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贸易格局重构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贸易格局重构|国际
清华金融评论· 2025-10-18 18:24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贸易面临保护主义、供应链重构和产业格局变化的挑战,但新兴市场崛起和区域合作深化也带来新机遇,未来将向区域化、数字化及高附加值贸易方向发展 [1] 全球贸易的当前特征 - 全球贸易规模创历史新高,2024年商品和服务贸易总额达到33万亿美元,增长主要受服务贸易推动 [3] - 中国2024年货物贸易表现突出,进出口总额达43.8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顺差创历史新高 [3] -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实施保护政策,推高全球生产成本并威胁产业链稳定 [5] - 全球供应链呈现"区域化"与"政治化"特征,美国推动"近岸化"和"友岸外包"政策,欧洲推动绿色化与数字化,加剧供应链割裂 [5] - 传统多边治理框架如WTO和IMF失灵,区域贸易协定如CPTPP、RCEP和USMCA成为重塑经贸格局的关键工具 [5] - 新兴经济体如中国、印度、巴西等从"被动参与者"转变为"主动影响者",成为全球贸易增长的核心动力,对全球产出的影响力已与发达经济体相当 [6] 全球贸易格局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 贸易保护主义将持续但面临更多制衡,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可能引发报复,但新兴经济体话语权增强和国际组织努力将促使美国政策回归理性 [9] - 区域化趋势增强,美国"友岸外包"和欧盟绿色产业链举措将加速供应链"区域化"布局,更注重安全性和韧性而非单纯效率 [9] - 全球贸易结构深度调整,服务贸易和高附加值商品贸易比重上升,数字化服务(如云计算、大数据)和绿色科技产品等将成为增长新引擎 [10] - 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在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贸易领域的快速发展将改变全球贸易格局 [10]
中美海运对决升级!美国征收高额港口费之后,中国征收78.2%关税!
搜狐财经· 2025-09-10 15:07
美国对华海运政策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针对中国船舶的阶梯式进港费方案,自2025年10月起实施 [3] - 收费方案具体为:中资运营船舶按净吨计算,初始每吨50美元,2028年增至140美元;中国制造但非中资运营的船舶按集装箱个数收费,初始每箱120美元,2028年升至250美元,每船每年最高支付5次 [3] - 设立奖励机制,船公司购买美国新造船可享受最长三年费用豁免,意图打压中国航运并重振美国造船业 [5] - 一艘中型集装箱船(约6.5万净吨)单次赴美成本可能骤增数百万人民币 [5] 中国航运企业应对策略 - 中资企业启动航线重构,暂停至少六条亚洲-美西的周班航线 [6] - 将部分船舶运力调整至欧洲、拉美、中东和区域内市场 [6] - 灵活利用墨西哥、牙买加、巴拿马等第三地中转枢纽进行换船转运,以规避直接靠港限制 [6] - 航线调整导致物流时效略有延长,但综合成本仍远低于支付高额进港费 [8] - 为规避认定风险,部分船东采取降低中资持股比例、将船舶重新登记于非中式资本实体等措施 [8] 中国对美国产品的反制措施 - 中国商务部宣布对美国G.654.E光纤产品征收反规避税,税率最高达78.2%,涉及康宁、德拉克等企业 [10] - 反制措施实施期至2028年4月,在时间上匹配美国港口的收费节奏 [10] - 该产品属新一代通信关键材料,反制传递出中国在高端制造规则层面不退让的姿态 [12] 全球航运与贸易格局演变 - 全球航运网络正经历剧烈洗牌,产业链面临重构 [1] - 全球贸易路线正从“美国中心”向“多极联动”转变,变得更分散且更具韧性 [8][12] - 中国加速投资拉美、西亚、非洲等地区的港口与物流节点 [8] - 新兴市场的港口合作、RCEP以及“一带一路”物流网络的扩展,为中国提供更多底牌 [14] - 一场费用战正倒逼全球海运资产进行所有权重组,推动行业“去身份化” [9]
波兰专家:美国将成为关税战的最大输家
搜狐财经· 2025-08-24 16:12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关税政策正在影响世界贸易体系[1] - 美国将成为加征关税的最大输家[3] - 各国将通过各种方式重新调整全球贸易格局[3] 关税政策实际效果 - 加征关税不会带来美国就业增长[5] - 美国消费者终将为关税买单[5] 多边贸易体系展望 - 中欧需要携手捍卫全球贸易规则和世贸组织框架[7] - 世贸组织是当前最佳全球贸易框架但存在不足[7] - 必须共同维护世贸组织规则[7]
