?
搜狐财经· 2025-08-23 12:58
特朗普关税政策对全球汽车产业的影响 - 美国对欧盟、日韩等国施加15%关税并要求投资至少1000亿美元进入美国市场 [5] - 日本汽车制造业遭受重创 对美汽车出口连续三个月同比下降 丰田汽车2025年整体收入减少1.4万亿日元 净利润降至2.66万亿日元 [7] - 日产汽车全球裁员2万人 关闭7家工厂以压缩成本 [7] - 日本汽车产业承受25%关税压力 每小时损失1亿日元 [8] - 韩国汽车对美出口量下降17% 现代汽车和起亚面临50亿美元额外成本 [9] - 德国宝马等车企面临数十亿美元额外成本 寻求与美国达成协议 [9] 钢铁行业受关税冲击 - 美国将钢铁和铝进口税提高至50% 对英国和加拿大等钢铁出口国造成严重冲击 [11] 美国本土汽车企业业绩下滑 - 福特汽车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从31.7亿美元骤降至4.35亿美元 跌幅达86.2% [16] - 通用汽车净利润46.8亿美元 同比下降20.9% [21] - Stellantis集团净利润22.6亿欧元 同比下降60.09% [21] 欧洲车企业绩表现 - 大众集团营收1584亿欧元(-0.3%) 净利润44.77亿欧元(-38.36%) [21] - 宝马集团营收676.85亿欧元(-8.0%) 净利润40.15亿欧元(-29.0%) [21] - 梅赛德斯-奔驰营收663.77亿欧元(-8.6%) 净利润27.88亿欧元(-55.8%) [21] - 奥迪营收325.7亿欧元(+5.3%) 净利润13.46亿欧元(-37.5%) [21] - 保时捷营收181.6亿欧元(-6.7%) 净利润7.18亿欧元(-66.6%) [21] 中国汽车产业全球扩张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308.3万辆 同比增长10.4% [19] - 长城汽车在巴西工厂竣工 生产高价值车型进军拉美市场 [19] - 比亚迪在巴西建立新乘用车工厂 小鹏汽车在印尼建设首个海外工厂 长安汽车在泰国落地建厂 [20] 欧盟政策与新能源车发展 - 欧盟宣布2035年前禁止销售二氧化碳排放量超标燃油车 加速新能源车发展 [22] - 中国凭借新能源领域优势成为政策最大受益者 [22]
加拿大宣布取消多项针对美国的报复性关税,将于9月1日生效
凤凰网· 2025-08-23 07:17
贸易政策调整 - 加拿大决定自9月1日起取消多项针对美国商品的报复性关税 但对美国汽车 钢铁和铝的关税暂时维持 [1] - 取消措施针对美方在《美墨加协定》(USMCA)范围内的商品 与美国对加拿大商品降低关税形成对应 [1] - 美国对加拿大商品的实际平均关税率约为5.6% 加拿大出口商品整体面临较低水平的美国关税 [1] 双边关系进展 - 美国已明确表示不会对符合USMCA的加拿大商品加征关税 被加拿大视为积极进展 [1] - 加美两国重新实现绝大多数商品的自由贸易 加拿大政府将加强与美国方面的接触以推动新贸易与安全关系 [1] - 白宫回应欢迎加拿大举措 期待继续就贸易和国家安全问题与加拿大展开讨论 [1] 政策背景与演变 - 加拿大总理卡尼曾暗示可能取消部分报复性关税以帮助产业渡过关税战 [2] - 卡尼政府近期采取系列温和措施:6月底取消数字服务税提案 7月放弃进一步制裁说法 [2] - 特朗普政府于7月31日签署行政命令 将部分加拿大商品关税提高至35% 但不包括USMCA覆盖产品 [2] 历史制裁情况 - 加拿大政府已三次对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 包括对价值600亿加元的美国商品征收关税 [2] - 对美国汽车加征额外关税的措施在历史报复性行动中持续存在 [2]
加拿大宣布取消多项针对美国商品的报复性关税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3 00:37
关税政策调整 - 加拿大取消多项针对美国商品的报复性关税 但对美国汽车 钢铁和铝的关税暂时维持 [1] - 上述措施是对美国降低加拿大商品关税的对应行动 [1] - 加拿大政府此前已三次对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 包括对价值600亿加元的美国商品征收关税 [3] 高层外交互动 - 加拿大总理与美国总统就关税战及其他国际问题进行通话沟通 [1] - 加拿大外长与美国国务卿在华盛顿举行会谈 释放解决关税战信号 [1] 美国关税政策 - 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将部分加拿大商品关税提高至35% 于8月1日生效 [3] - 该关税政策不包括《美加墨协定》覆盖的产品 [3] 政策调整背景 - 加拿大总理曾暗示可能取消部分报复性关税以帮助产业渡过关税战 [1] - 美国对加拿大汽车加征额外关税的措施仍在实施中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