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
icon
搜索文档
收盘,涨了0.01%
第一财经· 2025-06-12 16:06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股指涨跌不一 上证指数微涨0 01%至3402 66点 深成指下跌0 11%至10234 33点 创业板指上涨0 26%至2067 15点 [1] - 万得全A指数上涨0 13%至5199 82点 科创50指数下跌0 30%至977 97点 沪深300指数微跌0 06%至3892 20点 [2] 行业板块 - 算力产业链走强 CPO方向领涨 贵金属板块午后上行 恒邦股份涨停 晓程科技涨超5% 四川黄金等多股跟涨 [5] - 影视院线板块涨幅居前 幸福蓝海涨超13% 光线传媒涨超5% 华谊兄弟等涨超4% [6] - 养殖业板块走低 贤丰控股跌超4% 巨星农牧跌超3% 晓鸣科技等跌超2% [7]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通信 计算机 传媒等板块 净流出食品饮料 公共事业 交通运输等板块 [8] - 个股方面 融发核电获净流入8 81亿元 紫金矿业7 86亿元 东方财富6 07亿元 [9] - 比亚迪遭净流出6 65亿元 贵州茅台4 94亿元 姚记科技4 71亿元 [10] 机构观点 - 国金证券认为新消费估值有压力 建议低吸而非追高 [11] - 中国银河证券指出深交所"H+A"个股利好券商板块 [12] - 国都证券观察到沪指站上3400点但新增资金不足 成交量维持在1 3万亿 建议关注成长板块中贝塔向上品种 [12]
沪指涨0.52%站上3400点
长江商报· 2025-06-12 07:46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震荡反弹 沪指报3402.32点涨0.52% 深证成指报10246.02点涨0.83% 创业板指报2061.87点涨1.21% [1]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26万亿元 [1] 板块涨跌 - 涨幅居前板块包括稀土永磁、游戏、汽车零部件、证券 [1] - 跌幅居前板块包括可控核聚变、生物疫苗、通信服务、饮料制造 [1] 个股表现 - 稀土永磁板块爆发 北矿科技3连板 中科磁业、华阳新材、宁波韵升涨停 [1] - 汽车零部件概念涨幅居前 泉峰汽车、迪生力、金麒麟、西上海等多股涨停 [1] - 大金融概念反弹 兴业证券、南华期货、信达证券涨停炸板 [1] - 多只高位人气股持续下挫 均瑶健康、丽人丽妆、联化科技跌停 [1] 机构观点 - 外资机构超配中国资产现象显现 国内适度宽松货币财政政策有望持续发力 [2] - A股市场已逐渐探明底部 建议关注半导体、消费电子、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增量机会 [2] - 海内外积极因素提振风偏 A股震荡上行支撑强化 [2] - 市场缩量上行引发调整担忧 但政策利好和预期走强推动成交量回升向好 [2]
百亿元级股票私募仓位指数突破80%
证券日报· 2025-06-12 01:13
百亿元级股票私募仓位变化 - 截至5月30日百亿元级股票私募仓位指数达80.28%较4月末76.18%提升4.1个百分点较2024年末70.27%提升10.01个百分点[1] - 60.96%百亿元级股票私募仓位在80%以上26.07%处于50%至80%区间10.83%处于20%至50%区间2.14%低于20%[1] - 仓位80%以上占比从4月末45.25%升至60.96%提升15.71个百分点较2024年末提升32.39个百分点[2] 私募机构业绩与产品发行 - 50家百亿元级私募5月平均收益率2.73%跑赢沪深300年内平均收益率达7.07%[2] - 前5个月私募证券基金备案数量4361只同比增长45.03%其中股票策略产品2749只占比63.04%[2] - 5月单月备案产品870只同比增幅77.19%[2] 市场驱动因素与行业观点 - 政策面释放积极信号A股估值合理偏低科技领域如人工智能半导体消费电子等提供配置机会[1] - 经济改善趋势不变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盈利回暖市场中期走势乐观[3] - 中长期资金入市改善市场微观结构政策与资金合力支撑风险偏好6月或延续震荡格局[3]
上海市中心静安区全力为民营经济打开广阔发展空间
中国新闻网· 2025-06-11 22:51
静安区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 2024年静安区民营经济税收占全区税收近30% [2] - 高新技术企业560家中民营企业占比近80% [2] -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3家中民营企业占比达85% [2] -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家中民营企业占比75% [2] - 26家民营企业总部分布在软件信息、人力资源、商贸零售、金融服务、交通物流等行业 [2] 重点产业与项目签约 - 8个民营企业项目签约落地静安区 覆盖具身智能、区块链、新零售、半导体、超高清视听等重点领域 [1] - 全球电商代运营领军企业服务超490家品牌 [2] - 中国数字文化展示领域A股主板上市公司参与迪拜世博会中国馆建设 [2] - 动漫衍生品文化创新企业成功开拓国内外市场 [2] 政策支持与创新生态 - 《静安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推出34项举措 含11项特色措施 [1] - 鼓励民营企业高质量并购重组 加快"区块链+金融"创新应用 [1] - 构建国有民营协同发展格局 打造民营企业出海服务高地 [1] - "数通链谷"国家区块链应用示范区企业数量增长超300% [2] - "美创静界"皮肤健康管理创新中心实现国有/外资/民营协同发展 [2] 基础设施与平台建设 - 打造"苏河湾民营经济会客厅" [1] - 加快市北高新"民营企业总部集聚区"建设 [1] - 政策支持涵盖资源集聚、人才引进等全方位服务 [3]
彻底沸腾!市场迎来新转机?