特朗普施压后,加拿大态度突然变了,中国昭告全球:牺牲中方利益绝不接受
搜狐财经· 2025-07-02 12:55
加拿大取消数字服务税 - 加拿大政府突然宣布取消原定2025年6月30日开征的数字服务税 [1] - 该税项原拟追溯至2022年收入 对美国科技巨头等征收3%税款 [1] - 加拿大财长商鹏飞将很快提出废除数字服务税的立法 [1] 美加贸易谈判进展 - 加拿大总理与特朗普达成共识 双方恢复贸易谈判 [1] - 目标是在7月21日前达成"互惠的全面贸易安排" [1] - 作为交换条件 加拿大取消数字服务税 [1] 美国关税政策动向 - 特朗普无意延长7月9日到期的90天全球关税暂停期 [1] - 届时未达成协议的国家将面临25%-50%不等的关税 [1] - 特朗普政府以关税豁免为诱饵 试图重构全球贸易格局 [3] 各国应对措施 - 韩国、日本谈判代表火速赶赴华盛顿 [3] - 欧盟、印度、越南等主要经济体谈判陷入僵局 [3] - 各国争分夺秒试图在7月9日前达成协议 [3] 中国立场表态 - 中方明确不接受任何以牺牲中国利益换取关税豁免的交易 [5] - 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5] - 中国坚定捍卫多边贸易体系 反对单边霸凌 [7] 全球贸易格局影响 - 特朗普政府试图打造将中国排除在外的贸易体系 [3] - 单边霸凌行径对多边贸易体制构成严重冲击 [3] - 真正的经济韧性源于平等互利的智慧选择 [7]
集装箱漂流记丨“地中海亚历山大”号的13天,见证太平洋上的“抢运潮”与“过剩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8 19:26
海运市场动态 - 美西航线运价在端午节前一周内狂飙60%,但节后迅速回落,从超过5000美元/FEU降至3500美元/FEU [1][2] - 6月13日美西航线市场运价下跌26.5%至4120美元/FEU,主流船公司报价已下调至3000美元/FEU左右,个别船公司报出2000美元/FEU低价 [9][10] - 6月上旬亚洲到美国的船舶运力恢复已超100%,运力供给持续增加导致舱位紧张局面缓解 [9] 港口运营情况 - 上海洋山港盛东码头6月初美国线作业量达4.9万TEU,环比增长4%,同比增长18% [1] - 5月14日后盛东码头日均进港重箱从3000个增至5000个,日均提运空箱从1500个增至3000个 [6] - 上港集团5月28日起实施库场使用费50%优惠减免政策,持续至8月底 [5] 船公司应对措施 - 中远海运集运5月底将美线周均运力提升至4.7万标箱,推出差异化产品提升周转效率 [13] - 马士基联合赫伯罗特推出跨太平洋新航线TP9,6月24日启航,直航14天 [13] - 盛东码头新增2台岸桥和40辆电动集卡,现有39台岸桥和375辆集卡应对作业高峰 [7] 贸易订单变化 - 江苏华腾在关税互降后一天内接到美国订单金额超500万元,占月均销售额20%以上 [2] - 某塑料制品加工厂5月12日当天接到18条柜子订单,工厂27台机器全部开机生产 [15] - 美国圣诞订单要求7月底前出货,部分企业出现赶货现象 [16] 供应链重构趋势 - 50%美国货主正在寻找可替代采购渠道,83%将降低供应链成本作为今年战略关键 [17] - 马士基观察到货源采购地点从中国向湄公市场转移的趋势 [18] - 中国企业加速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转型,以获取更高议价空间 [18]
大摩预测美元指数明年或下跌9%,欧元、日元等迎来机遇?
智通财经网· 2025-06-02 11:43
美元指数预测 - 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26年年中美元指数将较当前水平下跌约9%至91点创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新低 [1] - 美元指数已从2025年2月高点回落近10% [1] 驱动因素分析 - 美联储政策转向将推动实际利率下行预计到2025年末10年期美债收益率降至4.0% [4] - 美联储累计降息175个基点2026年基准利率区间将出现更大幅度下降削弱美元资产吸引力 [4] - 全球贸易格局重构重塑货币格局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等政策促使国际市场重新评估美元储备货币地位 [4] 非美货币展望 - 欧元兑美元汇率有望从1.13升至1.25受益于欧洲央行谨慎降息节奏与能源价格回落带来的贸易条件改善 [4] - 日元汇率可能从143日元升至130日元因特朗普贸易政策加剧全球不确定性支撑避险需求 [4] - 英镑兑美元或从1.35升至1.45得益于英国温和贸易环境及当前5.25%高政策利率的利差优势 [4] 市场动态 - 摩根大通策略师团队建议做空美元并看好日元、欧元和澳元 [5] - 亚洲交易时段早盘彭博美元现货指数下跌0.2%技术面显示若跌破关键支撑位或触发量化基金趋同性抛售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