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重大资产重组
icon
搜索文档
南京商旅: 南京商旅备考财务报表审阅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6 04:28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注册地为江苏省南京市,组织形式为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地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小心桥东街18号 [2] - 公司原名南京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11月17日更名为南京商贸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2] - 公司于2001年2月5日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5500万股,发行价格8.12元/股,并于2001年3月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0250 [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累计发行股本总数31,059.39万股,注册资本31,059.3879万元 [2] 业务范围 - 公司属于商务服务业,经营范围涵盖纺织品进出口、百货销售、五金交电、电子产品、化工产品等 [3] - 业务还包括酒店管理、住宿服务、旅游业务、景区管理、休闲观光活动等 [3] - 公司涉及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管理、文物文化遗址保护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业务 [3] 重大资产重组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南京旅游集团持有的南京黄埔大酒店100%股权 [4] - 黄埔大酒店100%股权交易对价为19,887.36万元,其中现金支付2,983.10万元,其余通过发行股份购买 [5] -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股份最终发行价格为6.92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 [5] 黄埔大酒店基本情况 - 黄埔大酒店成立于2002年9月,初始注册资本1,000万元 [7] - 2021年12月进行第一次增资(债转股),幕燕公司以1亿元债权转为股权,持有黄埔大酒店27.79%股权 [7] - 2024年4月进行第五次股权转让,旅游集团收购幕燕公司持有的27.79%股权 [7] - 截至2023年10月31日,黄埔大酒店净资产账面价值10,334.46万元,评估值30,336.20万元,增值率193.54% [7] 财务报表编制 - 备考财务报表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编制,假设本次交易已于2024年1月1日实施完成 [6] - 财务报表编制采用企业会计准则,并以持续经营为基础 [6] - 财务报表真实完整反映公司2025年3月31日、2024年12月31日的备考合并财务状况 [6]
ST联合: 国旅文化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6 00:59
本次交易基本情况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江西润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交易完成后润田实业将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 [1] - 本次交易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 但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 不构成重组上市 [1] -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1] 交易进展 - 公司股票自2025年5月15日起停牌 停牌公告编号为2025-临040 [1] - 2025年5月29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的议案》等议案 同日股票复牌 [2] - 审计评估等工作有序推进中 符合既定交易进度安排 完成后将再次召开董事会审议相关事项 [2] 后续程序 - 交易尚需完成审计评估工作 并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及监管机构批准程序 [3] - 公司将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相关信息以指定媒体公告为准 [3]
哈森股份: 关于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无法在规定期限内发出召开股东大会通知的专项说明
证券之星· 2025-06-26 00:36
本次交易基本情况 - 公司拟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苏州辰瓴光学有限公司100%股权及苏州郎克斯精密五金有限公司45%股权,同时发行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 [1] - 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也不构成重组上市 [1] 历史披露情况 - 公司股票自2024年12月12日起停牌,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并于2024年12月26日复牌 [1][2] - 2024年12月26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交易预案及相关议案,并披露预案摘要 [2] - 2025年1月25日至公告日期间,公司定期披露交易进展公告 [2] 交易最新进展 - 截至公告日,审计、评估及尽职调查工作仍在推进中,尚未完成 [2][3] - 公司未能在2025年6月26日截止日前发出股东大会通知,因相关工作未完结 [3] 后续安排 - 公司决定继续推进交易,协调完成标的公司审计评估及尽职调查 [3] - 将重新召开董事会审议交易事项,并以新董事会决议公告日作为定价基准日 [3][4] - 完成后将履行审批决策及信息披露程序 [4]