格隆汇APP· 2025-06-11 18:39
政策利好与市场反应 - 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在金融改革、金融创新、金融赋能科技方面释放多重利好 [1] - 受政策刺激,券商股和金融科技板块表现强势,港股通金融ETF(513190)、券商ETF基金(515010)、金融科技ETF华夏(516100)分别上涨2.14%、1.97%、1.54% [3][4] - A股突破3400点关键点位,大金融板块全线上攻成为市场亮点 [4] 政策核心内容 - 健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激励约束机制 [5] - 支持深圳开展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试点 [5] - 优化科技型企业债权和股权融资协同衔接机制,深化绿色金融改革 [5][6] - 允许香港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按政策规定在深交所上市,潜在标的包括腾讯等优质科技公司 [7][8] 港股IPO市场复苏 - 2025年5月香港IPO单月募资额突破560亿港元,创2021年3月以来新高,年迄今累计募资774亿港元 [10] - 宁德时代(H股)以357亿港元募资额成为2025年全球最大IPO,超额认购达15.17倍 [10] - 2025年预计港股IPO募资或达1300-1600亿港元,中概股回归或进一步提振市场 [12] - 港交所股价涨至421港元,创2022年2月以来新高 [14] 金融板块投资机会 - 券商ETF基金(515010)跟踪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机构持有人占比65.22%,近三年收益率超20%,年化收益率4.57% [15] - 金融科技ETF华夏(516100)涵盖互联网券商、金融IT、移动支付等领域,期间最高涨幅达107% [23][24] - 传统金融板块受益于资本市场改革和增量资金流入,金融科技受益于数字人民币试点和AI技术应用 [26] 科技板块发展前景 - 金融赋能科技政策有望吸引AI、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优质企业登陆深交所 [19] - 全球金融科技市场规模达8.5万亿美元,中国占比约1.9万亿美元,年增速约18%,数字支付等领域增速超30% [22] - 摩根士丹利指出投资者对中资科技股配置处于历史低位,存在加仓空间 [21]
太猛了!百亿私募仓位突破80%,超六成百亿私募满仓干
私募排排网· 2025-06-11 15:32
百亿私募仓位动态 - 截至2025年5月30日,百亿私募仓位指数达80.28%,较4月末的76.18%提升4.1%,较2024年末的70.27%累计加仓10.01%,反映对后市的乐观预期 [2] - 60.96%的百亿私募处于满仓状态,26.07%为中等仓位,10.83%为低仓位,仅2.14%空仓 [5] - 满仓百亿私募占比从4月末的45.25%升至60.96%,增幅达15%;中等仓位占比从40.03%降至26.07%,2024年末以来中等仓位占比降幅达34.64% [7] 加仓驱动因素 - 政策面释放积极信号改善市场预期,A股估值处于历史合理偏低区间,底部特征显著 [4] - 科技领域(AI、半导体、消费电子、人工智能)的结构性机会突出,提供优质标的配置窗口 [4] 行业格局与榜单 - 百亿量化私募数量增至39家,聚宽重回百亿规模,龙旗、幻方分别位列量化10强第1和第3 [13] - 外资机构持仓方面,高盛、大摩、小摩、瑞银、巴克莱银行等十大外资重仓股名单披露 [13] - 中央汇金、社保基金重仓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8只个股,年内涨幅超50% [13]
超六成百亿私募满仓干
国际金融报· 2025-06-10 20:34
百亿级私募于年内不断加仓,彰显出强劲的做多意愿。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30日,百亿私募仓位指数已达80.28%,突破80%大关。较4月末的76.18%显著提升 4.1%。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底以来,百亿私募的仓位呈现持续攀升态势。与2024年末70.27%的仓位水平相比,目前已累计 加仓10.01%,这一数据充分反映出百亿私募对后市行情的乐观预期。 同时,满仓百亿占比呈现大幅提升态势。从仓位变动趋势来看,当前仓位分布较2025年4月末相比,空仓、低仓和中等仓 位百亿私募占比明显下降,尤其是中等仓位百亿私募,从4月末40.03%的占比降至当前的26.07%。反观满仓百亿私募,则从4 月末45.25%的占比提升至当前的60.96%,足足有15%的提升。 "百亿私募今年以来持续加仓,主要存在多方面因素的考量。"融智投资FOF基金经理李春瑜分析指出,一方面,政策面 持续释放积极信号,市场预期明显改善,有效提振了投资者的信心。另一方面,当前A股市场整体估值处于历史合理偏低区 间,底部特征显著,且经历多次探底回升,为布局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优质标的提供了良好窗口期。 此外,李春瑜还指出,市场结构性机会突出 ...
