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股
搜索文档
巴菲特:人生有些篇章,藏着你一生的好运
聪明投资者· 2025-05-25 09:56
巴菲特股东大会安排变更 - 沃伦·巴菲特确认2026年股东大会将不再担任"主唱"角色,改为与其他董事会成员及高管一同坐在场馆第一排[1] - 股东大会具体日期定为2026年5月2日,上午进行问答环节,完整日程将于明年初随年报公布[1] - 格雷格·阿贝尔透露年报撰写工作将由其接手,标志着管理层交接进入实质性阶段[1] 全球投资策略观点 - GMO格兰桑建议转向价值股及非美市场,认为当前投资标普500十年不赚钱概率达50%[2] - 张忆东提出港股战略性做多机会,强调全球新秩序下动荡期的三大机遇[2] - 刘煜辉指出A500中线赔率优势显著,中国资产呈现"倒车接人"战略窗口[2] 机构投资者洞见 - 科威特投资局与霍华德·马克斯探讨人工智能、私募股权领域的风险与机会[2] - 红利类指数策略获关注,建议通过股息率增强构建防御性组合[2] (注:原文未提供具体数据指标,故未引用数字信息)
过去10年风格轮动和未来
雪球· 2025-05-22 15:50
股市风格轮动历史回顾 - 2012-2013年小盘股提前启动 创业板翻倍 权重股估值不到10倍 价值蓝筹股4-6倍交易 市场指数不断新低 [2] - 2014年下半年券商引领权重股快速启动翻倍行情 主升浪半年左右结束 创业板几乎没动 [2] - 2015年市场切换回创业板等成长概念 创业板4个月涨幅150% 估值高达100多倍 蓝筹股原地踏步 [2] - 2015年5月市场见顶后大幅跳水 千股跌停 [3] - 2016-2018年高估的创业板连跌3年 蓝筹股开始小牛市 银行石油石化电力为代表 建行一度达到10倍估值 3%股息率见顶 [3] - 2018年多数股票调整 创业板加速下跌 几乎腰斩 [3] - 2019-2021年石油石化银行等强势股大跌 石油电信腰斩 成长股开启大牛市 创业板涨幅200% [3] - 2022年市场一起下跌 2023年初价值股银行电信石油石化再度引领市场 多数翻倍 成长股继续趋势性下跌至2024年9月 [3] 当前市场状况与未来展望 - 银行电信石油石化已经翻倍 7%股息涨的还剩4% 部分业绩开始下滑 [4] - 消费和制造业龙头由于下跌或增长 股息率超过4%甚至5%以上 跌出性价比 [4] - 医药消费连跌4年刚盘出底部 消费刺激下基本面改善 新型消费层出不穷 [4] - 医药研发10年 出海连爆大单 创新药牛股遍地 [4] - 市场增量资金较多 国家队托底 保险资金买入高股息 游资拉高小盘概念股 [4] 投资方法论 - 雪球三分法基于长期投资+资产配置 通过资产分散 市场分散 时机分散三大分散进行基金长期投资 [5]
GMO传奇大佬格兰桑最新发声:多关注价值股,把重心放在非美市场,现在买标普500,10年不赚钱的概率五五开
聪明投资者· 2025-05-19 11:27
市场估值与投资策略 - 当前价值股与成长股的估值差距处于历史极端水平,美国与非美市场差距也接近历史极值 [1][58] - 建议多关注价值股,少碰高估成长股,重心放在美国以外市场 [2][59] - 市场处于历史高位,总市值与GDP之比显示可能下跌50%仍属合理区间 [19][24] 市场异常与风险因素 - 疫情后财政刺激导致散户大量入市,AI兴起和关税战三大变量叠加使市场难以判断 [9][13] - 传统估值模型全面失灵,市场反应模式被打破 [8][12] - 当前市场是"泡沫中的泡沫",历史上未见类似情况 [44] 历史泡沫经验 - 日本泡沫从45倍市盈率涨至65倍,最终用20年时间完成均值回归 [25][26] - 2000年科技泡沫市盈率从21倍涨至35倍,纳斯达克最终跌80% [23][24] - 真正改变世界的技术最容易制造泡沫,如铁路、互联网和AI [46][52] 投资组合建议 - 发达国家价值股占比30%,新兴市场债券15%,现金10-15%保证流动性 [69][70][71] - 资源类公司极度便宜且与大盘相关性低,适合长期配置 [62][63] - 高质量公司负债低、利润率高,能更好应对经济衰退 [61] 投资者行为观察 - 基金经理通常在牛市因跑输"隔壁老王"被炒,而非熊市表现差 [37][39] - 泡沫发生在本土市场时更难保持冷静,客户流失风险更大 [34][35] - 市场非理性持续时间可能超过投资者承受能力 [23]
价值股接过美股“反弹大旗”! 股息型防御策略受资金追捧 助力标普500指数四连阳
智通财经网· 2025-05-16 08:02
美股市场表现 - 标普500指数连续四个交易日上涨 周四涨幅达0.4% 距离历史最高点仅差3.7% [1][2] - 纳斯达克100指数微升0.1% 七大科技巨头股价集体下行 [1] - 公用事业、必需消费品和房地产板块领涨 其中美国水务公司、金宝汤公司和Invitation Homes Inc股价大幅上涨 [2] - 必需消费板块大涨近3% 房地产板块涨1.8% 公用事业板块涨2.1% [9] - 科技和通信服务板块分别下跌0.7%和0.4% [9] 价值股与科技股表现分化 - 价值股整体强劲表现抵消科技、零售与能源股疲软影响 [1] - 标普500"股息贵族"指数自4月触底以来上涨约11% 但跑输科技巨头 [9] - 大型机构投资者采取防御性布局 优先考虑利润规模而非销售额增长 [5] 行业与公司动态 - 能源股表现疲弱 哈里伯顿和斯伦贝谢均跌近1% 因油价走低 [9] - 