首次重大资产重组!建龙微纳要收购一家IPO失败公司……
IPO日报· 2025-06-25 23:23
收购交易概述 - 建龙微纳正在筹划以现金方式收购汉兴能源不少于51%的股份,交易完成后汉兴能源将成为其控股子公司[1] - 这是建龙微纳上市以来首次重大资产重组[1] - 标的公司汉兴能源曾于2023年6月向创业板递交IPO申请,但在2024年9月撤回[4] 标的公司汉兴能源情况 - 汉兴能源是一家专业从事氢能产业相关技术的综合服务供应商,业务涵盖上游制氢、中游运输、储氢、加氢站等[3] - 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2.96亿元、3.89亿元和4.8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308.74万元、6765.22万元和7674.30万元[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波动较大,2021-2023年分别为-1871.72万元、998.09万元、6422.22万元[7] - 资产负债率较高,2021-2023年末分别为56.81%、57.46%、55.04%[7] - 此前IPO募资方案中补流资金占比达87.82%,远超证监会规定的30%上限[5][6] 收购方建龙微纳情况 - 主营业务为工业气体分离、医用氧气、能源化工等领域的分子筛吸附剂和催化剂[9]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52亿元、8.78亿元、8.54亿元、9.72亿元、7.79亿元[10] - 2020-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27亿元、2.75亿元、1.98亿元、1.53亿元、0.75亿元,已连续3年下滑[10]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78亿元同比下降7.39%,归母净利润2541.18万元同比下降19.68%[10] - 资产负债率从2020年末的17.57%增长至2024年末的39.08%[12] 交易战略意义 - 通过本次战略整合,建龙微纳有望建立从材料研发到终端服务的全链条闭环能力[9] - 推动公司从材料制造商向技术服务商转型升级[9] - 双方属产业链上下游,可实现产品技术、市场资源、组织能力的双向协同[9]
*ST宇顺重组准备工作即将完成
新浪财经· 2025-06-25 09:44
重组进展 - 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已进入最后阶段 审计和评估现场工作基本完成 中介机构正在履行内核程序 [1] - 公司与交易各方就交易细节和协议条款进行磋商和论证 [1] - 中介机构内核程序包括券商合规风控审核 律所核查法律合规性 会所复核财务数据 [1] - 投行人士指出内核程序完成意味着重组进入"申报前夕"阶段 后续将进入监管审核流程 [1] 交易背景 - 公司首次披露重组计划仅过去2个月 此前与Olive Ida Limited签署框架协议 [2] - 拟以现金收购其间接控制的三家标的公司100%股权 标的共同运营中恩云数据中心项目 [2] - 数据中心项目已建设运营约8000个机柜 [2] 行业观察 -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重组推进速度"前所未有" 呈现高效特征 [3]
卧龙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本次重组相关主体买卖股票情况的自查报告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25 03:25
重组交易自查报告 - 公司拟向浙江卧龙舜禹投资有限公司出售卧龙矿业(上海)有限公司90%股权,构成重大资产重组[2][11] - 自查期间为2024年10月12日至2025年5月22日,覆盖重组提示性公告前六个月至重组报告书披露前一日[2] - 核查范围包括上市公司及关联方董事/监事/高管、交易对手方、中介机构等7类主体,涵盖自然人直系亲属[3] 股票交易核查结果 - 自然人李迎刚、姚远等6人及中信建投证券在自查期间存在买卖股票行为,但声明交易基于公开信息及独立判断,与重组无关[4][6][8] - 相关方承诺未利用内幕信息,若被认定违规将上缴收益,且重组完成前不再交易公司股票[5][7][8] - 董事会认定上述交易不构成内幕交易,对重组无实质性法律障碍[9] 重组报告书修订情况 - 公司于2025年6月13日披露修订后的重组报告书草案,以回应上交所问询函(上证公函[2025]0775号)[12] - 2025年6月25日进一步补充股票交易自查结果,并对重组报告书进行相应完善[12][13] - 修订内容详见上交所网站及指定信息披露媒体[13]
*ST南置: 关于筹划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5 01:01
交易基本情况 - 公司拟将持有的房地产开发业务等相关资产及负债转让至控股股东中国电建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1] - 本次交易采用现金方式 不涉及发行股份 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变更 [1] - 交易对手方为控股股东电建地产 构成关联交易 [1] - 经初步测算 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 - 公司已于2025年4月25日披露提示性公告 并于2025年5月10日披露进展公告 [1] 交易进展情况 - 公司及相关机构正积极推进交易进程 持续与各方沟通协商 [2] - 审计 评估及尽职调查等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 [2] - 标的资产范围 交易价格等要素尚未最终确定 未签署交易文件 [2] - 公司将根据进展履行决策审批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 [2]