收评:创业板指跌逾1% 航运港口板块逆市大涨
新华财经· 2025-06-10 15:28
新华财经北京6月10日电(王媛媛)周二A股三大指数集体回调,创业板指领跌。截至收盘,沪指报 3384.82点,跌0.44%,成交5574亿元;深证成指报10162.18点,跌0.86%,成交8579亿元;创业板指报 2037.28点,跌1.17%,成交4118亿元。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42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290亿元。 巨丰投顾:周二市场震荡调整,转基因板块涨幅居前。随着一系列逆周期调节政策的实施,A股市场已 逐渐探明底部,并呈现出中长期的投资机会。此外,股市已显现出盈利修正企稳的迹象,这为盈利与估 值的进一步上行打开了空间,建议投资者逢低进场。可持续关注大消费、半导体、机器人等受益于政策 支撑的行业。 富荣基金:科技板块短期的驱动因素可能更多是资金面的轮动和海外的映射,短期更倾向于市场轮动下 的反弹。但科技板块在资金面、股价位置、短期催化等方面或有相对优势。从市场整体来看,短期可能 仍处于大的震荡结构中。大指数短期内有望在科技板块的带动下挑战震荡的上沿。中期看好具备产业景 气逻辑的新兴成长方向,如AI、半导体、机器人等领域。 华泰证券:继续看好2025年大消费板块的基本面逐步向好与龙头估值重估,重 ...
持续加仓!百亿私募仓位指数上破80%大关
新华财经· 2025-06-10 11:36
百亿私募仓位动态 - 截至2025年5月30日百亿私募仓位指数达80_28%较4月末的76_18%提升4_1% [1] - 当前仓位较2024年末的70_27%累计加仓10_01%反映对后市乐观预期 [1] 仓位分布与变动 - 当前60_96%百亿私募处于满仓26_07%中等仓位10_83%低仓位2_14%空仓 [3] - 满仓占比从4月末45_25%升至60_96%增幅达15%中等仓位占比从40_03%降至26_07% [3] - 较2024年末中等仓位占比降幅达34_64%满仓占比提升32_39% [3] 加仓驱动因素 - 政策面释放积极信号改善市场预期提振投资者信心 [1] - A股估值处于历史合理偏低区间底部特征显著提供布局窗口 [1] - AI半导体消费电子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结构性机会突出 [1]
二次布林线突破预警!港股牛味十足,如何布局?
金融界· 2025-06-10 10:23
港股市场表现 - A+H股普涨 恒生科技指数突破布林线上轨 这是5月12日以来第二次触及上轨 [1] - 恒生指数年内涨幅达21% 港股科技指数表现更优 年内涨幅27% 跑赢恒生科技6个百分点 [3] - 自2024年9月24日以来 港股科技指数累计涨幅达53% 跑赢恒生科技指数7个百分点 [4] 南向资金流向 - 截至5月底 南向资金年内净买入额超6500亿港币 达2024年全年净买入额8079亿港币的80% [3] 指数成分差异 - 港股科技指数表现优于恒生科技指数 主要因前者行业分布多10%医药板块 [4] - 港股科技指数覆盖医药、新能源车、半导体、消费、AI等多个行业 风险相对分散 [6] - 港股科技指数是目前唯一覆盖"中国科技十雄"的指数 具有稀缺性 [6] 创新药板块表现 - 2025年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超60% 但风险同步增加 [6] 国际机构观点 - 德意志银行、摩根士丹利等上调中国2025年经济增速预期 预计人民币长期走强 [6] - 野村将中国Q2 GDP同比增速预测从3.7%上调至4.8% 全年预测上调0.5个百分点 [6] - 摩根士丹利指出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股票配置偏低 未来6-12个月港股和中概股ADR将成资金流入主战场 [6] 估值与ETF资金流向 - 港股科技指数最新市盈率22.04 处于5.36%历史分位 比95%时间更便宜 [8] - 跟踪港股科技指数的ETF(159750)年内规模增长5倍 [8] -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最新股息率7.91% 扣除红利税仍高于A股红利指数 [11] - 跟踪该指数的ETF(520550)自4月8日以来上涨15% 年内28次创新高 [11] 投资策略建议 - 建议采用"哑铃策略" 同时配置港股科技50ETF(159750)和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 平衡进攻与防御 [13] - 今年以来ETF基金规模增加2.5亿 实行月月评估分红机制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