迪尔公司业绩超预期 股价跳涨3.8%至纪录新高 但下调全年盈利指引 [9] - 医疗保健板块大幅下挫 联合健康集团股价大跌11% [9] - Steris Plc生命科学业务营收超预期 股价飙升8.5% [9] - Foot Locker股价暴涨86% 因迪克体育用品公司同意以24亿美元收购 [10] - 思科股价上涨近5% 受AI网络系统基础设施需求推动 [13] - 苹果股价下跌0.5% 因特朗普要求停止在印度建厂 [13] 经济数据与政策影响 - 4月美国零售销售额和生产者价格数据疲弱 强化美联储降息预期 [5] - 沃尔玛一季度营业利润下滑 警告因关税成本上升将提价 股价下跌0.5% [5] - 中美经贸高层达成共识 美国对华新增关税从145%大幅降至30% [8] - 美国平均关税税率为1934年以来最高 [8] 市场情绪与预期 - 投资者担忧美国经济陷入"滞胀"或"深度衰退" 美元资产持续走弱 [7]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导致金融市场动荡 动摇投资者对美元资产信心 [7] - 摩根大通认为美国经济衰退可能性"依然偏高 但目前已低于50%" [6]
恩华药业2025年一季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应收账款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4-20 06:2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5.11亿元,同比上升11.29% [1] - 归母净利润3.01亿元,同比上升13.35% [1] - 毛利率74.69%,同比增5.53%,净利率19.9%,同比增2.08% [1] - 每股收益0.3元,同比增15.38%,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31元,同比增35.53% [1] - 应收账款同比增幅达50.86%,应收账款/利润比147.46% [1][3] - 有息负债3172.11万元,同比降62.21% [1] 业务与资本 - 2024年ROIC为16.19%,资本回报率强 [3] - 2024年净利率20.02%,产品附加值高 [3] - 上市以来累计融资7.22亿元,累计分红12.11亿元,分红融资比1.68 [3] - 业绩主要依靠营销驱动 [3] 机构持仓与基金经理动态 - 景顺长城基金鲍无可加仓,其现任基金总规模177.83亿元,擅长价值股和成长股挖掘 [3] - 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持有783.18万股(规模46.75亿元),为最大持仓基金 [4] - 景顺长城价值边际灵活配置混合A新进十大持仓,持有517.47万股 [4] 业绩规划 - 公司将加快新药上市进程,加大非集采产品推广力度,优化成本管控 [5] 市场预期 - 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13.2亿元,每股收益1.3元 [3]
港股大涨!未来还有机会吗?南方基金恽雷:先做基础题,再做附加题
券商中国· 2025-03-09 12:31
港股与A股市场差异 - 港股市场与A股市场具有天然不同属性,投资者需保持理性和警醒,充分准备应对风险措施 [1] - 港股市场流动性稀缺,每天成交额1000-1500亿,与A股市场1万亿、1.5万亿的成交额相比有近10倍差异 [4] - 港股市场定价体系独立,流动性稀缺需承受更高风险溢价,资产定价有效性低于A股市场 [3][6] - 港股市场重视基本面,长期依靠企业内在价值定价,与A股依靠宏大叙事的主题投资不同 [4] - 港股市场是双边市场,阶段性主题炒作会被双边交易规则迅速纠偏 [4] 投资策略与风险 - 港股投资策略重在平衡,用组合应对复杂市场环境,ALL in一个赛道可能面临较大回撤风险 [5] - 港股市场风格因子无法被流动性雨露均沾,成长因子和价值因子表现此消彼长 [7] - 多元化组合收益可来自高股息深度价值策略、高质量价值成长策略或香港本地公用事业公司 [8] - 港股市场存在资产非常便宜却无人问津与热门资产估值昂贵并存的现象,提供超额收益机会 [8] 成长股与价值股投资 - 成长股投资难度大,需要前瞻性眼光和对商业模式、管理层、企业文化的深刻理解 [13] - 价值股投资是基于企业自由现金流的"基础题",更适合初级基金经理 [2] - 真正的成长股能长周期实现稳健增长,而非基于两三年趋势的"景气投资" [13] - 复盘已长大企业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提高对行业和公司未来的预判能力 [12] 资金流向与机构行为 - 南下资金在外资持仓较少公司上获得丰厚收益,缓解境内长端利率下行风险 [9] - 外资机构在港股市场更倾向采用质量成长策略,选择自由现金流高质量增长的龙头公司 [9] - 机构投资者在港股市场也可能进行趋势交易,推升估值至泡沫化 [10] 投资理念与方法 - 投资应恪守能力圈,优先选择风险收益比更高的"基础题" [11] - 资产管理目的是给客户稳健挣钱,而非比排名,需明确为客户挣的是什么钱 [14] - 投资是逆人性的过程,需要不断学习反省,初心决定终点 [14] - 低估值买入强现金流回报资产虽短期回报不高,但符合投资幸福源于低预期的理念 [14]