因赛集团: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广东因赛品牌营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次交易相关内幕信息知情人买卖股票情况的自查报告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6-25 00:44
交易概况 - 因赛集团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智者同行80%股份,同时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募集配套资金[1] - 交易自查期间为2024年4月1日至重组报告书披露前一日[1] 交易主体核查 - 核查范围包括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管及中介机构等知情人员[1] - 自然人内幕信息知情人在自查期间无二级市场直接买卖股票行为[1] 机构交易情况 员工持股平台 - 橙盟投资累计卖出659,800股,持股降至5,416,830股[3] - 旭日投资累计卖出116,200股,持股降至358,205股[3] - 两平台声明减持行为基于合伙人独立决策,与重组无关[4][5] 财务顾问交易 - 中信建投证券自营账户累计买入1,008,700股,卖出1,008,900股,最终持股归零[7] - 资管账户买卖量均为69,900股,最终零持仓[7] - 招商证券融券账户发生1,700股划拨交易,自营账户涉及基金申赎操作[8][10] 核查结论 - 中信建投证券认定相关主体交易行为不构成内幕交易,对重组无实质性障碍[11]
A股重大资产重组,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6-24 22:22
交易概述 - 建龙微纳拟以现金方式受让股权取得汉兴能源不少于51%股权,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2][5]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成为汉兴能源控股股东,最终股权比例和交易价格待协商确定 [11] - 汉兴能源曾于2023年6月申报创业板IPO,2024年9月撤回申请材料 [2] 交易双方背景 建龙微纳 - 2019年科创板上市的新材料供应商,主营分子筛吸附剂和催化剂研发生产 [19] - 2024年营收7.79亿元(同比-19.9%),归母净利润7475.62万元(同比-51.15%) [19][20] - 业绩下滑因工业气体行业需求疲软和空分设备运行负荷降低 [21] 汉兴能源 - 专业氢能产业综合服务商,覆盖制氢、储运、加氢站全产业链 [15] - 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2.96亿、3.89亿、4.88亿元,归母净利润5286.92万、6858.28万、7396.69万元 [17] - 客户包括中石油、中石化、首钢股份、亿华通等行业龙头 [17] - 资产负债率从2021年36.45%升至2023年66.76% [18] 股权结构 - 汉兴能源三大自然人股东纪志愿、吴芳、李明伟直接持股34.05%、34.05%、17.03%,合计85.13% [7] - 三大股东通过上海幻威和上海瑜曦两家合伙企业间接控制6.54%股份 [9][10][11] - 外部投资者嘉兴德宁秀明持股3.84%,其背后为东吴证券全资子公司 [12] 战略协同 - 双方属产业链上下游,汉兴能源2021-2022年前五大供应商包含建龙微纳 [2] - 建龙微纳可借助汉兴能源的工艺设计能力向技术服务商转型 [2] - 汉兴能源可利用建龙微纳分子筛材料资源优化技术方案 [18] - 协同领域包括石油化工、能源化工、可再生资源等 [15]
重大资产重组!这家果汁公司要跨界工程设计!
IPO日报· 2025-06-24 20:59
重大资产重组公告 - 国投中鲁拟向控股股东国投集团等相关方发行股份购买电子院控股权,同时募集配套资金,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导致控股股东变更 [1] - 公司股票自2025年6月24日起停牌,预计不超过10个交易日 [2] 标的资产电子院背景 - 电子院成立于1953年,原属部委管辖,2009年并入国投集团,聚焦电子信息产业和智慧城市领域,具备电子工程核心技术及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能力 [4] - 国投集团直接持股54.1%,其他股东包括大基金二期、宁波新世达壹号、广州产投建广等 [4] - 电子院曾于2023年11月启动IPO辅导但未递交申请 [4] 国投中鲁主营业务与跨界性质 - 公司主营浓缩果蔬汁(浆)生产销售,浓缩苹果汁占比超75%,80%以上产品出口欧美日澳等市场 [5] - 本次收购为跨界进入电子工程设计领域,可能使公司成为半导体产业参与者 [6][8] 公司财务表现与收购动机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从11.48亿元增至19.87亿元,但净利润波动大,2020年亏损1.21亿元,2022年盈利1亿元后连续两年下滑至2024年的0.38亿元 [9]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33.65%但净利润同比降49.75%,主因产品售价下行、成本增加及欧洲子公司亏损 [10] - 此次收购是公司近五年首次重大并购,上一次尝试为2014年拟20.5亿元收购江苏环亚但因税务问题终止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